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花钱的退烧药
唐朝贞观年间,安徽徽州乡下有一位名叫刘良的村民。一天,由于5岁的儿子不慎感受风热,导致高烧不退,满面通红,昏睡不起,刘良急忙送儿子到镇上的一家诊所请医生诊治。
医生为孩子检查病情后,开出了一条药方,临别时医生特别叮嘱刘良:“这条方有一味主药叫羚羊角,是退烧用的,一定不能少,否则这高烧退不了。”
刘良拿药方到镇上的一家药店买药,店主看了看药方说:“你这药方需要五分羚羊角,羚羊角是名贵药材,每分要一两银子,五分要五两银子。”家境贫寒的刘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哀求店主能不能少收点钱。黑心的店主把脸一沉,高傲地说:“穷鬼,买不起药就别来,我还不想卖给你呢!”刘良听了非常气愤,但又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只好忍气吞声走出药店。
刘良路过镇上的草药地摊时,看到一位老药农在摆摊卖草药,他把药方给药农看并诉说自己的烦恼。老药农说:“我这里卖的都是上山自采的草药,没有羚羊角。不过退烧不一定非吃羚羊角不可,我教你一个方法,不用花钱就能退孩子的高烧。”刘良听了喜出望外,忙问:“老先生,您有什么好方法呢?”老药农说:“你赶快到湖边长有芦苇的地方,挖些新鲜的芦根,洗去芦根上的泥土,切成半寸长一段,用来煎汤给孩子喝。”
刘良按老人介绍的方法为孩子治疗,果然,儿子喝了3剂芦根汤后,烧退病愈。从此,芦根能退热的功效在当地传开了。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根茎,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等省,性味甘寒,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等功效,可治疗温热病烦热口渴、肺热咳嗽、肺痈(肺脓肿)、胃热呕吐等疾患,治疗外感风热常用的中成药“银翘散”就有芦根这味药。
名医妙用龙眼治愈顽疾
清朝晚期,江苏省兴化县有一位名医名叫赵海仙,他自幼学医,既有祖传医术,又刻苦研读中医经典,行医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被当地百姓称为“赵半仙”。
当时苏北盐城上岗镇有一位大盐商,家境非常富裕。盐商夫人高氏年逾花甲,自认为身体虚弱,常年服用人参、鹿茸等大补之品。由于滥服补药,患了胀满之病,请过许多医生上门治疗。医生们都知道高氏历来喜服补药,所以不敢给其开泻下药,只能投其所好,开出的都是滋补药方。结果越补越胀,高氏形体日渐消瘦,精神也越来越差,终于导致卧床不起。
盐商见夫人经当地名医诊治却不见效,反而病情加重,十分焦急。这时,一位好友提出:兴化县赵海仙医师医术高明,擅长治疗疑难病,何不前往一试?盐商立即派人备船,携夫人连夜赶往兴化县请赵海仙治疗。
赵海仙见到病人之后,详细询问其病史,察舌按脉,寻思:此病人表面看身体很虚弱,实际上是大肠实热引起的胀满证,应当用泻热之药,继续服补药病情将更重。但这位阔太太性情十分固执,自认为身体很虚,只愿服补药,开泻热之药她肯定拒绝服用,该怎么办呢?赵海仙情急之下,灵机一动想出一法。嘱其购买上好的龙眼1斤,要求粒粒外壳完好无损,然后加水煎煮,沸后不久即取汤饮服。由于龙眼是滋补药,高氏愿意服用,盐商于是即刻差人照办。高氏连服龙眼水3天,大泻数次,胀满症状消失,精神好转,顽疾终获治愈。盐商大喜,备重礼酬谢赵海仙。
后来一位弟子问赵海仙:“龙眼是滋补药,为何能治实热胀满病而取得奇效呢?”赵海仙笑道:“这位病人表面上是服用龙眼,实际上是在服泻热药大黄。”原来,当时的水果商贩为了使出售的龙眼显得黄亮光鲜,以便招揽顾客,常在龙眼表面抹上一层大黄粉。赵海仙嘱病家用带壳完好的龙眼煎水,由于煎煮时间不长,所以只能将大黄的药用成分煎熬于药水之中,包在壳内的龙眼肉中的药用成分还没溶于药水中。而生大黄粉是一味药性峻猛的攻下泻热药,对大肠实热疗效很好,所以高氏服后热去病除。弟子了解实情后,对师傅能巧妙把握病人的心理而治愈顽疾十分佩服。
治蛇伤良药徐长卿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外出打猎,不慎被蛇咬伤,病情十分严重。皇宫太医院的御医们用了许多贵重药治疗,均不见效,急得团团转,只好上街张榜招贤,征求能治疗蛇伤的医生。
有个民间医生名叫徐长卿,看到榜文便揭榜入宫为唐太宗治病。徐长卿把自己采来的“蛇痢草”取3两加水煎好,让皇帝分2次服下,另取部分药液外洗患处,用药后第二天,李世民的病情就有了明显好转,再连用药3天,蛇伤症状已完全消失了。
李世民伤愈后,高兴地对徐长卿说:“先生真是名不虚传,果然药到病除,但不知所用为何药?”
徐长卿听了急忙下跪,但吞吞吐吐答不上话。原来,李世民被蛇咬伤后曾下过一道圣旨,凡是带“蛇”字的都要忌讳,谁说了带“蛇”字的话就要治罪。
情急之下,站在一旁的丞相魏征灵机一动,连忙为徐长卿解围:“徐先生,这草药是不是还没有名字?”
徐长卿马上会意,忙说:“启奏万岁,这草药生长于山野之中,尚无名字,请皇上赐名。”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说:“是徐先生用这药治好了朕的病,既然尚无药名,那就叫‘徐长卿’吧,以免后人忘记。”
皇帝御赐药名,公布天下,从此,“徐长卿”的药名就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蛇痢草”的原名反倒鲜为人知了。
徐长卿又名鬼督邮、寮刀竹、一枝香,为萝藦科植物,药用根、根茎或带根全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其味辛性温,有祛风止痛、活血利尿、解毒消肿等功效,治疗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等,可内服并捣烂外敷或煎水外洗,有较好疗效。内服还可治疗风湿关节病、胃痛、肠炎、痢疾及水肿。
功效特殊的中药麻黄
有一味中药很特别,同一株植物的两个部位有着截然相反的作用:茎能发汗,根却能止汗。治疗外感风寒,中医用其茎来发汗;治疗气虚汗出不止,可用其根来止汗。这味中药就是麻黄,麻黄药名的由来,据说与它的特殊功效有关。
古代有一位老人,以采药行医为生,无儿无女,于是收了一个徒弟,想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他。不料这个徒弟很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师傅十分伤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徒弟满不在乎地说:“行啊!”分手时,师傅不放心地叮嘱说:“有一种药叫无叶草,你不能随便卖给病人吃,这种草的根和茎作用相反,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对师傅的教诲,徒弟都当作耳边风,根本不放在心上。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采药行医。师傅不在旁边,徒弟胆子更大,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一次,遇到一位体质虚弱自汗的老人前来求医,徒弟却用无叶草的茎给其服用,结果导致老人虚脱而死。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他去见县官。县官见他很年轻,就问道:“你的医术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令人把师傅找来,说:“你怎么教出这样的徒弟,让他把人给治死了!”师傅说:“小人无罪。”“怎么能说你无罪?”“对无叶草的作用,我曾教过他几句口诀: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问徒弟:“你的师傅曾经这样教过你吗?”徒弟想了想,说道:“是有这回事。”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回答:“浑身出虚汗。”“你用什么药治疗?”“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太荒唐!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40大板,判坐3年牢狱,师傅无罪,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3年,这才变得老实了。出狱后他找到师傅当面认错,表示愿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才把他留下,继续向他传授医术。从此,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由于这种草让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取名为“麻烦草”。后来,人们认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又改名为“麻黄”。
清热解毒良药金银花
古时候,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对善良的夫妻。妻子怀上了双胞胎,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女儿,一个取名叫金花,一个取名叫银花。她俩长得如花似玉,聪明伶俐,父母对她们非常疼爱,乡亲们也非常喜欢这对活泼可爱的姐妹。
转眼间,姐妹俩都到18岁了。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了门槛。可姐妹俩谁也不愿出嫁,生怕从此分离。她俩私下发誓:“生愿同床,死愿同葬!”父母也拿她俩没办法。
谁知好景不长,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重病,这病来势又凶又急,浑身发热,皮肤起红斑,卧床不起。请医生来给金花看病,医生把脉后惊叹说:“哎呀,这是患了热毒症,无药可医,只好等死了!”
