登陆注册
60030600000002

第2章 生活里的小习惯

生活习惯是其他活动的基础,对三岁以下的幼儿来说,生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孩子的反抗期(第一反抗期为三至五岁)前,帮助孩子建立起好习惯其实很容易,也会让以后的教育变得轻松很多。

乖乖吃饭太难啦

以前我家吃西红柿从来不剥皮,不论是凉拌还是炒菜。每次吃炒出来的西红柿,大家都会把皮吐出来。后来有人教我,用开水烫一下西红柿,就可以很轻松地把皮剥掉了。

有多少人在做饭的时候,为了不吃西红柿的皮,要辛苦地烫一下再剥皮,舍弃掉了营养丰富的果皮呢?或者懒得辛苦,在吃的时候把西红柿皮吐掉呢?

“果皮是最有营养的,怎么能不吃果皮呢?你挑食!”

哈哈,从没有人对你说过这样的话吧。

所以说,人都有口味偏好,大人会有,小孩子当然更会有,这是与生俱来的。

◆ 爱吃和不爱吃

没有哪个小朋友生来是挑食的。

对小朋友来说,有好吃的东西,也有不那么好吃的东西。选择多吃好吃的是人的本能,但是不好吃的,也不是不能吃呀。

孩子的挑食行为各有花样,建议爸爸妈妈们选择以下应对方法。

方法一:不贴标签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做过,看孩子不怎么吃某样食物,就认定他不爱吃,你可能就不再拿出来给他吃,还会跟别人强调我家宝宝不爱吃,甚至当着孩子面说,我知道你不爱吃这个,没关系。

很多时候,孩子不吃什么东西,只是他们做的一个选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有小朋友不爱吃苹果,可能是因为吃过的苹果都不好吃;可能是因为相对别的水果,他觉得苹果没那么好吃;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期待其他更好吃的东西。如果家长本身就认定孩子不爱吃什么东西,就相当于给孩子定下了框架。

对家长不希望看到的行为,我们建议采用忽视的对策。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到他们的那些行为,否则会产生“贴标签”效应。

心理学小知识“贴标签”效应

小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来自外部。大人说他们什么,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怎样的。所以,就算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生来就是慢性子,也尽量不要当着孩子面说他是慢性子。如果孩子听到对自己的评价,他就会做出和评价相符的行为。

因此啊,你越不想让孩子怎么样,就越不要说出来。如果总是当着孩子面告诉别人,孩子不爱吃苹果,那孩子肯定不会去吃苹果。

方法二:我们引导,但不勉强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吃胡萝卜等一些蔬菜,那有的妈妈就在孩子抗议时假装没听到,只是说:“你看,我们这里有好香好香的肉末呀,还有这么漂亮的蔬菜,这是什么颜色呢?”

妈妈闭口不提胡萝卜的事,在喂孩子吃别的食物时穿插着喂胡萝卜。孩子有时候吃了,有时候躲开。我们可以引导,但是不勉强。

心理学小知识 你试的还不够多!

孩子在婴儿期最容易接受陌生食物,有时候只要尝试一次,就能大大提升对食物的喜爱程度。所以开始喂辅食的时候,尽量让孩子多尝试几种口味,为孩子的味觉体验打好基础。有研究表明,小时候吃过苦瓜等口味不寻常食品的孩子,长大以后更能接受这些口味。而随着年龄增加,人接受陌生食物所需要的尝试次数也大大增加。

给孩子宣讲食物的好处、吃了食物就给奖励、什么也不做只是每天都让孩子吃一些那种食物,实验做下来,第三种方法的效果最好。至于那些挑食的孩子,科学家们认为很多情况下,是父母们没有尝试足够的次数就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而放弃了。

有时候,孩子就是不喜欢某些东西的口感,甚至厌恶。比如,有的孩子能吃包子,但吃不下饺子;有的孩子觉得蛋炒饭很香,但是只能吃半碗,再吃就想吐。这种时候就完全没必要勉强孩子了,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爱不爱吃真的是个人自由,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获得均衡的营养。青椒含维生素C量最高,但是吃一颗青椒和吃两个橙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最后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就好。

方法三:多让孩子比比看

丹丹家举办生日聚会,丹丹妈妈准备了好几种菜,荤素搭配,好看又好吃。

不过,小朋友们都看中了红烧小排骨,一个个抢着吃,吃完一块又一块。

妈妈们互相使了个眼色,把小排骨端起来,宣布:“哪个小朋友先吃完一份青菜,哪个小朋友就可以分到一块排骨。”

孩子们又开始争先恐后地消灭碗里的青菜,然后伸出空碗喊道:“我吃完了,我要排骨!”

“你的青菜吃得真快!”

“你的青菜吃得真干净!”

妈妈们可以在吃饭前和孩子形成竞争关系,夸奖着,分给小朋友排骨。大人孩子都开心又满意。

心理学小知识 竞争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们都热爱比赛。家长可以将“比比看”运用到很多方面。读秒也是比赛的一种。想让孩子快点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试试数出“一二三”吧。

◆ “求你了,好好吃饭吧”

孩子的吃饭问题还表现在吃饭时不专心、捣乱,继而引发家庭矛盾,怎么才能让孩子乖乖坐下按时按量吃饭呢?下面提供两个招数。

招数一: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给饭吃

有的孩子本来就食欲不强,每顿饭吃不了多少就要去玩。为了让孩子乖乖吃完定额的饭菜,家长们想尽各种办法,比如边给孩子看动画片,边喂给他吃。

聪明的妈妈看到这里就会明白:“就应该让孩子饿着!”

对的,如果没有人追着喂、强行喂,这顿没吃饱,下顿孩子就知道饿了。吃饭和睡觉不一样,睡觉如果没有家长“按着”,孩子会进入混乱的睡眠状态。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些大学生熬夜、黑白颠倒,玩到累得睡着……但是吃饭可不行,小朋友们都精着呢,饿了肯定要吃。想要孩子形成规律的吃饭习惯,方法特别简单,就一句话:只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方提供饭菜。错过了时间没吃上,那就等下顿吧;没到固定的地方来吃,那就不能吃;这顿不好好吃,没吃饱,那中间只能饿着。只要家长能温和、坚定地执行这个方案,孩子好好吃饭绝对是手到擒来。

招数二:建立家长的权威

相信爸爸妈妈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吃饭时孩子不听话、捣乱,才教育了他一句,就被其他人制止,孩子这样屡屡被“救”,就渐渐地不把家长的批评放在眼里了。

只要有一个人在管孩子,其他人就都要按照这个人的标准执行,这样才能建立家长的权威,下次说话孩子才会听。如果家长间有不同的原则,当着孩子面,家长不争执,可以背着孩子讨论,谁先处理了孩子的问题就按谁的教育原则来。孩子可以知道每个人有不同原则,但是同时也要让孩子学到,只要有人在管他,其他人都帮不了他。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在孩子心中都是有权威的。

但有一种情况要注意,我们管教孩子要做到,既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也不破坏环境(不随便破坏物品),当管孩子的人的做法有违原则时,就要适时地出手,不能再保持沉默。

◆ 喂,还是不喂

很多家长都会喂孩子,尤其是老人带孩子。老人们最喜欢说的就是:“还小呢,还不能自己吃饭,等上了幼儿园,老师一教就会了。”要不就是:“不喂能长这么好吗?”

