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这群上学的孩子放学后本想找个地方去玩的他们这才发现,在祠堂的门口已经摆好了一个小摊,热气腾腾的面食做成的包子,贴着锅沿上橙黄焦脆的贴饼,晶莹剔透温润如华的豆腐脑,还有不时散发出阵阵香味的老汤,顿时把这群孩子的馋虫给勾了起来,再也舍不得往前走一步,纷纷围到了摊子的旁边。
“柱子叔,你在这干嘛呢,怎么整这么多好吃的,莫不是想犒劳一下我们”被香气吸引的实在走不动了,这群小孩子围在摊子旁才发现摊子的主人竟然是村里的柱子,不由得开起了玩笑,同时还不停的咽着自己的口水。
“嗯,是给你们这些学生准备的,不过这东西不是白给的,看见旁边的牌子没,自己去看”
柱子这家伙大字不认识几个,学问自然也没多少,旁边的王氏更是不用说了,所以小两口直接恳求葛亦凡帮忙,无奈之下葛亦凡只能拿粉笔写了个牌子让他挂在摊子的旁边。
见柱子这么说一群人不禁有些好奇,这时有些眼尖的同学已经发现了旁边的牌子,一些学习好认字比较多的学生就念了出来:为了保证求学学生在严寒天气身体不受伤害,特批靠山村村民柱子在此售卖食物,豆腐脑2钱、贴饼2钱、包子两钱。如学生发现摊主有抬高价格,食物变质等情况,可以来学堂举报。另,凡靠山村村民不予售卖,以免家长来学堂捣乱。---葛亦凡
“吆,先生对我们这么好,为了怕我们挨冻,还找人为我们准备吃的”
“可是为什么要钱啊”
“不要钱人家谁干啊,出工出力难道还要让人家出东西不成”
“说的也是,不过我根本就没带钱啊,往常学堂里根本就没这摊子啊,我也没准备”
“嘿嘿,辛亏我今天呆了些钱,原本准备回家的时候给家里带些菜的”
看着这些在摊子钱不断议论的学生,柱子这小两口不禁有些不知所措,葛亦凡交给他们的方法就是尽量的把东西做的实惠一些,量大一些,可是没教给他们怎么回答问题啊,两人一看这景象直接麻爪了。
“敏敏,要不你中午去我家吃吧,总这么饿着也不成啊,这么冷的天不吃点东西扛不住的”由于还有一些问题想不通,这两个女孩便留下来一会请教了葛亦凡几个问题所以出来的比较晚。
“咦,婷婷,你们这祠堂门口怎么围了这么多的人,还有怎么这么香啊,这是什么味道?”走出教室就看到祠堂大门口围着一群人两人不禁有些好奇。
借助王婷本村人外加李敏这个官二代的身份两人很快就挤到了摊位前,看着摊位上摆着的包子、豆腐脑等东西两人不自觉的咽了口口水,彼此相望了一眼。
“柱子叔叔,这个豆腐脑好不好喝,晶晶莹莹的看起来很好看”李敏虽然也认识柱子,在葛亦凡的饭桌上见过几次,但并不怎么熟悉,相反王婷倒是和他熟悉的很,毕竟是一个村子的。
“好吃,好吃的很”一说到吃的二柱也就放开了刚才的拘谨,在一旁和王婷解释了起来“这豆腐脑吃起来滑滑的、脆脆的,而且吃到嘴里直接就化开了,另外再加上俺熬制的骨汤绝对的好吃,这可是俺在村长那学了两天才学会的”
“你说,你这东西是先生教给你的?”见二柱点了点头,已经被葛亦凡做出来的美味所吸引的王婷立马开口说道“先给我一碗尝尝”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钱币。
“不行不行,村长说了,为了怕村里人来这里捣乱,村长不让俺卖给村里人”二柱虽然看着钱很激动,但是想起葛亦凡交代的话连忙摇了摇头。
“这是为什么,我给你钱叔叔你把东西卖给我不就行了,放心吧叔叔,这是我爹爹给我的零花钱,我都没舍得花”
“那也不成,村长说了,怕你们这些孩子乱花钱,为你们家里增加负担,这才不让俺卖给你们的。王家女娃子,你家离这这么近,还是赶快回家吧,再说俺今天根本就没准备多少东西,主要是卖给这些外来的同学”
可是不管王婷怎么说,二柱就是一个死心眼,只管按照葛亦凡的吩咐去做,这些东西即便现在根本没有人买,他也不卖给王婷。这下可把王婷给气坏了,跟二柱这个死心眼讲不通道理,说着她就想进祠堂找葛亦凡去评理,结果被一旁的李敏给拉了回来。
“干嘛拉我啊,敏敏,我要找先生去评理,凭什么不卖给我,我又不是不给钱”说着挣扎着又要向前走去。
“婷婷,看我的,你想吃什么,我给你买回来不就成了,我可不是你们靠山村的人啊”说道这里婷婷的眼前顿时一亮。
“给我来两碗豆腐脑,一个包子,一个贴饼”这时李敏又想到了些什么连忙又说了一句“不要放芥末,我不吃辣的东西”
正手足无措的柱子听到李敏的话眼前顿时一亮,第一个生意已经上门了,连忙招呼着自己的老婆给装碗,他自己则拿着贴饼的同时一边劝慰了起来“小女娃子,俺做这摊子的时候村长就和俺说了,分量一定要足,所以你不用买这么多的东西,省的到时候吃不下都浪费了”