银花听说姐姐的病没法治,整天守着姐姐,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对银花说:“离开我远一点吧,这病会传染的。”
银花说:“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还怕什么传染呢?”金花说:“我活不成了,妹妹还得活下去呀!”
银花说:“姐姐怎么忘了?我们有誓在先,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个好歹,我绝不一人活着。”
没过几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银花也卧床不起了。
姐妹俩对父亲说:“我们死后,要变成专治热毒症的草药,不能再让得这种病的人像我们这样等死了。”她俩死后,乡亲们帮助其父母把她们葬在同一个坟里。
第二年春天,百草发芽。可这座姐妹坟上却什么草也不长,单单生出一棵绿叶的小藤。3年过去了,这小藤长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开花时,先白后黄,金黄色与银白色相间。人们都很惊奇,便认为金黄色的就是金花,银白色的就是银花。并想起了两姐妹临终前的话,就采花入药,用来治热毒症,果然见效。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种藤上的花称为“金银花”。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急性结膜炎、痢疾、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急性乳腺炎、皮肤痈疖脓肿、丹毒等。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的“银翘解毒丸”、“维C银翘片”等,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制成的。
威灵仙的故事
在古代,江南地区有一座佛教寺院,名叫威灵寺,寺里的主持是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精通中医中药,尤其擅长治疗风湿痹痛。但他为人诡诈,每逢有风湿病患者到寺里求医,老和尚总要焚香念经,然后把香炉里的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喝下去。说来也怪,许多风湿病人喝了几次这香灰水,病就好了。病人都认为是佛法施威驱走病魔,纷纷向寺院捐钱,威灵寺于是香火鼎盛,上门拜佛的信众与日俱增,老和尚也因此财源广进。
香灰水真能治风湿?其实这个秘密除了老和尚就只有一个小和尚知道,小和尚被老和尚关在寺内一间密室里,每天用一种草药煎熬药水,药水煎好后老和尚拿出去加入香灰给风湿病人服用,所以实际上是草药在起治疗作用。
后来,老和尚死了,小和尚成了寺院的主持,小和尚专门种植这种草药送给当地的风湿病人,分文不取。因为这种药治风湿很灵验,疗效如同仙草一般,人们就以小和尚所在的“威灵寺”为名,取名“威灵仙”。
威灵仙是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主产我国江南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味辛性温,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等功效,其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为治风湿之要药。古籍《药品化义》载:“灵仙,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麻木、脚气、扁桃体炎。威灵仙还有软化鱼骨的功效,鱼骨鲠喉患者,取威灵仙15~30克,加水及食醋适量煎后含服,有较好疗效。
阳春三月话茵陈
农历三月,是采集中药茵陈的季节,说起茵陈,还有一个与名医华佗有关的故事呢。
东汉末年,中原大地战乱频繁。名医华佗因其为蜀将关羽“刮骨疗伤”而名扬天下,许多病人都慕名上门求华佗诊治。
一天,有一个重症黄疸病人找到华佗,这位病人面色及全身皮肤发黄,眼睑亦发黄,四肢极度消瘦。他对华佗说:“华先生,我的病找过许多医生都说治不了,请您给我治治吧。”华佗为病人仔细把脉后,皱着眉摇了摇头说:“这是得了黄疸病,现在医生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这种病的方法,我对这种病也是无能为力呀!”病人听到华佗也说无法治疗,只好失望地走了。
约过了半年后,华佗在路上偶遇这位黄疸病人,只见他皮肤已无黄色,面色红润,身体强壮,华佗见到病人已康复,不禁大吃一惊,急忙问那人:“你这黄疸病是哪位医生治好的?请告诉我,好让我去向他请教。”那人回答说:“我从您的诊所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请过医生看病,病是自己好的。”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了什么药吧?”“什么药也没吃过。”“这就奇怪了。”华佗更加疑惑了。
那人想了一会,说:“春天时因为春荒无粮,我采过一些野草充饥。”华佗高兴地说:“这就对了!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一个多月。”“吃的什么草啊?”那人带华佗来到一座山坡上,指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这种草。”华佗仔细察看,原来是中药青蒿,便采了一些,拿回去给其他黄疸病人试服。但试治了几个病人,均无效果。华佗于是又找到那人,询问是几月份吃的青蒿,得到的回答是三月。华佗立即醒悟过来:阳春三月,百草发芽,也许是三月的青蒿芽才有药力。
第二年春天,华佗采了许多在三月发芽的青蒿,给几位黄疸病人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过了三月份再采给病人吃,又无效了。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华佗终于发现,青蒿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治疗黄疸病,为了便于区别,取名为“茵陈”。
后来,华佗还编了一首歌诀,以方便后人记忆:“三月茵陈四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治黄疸,四月青蒿当柴烧。”
茵陈是目前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退黄等功效,是治疗黄疸型肝炎必用之品。
浮小麦的妙用
有一味中药叫浮小麦,它是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盗汗、自汗的常用药。“浮小麦”这一药名是怎么来的呢?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的一天,名医王怀隐到自己开的药店后院察看翻晒的中药材,见其中的小麦大多空瘪不饱满,这是质量不好的表现。他向伙计打听,知道是药商何大户送的货,便叮嘱伙计,以后不要再收何大户的小麦。
王怀隐正欲再看其他药材,就听见药店内传来一阵喧哗,便急步回到前院药堂。只见几个大汉抓着一位中年妇人,推推搡搡地走进店堂。病人家属急忙告诉王怀隐:“先生,她近来经常无故发怒,无端啼哭,不能自制,还出现精神恍惚,夜寐不安,整天喜怒无常,胡言乱语。”王怀隐问:“起病多久了?”“已有半个月。”王怀隐对病人认真仔细诊察后,确诊为“脏躁症”,便提笔开方:炙甘草3钱,小麦1两,大枣3钱。此方为汉朝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甘麦大枣汤”,专治妇女更年期出现的精神神志方面的异常。
抓好药后,病人家属又补充说:“她夜间睡觉后还经常盗汗,出汗很多,衣衫常湿透。”王怀隐想了想,说:“先治好脏躁症,再治盗汗吧!”
