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难吗?挺难的。
做了一百件好事,但做了一件坏事——不管当事人是否有心,人品都会被降等级,还容易被有心人一传十,十传百。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被加油添醋,原本可能算不得什么的事和那人死死地捆绑到一起,如影随形。哪怕很久以后人们也许忘了当时的真相,但仍会记得那不是个好人。
做好人容易吗?也挺容易的。
做了许多坏事的人,某一天做了件好事。ta可能只是顺手为之,但相信“眼见为实”的人会以善意去猜测对方以前斑斑劣迹的背后是否存在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但凡找到蛛丝马迹,他们就会更加地自发脑补甚至于臆想。他们通过这种行为来肯定自己伟大的包容心,甚至宣扬自己的所猜所想,说服他人对当事人改观。来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圣母心理”。
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一天程建东回顾自己的所作所为,发现曾经的自己肆意得有点过分了。他自认为醒悟得为时未晚。他知道自己心智成熟得比同龄人早。他留意到班上的人对自己躲之不及,往下几个年级的学生也耳熟自己的大名。以前他是无所谓的,甚至引以为傲。但幡然醒悟后,他认为自己还是在意的。看懂了他们脸上无意中泄露出来的厌恶,让他觉得自己也许得转变下策略。六年级刚好是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忙着学业,机会来了。小学生啊,多么美好的代名词啊,脆弱而又容易控制。那一年,他开始借数学课代表的身份,以教同学解决难题为由接近班上的人。每每看到接受过帮助的人,他们脸上对着自己露出以往根本不会出现的感激混着点崇拜(?),他都会把自己当作看戏的人,心里可怜着他们又被耍得团团转,还不自知呢。
升上初中后,那帮人被打散到不同的班级里,算下来就六七人一个班,开始新一轮紧张的学业。以往的纠葛也就随风飘散了。平时碰见,还会主动和自己打招呼呢。他总会忍不住勾起唇角。诚然他们早已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看见对方的笑容,也不会往坏处想,带着点痞气也是没什么不妥,甚至还觉得本该如此,况且也怪好看的。同级的不少女同学经过他身边的时候还会“故意”偷看,低头矜持微笑。胆子大一些的,会把情书悄悄塞到他的抽屉里呢。
看吧,人性就是如此。程建东看到他们,总会想起那段很有趣的时光。连他把真实的心情照旧摆在脸上,他们都自觉地为此找到了理由,完全不用自己解释。这群人真有趣!
也许他合该这么痞中带着点蔫儿坏,身边的朋友也是和他臭味相投的。呸,志趣相投!但他这回很慎重地选择,有意地接近那些成绩中游偏上一点,不会太过书呆,有自己的小心思,但又容易怂。这样的人,很好!
升上初二后,李嘉阳这条小尾巴自动找上门来了。看着对方谄媚的笑脸,他突然觉得有点恶心。想不起来当初怎么就容得下这样的人围在自己身边狐假虎威呢。忽而想想,有哪里不对劲,好像把自己也骂进去了……
这人还真够死皮赖脸的,明明自己都暗示得够明白了,真的要疯了。罢了,他爱怎样怎样!这可是他自己缠过来的,有对比才有伤害。高低立下,你愿意当陪衬,我当然乐意奉陪,只要不连累到自己就好了。
想开后,他也就对李嘉阳爱理不理。奈何对方还是有点意思的,自己对他冷着张脸,他也能自话自说个不停,这搁在民国时期是个做汉奸的好料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