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爱国敬业的严氏三姐妹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尚在起步之中。1925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为3万多人,能进大学的女生更是凤毛麟角。而祖籍慈溪费市(现属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的“严氏三姐妹”均先后接受了高等教育,严彩韵(1902—1993)和严莲韵(1903—2004)分别于1921年和1924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严幼韵(1905—)于1925年考入沪江大学。
勤奋好学
严氏三姐妹自幼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且富有文化氛围的大家庭里,从小都喜爱学习,聪慧过人。祖父是著名企业家严信厚。其父严子均受当时民主革新思想的影响,积极组织上海的商界同仁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大业慷慨解囊,还带女儿彩韵、莲韵一起前去聆听孙中山先生的演讲。严子均是一位开明的商人,在绘画、书法上颇有造诣,且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严莲韵曾回忆道:“我的兄弟姐妹很多,原来都是从外面请老师回家来教的。但也不是私塾,请的两位老师都是大学里的,一位教国文,一位教英文。我的哥哥弟弟读书一般吧,倒是我们女孩子读得好。”
严彩韵和严莲韵在少年时代,同时进入当时上海最好的小学——中西女塾就读。两个小姑娘,背着书包乘着自家的马车去地处三马路的学校上学,成了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之后,因全家迁居天津,三姐妹先后在天津中西女校学习。严彩韵成绩年年均列班级榜首,连跳几级,15岁就中学毕业并考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荣获了金陵女大发给新生的最高荣誉奖——理事奖学金。1921年,严彩韵获学士学位后自费赴美留学,曾利用暑假在芝加哥大学选修生理化学、营养学等三门课程,各门功课均获A的好成绩,为金陵女大争了光,一度被传为佳话。尔后,严彩韵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食物化学和营养学的研究,1923年5月获化学硕士学位。1920年,严莲韵也考入金陵女大。5年后,严幼韵考入上海沪江大学,1927年转入复旦大学商科。当年复旦大学始有女生入学,开始男女同校。与复旦同龄、才貌双全的严幼韵是首批进入复旦大学的女生,也是该校第一届女毕业生。大学校园生活,既为她开启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使其性格不同于同时代的女性,温婉不失坚忍,淡秀不失沉毅;又使她学到了许多知识,尤其是英语学得相当好,为其日后从事外交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爱国敬业
严彩韵获硕士学位后便启程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系助教,是该系第二位正式成员。她与吴宪博士(1893—1959)一起参与了中国生物化学的创业,提出了全世界第一个关于蛋白质变性的合理的理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同时,她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营养学研究。1924年10月,她与吴宪喜结良缘。按照校方夫妻不得同在一家单位工作的严格规定,严彩韵不得不放弃了协和已续聘的生化助教这一工作,去美国从事食物化学研究,所写论文《牛奶、肉、面包和奶类及黄豆蛋白质营养价值保持》发表在权威刊物《生物化学杂志》上。1925年年底,严彩韵回到北京,先尽义务帮助丈夫做研究工作,为此她还自学了法语和德语。夫妻俩一起做实验,协助完成了“素食对大鼠的影响”和“北京人膳食之研究”两项重点课题。随着子女的出生,她将主要精力放在家务上。
严莲韵1924年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医学化学系毕业后,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育事业。她先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安徽怀远女子中学任教化学及英文(1925年兼任培真小学校长),后在上海中西女中任教。1932年,她同曾任沪江大学教授的银行家徐振东(1902—1955)结婚。她曾因肾病卧床休养18年左右。1956年,严莲韵参加基督教女青年会和市妇联等组织,担任过基督教上海女青年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及全国女青年会执委。
严幼韵在复旦大学求学时,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杨光泩。杨光泩(1900—1942)是湖州大丝绸商的子弟,19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获普林斯顿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在美国时,他曾以随员身份在中国驻美使馆工作;刚回国即作为专家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了1925年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鸦片会议。他才华出众,一表人才,获得了严幼韵的芳心。1929年9月6日,严幼韵与时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外交部顾问的杨光泩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婚礼。婚礼非常豪华,由外交部长王正廷主持,出席婚礼的有千余人。新郎是年轻有为的外交官,新娘是复旦校花、名门闺秀,如此典型的郎才女貌的结合,自然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轰动了整个上海滩。