3天后,那妇人又和家属同来,一进门就下拜:“先生真是神医,药到病除,不胜感激。”
“晚上经常盗汗吗?”王怀隐追问。
“吃药后也好了。”病人回答。
王怀隐有些纳闷,他并没有开治盗汗的药啊?难道甘麦大枣汤有治盗汗的功效?以后,他有意识地用甘麦大枣汤治了几个盗汗病人,但并不见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王怀隐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天,王怀隐又来到后院,正碰上伙计和送药材来的何大户吵架。原来,何大户又送来小麦,伙计见质量太差,坚持不收:“你这小麦全是瘪壳,怎么能作药呢!”王怀隐心中一动:给妇人用的小麦多空瘪不饱满,后来几次所用小麦质量好,颗粒饱满,难道是小麦的原因?于是他仔细盘问何大户。何大户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实不相瞒,这是清洗时漂浮在水面的小麦,我舍不得丢弃,就拿来充当药材了。”
王怀隐没有责怪何大户,而是吩咐伙计:“全部收下,另放一处,标上浮小麦。”
此后开诊,王怀隐用浮小麦治疗自汗和盗汗,疗效果然很好。从此,中药家族中又多了一味止汗良药——浮小麦。
安神定惊话朱砂
古时候,有一个方士擅长治疗癫狂病。许多医生治不好的癫狂病人,在方士手下却治一个好一个,因此前来求治的病人日渐增多。
有位年轻的秀才精通医术,他暗想:方士只会画符念咒,装神弄鬼,怎么会治病呢?这里面肯定有名堂。为了弄个明白,他跟妻子商量了一个办法,要探出方士的秘密。
一天上午,秀才的妻子去找方士,说她丈夫得了癫狂病,请方士上门治疗。方士急忙来到秀才家,只见秀才披头散发,满脸泥污,躺在地上正说着疯话:“嘿,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让我带领天兵天将下凡,扫荡妖魔鬼怪……”
方士一看,秀才真是疯了。方士就装模作样地施起法术:点火把、洒松香,竖起桃木棒准备驱“鬼”。方士先端起一碗净水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张画好的符,嘴里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一天三朝过往神。过往神,有神灵,鬼使神差下凡尘。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为你驱鬼来治病,只要喝下这符水,妖逃鬼散病除根。”
说着,方士就要点火烧符。秀才早有准备,嗖地跳起来,一把抢过符纸,抬腿一脚把方士踢出门外,嘴里骂道:“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何方来的妖道胆敢如此放肆,滚!”方士被踢倒在地上,刚爬起来,门已关紧,他敲门叫了半天,无人应,只好自认倒霉回去了。
在屋里,秀才先把那碗水喝了一口,什么味也没有,确实是碗净水,再看看符纸,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秀才反复琢磨:“这些都不能治病啊。”最后,他盯上了画符用的朱砂,莫非这能治病?第二天,他把一个癫狂病人找到家里,用一些朱砂放入水里给他喝。病人喝了以后,病果然慢慢好了。
从此,方士“驱鬼”治癫狂病的秘密被秀才揭开了。方士不过利用了符上朱砂的药性而已。朱砂是一味常用中药,为天然的辰砂矿石,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味甘性微寒,有毒性,中医认为,朱砂入心经,有安神定惊、解毒等功效,是治疗癫狂、惊痫、心悸、失眠的良药,目前临床常用的补心安神中成药“天王补心丸”就含有朱砂。
“地龙”的由来
中药地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蚯蚓,蚯蚓为什么又叫地龙呢?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上了一种叫“缠腰蛇丹”的病,此病即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腰部皮肤长满圆形的水疱,而且赵匡胤原有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痛苦不堪。皇宫的御医和京城的医生们用尽了各种疗法都无法使其病情好转。宋太祖一怒之下,把所有进宫治病的医生们都监禁起来,并下旨向全国征求名医。
此时,一位河南籍的大臣想起家乡洛阳有一位擅长治疗皮肤病的药铺掌柜,外号“活洞宾”,就向朝廷推荐他来京为皇帝治病。
“活洞宾”奉旨来到宫中,仔细察看太祖的病情,只见太祖皇帝环腰部一周长满了大豆状的水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太祖问:“朕的病怎样?”“活洞宾”回道:“皇上不必忧愁,下民有好药,涂上几天就可痊愈。”太祖冷冷一笑,说:“京城的众多名医都没有办法,你怎能说此大话?”“活洞宾”说:“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愿被杀头。若治好了,望皇上开恩答应我一件事。”太祖问:“什么事?”“活洞宾”回答:“请皇上释放所有被监禁的医生。”宋太祖爽快地同意了。
于是,“活洞宾”打开随身带来的药罐,取出几条蠕动着的虫子放在盘子里捣烂,再撒些蜂蜜,使其溶为水液状,用棉花蘸些涂在太祖腰部的患病处,太祖立刻感到身上清凉舒适。然后,“活洞宾”又如上法做一盘虫肉汁请太祖服下,太祖惊问:“这是何药?怎么既可外用,又能内服?”“活洞宾”怕说出是蚯蚓后皇帝不愿服,就随机应变地说:“皇上是神龙下凡,民间俗药怎能见效。此药名叫地龙,皇上乃真龙,以龙补龙,当能奏效。”太祖皇帝听了非常高兴,就把药汁喝了下去。几天后,宋太祖的病果然痊愈了,“地龙”的药效也从此传开了。
地龙是一味常用中药,中医认为具有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等作用。宋太祖所患的带状疱疹是因湿热毒邪郁于腰间所致,同时患有哮喘,使用地龙治疗,正好发挥其清热通络平喘作用,药对其证,故能取效。
川芎的故事
川芎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治疗风寒、寒湿及血瘀引起的各种痛症疗效很好。而川芎的来历却颇有些传奇色彩。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与徒弟从陕西终南山云游到四川省的青城山。这天,师徒二人走累了,便在一片松树林内歇息。此时,林中山涧边有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在涉水嬉戏。没过一会,突然听到几只鹤发出连声惊叫。药王师徒一看,原来那只大雌鹤头部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哀鸣。药王心里明白,这只雌鹤肯定是患了急病。没过多久,天空中传来一阵阵鹤鸣,只见几只白鹤落下,从它们嘴里掉下一些叶子,病鹤随即啄食这些叶子。鹤群离开后,徒弟捡起几张落在地上的叶子,看到不过是一些形状很像胡萝卜叶的野草,便满不在乎地丢回地上,但药王却若有所得,叫徒弟把叶子再捡起来保存好。
次日,药王孙思邈师徒再次来到松林,又看见了那只生病的雌鹤,只是此刻它已完全康复,又带领小鹤嬉戏如常了。孙思邈还发现白鹤常在混元顶峭壁的古洞旁活动,那里长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形状和昨天从白鹤嘴里掉下来的叶子一样。药王不禁联想到雌鹤的病愈是与吃了这种野草有关,于是他登山采集这种野草进行研究,发现其根茎苦中带辛,具有独特的浓郁香气。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采药行医经验判断,此草应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作用。他叫徒弟携此药下山,用于给病人对症治疗,效果果然很灵验。药王兴奋地说:“青城山幽,川西第一,药由鹤递,来自天穹。这药就取名叫‘川芎’吧!”