确实,随着能力的发展,孩子肯定能学会自己吃饭。没见过几个成年人或中学生不会自己吃饭的。

不过,喂饭确实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有个小混血,来到亲子班后,除了她可爱的外表,另一个让大家感到震撼的就是她会自己吃饭。

你想帮她吃她还会冲你发火呢,她用手抓着吃,吃得满脸满身都是,但她吃得好香啊,津津有味的。大家都感慨:“不愧是外国人抚养的。”

几个月后,小混血就能用勺子吃得又快又好,不到两岁的她比很多三岁的孩子还强。

真的是因为人家是外国人吗?中国人能力不比别人差,一样可以让孩子好好吃饭。好多家长都是怕孩子自己吃不好、吃不饱、吃得到处都是难收拾,才喂孩子吃的。可是,吃得干净并不是我们的目标,随着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成熟,吃干净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让孩子运用自己的身体做出有成果的事情,让孩子拥有控制感、自豪感,进而建立起独立的意识。

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可以更好地体会吃饭的乐趣。

而喂饭时,孩子的注意力往往在动画片或者玩具上,少了很多品尝饭菜味道的乐趣。

心理学小知识 带着愉悦的心情用餐

吃饭时要心情好,不让孩子哭着吃饭,不在吃饭时批评孩子或同孩子说理。有什么事可以先放一放,尽量不在吃饭前和孩子发生冲突。为了让孩子及时吃饭,可以事先提醒孩子:“还有十五分钟要吃饭了,准备收拾玩具了。”

愉悦的心情有助于消化,当愉悦的心情和吃饭联系在一起时,孩子会更爱吃饭。

吃饭时的批评、说理不仅会影响孩子用餐,而且起不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再讲一个故事:我曾经有幸在前面提到的小混血家吃过一次饭。

小混血有两个小哥哥,吃饭前半小时,两个哥哥会去餐厅和厨房帮忙打下手。吃饭前十分钟,餐具和椅子就都摆好了,大家一个个上座。两个哥哥中的一个得意地告诉我:“今天轮到我摆餐具!”

小混血也在妈妈的带领下洗好手,摇摇摆摆地走到自己的餐椅前,神气地坐好,一只手挥舞着自己的小勺,另一只手拿着自己的小碗。

菜都摆上了桌,妈妈把今天的菜色介绍了一番,讲得很生动,大家也很捧场,然后就是充满热情与喜悦的觥筹交错、品味声声。

小混血吃了好多,添了两次饭。饭后大家又热热闹闹地收拾餐桌。两个小哥哥都在自己的家务板上贴上了新赢得的徽章。

这是一顿单纯的饭,但又充满了家的温馨。

总结一下,这顿饭有以下几个要点:

※选择孩子喜欢又合用的餐具作为孩子的专用餐具;

※提高孩子吃饭的兴趣;

※创造和谐温馨的吃饭气氛;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吃饭;

※固定吃饭的时间和地点,形成吃饭的“规矩”。

当然,小孩子也是多变的,就算自己吃饭有这么多的乐趣,孩子也不会介意偶尔让你喂一喂。在孩子生病时、心情不好时、撒娇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享受一下给孩子喂饭的乐趣。

不做睡觉困难户

孩子一哭,妈妈就知道,这觉是又睡不成了。

爸爸哄孩子睡觉的情景往往是爸爸睡着了,孩子在边上咿咿呀呀地玩得高兴。刚一提睡觉,孩子的笑脸马上变成哭脸,喊声震天:“我不要睡——”

家长都要怀疑是养了个哪吒不成?小孩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啊?

睡觉对大人来说是一件甜美甚至奢望的事儿。每天下班回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个好觉,最好能睡个懒觉,就连学生也都爱死了睡懒觉,可是,为什么孩子就那么不爱睡觉啊!

这估计是很多家长的怨念,不过,小心偷换概念。上面说学生爱“睡懒觉”,睡懒觉和睡觉不同,就算是家长也想多玩一会儿再睡,希望第二天能“睡觉睡到自然醒”。可见,入睡困难是全民公敌,而要培养好的入睡习惯,最好在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时开始。

◆ 找到睡不好的原因

有个宝宝打一生下来就不是个“省油”的主,月子里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十五个小时。刚睡醒时哇哇大哭,要睡了也哇哇大哭;吃饱了哇哇大哭,逗他玩还哇哇大哭,让一屋子大人拿他没办法。好不容易把他哄睡着了吧,刚一放下又醒了,继续大哭。妈妈只好一直抱着,不敢放下,这样的话宝宝才能睡上三个小时的长觉,屋子里也终于安静下来。

后来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每次喂完奶,换好尿布,和宝宝玩一会儿,然后用小抱毯把他包好,抱着四处走。有一次,妈妈把宝宝包好了放在小床里,然后去厨房拿东西,回来的时候发现宝宝已经甜甜地睡着了。

心理学小知识 多抱一会儿

人的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在进入第二个阶段时不易被惊醒,这第二个阶段通常是入睡后二十分钟左右。这时候把孩子放下来基本上是不会吵醒孩子的。

新妈妈经常会听到专家说,小孩子不需要靠包来矫正腿形。确实如此,不需要特意把孩子的腿扳直包起来,孩子的腿会自然成长。但是,刚出生的小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需要更多的搂抱。所以只要用小抱被、小抱毯等将孩子舒舒服服严严实实地裹起来,孩子就会睡得沉了。

原因一:缺乏安全感

为什么不愿意睡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由。

有的孩子是因为害怕,睡觉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可理解的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而且睡着和睡醒时那种意识模糊的感觉也让他莫名地害怕。对了,你可以说这样的孩子是比较聪明的,比较敏感的,会远离危险。而这样的孩子不仅不爱睡觉,还常会在睡醒后哭泣。

其实,这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而且发生在男孩身上的概率要高一些。因为小朋友的脑还在发育,且发育得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尤其表现在刚睡醒时,睡眠时脑中各种信息和情感的混乱,会给孩子带来不舒服、不适应的感觉。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耐心安抚,静待孩子的不适消失。

心理学小知识 男女大脑供血量不一样

男女的生理结构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不仅表现在第二性征上,男女的大脑结构也不一样。男性大脑处理血流的总量较女性少15%,女性大脑的血流即使在睡眠状态下也非常活跃,而男性大脑的血流则并非如此。因此,男孩子更容易出现醒来不适。

