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TTK的职员隔三岔五的就来A6车间参观学习.这也把A6车间的管理人员弄得很紧张,因为日本人来时总是带着翻译人员,还有公司部长级别的人员陪同。俗话所官大一级压死人,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了。
“真是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啊。”东方红有些愤愤不平地念叨着。
问题总是要进行解决,因为这种情形很不正常,影响了A6车间的正常工作。问题既然是因为自己而引起的,自己就有去解决问题的责任和义务。东方红是个不推卸责任的人,虽然有时候会有些私心,但问题来时也是从不逃避的,这也是东方红的性格所决定的。
心里怎么想的,就怎样去做,东方红言必行,行必果的习惯也是符合ISO的要求的。
东方红到吸烟室里去抽了一根烟,理了一下头绪,回到制造办公室就给成毛打公司内部电话:“磨西,磨西,是成毛先生吗?我是A6车间的生产主管,有事情想找你,请问你现在有时间吗?我想和你面谈。”
成毛倒是很爽快地让东方红即刻过去。
面谈是在会客室里进行的,这也让东方红有些不习惯。不过,东方红很快就把自己当成主人,把成毛当成客人,心理就有些平衡了。阿Q精神虽然有些可笑,但对于人们心理的自我调节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东方主管,我的时间可是很宝贵的。因为我认为东方主管是一个不错的人才,我才抽时间和你面谈的。希望东方主管不要浪费了我的时间,我会很失望的。”成毛还是有些盛气凌人。
“是这样的,很感谢日本TTK人员近段时间对我们A6车间的大力关注和支持,让我们车间受益不少,特地来进行感谢。”东方红从侧面进行回答。
“就这件事情吗?那我想没必要专门进行感谢,日本TTK企业和平南电子厂是合作企业,给予平南电子技术上的支持也是应该的。”成毛想了想,看东方红脸上的笑容有些奇怪,还有些好笑的味道,就有些明白了,“让我想想,等等,你是说近段时间有很多日本TTK的职员去A6车间,这件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啊。”
“这也没有什么,日本TTK的职员经常到我们A6车间进行指导,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我还希望成毛部长你也能经常前往A6车间进行指教。只是有一个问题,我怕日本TTK的职员对A6车间的过度关注可能让别的生产车间不满意啊,说是厚此薄彼啊。那我们A6车间可就成了众矢之的了。”东方红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严肃,这也让成毛觉得有些奇怪,可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东方主管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哈哈,你的狡猾大大的,我明白了,你放心,我会给TTK的职员全体开一个会议,不会再给A6车间添麻烦了。”成毛笑着说。
“不是狡猾,是聪明。”东方红纠正道。
“对,对,对,是聪明,东方主管,有一个事情我必须和你说清楚,那是他们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更不是我要求他们那样做的。”成毛也有些严肃的说。
东方红盯着成毛看了好几秒钟,然后才说:“我相信你所说的,我们有着相同的利益。”
成毛就说:“东方主管说的太好了,对,我们是朋友,有着相同的利益,你的,太,聪明了。”
东方红就告辞了,回到了车间,好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东方红觉得一个领导就应该沉得住气,要有举重若轻的气势。那些因为一点事情就大呼小叫的人是不会有多大的成就的。
通过这次谈话,东方红也放心了不少,至少成毛还没有因为上次会议有针对他的意思。只是东方红对日本人的这种所谓的团队战斗精神理念有些不理解,团队的作用在于有凝聚力,共同完成任务,这算怎么回事情啊。那些日本人感情是剃头挑子,想当然的一头热,主子都根本不知道。
“简直是瞎闹,莫名其妙。”东方红恨恨地骂道。
经过这次插曲,A6车间重新走上了正轨。东方红也有精力开始6S整顿和那个生产线重组改革的事情了。
A6车间的6S稽核员李国文现在和公司的6S推行委员会的执行组长黄荣现在的关系好的不得了,两个人一下班就去切磋乒乓球技术。上班时黄荣也经常请李国文去帮忙处理一些6S推行的一些文件和检查表之类的事情,东方红自然是全力支持了。