“没事,叔叔,我饭量大”说道这李敏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句“这里有些冷,我能找个暖和的地方去吃吗,等会我把碗再给你送过来”
“没事,女娃子,这事昨天村长就嘱咐过了,所以俺这里还有不少碗呢,你想着送过来就行了”
“谢谢叔叔,婷婷快来帮我拿,我自己根本拿不了这些东西”李敏爽快的把钱交完之后,连忙把王婷喊了过来,两人端着这些东西飞快的跑了个没影。
“也给我来一碗豆腐脑,一个包子”看见学堂里两个女学霸已经买好跑了,剩下的几个不能回家的学霸也纷纷掏出钱来。
“豆腐脑外加两个包子”
“贴饼加豆腐脑”
“柱子叔,我吃不了那么多,豆腐脑少一点也没事”
在众人纷纷掏出自己的钱币时,柱子的小摊位也热闹了起来,两口子忙碌的连一丝休息的时间也没有,不过幸好听葛亦凡提前提醒过,所以两人提前准备了一些东西,不过看着依旧踊跃的身影,恐怕这些东西也撑不了多少时间,两人的眼中兴奋中不由得带着一些无奈。
葛亦凡提醒过他们小两口,现在十里八村的由于捕鱼方法的普遍,家里也都有了一些闲钱,更何况东西卖这么便宜应该很好卖的,多准备一些准没错的,如果到时候真的卖不了的话两人也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两人虽然对葛亦凡的话不敢怀疑,可是毕竟是第一次做生意,心里实在是一点底都没有,所以只做了葛亦凡估计的其中一半,目前看来根本就不够,不得已之下柱子也只能实行葛亦凡教给他的另一个损招了。
“别挤,别挤,东西实在不多了,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喝点东西暖暖身子,所以现在每人只有半碗的豆腐脑,包子和贴饼也只能买一个”说完这句话柱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自己也没想到第一天做买卖就把客人直接给赶了出去。
不过为了自己的生意着想,他又连忙解释了起来“第一次做这个,实在是没准备好,明天肯定多做一些”
这下原本准备骚乱的人群在听到柱子的解释后,这才慢慢平息了下来。第一次做生意,没准备好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这些东西卖的价格便宜不说,而且还很美味。都是十里八村的人,现在这个时代民风还很淳朴,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没过一个小时,柱子准备的东西已经被卖的干干净净,后来没买到东西的同学在小两口接连不断的道歉声中也只能默默的把手中的钱收了回来,看着其他人兴高采烈满脸满足的表情充满了羡慕。
“你这家伙有这么好的头脑还是不要窝在这个小地方教书了,还不如干脆来我商队呢,我保证不出三年你就能当上一个地方上的掌柜”
外面热闹的景象坐在屋里的两个人自然也看得到,原本以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买卖,甄先生却从里面看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说为了平息没买到东西的同学心中的抱怨进行不间断的道歉,这样即便别人心情再怎么不好,在这样的好语相迎的情况下心中的怨气自然也就消散不少。
还有为了每个人都能吃到自己的东西,实行每个人只能买多少的政策,虽然这看起来很傻,不过在甄先生这种老狐狸的眼中看到的就是另一幅景象。这样做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升了顾客对这种产品的好奇心,这东西为什么实行限购,难道好的已经没有存货,怕别人囤积起来,所以才这么做?这些有了好奇心的人等下次这种货一出来,肯定就会忙着买的。
当然这两条规则虽然好,但是是建立在物品的本身质量比较好的前提下,比如说柱子卖的豆腐脑等东西,既新奇又好看,但是如果味道不怎么样的话,即便他再怎么说,别人上过一次当就肯定不会上第二次的,这就是在树立口碑。
“谁说我是窝在这里了,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我明年就要当里正了,这可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算了,算了,不说你了,现在还是说说你怎么犒劳我吧,毕竟我过几天就要回中原了”