原因二:精力太旺盛

还有的孩子就纯粹是精力旺盛,就是想要玩。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通过睡眠,人体的大部分器官得到休息。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孩子睡眠时能量与氧的消耗量小,生长激素分泌增加,有利于生长发育及脑功能的发育。睡眠充足的孩子玩起来精力充沛,情绪愉快,吃东西食欲好,长得健康。睡眠不足的孩子则烦躁易怒,食欲不振,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低下,容易生病。

精力旺盛的孩子本身睡眠就少,所以只要孩子精神好,发育正常,家长可以不用担心。唯一要做的是让孩子养成规律的入睡时间和良好的入睡习惯。

曾经有个姑娘,因为要参加辩论比赛,开始失眠。姑娘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着比赛的事情就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到了白天无精打采,神经衰弱。这样维持了两个月,比赛都完了,失眠仍在继续。姑娘受不了了,找医生做治疗。医生跟她约定好,找人盯着她,三天,就把失眠治好了。

怎么治的呢?医生给姑娘订了个计划:第一天,从七点开始出门到郊区,然后爬山,爬一上午山后,下午回来参加唱歌跳舞的聚会,不停地唱歌,不停地跳舞。晚上不许睡觉,在家做各种运动。白天陪着姑娘爬山的人都睡了,就换一个人陪姑娘在晚上做运动。第二天白天,姑娘的行程仍然被安排得满满的,到了下午姑娘就睁不开眼了,但是不行,给弄醒不让睡,一直坚持到晚上九点才可以上床睡觉。姑娘这一觉睡得香呀,可早上六点又被陪着的人叫起来。第三天白天行程依旧很满,保证让姑娘在晚上九点累得睡着。

就这样,姑娘的作息被调整好了,睡眠质量非常高。各位家长也可以试试用这种方法对付自家的小鬼(当然不用像上面那么“猛”),消耗多余的精力,绝对有助于睡眠。

“我家孩子真的像有超能力一样啊!其实困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是要强睁着,把那个困劲儿撑过去了,就又活了!”

是哦,困劲儿是入睡的先决条件,接下来我们要说重头戏:

入睡要有仪式!

◆ 建立入睡仪式

心理学小知识 入睡仪式助睡眠

这个仪式不管对小孩还是大人都很管用,请按下列步骤进行。

步骤一,洗澡:洗澡是一件消耗体力、放松身心的事情。好好洗个温度适宜的澡,让睡觉事半功倍。(睡前两小时内不要有剧烈的活动,想要消耗精力请在睡前两小时之前进行。)

步骤二,热牛奶:热乎乎的饮料不仅在生理上有助睡眠,还会给人温暖、舒适的心理感受。

步骤三,讲故事、放音乐:对比较小的孩子,妈妈可以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对大一些的孩子,妈妈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记住一定要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对,就是要有催眠的感觉。

步骤四,上厕所、刷牙:躺好前的准备。(睡觉前不要吃甜食,糖会令孩子大脑兴奋,不易入睡。)

步骤五,关灯,躺好,不说话、不玩闹:这一条其实是最难的,多少妈妈都败在了这里。注意:睡前仪式一定不要有兴奋的活动。

同时,想顺利地建立入睡仪式还需要注意两个地方:

★ 培养孩子建立入睡仪式的习惯

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有自己的一个活动周期:吃饱、玩好、累了入睡。这时并不需要刻意给孩子安排时间表,孩子什么时候想睡什么时候就睡。但是,从这时起就应当培养孩子建立入睡仪式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的实验:每次都在拿肉喂狗的同时响铃,狗的消化系统就和铃声建立了联系,狗一听到铃声就开始流口水。

同理,每当孩子困了的时候,妈妈都把灯光调暗,放轻柔的音乐,以后只要进入同样的环境孩子就会犯困。就算孩子大了懂事了,不爱睡觉了,遇到这类环境,孩子的身体也会自然地切换到睡觉模式。建立起这种反射后,只要到了差不多的时间,孩子的身体就会进入睡眠的准备状态。

心理学小知识 条件反射成习惯

通过建立入睡仪式来建立条件反射,这个方法对不同时期的孩子——如第一反抗期——都是有效的。反过来,已经形成的、长期存在的条件反射就是习惯。

★ 温和,但要坚定;坚定,但要温和

在这个仪式里,有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妈妈。

许多人在有自己的孩子后,都决定做一个耐心的家长,绝不随便冲孩子发火,更不打骂孩子。但可能每次午睡时,孩子都要缠着你玩上好久。无论妈妈多么有耐心,讲多少道理,有的孩子都不肯睡,直到妈妈生气了,说:“看妈妈的脸!妈妈生气了!”才哭哭啼啼地去睡觉,且很快就睡着了。你无可奈何:“非得哭才能睡着吗?”这其实是因为妈妈没有在孩子小时候给孩子建立起规律的入睡仪式。等到孩子开始懂事了,意识到“玩比睡觉有意思”后,就会发生上面的情况。结果,孩子的入睡仪式就变成了跟妈妈在床上玩。

妈妈生气了,这时该睡觉了。

做妈妈的一开始不忍心不坚定,实在受不了才板起脸来吓唬孩子,结果让孩子养成了习惯:睡前一定要玩闹,一定要等到妈妈发怒才乖乖睡觉。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语言、语气、方法……都可以是温和的,但是也一定要坚定,坚持。碰上精力旺盛的小朋友,作为家长的你可以这样“对付”他:

首先和孩子说好,晚上九点必须上床。从晚上八点开始,你就去提醒孩子:“还有一个小时该上床了。”八点半提醒一次,差十五分钟九点再提醒一次。到点上床,关灯不许说话。

若孩子想和你聊天,不要理会,只说:“嘘——”

即使想玩手机,为了孩子,也忍住不玩,让房间保持安静。

孩子没办法,小声地自言自语一会儿,自然就睡着了,慢慢就形成了习惯。

妈妈的态度温和又坚定,让孩子没辙。孩子也从妈妈的言行中认识到:妈妈是言而有信的。这样一来,妈妈在孩子的心中更有权威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温和,但要坚定;坚定,但要温和。这关乎我们育儿时的基本态度,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记住,都要秉持。培养孩子入睡时亦如此。

◆ 舒适的睡眠环境

心理学小知识 入睡环境很重要

想让孩子睡得好、睡得沉,就要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线,舒服的衣服和床。有的孩子,尤其是比较小的孩子,不愿意睡觉其实是因为房间的温度湿度令他不舒服,或者光线太亮,或者光线太暗,又或者睡衣令他身上发痒。