从此,四川青城山川芎的神奇疗效越传越广。后人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把他初到青城住过的小山叫做“药王山”,现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
治“乳疮”良药蒲公英
古时候,有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忽然得了乳疮(急性乳腺炎),乳房又红又肿,疼得坐立不安。在封建礼教下,小姐羞于开口,不敢让别人知道,一直强忍着。后来,终于被母亲发现了,母亲以为女儿有越轨之事,骂道:“不要脸的东西,竟然得这种见不得人的病,真是给爹妈丢人啊!”小姐听出母亲话中有话,觉得母亲对自己犯了疑心,又羞又气,可又无法说清楚,于是心一横,趁夜深人静独自出走,来到江边投江自尽。
正巧,江上有一条渔船,船上有一个姓蒲的老渔翁和女儿趁着月光在撒网捕鱼。见有人投江,渔家姑娘识水性,忙跳入江中把小姐救起。问其原由,小姐把患乳疮的事告诉了渔家姑娘。姑娘将此事转告老渔翁,老渔翁想了想,对女儿说:“明天你给她采点药去。”
第二天,渔家姑娘按老渔翁的指点,从山上挖回一种有锯齿状长叶、长有白绒球的野草,熬成药汤给小姐喝。过了几天,小姐的病就好了。
小姐的父母听说小姐投江自尽,知道冤屈了女儿,又悔又急,忙派人到处寻找,终于在渔船上找到女儿。小姐哭别渔家父女,老渔翁让小姐把剩下的草药带着,嘱咐她如再犯病时再煎水服用。小姐给渔翁磕了3个头,回家去了。
后来,小姐叫人把草药栽种在花园里。为了纪念渔家父女,因为只知老渔翁性蒲,尊称蒲公,姑娘叫英子,她就给这种药取名“蒲公英”。从此,蒲公英治乳疮的疗效就传开了。
蒲公英是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治疗妇女乳腺炎,水煎服或捣烂外敷,均有很好的疗效。
大文豪欧阳修与车前子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宋仁宗时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这是一个相当于宰相的高官。
新官上任,本来就比较繁忙,加上欧阳修久有大志,如今身居高位,正可施展抱负,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不料天公不作美,欧阳修任职不久,就因饮食不慎而患“暴泻”病,日泻十余次,苦不堪言。
消息传开,宋仁宗皇帝当天即下旨令太医局的御医为欧阳修诊治。文武百官更是趁机巴结,纷纷到相府探病,推荐名医。可是,尽管名医高手们多方用药,欧阳修却依然暴泻不已。数日间便把这个原来体魄健壮的大学士折磨得骨瘦如柴,气息奄奄。欧阳修自己也已经绝望,暗中已在盘算如何安排后事了。
欧阳修的妻子见丈夫病重,心中非常焦急。一天,她偶然听丫环说,离相府不远的街市上,有一家小药店,专卖3文钱一帖的止泻草药,非常有效。抱着一线希望,她把这消息告诉丈夫,建议也买点来试试。欧阳修听罢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吾辈的脏腑与市井小民大不相同,岂可服用那种低贱的草药!”夫人听后却并不死心,她出生于贫民家庭,深知草药也能治大病。见明说不成,即暗中行事。悄悄派人去买回3帖,然后冒充太医局送来的新药,请丈夫服用。刚服药一帖,其病便霍然而愈。
夫人见药到病除,这才吐露了实情。欧阳修立即派人把药店主人请来,厚赠钱财,同时追问方中所用何药。卖药人既见赏赐丰厚,更兼高官询问,不敢隐瞒,当下如实回答说:“所用之药只有车前子一味,研为细末,每次用米汤冲服二钱,因车前子能通小便,利水道,水道利则清浊分,清浊分则泻自止矣。”欧阳修听了频频点头。从此,他再也不敢自诩高贵,瞧不起市井小民了。
根据中医理论,腹泻的一个重要治则是“利小便以实大便”,而车前子是一味利水中药,正好切合这一治法。可见治愈欧阳修的药方虽简单,却是符合中医理论的治泻妙方。
奇妙的“鹿衔草”
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深山密林里有大量的野鹿群居。当地许多好奇的人都想观鹿逗乐,但人一出现,林中的野鹿就被惊吓而四处逃散。这就越发激起人们想了解这些自然生灵的欲望。
一天,几个山民费心谋划后,戴上自制的鹿头模具,躲藏在山林草丛中,用卷起的树叶吹出阵阵鹿鸣声,果然不多一会儿,引来了大群野鹿。
山民们透过草丛看到,野鹿雌雄相戏,有些还相互交配。奇怪的是,一对野鹿交配完毕后,雄鹿便倒“毙”于地。接着一群雌鹿围拢过来,发出悲鸣号叫,随即把头凑在一起,又四散离去,约莫半晌工夫,这些散去的雌鹿都衔着相同的草回来,原来刚才是为雄鹿寻药草去了。这些雌鹿把药草衔到雄鹿嘴边,磨来蹭去,没过多久,奇迹出现了:倒地的雄鹿竟慢慢眨动眼睛,醒过来了,而且就如刚从睡梦中醒来,重又神采飞扬,和雌鹿交颈摩肩,戏玩如初。
山民们看到如此情景都十分惊奇,想看看这药草是什么样子,便窜出草丛,把鹿群吓跑。近前一看,这草长着圆圆的叶片,香气浓郁,于是便随野鹿的足迹找到这种草的生长地,采集拿回家中。山区气候潮湿,许多人得风湿病,一些风湿筋骨肌肉关节麻木疼痛的人,试吃了这药草后发现效果很好,药草的功效便慢慢传开了。
可该给这药草取个什么名字呢?当时参与观鹿的几个山民提议,因为这草最初是鹿衔来的,就叫“鹿衔草”吧!
鹿衔草为鹿蹄科植物鹿蹄草或卵叶鹿蹄草的全草,味苦性平,入肝、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补肾健骨、止血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足膝无力、淋浊、吐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症。采新鲜鹿衔草捣烂外敷,对外伤出血、虫蚊叮咬也有很好疗效。
乾隆皇帝与断肠草
清朝中期,乾隆皇帝曾三下江南。有一次乾隆皇帝到江南地区后,在一天夜里微服出游,来到镇江的一家客店投宿。
睡到半夜,乾隆皇帝感到浑身奇痒难熬,辗转不能入眠,只好披衣起床,外出寻医求治。然而时值深夜,各家诊所都已关门,乾隆于是来到一家亮灯的中药铺前敲门,一位中年草药郎中手持蜡烛打开药铺大门。打扮得像富家公子的乾隆对郎中说:“请恕小生深夜打扰,想请先生配点草药。”郎中回答说:“客官请坐,无需客气,反正我尚未就寝。”乾隆入内借着烛光一看,这个草药郎中还在抄写药书,可见是个勤奋之人。郎中为乾隆沏上茶水,两人便攀谈起来。
谈话间,乾隆身上又突感奇痒,忍不住又抓起来,他于是忙将自己的病症告诉草药郎中,郎中十分认真地检查后,告诉乾隆说:“你患的是疥癣,是皮肤病中的一种顽疾,用一味草药外治就能治好,但用药方法十分讲究,使用时必须非常谨慎小心,时间不可长,而且用药后千万不可再用手抓痒,此药有剧毒,切不可入口内服。”
“先生能否告诉我这味草药的名字?”乾隆十分好奇地问道。
“这味草药名叫‘断肠草’。据传远古时神农为了解各种野生草药的药性,亲自用口遍尝数百种野生草药,每天遇到许多有毒草药,神农都有办法将毒化解而安然无恙。但是,当他遇到一种叶片对生、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藤状草药时,刚摘下几片嫩叶放入口中品尝,嚼细咽下,毒性立即发作,腹部绞痛,还未来得及解救,神农的肠就已断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神农就这样被毒草夺去了性命。后人就将这种藤状草药称作‘断肠草’。”草药郎中向乾隆详细地解释了断肠草的来历。
后来,乾隆皇帝的顽癣果然被草药郎中用断肠草治愈,乾隆重赏了这位郎中,并挥毫为其店写下“神农百草堂”的匾额。
断肠草学名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野生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台湾等省区,味苦性寒,有大毒,有消炎解毒之功效。误服断肠草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微弱,甚则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死亡。即使外用,敷患处半小时必须除去,否则局部皮肤会起泡,其毒性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牵牛子的故事
古时候,在山西太行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个名叫赵良的青年。赵良年方22岁,身体壮实,是个干农活的行家里手,家里的几亩田地都依靠赵良一人操持。
