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败军之际、危难之间,盖世奇才——诸葛孔明横空出世了。虽然近年来随着人们研究三国热情的转移,很多对诸葛亮正面的评价都转成了负面,并且贬多于褒,但是我还想说的是,尽管如此,仍不妨碍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第一流的人物,即使比之曹操也不逊色,甚有过之。
诸葛大才,并不像现在学者一知半解认为的那样,只局限于治国和外交,其实诸葛亮是个难得一见的奇才、大才,早在隆中之时,刘备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就为刘备定下了发展大业的计划,不但有先见之明,而且事实证明,以后中国的局势也正是朝着诸葛亮所预期的方向发展的。
这一点比起曹操,不能不说诸葛亮更有远见。
诸葛亮出山之后,竭力辅佐刘备,但是一直没什么好的表现机会,眼下刘备兵败于当阳,技穷于夏口,鲁肃远来侦查虚实,要诸葛亮表现的机会终于到了,所以诸葛亮受刘备之命,随鲁肃过江,前往江东,欲与孙权结盟,首先表现出了卓越的外交才能。
这个时候,一封书信已经摆到了江东幼主孙权的面前。曹操在轻易获得荆州以后,就开始骄傲起来,错误地认为,江东幼主孙权也会和荆州幼主刘琮一样怂,而且江东群臣也会像荆州群臣劝谏刘琮投降一样,说服孙权投降,毕竟荆州已为自己所得,江东非但唇亡齿寒,而且自恃的长江之险,也已荡然无存,所以可以料想,江东投降只会是时间问题,而没有太大的悬念。
抱着这样的傲慢心理,曹操就给孙权写了封信,信上是这么说的:“最近我奉天讨罪,军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言下之意是说像荆州那么大的势力,都知道打不过我,你区区一块儿江东,不过六郡,就自己看着办吧!)现下准备好八十万水军,正准备和你一起在吴地打猎。(言下之意是说你自己看着办吧,不投降的话,我这八十万水军也不是吃干饭的。)”(《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
孙权接到曹操的这条短信之后,就给他手下的管理层看了,结果大家都很受震动。能不受震动么?当时袁曹大战,袁绍不过号称七十万大军而已,现下曹操口气更大,我光水军就八十万,你江东能有多少?
孙权这个时候心里打鼓:“我能在短时间内集结三万来号人,就已经很阿弥陀佛了。”可人家曹操一来光水军就八十万人,简直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仗怎么打,没法打。
孙权手下这些人都看出了这仗没法打,所以很多人都劝孙权投降,而孙权呢,内心是想打的,可是这仗根本没有胜算,即使打也打不赢,可要听从群臣的意见吧,自己就得投降,成了第二个刘琮,自己的志向也不在这里。所以孙权这个纠结啊,在诸葛亮到来之前,几乎是天天失眠。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也不是没有,例如春秋时期,晋国称霸的关键之役“城濮之战”就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斗,可那才相差多少?就是后来的“昆阳大捷”,那也得是有非常之人(指汉光武帝刘秀)才能打的,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就能制造出奇迹。
诸葛亮到达柴桑之后,孙权就急于召见诸葛亮,想从他口中了解曹军的虚实,毕竟曹操信上的八十万水军是夸大,谁也不会真信他有八十万水军。但是军势浩大这点儿确是真的,所以他才急切地想知道曹军的虚实,以判断这仗到底能不能打。
诸葛亮在到柴桑之前,大概已经为此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做足了调查,知道江东的这些高管们像孙权、周瑜、鲁肃等人都非荆州集团的刘琮、蔡瑁、蒯越可比,都是怀有远志向、大抱负的,换句话说,都是想做有高度的事业的人,在能战的情况下,是不会主动选择抛戈卸甲,投降曹操的。所以诸葛亮行前,就已经拟定了说服这些人的说辞,那就是“激将”。
诸葛亮到后,就对孙权说:“海内大乱,你起兵占据江东,刘豫州也在汉南收集部众,想和曹操争夺天下。现下曹操已经扫灭了很多军阀,最后打破了荆州,威震四海,英雄都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刘豫州才遁逃到夏口,您也就量力而行吧,若能够以江东之众与曹操抗衡,不如早点跟他断绝;若不能抵挡曹操,为什么不按兵束甲,去投降曹操呢?眼下你外托顺服曹操之名,而内却怀有犹豫不决之计,事情紧急却没有决断,那么大祸不日就要到来了!”(《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讬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孙权也知道自己这样既不降曹,也不抗曹是不妥的,他实在很纠结,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但他并没有立即就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而是颇有人主之风地反问诸葛亮:“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三国志·诸葛亮传》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只此一句虽然显现出了孙权不同于一般之主,但也使他掉进了诸葛亮的圈套之中,诸葛亮就开始激孙权了,说:“田横是齐国的壮士,尚且坚守义节,不肯受刘邦的侮辱,更何况刘豫州是王室的保护者,英才盖世,很多人都仰慕,就像河流归入大海一样,假如事业没有成功,那也是上天不保佑,难道能再投降曹操么?”(《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孙权听了这个话,那个叫气啊!心想:你说你家主公刘备不是一般人儿,那言外之意,我就是一般人儿了,我就可以投降曹操了是吧?真是气儿不打一处来,于是很激动地说:“我也不能以全吴之地,十万的兵力,受制于人。我意已决,不是刘备,就不可以抵挡曹操,可是刘备刚刚兵败,怎么能对抗曹操呢?”(《三国志·诸葛亮传》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不知不觉就上了诸葛亮的贼船儿。