比较小的孩子,还有一个起夜的问题。新生儿和婴儿的睡眠都充满了骚动:活动手脚啦、伸懒腰啦、到处滚啦、发出声音啦,甚至哇哇大哭啦,这时候家长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会把孩子吵醒。

有时候孩子睡觉不老实,爸爸妈妈们能做到不轻举妄动,可家里长辈们对小宝宝过于关注,看到孩子在睡觉时动来动去,还发出奇怪的声音,就会担心“孩子不会是生病了吧”。白天睡觉时,只要一有什么动静,爷爷奶奶就抱起孩子又拍又哄的,结果孩子就养成了晚上总是哭闹,哭着找奶奶找妈妈,非要给抱起来在大人身上睡不可的坏习惯。

习惯很容易养成,改起来可就难了。

因此啊,不要因为你的关心而打断孩子的睡眠,我们都应该学着适时地做一个“懒”家长。在孩子并不需要帮忙的时候,不要帮忙,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和自己完成事情的机会。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训练孩子单独睡

现在的爸爸妈妈都很注意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在自己的婴儿床上睡。有的小宝宝能一直坚持独自睡觉,有的小宝宝比较黏人,到两岁半后小脑袋想的事情多了,就越来越依恋妈妈。

“妈妈不要走。”

“妈妈再讲个故事。”

“妈妈像午睡时一样在我身边睡吧。”

“我想和妈妈一起睡。”

呀,真头疼!怎么才能让孩子自己睡?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睡才合适呢?

分床睡的时机

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睡才合适?每个孩子的时间都不大一样。简单说,当孩子成熟到足以自己睡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睡是最合适的。让孩子独自睡觉,如果能一次成功当然好,如果不行,就需要家长多尝试几次。慢慢地、一点点地做铺垫,给孩子一个接受和准备的时间。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安全感,长大了,够强壮了,想要有自己的空间了……到时候都想独睡的。

这应该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步,充满兴奋、紧张、欣喜。

要说独睡的最佳时机,我个人认为是两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孩子将迎来第一反抗期,第一次开始尝试独立,最想要自己掌控事情。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多问问孩子:“看,哥哥自己睡觉,你呢?”提得多了,铺垫做足了,某一天,孩子就会意想不到地回答你:“好。”

讲了这么多,睡觉可真是个大难题,不过,说到底,这是个时机的问题。

分床睡的方法

小安已经三岁了,爸爸想让他学会自己睡。

“小安,爸爸带你去姐姐家玩。”

从姐姐家回来以后,爸爸跟小安聊天:“小安,姐姐家好玩吧?姐姐有个自己的房间呢。还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桌子,好棒啊。小安想不想要自己的房间呢?想要自己的房间,首先得学会睡自己的小床……”

晚上,爸爸把小安抱到小安的小床上:“你看,你小时候都睡这个床的,还在这个床里玩游戏,你现在要不要坐里面玩一玩呢?不要啊?那好,你先出来。你想把哪个玩具放到小床里呢?”

第二天晚上,爸爸将小安喜欢的几个玩具放在小床里,讲故事、做游戏,吸引小安来看。

第三天晚上,爸爸成功地让小安在自己的小床上玩了半天。

第四天晚上……

一个礼拜后,小安在爸爸的“招安”下,开始睡自己的小床。

小床就放在爸爸妈妈的大床旁边。一开始,小安半夜想要回到爸爸妈妈的大床上。慢慢地,去爸爸妈妈床上的次数越来越少。等到能自己睡小床后,小安自信心爆棚,到处和人说自己会独睡。没过多久,小安得到了自己的房间,开开心心地“搬”了进去。

心理学小知识 让孩子独睡的窍门

一、做好铺垫,跟孩子商量(给孩子看相关的绘本,带孩子去看看“榜样”,告知可以有什么好处,让孩子和小床熟悉,商量可以跟什么玩具一起睡……);

二、给孩子权力——布置一个自己的房间(摆放什么玩具,如何装饰……);

三、寻求幼儿园的配合(让独睡的小朋友分享一下,老师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一讲独睡的意义和好处……)。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把习惯建立起来,此时孩子会完全接受你的安排,习惯很容易建立。等到孩子大点儿了、有主观意愿了,就算不愿意睡,但是到了睡觉时间,经过了入睡仪式,身体也已经进入睡眠模式。

等孩子再大点,大到可以听进道理,知道了睡眠对自己的好处和重要性,就完全不用爸爸妈妈操心了。不过,很多家长在第一个阶段没能攻克“建立好习惯”的问题,到了第二个阶段就会焦头烂额,因为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入睡习惯真的很难。孩子心智上的不成熟让你跟他讲不通道理,生理上又没有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习惯,结果是完全的不配合。唯一的出路就是秉持温和坚定的态度,把“革命”进行到底!幸运的话,一路眼泪鼻涕地获得胜利;不幸的话,只好等到第三个阶段,能和孩子讲道理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克服生理上的不规律,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规律。

总而言之,不能着急,要耐心;不要沮丧,要乐观。建立好的睡眠习惯虽然难,但并非不能。

心理学小知识 帮你入睡的技巧

大家都听说过睡觉时数羊能催眠,这里介绍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如果哪位家长心中有事睡不着,在床上烙饼,或者属于明明犯困了但一躺下就清醒的类型,这个方法特别有效:呼气的时候数1,吸气的时候数2,或者反过来也行。数数的同时尽量不要想别的,可以想一想怎样更好地呼吸。一开始你会觉得数来数去还是很清醒,请坚持数下去。你会很惊讶地发现,下次有意识的时候你是被尿憋醒或被子被抢走而冻醒的。

“地图”床上画

之前有个小朋友刚入园没多久,总拉裤子,老师有些疑惑,怎么醒着的时候知道尿尿,不知道大便呢?老师觉得太奇怪了!这孩子发育得挺好的,很明白事,语言能力也好,怎么会这样呢?

是不是家里人太疼爱了,所以才一直没做好排便训练呀?是不是因为不想孩子有丁点儿不高兴,所以一直顺其自然呢?跟家长沟通了才知道,原来这小朋友一直戴尿不湿,要上幼儿园了才匆匆决定不再戴尿不湿了。

原来是这样啊!因为有尿不湿这个“省事儿”的工具,很多家长都会忽略孩子在排尿排便上的正常发育过程,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大,地图仍天天画。

◆ 不依赖尿不湿,尽早形成正确的排便习惯

常常有家长向我咨询,因为现在的小朋友从小就穿尿不湿,到现在已经学会说“要尿尿了”,只是睡着时还不能控制大小便,需要戴上尿不湿。拉臭臭也要拉到尿不湿里,就是不肯去坐小马桶。如果想拉臭臭的时候没有尿不湿可以用,孩子就会一直憋着。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排尿、排便习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学会自主排泄,于是采取美式的育儿方法,随时随地都给孩子套纸尿裤。然而,并不是任何育儿方法都可以拿来就用,文化差异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据说有的美国妈妈会特意给五六岁的大孩子准备纸尿裤,这样孩子就不会在玩需要很强专注力的游戏时还起来上厕所了。难道大家不觉得这种做法已经有溺爱的嫌疑了吗?