一年秋季,正值秋收农忙季节,赵良却突然得了“鼓胀病”,肚子胀大如鼓一般,大小便都很少,饭也吃不下,一天到晚只好躺在床上。请了几位当地的医生上门诊治,也吃了不少药,却总不见效。看着赵良病倒在床,自家田地里的作物无人收割,父亲万分焦急,最后托人请来一位老郎中。老郎中上门为赵良把脉后对其父亲说:“这病得赶紧治,拖久了会有生命危险,要治好这病,需要找一种野喇叭花的籽煎汤服用。”“野喇叭花籽?”病家没有听说过这种药,忙请老郎中指教。老郎中说:“这种草如藤蔓状,开紫色喇叭花,它的籽能治这孩子的病,现在正是结籽季节,快去寻找吧。”
于是,全家人分头外出寻找,果然在一天内就采集了不少这种花籽回来。依照老郎中的吩咐,他们取一小把花籽煎汤给赵良喝下,赵良喝下药汤不久,就泻下不少水状粪便。服用这药几天后,赵良的鼓胀病治好了,又能生龙活虎地下田干活了。
赵良的父亲为了感谢老郎中的救命之恩,和赵良一起牵了自家的一头牛,专程到老郎中家道谢,要将牛送给老郎中以表心意,并向老郎中询问这救命草药的名字。老郎中坚决不收病家送来的牛,但对这草药的名字也一时答不上来,因为这种药当时药书尚未有记载。老郎中想了想,笑着对赵良父子说:“牛是农家之宝,你们还是牵回家去吧,至于药的名字,这喇叭花籽药书还真的没有记载,也就是还没有名字呢。今天你们正好牵着牛来,那喇叭花就叫牵牛花,籽就叫牵牛子吧。”于是,牵牛子的药名从此便流传开来。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味苦辛性寒,有毒,有泻下逐水、祛痰杀虫之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腹水、大小便不利、脚气、痰饮咳喘、虫积腹痛等症。
以毒攻毒话蟾酥
中国有句俗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专门讽刺那些不自量力和有非分之想的人。可见癞蛤蟆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好。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丑陋的癞蛤蟆,却能产生一种难得的良药,可以为人们解除病痛。
东汉末年,岭南某地流行“大头瘟”(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腮腺炎),许多小孩两腮肿大,疼痛难忍,但因地处偏僻,缺医少药,当地巫师就乘机发财。只见巫师身穿八卦服,手持铁剑比划八卦图,口中念念有词,病孩的父母将装钱的红包递过去,巫师就会打开一个铜盒,用笔蘸点糊状物涂抹在病孩的肿胀处,说来奇怪,不少孩子的病居然就好了。巫师因此大发横财。
一天,有位陈太医路过此地,听说此事就特地上门去看个究竟。陈太医一看巫师铜盒里装的漆黑色糊状物,就知道这是“蟾蜍墨”。这种蟾蜍墨对各种肿毒疼痛确有疗效。为了让民众不再受巫师的愚弄,陈太医立即将“蟾蜍墨”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写在纸上,贴在路口,过往群众纷纷驻足观看、传抄此方。只见陈太医写道:“蟾蜍墨用冰片三分,白芷、重楼、姜黄、黄连各一钱,共研药末,再取上好京墨一锭拌和,放入蟾蜍腹中,5天后取出磨汁,涂敷患处,可治‘大头瘟’、痈疖疮毒”。病孩的家长按照这一方法自制蟾蜍墨,只花很少的钱就治好了小孩的病,人们再也不找巫师了。半个月后,当地流行的“大头瘟”疫情就完全被控制了。而陈太医所写的这药方中的蟾蜍,就是癞蛤蟆。
为什么癞蛤蟆能治好“大头瘟”呢?原来癞蛤蟆身上有两个毒腺,可以分泌一种叫蟾酥的毒物,蟾酥虽是毒物,却是一味能“以毒攻毒”的解毒良药。因此,蟾蜍墨成了治瘟良药。
阿胶与慈禧太后
清朝晚期,咸丰皇帝到了晚年仍无儿子,清朝宫廷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
后来,懿贵妃好不容易怀孕了,朝廷内外都把“生皇太子”的希望寄托在懿贵妃身上。然而贵妃怀孕7个月时,却不幸患了“血证”,多位御医高手诊治均告无效,“龙胎”有流产的危险,咸丰皇帝及大臣们都焦急万分。来自山东的户部侍郎陈宗妫得知此事,上奏皇帝推荐家乡邓氏树德堂阿胶。懿贵妃取阿胶化汁后服用,服药数次后“血证”竟获治愈,从而保住了“龙胎”。2个多月后懿贵妃喜得“龙子”——爱新觉罗·载淳,这是咸丰皇帝唯一的一个儿子。咸丰皇帝听到儿子出生的消息万分高兴,立即到太庙朝拜告慰祖宗先皇,并下旨赏赐邓氏树德堂堂主四品朝服马褂和一个手折子,同时封树德堂阿胶为“贡胶”,还为其炼制的阿胶赐了一个“福”字。
咸丰皇帝去世后,爱新觉罗·载淳继承皇位,成为同治皇帝。母以子贵,懿贵妃的儿子当上皇帝,懿贵妃立即被封为慈禧皇太后。由于同治皇帝年幼无法理政,慈禧皇太后把持朝政,掌控清朝政局长达40多年。有学者认为,如果不是阿胶治愈了懿贵妃的“血证”,就不会有后来的同治皇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慈禧太后。一味阿胶难道竟然改变了晚清的历史进程?其中因果只能任由后人评说。
自从邓氏树德堂荣获咸丰皇帝御赐的“福”字后,其阿胶作坊就把“福”字作为商标而成名品。同治时期,朝廷每年都要委派四品钦差大臣到树德堂监制阿胶,炼制好后带回宫中供宫廷使用。为提高阿胶的质量,1871年,皇家还专门放养了12头黑驴于当地的狮耳山上,冬至时,宰杀取皮,经历了泡皮、刮毛、搓皮、化皮、靠汁、打沫、过滤、沉淀、出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等50多道工序,历时长达九天九夜才能完成,故称“九天贡胶”、“九朝贡胶”。
阿胶作为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上品”,其名称源于其产地山东省东阿县,以驴皮为原料用山东阿井水煎熬炼制而成,是山东省名优特产中药品种。
阿胶味甘性平,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安胎等功效,临床常用于血虚眩晕,心悸,面色萎黄,虚劳咯血、吐血、尿血、崩漏、胎漏以及阴虚咳嗽,热病伤阴,阴虚失眠等病症。因其疗效卓著,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
“越婢汤”的故事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突患头昏目眩、浑身乏力、全身浮肿、下腹胀满、小便不利之疾,召来太医会诊,切脉服药。但一连十几天,病情丝毫没有减轻,反有加重之势。满朝文武大臣急得无计可施,太医更是有如热锅之蚁,一再会诊商讨,束手无策。越王烦躁大怒,训斥太医无能,下旨要斩。并在全国张贴告示:谁能治好越王之病,重重有赏!可是一连数日,无人应诊。
这时,越王的一个婢女自告奋勇,愿给越王治病,并说如果治好了越王的病,不求奖赏,只要越王赦免众太医就行。大臣们深感惊讶,太医们更是惊奇不已,谁都不相信这个婢女有什么医术。可是越王被疾病折磨得很痛苦,且目前又无人敢来应诊,也只好抱着一线希望,将信将疑勉强同意婢女诊治。说来也奇,越王服下婢女煎煮的一碗汤药之后,不多时全身轻快,浮肿渐退,病已去了一大半。3剂后病即痊愈。
越王大喜,对这个婢女大加赞赏,并封为妃子。被赦免的太医们个个自觉惭愧,同时满腹狐疑,暗暗惊叹,一个婢女,哪来这等高超医术?于是结伴向这个婢女道谢救命之恩,并讨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婢女听后,说道:“我哪有什么高超医术、灵丹妙药,其实都是平常向你们学的呢!我经常熬药服侍王宫上下,久而久之,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岂能奏效?”一席话,说得太医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后,太医们将婢女所用之方剂,取名为“越婢汤”,并载入医书。据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越婢汤”的处方是:石膏半斤,麻黄6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5枚,有疏散水湿、宣肺清热之功效。治疗“风水”病,症见恶风、全身浮肿、面目肿大、微发热汗出、脉浮者,一般服1~2剂即有很好疗效。此方药价低廉疗效佳,但因原方药量甚大,临床不易把握,故一般医生均不轻易使用,不懂中医者更不可滥用。
华佗发明全麻药“麻沸散”
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医术超群,有古籍记载:“华佗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以药线缝口,用药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复矣。”文中所载的“麻肺散”医学上又叫“麻沸散”,是由华佗发明的世界上第一种手术全身麻醉药。麻沸散是怎样发明的呢?