星期六的下午,在李国文的安排下,东方红和黄荣在平南电子厂的娱乐室里来了一场乒乓球的友谊赛。技术还是东方红好一些,不过,东方红的攻势也没有往常那样凌厉,给黄荣留了些面子。
打了乒乓球之后,东方红就乘机请黄荣去吃饭,两个人也有些熟悉了,又有李国文的帮持,黄荣也高兴的答应了一起去。
酒桌上还是很好办事情的,这也是中国的一种文化,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面解决的。东方红也深明这个道理。
东方红对于酒桌文化也是很感兴趣的,主要还是受当过侦察排长的爷爷的感染,在部队里大家都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劲头。
东方红的爷爷聊起酒文化来那是头头是道,兴趣盎然。东方红从小就喜欢听爷爷讲他年轻是走南闯北的喝酒的故事。
东方红的爷爷年轻时在一个国营企业里面做业务员,可以说是喝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对全国各地的酒文化都是非常的熟悉,听起来也是很有意思。
东方红的爷爷对好几个地方的酒文化感触很深,因为他基本上都给喝趴下了。
东方红的爷爷经常说喝酒首先必须说山东,因为山东人豪爽啊,秦琼就是山东人啊,你去山东和人聊天,只要说他的性格象秦琼,那他就会高兴得要命。
山东。必须先说山东,因为山东的酒文化底蕴最深厚,山东人民创造性地将孔夫子“以礼待人”“诲人不倦”的思想反映在了酒桌上,令人叹为观止。在临沂吃晚饭,落座不久,上来一个小伙子,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放着三小杯白酒,毕恭毕敬地举过头顶,说是敬老师的,我心说推销员你们也管叫老师啊,心花怒放地喝了,刚放下杯子,又有人端盘子上来,“老师,这是我敬您的”,又喝,第三个上来时我才反应过来,他们一口不喝就等着看我洋相呢,后来还每人斟上了一大杯,说按规矩第一杯必须三口喝光,NND,凉菜还没上齐,我就倒了。
还是山东,济南。中午请设计院的吃饭,在座除了文质彬彬的书生还有不少姐妹,书生们连发难都是很斯文的:上条鱼,餐盘一转,头三尾四,鱼头对着谁谁喝三杯,鱼尾喝四杯,我正开心呢,鱼肚子对着我,却听有人淡淡地说:腹五背六。真正厉害的角色是那些作满脸羞涩状的姐妹们,记不得跟我说了些什么了,反正都说的一套一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几无可能。
内蒙。外面下着雪,蒙古包里却很暖和,羊羔肉极美味,烧刀子也极辛辣,几杯下肚头已经喝晕了,下定决心不喝后怎么劝我也不端杯子,于是有人请来了烧菜师父,见他左手托着个银碗,右手捧着条白哈达,在我身边载歌载舞。世上人们所有的痛苦几乎都来自选择,当别无选择的时候,剩下的也许只有快乐,后来他们跟我说那天我醉倒时都是面带笑容的。
福建。我在福建喝酒基本没有畏惧感,天气的原因那儿全年大都喝啤酒,而且都是度数较低的本地酒,酒杯是约一寸高的小口杯,一口一杯也能让酒量不大的人感受豪爽,在武夷山脉的一个小镇,刚开场坐上座的就拿来一个做工精美的小盆,打开三瓶啤酒,悉数倒入,捧起来就喝,然后端到我面前,说剩下的一半归你,这是我们敬贵宾最隆重的方式了,我不得不信,也不得不喝。那以后,每至餐桌我都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轻视任何对手,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四川。成都人喝酒也很豪爽,虽然偶尔会耍些花招,但追求的是主客同欢,如果自己倒了希望别人也别立着。第一次喝“花酒”就在成都,那次一顿了6种酒,依次是:杨梅酒、葡萄酒、黄酒、白酒、啤酒、洋酒,喝完白酒,气氛已近鼎沸,有人提议喝潜水艇,就是在大杯的啤酒里,连杯带酒沉入小杯洋酒,然后一饮而尽。酒兴上来所有人都是豪气冲天,仿佛整个世界也不过是手中的一杯酒。
广西。山水独特的地方,吃喝的环境也别具一格,吊脚楼外大片的竹林,风一吹沙沙作响很有意境,只是实在吃不惯菜里的酸笋味,也没法消受自酿水酒里的怪味,许是考虑到饮食习惯,桌上只是象征性地劝了几杯,席至半途,来了两个个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跳着跳着就跳到我面前端起杯子并唱上了祝福的歌,我摇摇头,她居然伸出芊芊玉指揪住耳朵,杯子往嘴里直灌进去。
说来说去还是南京人厚道,是先要把自己喝倒,才让客人喝好,最著名的敬酒台词是:我干了,您随意。大萝卜特征一览无余,也不怪电视台总放那段广告来警世南京人民:×酒虽好,也不要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