在美国,孩子四五岁了还戴纸尿裤都算正常,同伴之间不会有比较,大家都戴纸尿裤,都无所谓。但是在亚洲,比如日本,我们国家,很多老人都知道,差不多从一岁半往后,孩子排泄的生理机能发育成熟了,就可以进行大小便的训练了。

等到上了幼儿园,别人都能自觉大小便,就自己不会,孩子会怎么想呢?一个可以在两岁左右就学会的生理机能,为什么要拖到三岁以后才开始学呢?

经常尿裤子、尿床的孩子会产生较多的羞耻感,认为自己很无能或者不如同伴。研究表明,经常尿裤子的孩子比不尿裤子的孩子自信程度低,往往易形成胆小、害羞的性格。

心理学小知识 弗洛伊德的“肛欲期”

成人给幼儿进行排便训练时,幼儿可以通过排便表达服从,而憋着时则表达不肯屈服。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对孩子大小便的训练过于严厉,容易让孩子紧张、心理压力大,孩子可能会对排便过于在意,造成便秘(孩子生怕做了错误的排泄,所以宁可憋着不排泄);也有可能因为压力太大导致节律紊乱,难以控制自己的排便。这样的孩子以后容易形成谨小慎微、追求完美的控制型人格。

◆ 正确的训练过程

子昂妈妈有两个孩子,子昂是第二个孩子。子昂妈妈说,有老大的时候,她也很担心,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孩子的屎呀尿呀,她知道要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却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后来在婆婆和妈妈的帮助下,这一训练居然进行得很顺利,孩子成功地学会了大小便。回过头看,整个过程都水到渠成,子昂妈妈觉得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了。

现在,子昂妈妈已经可以独自对子昂进行排便训练了。

“我都不知道可以总结什么经验,其实就是顺着孩子来,特别自然的一件事。”子昂妈妈说。

“我们一开始也是戴纸尿裤,后来能观察到孩子大便的信号了,就不戴了。”子昂妈妈说。平时照顾孩子多了,就能发现孩子快要上厕所时会有什么反应。孩子小的时候看不出来,因为放个屁都能带出大便。等到孩子大了,能拉成形的大便时,孩子在大便前表情就会有变化。“我家大宝和二宝在要大便时眼神都会发直,二宝还会把拳头攥起来。”所以每次一看到孩子眼神直了,妈妈就知道孩子正在使劲儿呢。这时候,子昂妈妈就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脱下纸尿裤,给孩子“把着”。

“大便比小便要简单多了。大便次数少,小便次数多,小便还难以观察。”子昂妈妈说。尽管能及时地发觉孩子大便,但因为没有摘纸尿裤,只是省了每次孩子把屎拉到裤子里的苦。不过,孩子慢慢也开始习惯在大便的时候让大人“把”。这时候,子昂妈妈就会在早晨或者晚上,或者在子昂刚刚放了很多屁以后,主动问子昂:“孩子,想不想大便?”然后给子昂把一会儿。

“把着孩子的时候,我会让另一个人来帮我看一看。如果孩子有大便,这会儿能拉出来,孩子的肛门会张开。要是紧闭着,就算了,等等再说。”

“再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每次问子昂‘想不想大便’,子昂就会回答想或者不想。如果说想,我们就给他抱到马桶上去。给他买了一个小孩用的马桶垫,很舒服,很好看,他也非常喜欢。在这之前子昂已经不戴纸尿裤了,也学会了小便。一开始,每隔一小时左右就把他拉到厕所让他尿尿,但尽管如此,有时他也会尿一点到裤子上。慢慢地他不尿到裤子上了,再后来,到时间再拉他去尿尿,他会说‘不尿呢’,于是我们就等等再问他……再后来他学会自己主动说要尿尿了。”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能发现:

训练孩子排便时,忽视不好的行为,夸奖、强化好的行为。

孩子排便失败,千万不要指责孩子。如果孩子生理方面的能力还没成熟,指责也没有用。如果孩子正在学习控制,指责只会让孩子慌了手脚,要么因为过于紧张而失控,要么控制过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排泄不仅仅和生理上的发展有关,也和人自控力的发展有关。如果对孩子这方面要求过多,孩子以后容易过于自控,变得追求完美、小心谨慎,乃至神经质。

本来学习排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更有控制力,进而获得自信和控制感,是件大好事,可如果父母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给孩子带来紧张、压抑、自卑的坏事。

关于大小便的注意事项,我们总结如下:

※孩子年纪小,玩起来经常忘了上厕所。如果孩子还不会主动说尿尿,请记得带孩子去厕所,间隔时间依孩子的能力而定。如果孩子已经可以主动尿尿,请记得提醒孩子上厕所,但是切忌没完没了地提醒,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经常看到孩子正在专注地搭积木玩汽车看图书,老人一个劲儿地问“要不要尿尿”。孩子玩得开心不理老人,老人就锲而不舍地问。旁边的妈妈看了很无语:“不是半小时前刚尿过吗?还没尿呢。”

※有的孩子因为玩得高兴而忘记上厕所,有的孩子则嫌上厕所麻烦不愿上厕所,家长应注意给孩子一个愉快而“不麻烦”的上厕所氛围。

※有的孩子初到幼儿园常会因为不适应环境,不敢上厕所,想大小便了也不跟老师说。家长应经常和老师交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

※年龄稍大的女孩子,如果已经学会自己大小便,家长就应该开始教孩子在小便后擦屁股了。

◆ 夜里尿尿怎么办

孩子如果能在清醒的时候自己提出尿尿和便便,在午睡时不尿床,那么离晚上睡觉不尿床就不远了。和之前一样,爸爸妈妈要顺着孩子的生理发育节奏来。当孩子可以控制大小便,爸妈就要开始鼓励、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排泄习惯,千万不要放任不管,以为等到孩子足够大的时候自然就会了——如果不能及时地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孩子就会养成坏习惯,再纠正起来可就难了。家长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帮助孩子:

※睡觉前一定要让孩子上厕所,睡前一个小时尽量不要让孩子吃水果或喝太多的水。

※别忘了要让孩子知道睡觉时应该憋尿!如果家长老是用一种特别随便的态度看待孩子尿床这件事,孩子也不介意随便尿尿了。早晨起来,要是发现尿布里的尿很少甚至没有,或者孩子没有尿床,一定要大力表扬孩子。