有一天,华佗的病人很多,把他累得筋疲力尽。为了解除疲劳,华佗喝了一些酒。可是因为劳累过度,加上空腹,没饮上几杯酒就酩酊大醉了,而且人事不知,别人呼叫、拍打都没有反应,好像死了一样。华佗的妻子吓坏了,可是摸他的脉搏,却发现跳动正常,这才相信他是真的醉了。过了两个时辰,华佗醒了过来,家人把刚才他喝醉的事情跟他说了一遍,华佗听了大为惊奇:为什么拍打我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呢?难道喝醉酒能使人麻醉失去知觉吗?
后来,华佗做了几次试验,得出结论:酒有麻醉的作用。再以后,给病人动手术时,华佗就叫病人喝酒来减轻痛苦。可是有些手术刀口大,疼痛剧烈,光用酒来麻醉是不够的,该怎么办呢?
一次,华佗行医时遇到一个奇怪的病人:病者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手握拳,躺在地上不动弹,呼叫、拍打、针灸全无知觉。华佗上前看他的神态,按他的脉搏,摸他的额头,一切都正常。他向病人的家属询问病因,家属说:“他身体非常健壮,没有得过什么病,就是今天误吃了几朵臭麻花子(又名洋金花),才得这种病的。”华佗连忙说:“快找些臭麻花子拿给我看看。”病人的家属把一株连花带果的臭麻花子送到华佗面前,华佗接过闻了闻,又摘朵花放到嘴里尝了尝,顿时觉得头晕目眩,满嘴发麻,华佗不禁惊叹:“好大的毒性呀!”
华佗用清凉解毒的办法治愈了这名患者,患者临走时,华佗只要了一捆连花带果的臭麻花子。
从那天起,华佗开始对臭麻花子进行试验,发现这种植物麻醉效果很好,又经过多次不同配方、不同剂量的反复炮制,发现用其制成药酒麻醉效果更好,华佗于是给这种麻醉药酒起了个名字——麻沸散,并广泛用于临床。
西方医学开始在手术中使用麻醉药是19世纪40年代,而华佗在公元2世纪就已经用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手术,这说明中医外科手术使用麻醉药的历史至少比西方早1?600余年。
源于民间的名方——黛蛤散
中医内科有一则常用于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名方——黛蛤散。此方只要辨证准确,疗效极佳,且仅用二味中药,药简价廉。谈到这则已有千年历史的古方的来源,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北宋年间,汴梁人李防御在皇宫里做医官。一天,宋徽宗皇帝的宠妃张贵妃得了咳嗽病,整天咳嗽吐痰,夜间失眠,脸肿得像盘子一样,十分吓人。皇帝下旨宣召李防御为张贵妃诊治,李防御细心为其开方治疗,然而服药几天却毫无效果。眼看张贵妃的病日渐加重,皇帝十分焦急,下令李防御在3天之内一定要治好张贵妃的病,否则将李防御处死。
李防御束手无策,自知性命难保,只好回家与妻子相拥而泣。这时正好有一位江湖郎中路过他家门口,在门外吆喝叫卖:“咳嗽药一文钱一剂,吃了当晚就能安睡。”李防御平时都不相信这类江湖民间医生们的土方,但此时实在没办法了,就立即叫人出去买回10剂药。李防御打开药包,只见药粉呈浅绿色。由于从没见过这种药,不知为何物,怕出问题,于是李防御把3剂并作一剂,自己先试服,服后没有不适之感后,才将另外3剂合在一起,带入宫中,请张贵妃分两次服用。当晚,张贵妃咳嗽便停,次日早晨,面肿已消了。李防御又惊又喜,想不到这些民间游医的土方竟使自己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李防御为防皇帝向他索取药方,便派人将那位卖药的江湖郎中请到家中,设宴招待。席间,李防御对郎中说:“我的一位邻居吃了你的药效果很好,我想得到你的配方。若能传授给我,我愿付给你一百两白银。”郎中笑着说:“一文钱的药不必费那么多银子。您若想得到这个药方,我告诉您便是——把海蛤壳研成粉放在新瓦上炒红,拌上一点青黛就可以了。”李防御恍然大悟:青黛是绿色的,怪不得这药粉呈浅绿色。李防御于是又问这药方是从哪里得来的,卖药的人回答说:“我壮年时当兵,老了被停饷淘汰。我没什么本事,于是便偷了主帅的这个药方。因为这药很容易做,成本又低,所以我就专卖此药以度余生。”
从此,这条民间土方被李防御命名为“黛蛤散”用于临床,并因其疗效卓著而一直沿用至今。
川贝雪梨膏的故事
唐朝初年,丞相魏征的母亲患有咳嗽气喘病已多年,魏征四处为母求医,但疗效不佳,这使得魏征心里十分不安。这事后来被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即派出皇宫太医院的御医前往丞相府为魏征的母亲诊病。御医为老夫人把脉看舌后,开出了一条药方,方中有川贝母、杏仁、半夏、陈皮等中药。魏征马上令人将药捡回并立即煎煮送给母亲服用,可是这位老夫人性情却有些古怪,她只喝了一小口药汁,就连声说药汁太苦了,难以咽下,任魏征与家人百般劝说,她就是不肯再吃药,弄得魏征也没有办法。
次日上午,魏征又到母亲房中劝其服药,母亲仍以味苦为由拒绝。她告诉魏征只想吃梨。魏征是一个大孝子,历来对母亲的要求有求必应,于是立即派人去买回梨,并把梨削皮后切成小块,装在果盘中送给母亲吃。可是老人牙齿大多已脱落,咀嚼不方便,只吃了一小片梨后又不吃了,这又使魏征犯了难,他想了一会,就试着把梨片放入锅中用水煎煮成梨汁,再加入一些糖,结果还真行:母亲喝了一碗梨汁后还舐着嘴唇说:“好喝!好喝!”
魏征见母亲喜欢喝梨汁,于是灵机一动,在为母亲煎煮梨汁时,顺手将按御医处方煎的一碗中药汁倒入梨汁中一起煮,为了避免老人味苦不喝,又特地多加入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此时魏征也有些疲惫了,他闭目养了一下神,不料却睡着了。等他醒来揭开药罐盖,发现药汁因煎熬时间过长水分已全部蒸发而结成糖块,魏征怕糖块口味不好,就先尝了一点,感到又香又甜,于是在第二天清晨将糖块送给母亲品尝。这糖块又酥又甜,入口即化,又有清凉的香味,老人很喜欢吃。魏征见老母亲喜欢吃,心中也乐了,他随即每天都用中药汁和梨汁加糖熬煮成糖块给母亲吃,老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咳嗽、气喘的病就治好了。
魏征用中药、梨和糖煮汁熬制成糖块治好母亲咳喘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当时许多医生也效仿这一做法制作中药梨膏糖给那些拒服苦药的老人和儿童咳喘患者服用,同样收到很好的疗效。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改进成川贝雪梨膏并沿用至今。
李时珍的“妙方”
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毕生研究医药,编出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由于李时珍在病人中声誉极高,所以请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些病人虽然请别的医生看过服过药后,还不放心,还要再请李时珍诊治,方才安心。
一天,李时珍正在诊所内为人诊病,一位大财主找上门来,说自己病得很重,气短乏力,精神疲倦,不思饮食,已请当地郎中看过,吃了不少药,病还不见痊愈。说着还把那位郎中开的药方给李时珍看。李时珍为财主把脉后,感觉其正气已渐康复,看药方后知其方子开得不错,是补中气的“四君子汤”,方对其证,于是就对财主说:“您的病正在好转,再按这条方子服药10天,就会痊愈。”财主不信,一定要李时珍另开药方。李时珍无奈,略加思索后,挥笔开出一方,上列“鬼盖、杨袍、松腴、国老”共4味药,让财主连服10天。财主见方子上的药自己从未服过,心中大喜,按方服药10天后,果然药到病除。病愈后,财主特地登门向李时珍致谢,他恭维地说:“您开的药方与以前郎中开的方效果大不一样,真妙方也!”