“凭啥啊,你回中原是你有好事,为什么你不犒劳我啊”
“我这一回去恐怕最少都要半年以上的,你难道就没有一点不舍之情”
“我和你都是男的,为什么对你有不舍之情,我又没有断袖之癖”
“哎,做人实在太失败了,原本我还想趁着这个机会给你们这些鱼提一点价格呢,看来目前不用了”
“威胁我,我告诉你吧,我这人最不怕威胁了。你如果不提价格,我做出来的东西保证你一点也拿不走”
“我甄先生又岂是那种言而无信的小人,说给你们提价,就绝对会提价。对了,你到底做出来什么好东西了,如果是不好带的东西就算了,你也知道,这路可是不好走的”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不过我保证路上吃绝对没事,我今天就让几位族长给你们去准备,不过你也要知道,分量肯定不会很多的”
“你还没做就敢来诓我,我真是被你气死了”
“彼此彼此”
到了下午由于葛亦凡实在是太忙了,便给学生放了半天的假,另外葛亦凡也把自家的几位族长找来,吩咐他们直接去十里八村所有准备卖鱼的村落里把他们的村长找来。
当天下午一条令所有捕鱼人家的好消息从村里的祠堂传了出来,经过葛亦凡与甄家商队的协商,鲜鱼的价格再次被提了一层,并且由于上次山贼事件的影响,所以此次交易地点就在靠山村,所有村落必须把想卖的鱼都拉到靠山村来。
这些村长走出葛亦凡的学堂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还是快速的坐到自己来时的牛车,飞快的向着自己的村落走去,想快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村民。
不过相对于村民的高兴县城里有些人就有些不舒服了,可是一想到那些漂亮的钱币,县城里的三巨头也不得不把自己手下的士兵直接派到靠山村。
相比起这条好消息另外一条小消息就没有发出太大的波澜,流传的人群也只是外村的那些有学生上学的家里,那就是靠山村现在整出了一道美食,特别的好吃,而且还不贵,意思就是我以后上学的时候能不能给点铜币,大人们则保持着迟疑的态度。
既然甄先生已经答应了提高价格,葛亦凡自然也不会失信于人,招呼了村里所有的大小爷们和妇女,把各家各户的麦子全都磨成了面粉,然后一刀刀的切成了面条,挂在了各家各户的门口房檐下,这也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第二天大早晨,各个村落已经有些心急火燎把自家的鱼送了过来,平静了好多年的靠山村第一次热闹了起来,街道上都是挤挤压压的人群,村口的牛车已经摆满了好几排,而村子中心的晒谷场此刻更是密密麻麻的前来交易的人群和那些商队以及负责保证安全的士兵,不断起伏的或兴奋、或惊讶的声音顿时随着风儿不知道飘向何方。
一连四天的交易让原本不怎么出门的靠山村被大家记在了心里,同时还有一个出名的东西也浮现在众人的面前,那就是柱子的小吃摊。
由于柱子家因为李老汉的问题已经耽误了不少的时间,再加上河边的人群已经不少,鱼的产量也降低了不少,所以柱子家的鱼并没有多少,第一天就把家里的鱼卖的干干净净。
已经习惯了忙碌的他们看着村里不断涌动的人群很是干脆的直接把自己家的小吃摊摆了起来,价格不贵、经济实惠的食物顿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小吃摊几乎每次抬出来还不等走到晒谷场,就被这些等待不及的护卫或者士兵或者村民买了个七七八八。
到了交易完成的时候小两口一算,除了该给葛亦凡的那一份,两人挣的钱甚至比捕鱼挣得还要多,可把小两口给乐坏了,同时对葛亦凡的感激与佩服也就更深了,小两口一合计就干脆把这些赚来的钱一家一半,因为这么多的钱小两口拿在手上实在不敢出门。
交易会上同样出名的除了柱子还有葛亦凡教出来的这些学生,虽然他们的学问由于时间的关系还不够深厚,但是简单的一些计算已经做的很好了,最主要的是简单快捷,所以学堂里的几个学霸被葛亦凡直接征召了过来帮着商队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至于其他的学生自然也不会落下,他们也在帮助自己家里,或者亲戚等人算算钱币的数量是否准确,以及应该交多少税收,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都没怎么出错,这样也就使得葛亦凡的学堂在整个北边镇都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