※如果孩子经常说:“妈妈,我要尿尿!”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孩子也会在夜里睡梦中说:“妈妈,我要尿尿!”因为白天的憋尿已经形成习惯了嘛,不想再躺着尿了。这正是帮助孩子能力飞跃的大好时机,请一定叫醒孩子,让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要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而不是迷迷糊糊地尿在床上,这样才能帮孩子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相反,如果家长见孩子睡得蒙蒙眬眬,就让孩子平卧着排尿,孩子的“小弟弟”被碰到便会形成反射尿出来,以后有可能更容易尿床。

※如果孩子已经学会控制大小便了,最近又开始尿床。首先要找一下原因。是因为睡前过于兴奋,还是水喝得太多?还是精神紧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

孩子能力的发展像一条忽上忽下的曲线,是在反复中前进的,有时出现退化,过段时间又会恢复过来。不管能力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家长一定要态度平和,淡然处之。

※如果有兴趣,或者有需要,爸爸妈妈也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膀胱功能。

首先要督促孩子白天多饮水,然后尽量延长孩子两次排尿间隔的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或者鼓励孩子在排尿时中断排尿,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别看宝宝小,“怪癖”可不少

现在的妈妈们都很注意了,不给孩子用任何安抚奶嘴类的东西,就怕孩子形成什么不好的口腔习惯。但孩子们到了一定的阶段,爱吃手等怪癖就拦也拦不住地出现了,有的虽然不吃手,但随便拿起什么东西都放嘴里,什么袖子边呀、绳子呀,甚至喝酸奶用的吸管也一直叼在嘴里嚼呀嚼……

◆ 吃手的问题

好多孩子都有吃手的“癖好”。而且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这种癖好,只不过程度深浅不同,吃的对象不同。

有一个小姑娘,四岁了,看到什么东西都想放到嘴里。虽然她已经很懂事了,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吃、很脏,她也不会吃进去,但就像小婴儿用嘴来探索世界一样,她会忍不住把手上拿到的玩意儿放到嘴里。如果是好吃的,那肯定毫不犹豫地吃下去。小姑娘的妈妈非常担心,怀疑自己的孩子有不正常的旺盛食欲。

有一个小男孩,各方面都让家长和老师满意,好得简直没得挑。但是只要坐下来学点什么东西,他就要把衣服上可以够到的地方含在嘴里,整个濡湿。

还有一个小男孩,从来不吃手,也没有乱啃东西、乱含东西的习惯。但只要闲下来,他就会用门牙咬下嘴唇,把下嘴唇含在嘴里,还动啊动的。

如果孩子忙起来,不感到无聊的话,你几乎看不到上述这些行为。所以不要担心,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就是闲的。

还有一些孩子确实有“癖好”,或者说,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其背后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原因一

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如果孩子和主要抚养人的关系很好,孩子对亲密关系的渴求得到了满足,或者孩子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没有被过多满足,那么就不会有问题。再看下一个可能的原因。

原因二

是否在孩子婴儿(口唇)期时,没让孩子充分地用嘴探索世界。如果将婴儿可以拿到的东西都换成安全干净的,从没制止婴儿往嘴里放东西,那么就可以排除这个原因,找其他的原因。

原因三

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及时制止孩子的规律性行为,也就是阻碍习惯的形成。孩子睡觉时无意中把手放到嘴里,发现这样很舒服,就经常这样做。如果家长没有及时中断或阻止孩子的这一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养成睡觉含手的习惯。

要帮孩子改掉吃手的习惯很简单,就是让他忙起来。比如,看到他吃手时,马上带他去做一些需要动手的活动。记住,你越不想让孩子怎么样,就越不要说出来。尽量不要用语言去制止孩子,与其说“不许吃手”,不如说“把手拿下来”,后者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 依恋物

亮亮第一次上幼儿园,妈妈给他带上了他最心爱的小毯子。大概从一岁开始,亮亮就“爱上了”经常陪伴在他身边的小抱毯。柔软的小毯子让亮亮感觉舒适又温暖,就像妈妈的怀抱。大一些后,亮亮走到哪里都会带小毯子。妈妈没办法,就又买了两条一样的,给他换着用。依恋物的出现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是孩子自己找到的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这和之前提到的吃手、咬嘴的行为没什么两样,都是因为“无聊”“孤独”,想要获得依靠。有时候甚至只是单纯的习惯,而且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培养起来的。比如,经常给孩子用同一个床上用品(枕头、被子),经常用同一个小玩具陪伴孩子入睡,当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时经常用同一件东西来安抚孩子。

如果孩子只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需要依恋物,情绪、行为都很正常,家长就不用对此进行干涉,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如果孩子和依恋物形影不离,不能舍弃依恋物,甚至有依恋物时才能正常生活,一旦与依恋物分离就哭闹不止、焦躁不安,那就说明你需要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了,多陪孩子玩耍、出游,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亲子阅读。

◆ 幼儿的自慰

还有一种“怪癖”,会让爸爸妈妈小尴尬、小脸红,那就是幼儿的自慰行为。

阿伦三岁多,活泼开朗又精力旺盛,每次睡觉前都会在床上蹦蹦跳跳地玩闹一番。妈妈宣布到睡觉的时间了,阿伦这才躺下。只见阿伦两腿夹得紧紧的,全身绷着劲儿,小脸憋得通红。过了一会儿,突然放松了。再过一会儿,睡着了。

小爱五岁了。妈妈发现最近她睡觉的时候会偷偷钻到被窝里不知道干什么,等下再看就是满头大汗。妈妈观察了一段时间,大吃一惊:“啊,难道是传说中的幼儿自慰吗?”

好多孩子在睡觉前都有自慰行为,这说明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达到了新阶段。继婴儿期的手、脚,幼儿期的躯干胳膊腿,现在孩子们又发现了一块新领域,原来还有这样的感觉!这感觉很舒服,能让他们睡好觉。

当然,也有好多孩子是躺在床上睡不着,无聊,于是就开始……

幼儿自慰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行为。家长不用紧张,也不用过多干涉,只要分析原因做好应对就行:

※◆有些小一点的孩子是因为外生殖器感染、瘙痒,或者衣服不合适,比如衣裤太紧或对衣物过敏,养成了自慰的习惯。如果是这种情况,首先要把外部原因给解决掉,然后采用之前提到的方法。

※◆如果孩子自慰的频率不高,就装不知道,对大一点儿的孩子可以进行一些幼儿性教育;频率较高的话,则用一些温柔的方法来阻止。比如,让孩子做一些事,使他不得不腾出手,或者用能引起孩子兴趣的好玩的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因为睡不着,觉得无聊才自慰的,那么就想办法改进孩子的入睡习惯。由于孩子觉得这件事是秘密,不会当着家长的面做,家长也可以坐在床边陪孩子入睡。

宝宝“长大了”,凡事都要“自己来”

很多家长叹气,怎么自己教出来的孩子一点也不独立?都要上小学了还要妈妈帮忙系鞋带,学校里自己的课桌永远乱糟糟的不会收拾、都十几岁了还常常迷路……

孩子一点也不独立,不能全怪在孩子头上,家长要回忆一下,是否在孩子两三岁的阶段没有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 适时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群小朋友在小区的花园里玩耍。

有个头发卷卷的小姑娘,看起来大概两岁多,跑着跑着鞋掉了。小姑娘一屁股坐到地上,自己嘿哟嘿哟地穿起来。旁边一个奶奶看见了,想帮忙。

“我自己来!”小姑娘着急地喊,抱着小脚和鞋子往旁边躲。小姑娘的妈妈赶紧过来,笑着跟老奶奶说:“没事儿,您甭管她。她自己会!可行了!”