1930年,杨光泩奉国民政府派遣赴欧洲任职,后任驻伦敦总领事,并在顾维钧指导下参加过中国出席国际联盟代表团的工作。严幼韵随行,开始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活。1938年,杨光泩以公使衔担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时值国内军民正奋力抵抗日本侵略者,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外交才能,在华侨中募集爱国捐款,成绩卓著。严幼韵则亲手设计并操办了总领事官邸的装潢,陪同出席各种外交活动,还常招待菲律宾和美国官员及华侨领袖。不幸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42年初攻占马尼拉。4月17日,坚贞不屈的杨光泩和留守总领事馆的另外七位外交官为国壮烈捐躯。面对命运骤变,这位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富家生活,几乎没有吃过苦的上海滩名媛却镇定地承受着一切,并未被击垮。1945年,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帮助下,严幼韵和3个女儿来到纽约。不久,她出任联合国礼宾官,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礼宾司的工作从接待到任大使,安排他们递交国书,到接待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国家元首,涉及了联合国所有官方礼仪事宜,不能出点滴差错。她干得异常出色,成为一名杰出的女外交官;直到1959年10月正式退休。同年,她与著名外交家顾维钧(1887—1985)结婚,悉心照料丈夫,还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严氏三姐妹虽然所处岗位、从事职业、居位地点有所不同,但在爱国敬业、热爱母校、教育子女、乐观长寿等方面相当一致。“七七事变”后,菲律宾华侨妇女界发起组织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菲律宾分会。妇慰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菲华侨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采取各种方式,慰劳前方将士。1939年7月,该会在名誉主席严幼韵等带领下,深入工厂、商店、报馆、街道等地劝募。一个月募款数万比索,全部汇缴祖国,支援抗战,慰劳前方将士。严彩韵是国内最早从事生化研究的女学者,她虽在美国定居多年,但直到逝世前还在为促进中国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而操劳、奉献。1983年,她与长子共同捐款设立了“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已有好几位教授获此项基金资助从事科学研究。1993年,严彩韵母子又捐款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化室设立了“吴宪图书室”,帮助该图书室从美国订购有关生物化学的最新书刊。1990年,严莲韵代表胞妹严幼韵向顾维钧的家乡——上海嘉定博物馆捐献了顾维钧的155件珍贵遗物。严幼韵还为建立顾维钧生平陈列室捐助了10万美元。
自1950年起,严彩韵先后在美国亚拉巴马医学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食品保藏部和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营养研究所工作,潜心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生化、营养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并指导研究生。1971年,严彩韵正式退休,后又被聘任纽约圣路加医院中心医学部营养及代谢组顾问。她每周到该中心工作三天,为中心收集了5000种有价值的论文,筹建了图书馆,直到1987年9月她年满85周岁为止,为该代谢中心闻名于美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她以如此长的工作年限,对科学教育事业做出许多贡献,其敬业精神极为感人,被载入《美国科学人名录》《国际文化名人录》《世界妇女名人录》和《(英国)皇家蓝皮书》。美国营养协会、自然科学荣誉学会和英国皇家卫生学会等都吸收她为会员。1982年,在她八十大寿之际,中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冯德培、吴贻芳等和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均发去贺信,对这位在中美两国生物化学和营养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女性表示祝贺。1993年5月27日,这位著名女科学家在美国因病与世长辞,走完了她那长久、幸福而又富有成效的一生。
贤妻良母
严氏三姐妹均是杰出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严彩韵使家庭成为吴宪的港湾和加油站,帮助丈夫成为中国生物化学“巨人”。吴宪一生发表的160多篇论文中,80%以上是在婚后完成的。其中关于营养学的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都渗透着严彩韵的辛勤和智慧。吴宪教授一生有三本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有两本(即《营养学概论》《科学生活的指导》)是由严彩韵补充、整理和修订出版的。同时,她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子女的成长付出极大的心血。在她的悉心培育下,子女个个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学业优异,日后都成为对人类和科学有贡献的人。长子吴瑞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分子生物学家、中美科技文化文流的使者和桥梁,在癌症研究、生物化学和DNA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生物工程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多次来国内从事学术演讲,合作研究,兼任北大等多所高校的名誉教授,协助国内建立了生物工程技术中心。