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要遇到了专门研究人类意识的纪教授,纪教授用“储意瓶”保存了雕棠的精灵,并安排了仿生智能机器人恩惠作我的妻子,也就是你们看到的恩惠。
“那她是机器人,怎么成为雕棠的妈妈了呢?”青凤也感到好奇的问。
“在26世纪,中国的人体研究学,仿生学,微生物学,意念控制学等方面都实现了飞跃的发展。其实,从21世纪开始就有很多自然人中的女性就不愿意经历生育孩子的断骨之痛。科学家们也在积极研究一种能替代女人的机器人来代替女人生孩子,但是一直都不是太理想。”
“到了26世纪,拥有人类子宫的仿生机器人出现,仿生机器人不但智力过人,还拥有优质的育儿知识,更主要的是她拥有仿生血管,胚胎在机器人母腹中完全如在人类的母腹中成长。”
“并且顺产出生,母乳喂养,当然营养液来自科学家的配制和输送。这些代孕妈妈每周都要去孕检一次,现在代孕的机器人很多,不过人类自己生养的也很多,这种仿生机器人被称为“第四类人”,他们如人类女人一样,拥有合法的身份,她们生的孩子跟人类生的孩子一样是合法的公民。享受平等的权利,不存在歧视。甚至比人类孩子的智商略高。更不容易生病。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和仿生机器人结婚的原因。”李要接着说:“我的妻子恩惠温柔贤惠,是个好妈妈,我很爱她。纪教授利用我的细胞基因培植了一个胚胎,移入恩惠的子宫,用“导意针”将雕棠的精灵导入胚胎,就这样雕棠就成了我的儿子。”
“在21世纪,就听说人类开始研究人类的意识,出现了量子论,人类试图解开永生之谜,希望意识可以移植,人类能够用另一种方式永生。没想到现在真的可以移植了。”光点感到兴奋。
“目前意识移植术还没有完全公开使用,并不是所有人的意识都会被移植,那耗费也大,只有少数高智商人的意识会被储存,移植。因为他们的记忆被复原后有利用价值,而普通人的意识只能漂浮在空中或者被时光曲洞吸入进去轮回。事实上,人类从22世纪就开始了“优选”规定,也是为了提高人类的智商,优化人种。”李要解释给他俩听。
“优选?什么是优选规定啊?”光点的疑惑有增加一个。
“优选就是,我还是让你看影空记录吧。”李要打开影空记录:一群十几岁的孩子,从一台机器中经过,机器的显示屏上出现每个孩子的智商数。对于智商低于30的孩子做下记录,等他们成年后不允许他们结婚生子,但是可以和仿生机器人结婚,等他们进去老年后一切有国家负担,养老送终。这样他们低质量的智商就不会再遗传了,而高智商的孩子成年后可以自由选择结婚,和自然人还是机器人随便,可以无限制的生育,这样留下的人种都是高智商的人了。影空记录的画面虽有些不近人情,还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愣愣傻傻的人多了,对社会是个负担。
“哦,那上次雕棠离家出走是怎么回事?”光点问。
“唉,是棠儿发现恩惠是机器人了,而且他同桌的妈妈是自然人,他就觉得自己没有妈妈,说是我把他妈妈杀害了,于是就离家出走找妈妈了。没想到还遇到了半游离的你,和你成为好朋友。真是棠儿的福气。”李要笑着说。
“呵呵,是这样啊,不过我在21世纪时妈妈都是人类,如果我妈妈是个机器人,我肯定也无法接受。”青凤笑起来。
“李教授,我还有一个疑问,我在21世纪时,我的爸爸叫我妈老婆,而我妈叫我爸老公,男女配偶都是这么称呼,而你和恩惠为什么称呼君外,良内呢?”