李时珍真诚地对财主说:“我开的药方其实和原先那位郎中开的药方是一样的,都是治疗气虚的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味药组成,鬼盖是人参的别称,杨袍即白术,茯苓又称松腴,国老就是甘草,叫法不同,药是一样的,所以您应该去感谢原先开方的那位郎中才是。”财主闻此言,恍然大悟,不禁为自己只看重医生的名气而忽视民间郎中而羞愧万分。
慈禧太后的中药美容秘方
1904年,美国女画家卡尔接到清朝皇宫的邀请,入宫为慈禧太后画像。后来,卡尔在其所著的《慈禧写照记》一书中写道:慈禧虽已年近70,但“猜度其年龄,至多不过40岁”,因为慈禧太后“美丽的面容,与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条的身材和乌黑光亮的头发,和谐的组合在一起”,“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慈禧太后身边的女官德龄在其所著的《御香缥缈录》中也记载,慈禧到老年时,肌肤仍然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细腻光润。
慈禧到老年仍能使皮肤保持少女般白嫩,她有什么秘诀呢?据清宫史料记载,光绪六年时,当时的清宫御医李德立、庄守和等人参考和借鉴了金代宫廷女子洗面用的中药方“八白散”,为慈禧太后特制了一种中药美容用品——“玉容散”。“八白散”原由8味中草药制成,处方是:白丁香、白僵蚕、白牵牛子、白细辛、白莲心、白芷、白附子、白茯苓,因8味药第一个字都是“白”字,故称“八白散”,将8味药研成粉,每日用于洗脸,就有润肤洁白的效果。
但清宫御医研制的“玉容散”,并没有全用“八白散”中的8味药,只取白芷、白牵牛子、白丁香、白僵蚕、白细辛、白附子、白莲心,另加鸽条白、鹰条白、白敛、防风、山柰、甘松、檀香7味药,一同研成细粉末,用水调和,取之按搓面部皮肤,再用温水洗净,每日2~3次。由于“玉容散”确有防皱美白的功效,慈禧为此特下谕旨,重赏御医,并将“玉容散”作为自己终身使用的美容化妆品。
此外,清宫御医陈仲元还将南朝张贵妃曾用过的一美容秘方献给慈禧太后,其做法是:取一只新鲜鸡蛋,磕一小孔,去蛋黄留蛋清,然后将少量朱砂末装入蛋内,再用蜡将小孔封好。将蛋同其他待孵的鸡蛋一起放入鸡窝里,让母鸡孵化。等其他蛋孵出小鸡后,将朱砂蛋取出。磕鸡蛋壳取朱砂蛋清涂于面上,能使面容白里透红、光滑润泽。慈禧太后日常将这一美容秘方与“玉容散”配合使用,从而取得了神奇的祛皱美白效果。
黄芪汤与糖尿病
20世纪20年代,上海晶报刊登了一篇《胡适之与黄芪》的文章,介绍了当时的上海名中医陆仲安为著名文人胡适治愈糖尿病的故事。
胡适先生由于过度劳累,患了糖尿病(中医称消渴病),去协和医院求治,西医说:“是糖尿病也,不可为也,速预备后事。”因为当时的西医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胡适先生认为西医言之有据,不会有误,自感在劫难逃,心情极为焦虑。
就在此时,一位朋友建议他去找中医治疗,胡适说:“中医之学,不根据科学上之系统研究,不足为凭。”朋友劝他说,西医既然已束手无策,何不找中医一试呢?胡适勉强答应试试,于是请来了中医陆仲安。陆医生给他诊过病后说:“此事易耳,饮以黄芪汤,不愈唯我是问。”言语间流露出十足的把握。胡适服用中药后,疾病霍然而愈。
胡适甚感疑惑,又去找协和的医生,医生再次为他检查,证实他的病果然好了!医生甚感惊奇,急切地问他:“谁为你看好的?用了什么药?”胡适如实相告,那位医生说:“真有这样的事吗?快托人找些黄芪来,我要详细化验一下。”
对于中医治病的疗效,胡适先生还有其他的见闻,例如,他在别人送给陆医生的“秋室研经图”上题文说,他朋友的弟弟患“水鼓胀”(西医的腹水),头面均已浮肿,西医束手无策,也是求治于陆医生,“不多日肿渐消减,便溺的蛋白质也没有了,不足百日,隅卿(病人的名字)病也好了,体形也正常了”。
王孟英发明“蚕矢汤”治霍乱
2008年有媒体曾报道“深圳女子泰国游染霍乱”的消息,霍乱是一种什么疾病呢?
霍乱是一种感染霍乱弧菌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19世纪因出现世界大流行而传入中国。清代中医学家王孟英,以擅长治疗霍乱而闻名。王孟英所处的时代,霍乱正在中国流行,江浙一带霍乱多次暴发,患者死亡无数。
王孟英本人也深受霍乱之害,他的同窗好友和小女儿均死于霍乱。精神伤痛加上医生的责任感,促使他认真研究此病。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与实践,王孟英终于找到了诊治霍乱的方法。他根据霍乱的症状分为寒霍乱与热霍乱两型,治寒霍乱用藿香正气丸、理中汤等方药,治热霍乱他发明了方药“蚕矢汤”。
“蚕矢汤”是怎样发明的呢?
原来,病人剧烈地上吐下泻,引起体内严重脱水,是霍乱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当时还没有静脉输液技术,只能通过口服给水给药,但病人严重呕吐,任何东西入口即吐,根本无法喝水喝药,该怎么办呢?
王孟英根据中医“以秽治秽”的传统理论,创造性地用动物粪便作药,发明了“鸡矢白散”,就是用鸡屎煮水给霍乱病人喝。说来也怪,这种正常人闻到都会作呕的药,霍乱病人居然一口喝下去而不吐。用这种方法,病人身体的水分得以补充,其他药物也能顺利吞下。王孟英用这一办法救治了许多病人,后来他不用鸡屎,改用蚕矢(即蚕的粪便),再配合一些中药,组成“蚕矢汤”,成为治疗霍乱的特效方。
其实,还有许多动物的粪便是中药材,如复齿鼯鼠的粪便是中药五灵脂,蝙蝠的粪便是中药夜明砂,都是临床常用药,而且疗效确切。至于蚕矢,中药叫蚕砂,目前仍然是中医治疗“转筋”的重要药物,而蚕矢汤也仍然是中医治疗霍乱的常用方。
王孟英将自己的医疗经验写成《霍乱论》一书,成为当时治疗霍乱的权威指导医书,这本书也是中医学第一部系统研究传染病的专著,比西方医学的同类著作早了许多年。
附:蚕矢汤
处方:蚕砂五钱,薏苡仁、豆卷各四钱,木瓜、黄连各三钱,制半夏、黄芩、通草各一钱,栀子一钱五分,吴茱萸三分。水煎稍凉徐服。主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等症。(原载王孟英《霍乱论》,一钱=3克)
近代名中医恽铁樵巧用麻黄汤
近代文学家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为许多人所熟知。当时有一位文学编辑与鲁迅的文学道路关系密切,鲁迅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怀旧》就是经他的手修改后发表的,他还在鲁迅的手稿上加批语盛赞其撰文功力。这位文学编辑就是民国时期著名杂志《小说月报》的主编恽铁樵。令人觉得有趣的是,恽铁樵竟然在后来走上了一条与鲁迅完全相反的路——弃文从医,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代名中医。
恽铁樵幼承家学,刻苦自励,亦长于古文,1903年考入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校期间精通英语。1912~1917年,主编《小说月报》。在这五六年间,是恽铁樵在文学事业上最辉煌的时期,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作为一个编辑,培养出一批青年作者,在中国文学编辑史上有其一席之地。
恽铁樵是怎么走上“弃文从医”道路的呢?