据说后来上幼儿园,这个小姑娘还把厕所里面的拖布拿出来拖地呢,回家后还得意扬扬地和妈妈说,自己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孩子第一次要求“自己来”,我们就让他自己来,并且要不断地鼓舞、赞许他。就这样,非常简单,孩子就能成为一个独立能干的人。

真的非常简单,但能做到的家长和孩子却不多。

据一位幼儿园老师说,她们园里面每班只有三四个这样的孩子,占全班人数的15%左右。

这还涉及一个时机的问题。

孩子的能力和意愿是不成比例的。孩子愿意去做某件事,却很难把事情做好。结果,很多家长就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觉得“完事我还得收拾,还不如我直接干了呢”。要么就是孩子半天也做不好,家长没有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孩子受到了挫折,以后就不想尝试了。

错过了自己做的时机,本该自己做的事别人给做了,慢慢孩子就养成了把自己该做的事推给别人做的习惯。

等到孩子大了,家长又想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也挺委屈的。

◆ 培养孩子快乐做家务的习惯

除了自己吃饭、自己穿鞋、自己上厕所,两三岁甚至一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干家务活了。

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干家务活就像做游戏一样好玩。他们对大人做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他们乐于模仿大人。这时候让他们去干,去探索,家务活就与愉快的体验联结在一起,孩子很容易养成自己动手做家务的好习惯。

彬彬很小的时候就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给他吃完牛肉干,他会主动把你手里的包装纸拿来,扔到垃圾桶里去。大家纷纷为他叫好,他更加得意,下次还会这样做。

大多数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把东西简单地分类、配对,捡起地上的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学大人的样子扫地(孩子都特别爱拖把)等。另外,很多跑腿的工作孩子也愿意做,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请帮我把遥控器拿来。”“请给妈妈拿一个饼干,妈妈离得比较远。”甚至说:“要玩汽车?汽车放在哪里的?哦,在那里,那你去拿吧。你能帮我拿来,真好,谢谢你!”

当孩子感到被人依靠、被人需要,感到自己有能力时,他们会获得很多自信和快乐。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些“任务”,完成任务需要的能力最好比孩子的智力和体能水平要高一点点的,而且任务最好有趣味性。比如:

※收拾玩具的时候进行点名,要求孩子“请给我所有黄色的玩具”或者“请给我所有圆形的玩具”。

※在孩子做事时,大声数数、读秒:“我看谁最快,1、2……”“看看你能不能在10秒内做完,1、2……”可以故意延长时间,让孩子在规定时间里超额完成,夸奖他一下。

※让孩子浇花、洗瓶子、洗水果……所有和水有关的劳动小孩子都爱死了!

自己动手、自己做家务、帮助家长干活,这些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自己长大了,觉得自己能帮助别人。愉悦元素的积累会使孩子在长大后依旧乐此不疲地做这些事,好的习惯就这样建立了。

心理学小知识 爱干家务的孩子发展会更好

哈佛大学的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用你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孩子

言传身教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教育方式。一位爸爸曾向我感慨:“没有这样成长过的家长要想教好孩子,要清空经验从零学起。”在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时,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需要注意:

※别给孩子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任务。如果是他自己要求的,家长可以适时地帮忙。

※别忘了家长要参与整个过程,有时候是帮助孩子,有时候是鼓舞孩子,有时候是陪伴孩子,有时候做和孩子同等的“家务工作者”。

※在孩子第一次主动要求做什么事情前,通常他已经观察这件事很久了,但如果是孩子没接触过的事,请给孩子做详细的示范。

※如果孩子没按你教的方法来做,请耐心观察,不干预。有时候孩子探索到的可能比你教的还好呢。

※每次都要求孩子把事情做完,但不要求做完美。鼓励永远比打压有用。

※别忘了给孩子准备合适的工具。在蒙台梭利的教具中,特意为孩子们准备孩子尺寸的扫帚、簸箕。做家务比你想象的更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敏捷、耐心,以及统筹管理的能力。

※家长本身也要热爱劳动,可别教育孩子一套,自己做另一套。

※千万别在孩子面前抱怨家务琐碎、辛劳!

◆ 对孩子做的事情,奖惩要谨慎

可以做一个光荣板,每次孩子做家务都贴个贴纸上去,或者在上面画个星星,让孩子直观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但是千万别拿这个光荣板来惩罚孩子,例如不听话就不贴、摘掉已经贴上的。也尽量不用这个来奖励孩子,例如攒够多少就给什么东西。

心理学小知识 物质奖励会起反作用

【实验】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大学生作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的被试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一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却很少,说明被试的兴趣和努力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上,说明他们的兴趣与努力程度在增强。

【分析】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上述实验还有个“民间”版:有个老头有个很大的后院,院里堆满了东西,被孩子们当成游乐场。每天都有很多孩子来院子里玩,格外吵闹。有一天,老头来到后院,对孩子们说:“你们发出很多声音,让我觉得有活力真好,为此,我要奖励你们每人五十美分!”孩子们都乐坏了。过几天老头又来了,又对孩子们进行了“奖励”,每人三十美分。孩子们看钱少了,闹得就没那么起劲了。再过几天老头又给了孩子们“奖励”,“奖金”比之前的还少。最后,老头不给钱了。孩子们纷纷说:“没意思,再吵闹也没钱,不玩了。”便作鸟兽散。

一个凡事喜欢自己来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勤劳”“勤奋”“热爱劳动”的人,关键是他们能从劳动中获得快乐!