1981年,他发起组织实施“中美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交换计划”,至今已招收425名研究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不少人已成为当今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他还在康奈尔大学自己的实验室先后培养了30余位中国访问学者、博士(后),并就发展生物工程、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强度等写信给江泽民总书记,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许多贡献;受到邓小平、万里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次子吴应博士是化学家,在谷类蛋白质方面有大量出色的工作。长女吴婉先获理学硕士,是膳食师和中学数学教师。次女吴婉莲也是理学硕士,曾任某公共图书馆文艺与音乐科主任。三女吴婉明获医学博士学位,是放射科专家。
严莲韵和徐振东有二子一女。长子徐景达(1934—1987),又名阿达,是国际著名动画艺术家、漫画家、导演。其作品《三个和尚》曾获金鸡奖、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以及柏林、马尼拉等国际电影节奖。他业余从事漫画、版画、水彩画、插图等创作。创作的漫画《无题》,1980年在柏林漫画展上获第二名;《擦掉一小块漆》获1982年全国漫画展优秀作品奖。著名美术家韩羽在《我与阿达》一文中回忆道:“阿达给我最突出的印象是才气横溢,精力充沛,诚挚谦恭。只是在他去世之后,从讣告上才知道了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际动画协会理事、评委,上海漫画学会会长,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从这里也可以想见到他生平业绩、对艺术事业的贡献。”毕业于北京理工学院的幼子徐景乾曾任职于上海华建进出口公司。他在《献给母亲百年华诞的特殊礼物》一文中写道:“每当我看见躲在母鸡温暖羽翼下的小鸡探出头来,总会想起小时候与母亲相依的日子。我的整个童年是在母亲病榻边度过的,她教我识字,给我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寸步不离。我也渐渐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我十七岁去北京上大学,骤然间离开了母亲。这失落感实在是太强烈了。三十四岁时我又回到了母亲身边。”女儿徐景灿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长期任教,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工业基金会海外部经理、上海亚特(美国独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上海市静安区对外交流中心顾问、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董事。徐景灿至今难忘母亲严莲韵对她的培养:5岁起学钢琴,锻炼手脑协调;6岁起学游泳,培养强壮的体格和耐力;7岁起学织毛线,促使10个手指更加灵活;8岁学绣花,培养女性的细腻和审美;9岁学英文打字,协调眼、脑、手的配合;10岁学踩缝纫机……
严幼韵是一位善于理家、精于治家和好客的女主人。杨光泩惨遭日寇杀害时,严幼韵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她克服重重困难,悉心抚养教育女儿,还尽心尽责地照料好其他七位外交官的妻儿。当时,这个大家庭共有近40个躲避战乱的亲朋好友。她们自己动手,种菜,做鞋,在院子里养起了鸡和猪,又学会了做酱油、肥皂。严幼韵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空闲时还坐到钢琴前弹上一曲。年逾百岁的严幼韵谈到在马尼拉的这段日子时,感慨地说:“现在回过来看,当时的我们确实非常勇敢。我们那时比我现在大多数的孙辈都要年轻——我与莫太太(莫介恩领事的夫人)30多岁,其他一些人则更年轻。尽管我们不知自己的丈夫生死如何,非常担忧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的命运也完全无法确定,但我们直面生活,勇往直前。”1959年与顾维钧结婚后,她百分之百地充当了“好管家、好护士、好秘书”的角色。她无微不至地照顾顾维钧,每天凌晨丈夫醒来后,她已准备好一杯热牛奶,让他喝下后继续睡觉,唯恐他从晚餐到早餐间空腹时间过长,于身体不利。顾维钧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担任过中国驻美、英、法使节,中国出席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大会的代表,海牙国际法院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他健康长寿,历时17年完成11000页、长达500万字的口述回忆录,是与严幼韵的精心照护息息相关的。顾维钧于1985年去世,享年97岁,与严幼韵一起生活了26年。
严幼韵与第一任丈夫杨光泩生有三个女儿,因此顾维钧还有三个继女。长女杨蕾孟是1930年在杨光泩任中国驻伦敦总领事兼欧洲中国特派员到瑞士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会议时,出生在蕾孟湖畔的。1952年,她毕业于美国威理斯女子学院,曾在,美国哈珀、·科林斯出版社、小布朗出版社、全美文学书会、矮脚鸡出版社任职,担任过美国著名的双日出版社总编,是一位资深编辑。她挑选、编辑书的标准是条理清楚,故事性强,共经手出版250多本著作。经她之手出版的基辛格回忆录《白宫岁月》《动乱年代》轰动一时,至今仍是研究中美建交问题的主要资料。她曾谈起20世纪70年代末给基辛格改稿子的经历:“基辛格博士是个很有趣的人,很容易相处——不过据我所知,他通常都是更愿意和女性合作,也许是因为他觉得女性给他的威胁感小吧。只是他的回忆录原稿就不是那么好相处了。他的初稿没什么条理,他会把水门事件、越战前的经历、密访中国这样的大事统统搅在一起,我得经常飞到华盛顿他的办公室为了文稿和他聊天、催他交卷,把各件事情的脉络理清楚。”杨蕾孟是美国出版界为数不多的华裔成功女性,她编辑的《爱情故事》《赛尔坦》等书畅销不衰,其中《爱情故事》成为当时爱情小说的经典,销量已经超过2100万册。