“这个说来我就要看看历史解疑了?大家都这么叫,我也就这么叫,我一直研究”人类意识,对这种小变化没有留意过。李要拿出一个“豆粒”往墙上一贴。
“小豆,打开,搜索君外,良内的来历。”李要发出指令。
小豆里发出一个女人的声音:本次搜索内容有点长,需要三分钟时间:这要从起源说起,在20世纪前,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男子称呼配偶妻子,内人,夫人,拙荆,娘子,梓潼,太太等,对女子称呼配偶:丈夫,官人,外人,郎君,相公,良人等。而古代对被阉割了男人,也就是太监称呼“公”,对从事苦力的年老的女人称呼“婆”。在古代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明确,不过女人的地位一直低下。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1世纪,才有了老公,老婆的称呼。也许是这个称呼变化带来的变化吧?世界各国的女人的地位逐渐提高,女人有了和男人一样的工作机会和权利,女人在工作中发挥了比男人更大的作用。
当时社会上刮起了阴柔之风,很多男人,特别是年轻的男子变得“娘”起来,娘娘腔,娘娘装风行,整天花天酒地,追求金钱享受,打架闹事,吸毒贩毒,靠脸吃饭。而女人却变得强起来,女强人,女汉子多起来,女人要和男人一样挣钱养家,就没有了精力照顾孩子,照顾家庭,很多孩子沉迷游戏,不上学,走上犯罪道路,少年犯人数逐年增加,整个社会出现了金钱至上的风气。离婚率比结婚率还高,很多孩子生活在单亲甚至无亲的状态下。
尤其在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村,以及四五线小城市,百分之二十五的男女青壮年去了一,二线大都市打工,把老人和孩子就在家乡,一年才回来一次,有的几年都不回去一次。这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这些没有父母陪伴教育的孩子多数成了问题儿童,成了学校和社会的负担,各类伤害留守儿童的案件频繁发生,老人孤独终老,更多的养老机构出现,成为绝大多数年轻人不照顾老人的借口,花钱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死了再接回来安葬,上不能养老,下不能育小,美其名曰在外挣钱,钱没挣到,毁了几代人,还有的啃老族的出现更是凉了老人的心。很多人的三观被毁,发生扭曲,既不爱国,也不爱家,精神传承出现断代,到了22世纪,问题更为严重,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实施对策,要求女性回归家庭,男人负责养家,还孩子一个安宁的家,为了适应新政,对称呼也做了改革:君,是对有品行男子的尊称,古代对帝王都称君王。只有有品行的男人才能有担当,外,明确了男子要在外挣钱。所以改为君外。
良,美好之意,古人称品行端庄的女子为良人,而“娘”一字更好的说明女子贤良淑德才能成为“娘”,才能治理好一个家,贤妻良母,家之所需,关系到几代人的命运。一个女人不可能家庭,事业都兼顾,因为精神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分工明确。
“到22世纪,为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婚姻法明确规定自结婚之日起,男人所得必须交给女方保管,对家暴行为可判十年徒刑,对婚姻中孩子未满十四周岁而有无正当合法理由出轨或者要求离婚的,判三到五年徒刑。对不履行监护职责造成事故的开除监护人资格,另选监护人。对性侵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少年的判阉割之刑,或十年针穿之刑。对杀害无反抗能力儿童,妇女的判斩立决。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男性,国家按相对应家庭标准给予补贴。维持家的日常开支,确保生活无忧。
对不履行家庭职责的女性先教育,如不改正,法律允许离婚,男方可以再婚,而女人不允许再婚。且财产不给分配。对不履行养家职责的男方,法律允许离婚,女方可以再婚,而男方不允许再婚,且财产不给分割。
到22世纪君外,良内这一称呼盛行起来,也被列入婚姻法,依法治国才是硬道理。
这就是有关君外,良内相关搜索,谢谢查阅,如满意,请给好评。
李要把“小豆”收藏起来,“李教授,看来这称呼学问也挺深的,竟能反应一个时代的变化。
“是的,往往一个称呼也能看出人素质的高低,比如把“扫大街的”改成“城市美容师”足可以体现人们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以及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
“那李教授,我还有一个问题,东六区,西六区建筑上的云朵是干什么用的?”光点的话还没落音,青凤就大叫:“有人要杀一个小孩。李教授,我听到一个孩子大叫,爸爸妈妈快救我,纪伯伯要杀我!”
“纪伯伯?不好,棠儿有危险。”李要大惊。
“在哪?”光点急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