原来,恽铁樵39岁那年,他的14岁长子因庸医所误,死于伤寒,次年,第二子、第三子又因伤寒而夭折。恽铁樵当时略懂医道,面对自己儿子的疾病,往往是心知其所患病当用某种药方,但苦于没有临床经验不敢自己开方用药,向医生建议商讨,庸医却不采纳,于是爱莫能助,只能坐视待毙。
痛定思痛,恽铁樵于是深入研究汉代中医经典《伤寒论》,同时向当时的伤寒名医汪莲石先生请教。一年后,恽铁樵的第四个儿子又患伤寒,症见发高烧而恶寒,气喘而无汗,请来的几位医生,都不敢用《伤寒论》的经方,只是用一般的退热方药,毫无疗效。恽铁樵踌躇徘徊,彻夜不眠,直至第二天凌晨,果断地开了一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他对妻子说:“三个儿子都死于伤寒,今四儿又发病,医生都说无能为力,与其坐着等死,不如自己开方试试。”妻子深知丈夫钻研《伤寒论》颇有心得,也同意给儿子服用“麻黄汤”。后来其子服药后果然药到病除。从此恽铁樵更信服《伤寒论》中的经方,更努力钻研中医经典。亲友有病也都来请求恽铁樵开方,而所治疗者亦多有良效。
一日,某同事的小孩患“伤寒阴证”,请过上海许多名医治疗均无效,生命垂危。恽铁樵为病儿诊察后,开出一剂《伤寒论》中的“四逆汤”,病儿服药一剂即转危为安。病儿家属万分感谢,登报鸣谢:“小儿有病莫心焦,有病快请恽铁樵。”恽铁樵因此名扬上海,上门求医者日渐增多。由于业余时间诊病应接不暇,遂于1920年辞职挂牌,正式开业行医。由于疗效显著,恽铁樵的诊所门庭若市,医名大振,终于成为一代名中医。
神奇的“安宫牛黄丸”
据北京几家著名大药房的营业人员反映,不少海外华人回祖国探亲或旅游,都喜欢购买一些著名中药厂家生产的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得从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说起。2002年5月8日,香港凤凰卫视著名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度假期间不幸遭遇重大车祸,同行的台湾友人因车祸而死,刘海若则在车祸时颅脑严重受伤。在英国医院经脑外科专家全力抢救,病情依然危重,英国医生宣布刘海若已脑死亡。中国医生闻讯紧急飞抵英国并将刘海若护送回祖国,转入北京宣武医院救治。刘海若回北京前,败血症已很严重,英国医生已经将多种世界顶级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以降其体温。但是到了北京,刘海若的体温依然偏高。更糟糕的是,化验单上密密麻麻的两大排抗生素,检测结果全是抗药!6月27日晚,刘海若病情突然恶化,体温高达39.6℃,白细胞急剧下降,紧接着出现中毒性休克,救治小组把几乎所有能用的抗生素都试用过了,依然无效,海若的病情危在旦夕。
6月28日,宣武医院中医科的中医专家参与会诊,决定给刘海若服用中药。当天,给刘海若喂服了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刘海若体温降到38℃,第三天,体温降至37℃。刘海若的生命体征在服安宫牛黄丸后逐渐恢复正常,死神终于被中药击退。
北京宣武医院这一成功救治颅脑严重损伤患者的病例经世界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后,震惊了国际医学界,也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及海外华人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被列为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
安宫牛黄丸原载清代中医名著《温病条辨》,由牛黄、犀角、珍珠、朱砂、冰片、麝香等名贵中药及郁金、黄连、栀子、黄芩、雄黄等植物及矿物中药组成,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效,对脑血管意外、乙型脑炎、脑脊髓灰质炎、尿毒症、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小儿惊厥等急性疾病,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脉细数,中医辨证属痰热内闭型的急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一条救命的中医秘方
一天上午,一位农妇抱着她那年仅5岁的独生子急匆匆地跑到乡卫生院,农妇结结巴巴地对医生说:“我这孩子刚才拿着小刀玩耍,一不小心就把刀子吞进肚里了,医生请你快救救他……”说着说着,这位年轻的母亲急得呜呜地哭了起来。
“是什么样的小刀呢?”医生问道。
农妇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说:“跟这个一模一样。”原来这是一把常见的小学生削铅笔用的小刀,刀片可折叠嵌入刀柄内。医生把母子俩领进X光透视室,果然,荧光屏上显示出有一把小刀“躺”在孩子的胃里,刀口还张开着呢!孩子的母亲一看更着急,她说小刀被吞下肚的时候是关着的,现在怎么张开了呢?医生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刀片和刀柄的连接处比较松,刀入胃后,胃黏膜的反复蠕动已经使刀口张开,刀口与刀柄已呈30°角。看着荧光屏上显露着的锋利刀刃,医生也不禁为孩子捏了一把汗。
医生打量着孩子,只见他若无其事,一副天真顽皮的样子,小家伙并不觉得肚子里有什么不舒服。由于当时简陋的乡卫生院并无为小孩手术取刀的条件,只能到县医院做手术,但孩子的母亲恳求医生最好不动手术。医生在为难之时,突然想起了一条驱除胃肠异物的中医“秘方”——服用韭菜。于是他对孩子的母亲说:“你赶快回家炒半碗韭菜给孩子吃,韭菜不要切断,也别让孩子嚼烂,叫他把韭菜吞下去就行。明天上午,你再带孩子过来。如果孩子出现肚子痛或呕吐,你要立即带孩子来转送县医院手术取刀。”
第二天一早,年轻的母亲又带着孩子来到乡卫生院,她忧心忡忡地对医生说:“孩子还是到处蹦蹦跳跳,一日三餐照吃不误,但刀子还在肚里,该怎么办呢?”医生再次为孩子做X光透视,发现小刀已移至右下腹回盲部。“小刀能否通过人体的一个生理性狭窄——回盲瓣呢?”医生想到这里,不禁担心起来。但又能怎么办呢?还是再等等吧。于是他嘱咐这位母亲再给孩子吃一次炒韭菜。
第三天上午,这位母亲又来了,这次孩子没来,只见她满面笑容,手里还拿着一个小纸盒。不等医生开口,她就打开纸盒给医生看——这是一把随孩子粪便排出来的小刀。它在小孩的胃肠道里“旅游”了2天,没有“肇事闯祸”,最后“乖乖”地出来了。孩子的母亲笑着说:“小刀出来时,周围还裹着一团乱麻似的韭菜呢!”
一条中医秘方,一把普通的韭菜,竟然救了孩子一命,让他免受剖腹破肠的手术之苦,令医患双方都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