严幼韵与杨光泩的次女杨雪兰出生于1935年,1955年毕业于美国威理斯女子学院,曾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女企业家。1989年至2000年,杨雪兰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成为这家公司历史上唯一的华裔副总裁,领导和参与了该公司在中国投资20亿美元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别克”轿车和沈阳的“金杯雪佛莱”卡车项目。由她全力促成的上海通用创造出开工当年盈利6.1亿元的车坛奇迹。她现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高级顾问和杨氏顾问公司(商务咨询公司)总裁。她还发起创办了美籍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担任“百人会文化协会”总裁,穿梭往来于大洋两岸,致力于中美间艺术和教育的交流。这位文化使者、民间大使不仅为中国带来了世界一流的艺术家,还将中国杰出的艺术家推向世界,并热荐中国京昆两剧走向国际。她为了让母亲的名字永远与出生地上海这座城市相连,特意以母亲的名义为上海博物馆捐建了一座休闲厅。杨雪兰曾深情地回忆起她的父母亲:“父亲为国殉职的这段历史是我人生道路的开端。从那时起,我就确立了这样的信念:一个人应该为国家、为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家里,母亲的开明塑造了我们三姐妹的独立意识,我们从来没有感到生活、学习有什么压力。几年前,我曾以母亲的名义为上海博物馆的建造出了一分力,‘幼韵轩’是我对母亲的一种深情回报……”
严幼韵与杨光泩的三女杨茜恩(1938—1992)相夫教子,治家有方,一度致力于房产开发,卓有成绩。
热爱母校
严氏三姐妹热爱母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厚生”(奉献、从善、回报社会)对三姐妹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早在1936年,她们从父亲的遗产中拿出一部分赠给金陵女大建起一所小医院。严彩韵又动员吴宪和几位连襟捐款,为医院添置设备。在母校40周年、50周年、60周年和70周年校庆时,严彩韵四次为台湾金陵女大纪念奖学基金捐款,还设立了吴宪医师纪念奖学基金、吴严彩韵奖学基金。深受影响的女儿也捐资设立吴婉莲奖学金。严彩韵曾来南京参加金陵女子大学70周年校庆活动。
金陵女子大学的“厚生”思想更是严莲韵信守、并用一生实践的准则。她从24岁因甲状腺首次开刀起到95岁因肠梗阻做最后一次手术止,其中因为剖腹产、根除乳腺癌以及胆结石等,近百年里经过九次大手术,又奇迹般康复。1955年丈夫病逝,1987年痛失长子,“十年动乱”中被扫地出门,虽历经磨难,但她始终笑对生活。1979年,严莲韵发起成立金陵女大上海校友会,曾任名誉顾问。她的家也成了上海校友会的活动中心、与南京联系的主要场所。1985年,她倡议成立“吴贻芳基金会”,并任会长,积极联系各地基金会和上海校友,为筹建金陵女子学院教学楼募集资金,还按照回忆画出了金陵女大原校址平面示意图。三姐妹及亲属出资5万多美元,设立了“光泩图书室”“彩韵莲韵幼韵室”和“彩韵婉莲室”,使金陵女子学院的教学设施配备日趋完善。严莲韵曾获金陵女子学院“杰出贡献奖”,担任过金陵女子学院的校董。中央电视台、美国《纽约时报》、上海东方电视台等媒体对此曾进行跟踪采访报道。她还先后担任过上海儿童世界基金会理事、阿达动画中心名誉理事长和基督教上海女青年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她的座右铭是:“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原谅他;不愉快的事,忘掉它。”她在百岁寿辰之际,接受了上海电视台《时髦外婆》节目采访,并在专题片《金陵女儿》中播放。香港语丝出版社出版了其子女献给母亲百年华诞的特殊礼物——《严莲韵蓦然回首一百年》,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原金陵女子学院黄涛院长和杨雪兰分别为此书撰写了中英文序言。
2005年,严幼韵作为复旦大学最早的女生向母校赠送了两张2004年过百岁生日(虚岁)的照片,祝福母校前途无量。上海《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曾以《最早的女生严幼韵:才貌双全乐观坚强》《期颐添筹情心幼盛世常品爱花韵》等为题加以报道。2006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在《人物》栏目以“百岁老人严幼韵”为题加以介绍。2013年,严幼韵已经108岁了,目前居住在美国纽约,身体和精神依然很好。这位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人思维清晰,每天写日记,一部记录其百年人生的英文版回忆录——My Story By Juliana(Mrs。U。K。Wellington)Koo已经出版。其中文版的翻译工作已在进行。2012年9月27日是严幼韵107岁生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特意在9月21日展出顾维钧部分文件和照片,以祝贺严幼韵生日,严幼韵在爱女杨蕾孟和杨雪兰的陪同下参观展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孙国祥在展厅当面向严幼韵祝贺生日快乐。9月23日在曼哈顿Pierre五星级饭店举行了五代同堂的生日晚会,为这位见证近百年中国及世界外交史的人瑞祝寿,有100多名亲友与宾客出席。严幼韵在晚会上随着乐曲跳舞,向亲朋好友致谢并合影留念。美国《世界日报》《纽约时报》和《侨报》均在显著位置加以报道。
严氏三姐妹爱国敬业、热爱母校,她们既是中国较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又是贤妻良母;她们既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有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为祖国和社会进步作出不少贡献,确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