同类推荐
  •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心灵解密:走进典型初中生的心灵花园

    本书遴选了16类典型初中生,每种类型的体例分为“典型案例”、“案例解读”、“理论拓展”三个部分。“典型案例”约占篇幅的一半,它情节曲折、语言简洁、叙述生动,有很强的可读性;它来自现实生活,材料鲜活,既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同事提供的经验,既有城市的,也有乡镇的;“案例解读”是依据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标准和以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等对案例中的学生、教师、家长的做法进行分析探讨,以利读者分清是非,吸取经验和教训,启迪自己的未来。
  •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不打不骂教孩子的50个细节

    本书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数千个家庭、数千对父母、数千个孩子,并从那些成功家庭的经验中,总结精练了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忽略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50个细节,汇集成本书。
  • 零吼叫,养出好孩子的98种方法

    零吼叫,养出好孩子的98种方法

    本书主要通过丰富翔实的教育案例,讲述经过无数父母证实的教养方法,让曾经吼过孩子的父母明白并注意“单纯对孩子吼叫是没有用的”这一客观现实。指导父母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父母知道如果方式正确,得到的结果会出乎意料的好。
  •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

    “刘美芳编著的《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内容简介: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对于儿童多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是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不打不骂培养优秀男孩100招》告诉你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成长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入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8种软实力

    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8种软实力

    本书《孩子一生必须具备的8种软实力》详细介绍了家庭教育对培养孩子软实力的重要意义。让家长们在了解“软实力”的同时,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教育,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心穷的人如何才能幸福

    心穷的人如何才能幸福

    讲一个亿万富翁的老婆,因为卖铺被骗,讨要定金,得到高人相助,爱上高人,兜兜转转,最后和高人又缘分未尽,再度相遇,最后放弃亿万财富,追寻自己幸福人生的故事。
  • 截教天尊

    截教天尊

    穿越洪荒,成为截教仙,看雷昊一步一步为截教逆转乾坤,最终踏上大道巅峰,成就不死不灭。
  • 九界重生之争

    九界重生之争

    我听说你很擅长打架?魏兄,我们把他打的起不来;你擅长炼丹?凤兄,你把他炼到以后不敢再也不敢炼丹;你很擅长射箭?程兄,你让他见识见识什么叫做天下第一箭;你的剑玩的很溜啊?叶兄,你告诉他剑是怎么用的;你是九洲第一纨绔?吕兄,告诉他纨绔要怎么当!
  • 他的记忆走失中

    他的记忆走失中

    (又名《快穿这事不靠谱》,快穿1v1,爽甜)苏禾原本是妖界被人捧在手心的小公主。好死不死一见钟情上喜欢上了下凡勘察工作的神仙季浮生。却不想这一切只是一场骗局。等苏禾目睹自己的家园变成一地灰烬的时候才明白一切。可季浮生三个字刻在了心间。苏禾跨越千山纵身一跃进入传说中的无尽。苏禾:“季浮生我想忘了你。”季浮生:“不允许,我不允许!”
  • 落夜归尘

    落夜归尘

    她抱着他的尸体,笑得妩媚灿烂。再站起来时,笑容已化为寒冬。为了这天下,你舍弃了我,那么就请你看好,我是怎么为了你,覆了这个天下。
  • 堕落地狱的天使

    堕落地狱的天使

    其实是一个故事,带给了他们的是感动。。。。。。。
  • 白梓和学神恋爱了

    白梓和学神恋爱了

    众所周知,白梓可是三中响当当的大人物,打架,斗殴,逃课,旷课,抄作业,顶撞老师,她哪样没有做过?大家都说白梓仗着家里有钱有权欺负人,但直到一个转学生的到来,真是颠覆了同学们的三观……他“白梓,坐下好好听课。”白梓“哦,那你亲我一下?”“……”他“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白梓“好嘛,别生气嘛,我亲你一下消消气?”“……”白梓“我想买一块地,你知道是什么吗?”“……”“你理理我嘛,算啦,我告诉你,我想……买你的死心塌地!你理理我昂~”【明恋,校园甜文,甜宠,略中二,作者第一次写,谨慎入坑】【如果不好可以告诉我,我会改哒】
  • 守护甜心之地狱甜心上

    守护甜心之地狱甜心上

    圣夜学园的亚梦被谣传为很棘手的小学生。外表酷毙火辣的她实际上是个不善言辞的女孩,为了掩饰自己还经常以毒舌来掩盖自己的怯弱。最后她加入了守护者,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奇遇。但就在初一的时候一个人的来临改变了她的命运:堕入地狱,失去自己的守护甜心。
  • 盛宠豪门之超模贵妻

    盛宠豪门之超模贵妻

    她曾是滨州人人争相求取的名媛贵女,“天才女童”的名头让她享尽赞美和宠爱,一朝变故突生,家破人亡,她被迫流落到偏远乡镇忍辱偷生。十年后、十五岁的纪云涯强势回归!纪氏最年轻神秘的执行总裁!贵族圈里高贵优雅的名媛贵女,晏家大少宠到心眼里去的未婚妻。这是别人眼中的她。唯一一个年纪轻轻就登上世界舞台的超级名模!国际著名设计大师Winter唯一亲传弟子,连续三年登上国际顶尖杂志封面,被评为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多个奢侈品牌创始人,被媒体集体誉为‘东方之光’,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Superstar!这是镜头下的她。从一无所有的弃儿到名利双收的巅峰地位,她用人格魅力征服了全世界!人生箴言:欲做人上人,必从烈火中煅来!…………她怎能看着毁了她家庭的男人如花美眷在侧,富贵权势傍身,老谋深算的父亲、精明强势的奶奶,美貌与心机并存的小三儿,一众虎视眈眈的豪门大佬,学校里上窜下跳的跳梁小丑,纪云涯笑的温柔:单挑?还是一起上?她拥有无上的美貌和智慧,高贵优雅的气质,也拥有最冷漠残酷的心肠,人人都说纪云涯是个善良聪敏的女孩,这个世界上没有男子配的上她。看,她骗了多少人,有谁知道,她温柔善良的外表下,潜藏着一颗腐蚀黑暗的心,所有企图侵犯靠近她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他是滨州首富晏家大少爷,从小来自家人的宠溺让他明朗飞扬如那天上的灼灼骄阳,亦是最负盛名的国民校草,人生得意又一帆风顺。在他的心里,住着一个女孩。一切缘于年幼时一次“相亲宴”,一次溺水救亡,当他以报复之名再找她时,她已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纪云涯,你三岁的时候就被指给我当媳妇儿了,你还想给你老公戴绿帽子吗?我告诉你,不可能!所以十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他笑的意味深长又势在必得:纪云涯,你还想逃到哪里去?命定姻缘,你逃不掉了!然而那样陌生又无辜的眼神令他几乎抓狂。彼时,她站在阳光下,美好的像一幅画,温柔而优雅:“也许我以前认得你,但三年前我出了场车祸,失忆了”。晏大少表示:五岁时我在你身上留下一道永不能磨灭的伤疤,七岁时你救了溺水的我,我对你的亏欠,你对我的恩情,我会用一辈子来证明给你看。给你温暖呵护,给你盛世宠爱,给你温馨渴望的家。即使你是千年寒冰,我也会把你暖化为一汪春水。【双C1对1,女强爽文,甜宠无限,绝对精彩,望多收藏,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