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可有可无?这是《广州日报》上一篇报道的标题(2004年2月22日《广州日报》)。可能很多人看了这篇文章后,对大学语文教育有各种看法。身为大学语文教育者中的一员,我的感觉则是如芒刺在背,既为大学语文教育今日的式微局面感到痛心,又为人们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误解颇感忧虑。
文中说,“大学语文已被公认为‘文科生不屑学,理科生不爱学,老师难教学’”,“正成为当今大学生心目中最‘可有可无’的一门课”。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是作为文化传播前沿阵地的大学的悲哀。但是,在下文的报道中,记者仅仅举了一个计算机系受访学生的说法来印证这一结论,就显得有失偏颇了。这位学生说自己不愿学大学语文,是因为考虑“反正以后找工作用人单位也不会考查学生在校期间的语文成绩”。在应聘过程中,其实好多用人单位都不会考查学生的专业课程。按照他的说法,那么是否这些课程都不要开设了呢?如果仅以学生的应聘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作用,那么,高校中很多课程都会落入与大学语文一样的处境。实际上,即使是一些在应聘中会引起用人单位注意的课程,很多学生也并没表现出太大的兴趣。比如说工科专业中的力学、高等数学等课程,据了解,就有很多学生可谓“恨之人骨”。可见,大学语文教育的问题就不是其本身的问题,而这位学生接受采访时的说法,也正反映出当前一些大学生对教育意义认识的片面和表达观点的偏激。这样来看,语文教育不仅不能可有可无,而且还应当引起重视。否则,以“养成人格”为目标的大学教育理念就无从谈起。
语文教育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延伸开来也就是文学的作用问题。可以说,这跟所有人文社科课程的用处一样,说起来好像很虚,其实很实。笔者在给学生开大学语文课时,常常会讲到一段故事:台湾一个死刑犯,在执行刑罚前,执法者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我只想见一个人——作家林清玄。他见到林清玄时说了一句话:“如果我早点读到你的文章的话,我就不会有今日了。”这句话多年以来一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我发现每次给学生讲到这句话时,他们就会沉默不语、若有所思。这就是语文,它可以引人思考、开启思维、影响人生。你说它有用也行,说它无用也好,关键还得看你怎么用。其实,现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很多思想教育包括最近特别热门的诚信话题都可以在语文中找到最为深刻的诠释。尽管这样,笔者还是不太喜欢用“实用性”这样的目的介入语文教育,因为这将让文学蒙上了功利色彩,加重了学生的功利主义。对大学教育的终极价值来说,这种浅薄的见识也将会把大学精神引入误区。笔者相信,这是所有教育者和富有抱负的大学生所不愿看到的。
至于报道中提到的大学语文教材无吸引力和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这里面涉及的改革话题就很复杂了,其中的具体情况也是学生所难以理解的。比如说,教学手段的改革,很多老师其实都想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包括多媒体等,把课上得更生动一些,但这当中涉及高校的设备条件能否满足要求、对课程改革的物质支持和体制配套能否跟得上等具体问题。笔者在课堂上,尝试过引入录像教学,为此笔者就得自己去联系多媒体教室,还要自己出钱买光碟,一两次当然没问题,但长期下去,其中花费的精力和金钱,难以支撑得起。这些问题是很多学生不甚了解的,因此,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单调当然就有了“看法”,而老师似乎也只能无奈地沿着老路走下去。长此下去,与时代的变化、与学生的要求可能就越走越远。然而,这种情况又岂是大学语文教育本身的错误呢?
不过,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笔者倒比较赞成报道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趋向人文化。事实上,目前很多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都这样做了,并没有再走中学语文教学注重“双基”的老路。但“人文”毕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笼统地用“大学人文”代替“大学语文”并非科学之举,我们讲教学内容人文化并不等同于笼统地用“大学人文”代替“大学语文”。具体怎么体现人文化,就有很多话题值得更深入地探讨了。鉴于篇幅,就此打住吧。
(200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