诸葛亮心中这个乐啊,就接着给孙权实际地分析战胜曹操的可能性了:“刘豫州的军队虽然败在了长坂坡,然而回来的战士和关羽的水军,还有精甲万人,再加上刘琦的江夏军,也不下万人,这就两万人了,所以在数量上,您是不用担心对比太过悬殊的。曹操的军队呢,远来疲惫,听说追击刘豫州,派遣轻骑,一日一夜跑了三百余里,这就叫做‘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所以兵法上忌讳这个,说必会死统兵的大将。况且曹军都是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归降的军民呢,不过是迫于曹操的兵势,不是真正的心服,所以您只要派遣一位猛将,带领数万精兵,和刘豫州一起协同作战,必能打败曹操。曹操兵败,就会北还,这样的话,荆州和江东的势力就会增强,鼎足的形态也就形成了。成败的关键,就在现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
好一番精彩的外交辞令啊!诸葛亮不愧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军事家兼政治家,这一篇短短不到几百字的说辞里可谓包罗万千,既包括了外交的目的,军事的料敌,乃至政治上的效果,都被诸葛亮这短短的几百字分析得入木三分,字字见血。所以说,诸葛亮这家伙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是千古名篇。你说像这样的人物,可怕不可怕?反正我要是孙权的话,我会觉得:“我冷!”所以孙权听了这话儿,才能“大悦”!而且不但我觉得冷,事实上后来还有一个真觉得冷的人,不是别人,那就是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
下面我们来看看周瑜给孙权的分析,周瑜对孙权说:“曹操虽然托名汉相,其实却是汉贼,而将军以神武雄才,又仗父兄孙坚、孙策的遗烈,割据江东,占有数千里的地方,兵精粮足,英雄们也都乐意跟着您干,正该横行天下,为汉室除残去秽。更何况曹操自己来送死,难道反而要投降他么?请为将军谋划这事儿:现在假使北方已经平定,曹操没有内忧,可以旷日持久,来和我们争地盘儿,能和我们比较谁的水军更牛么?况且现在北方还未安定,马超、韩遂等人还在关西闹独立,必为曹操内患,他反而舍弃鞍马,仗恃舟楫,来和我们争地盘儿,这本来就不是中国(注意:此处的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所擅长的。现在又很寒冷,马匹又没有吃的草,驱使中原地方的士兵远涉江湖,他们必然不服水土,生出疾病。这四点儿原因都是用兵之患,而曹操都不考虑,反而这样做。将军您要抓住曹操,正在今日。我周瑜请您给我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证为您破了曹操。”(《三国志·周瑜传》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矒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闲,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其实自从《三国》风靡世界以来,很多人都对历史上的瑜亮之争孰强孰弱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们两人各自的论据,来看看两人到底谁的见识高一些。
经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周瑜这两个超一流的三国杰出人物都一眼看出了曹操的短板所在,基本上都分析出了曹操的北方“青徐兵”不习水战,而且水土不服,易生疾病。诸葛亮还分析了刘备经过当阳之败后,所残存的优势兵力;周瑜也指出了东吴将士的长板所在,这一点自然是取决于两人所站的政治角度不一样,这无可厚非,因为诸葛亮了解刘备的实力和周瑜了解自己东吴的实力是一样。但是在此基础之上,诸葛亮更进一步指出了曹操那边儿潜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那就是荆州的降兵降将,这些人有的归降曹操并不是出于真心的,而是像诸葛亮分析的那样,是“逼兵势耳”,所以这些人很有可能在开战之后,投降到孙刘联盟这边儿来;周瑜呢,他虽然没有分析到这一点,却看得更遥远,看到了远在西北的马韩势力,可能会乘机偷袭曹操后方,曹操强大的背后存在着内忧,这一点也是很正确的,事实证明,曹操自始至终都被“三马同槽”的这个问题所困扰。
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诸葛亮和周瑜作为当时超一流的军事家,他们的见识是不分上下的。然而我们接着仔细地咀嚼,诸葛亮的言辞虽然短,却是短而精悍,面面俱到,涉及到了外交、军事、政治等诸多方面;而周瑜的分析呢,虽然具体而微,却只偏于军事上立论,对于战中的外交问题、战后的政治问题,周瑜此时可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而具体的认识。
所以如果我们非要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划分高下的话,我只能说二人都是将才,是帅才,但要从综合能力去看的话,还是诸葛略胜一筹,我想这也是近来三国史学界所广泛认可的一个观点。
总之,在诸葛亮的游说,在周瑜、鲁肃等人的努力下,年轻的江东幼主孙权终于决意和曹操一战,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最终导致了三国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