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知道吗?人的身体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对于保护我们大家的健康都很有帮助,就像警察叔叔保卫祖国边疆,才能让我们安定地在学校学习一样。当我们小朋友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会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应该是这样的:
(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比如说小蚂蚁能够安全渡过冬天而不被冻伤,就是因为小蚂蚁们很强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小朋友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才能适应各种环境,做个优秀的孩子。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就像很多小朋友都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也应充分了解自己,比如爱看书是我们的优点,而在课堂上讲话又是我们的缺点。我们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成为好孩子。
(3)制定符合自己的生活目标。在很多时候,老师肯定都问过我们:“同学们,你们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啊?”这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很多小朋友想做科学家、医生、老师……这是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目标。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个人性格的独立。这一点对于小朋友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点难。我们不妨这样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间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吧。小红喜欢看电视,你喜欢做手工,大家喜欢的都不一样。这也是我们独有的个性,所以要保持这种个性,你才是真正的你。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对于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深的认识。我们都记得第一次独自烧开水的事情吧,妈妈没在家,我们只有按照妈妈平常烧水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最后当水壶哗哗哗冒着白烟我们才知道水烧好了。而第二次我们独自烧开水的时候,我们会熟练得多,因为我们是在第一次尝试了的基础上学习,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其实我们小朋友的人际关系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与小伙伴们的关系好不好。有些同学性格很随和,就有很多好朋友,这就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有些同学喜欢恶作剧,好朋友就比较少,可以说是有一个比较不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的小故事就讲了心态与成就的关系: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苏利文老师。苏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她很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耐心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于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50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今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人士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87岁去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她写了很多书,她的故事还拍成了电影。苏利文老师把最珍贵的爱给了她,她又把爱散播给所有不幸的人,带给他们光明和希望。
通过海伦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正是因为她有了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使她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我们大家都要学习她的这种精神。故事中包含着人性中最美好的品格和对生活的渴望。这使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什么是创造奇迹,什么是平凡中孕育伟大。永不言败的精神,挑战自我,回报社会成为海伦的精神追求。她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正常人来要求。虽然她知道,为此她将付出超出常人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努力。当我们不无惊讶和感叹地历数海伦·凯勒所有的成就时,仿佛可以看见她曾经付出的那些日日夜夜。支撑她的无非是热爱生命的力量。
中国内地的学者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小朋友们要充分了解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知道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这一点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让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吧。在《西游记》的故事里,我们都知道,唐僧师徒四人要历经很多磨难才能到达西天取得真经,而我们有没有想过路途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磨难啊?当然是为了考验他们师徒四人的决心和毅力,这就是这些磨难存在的价值。而对应到我们今天的题目,相信小朋友们都明白了什么叫做自己存在的价值了吧!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就像小朋友们要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不足之处,才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不会提出太高而不好达到的目标;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比如,我们要锻炼自己的毅力,有的小朋友要求自己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但是有的小朋友要求自己凌晨3点钟就起床,那就是过分的要求,也是不容易达到的目标,因为我们都知道,没有充足的睡眠,小朋友们是不能安心学习的,所以要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
2.接受他人,善与人相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让别人感受到快乐和开心;相反,其他人也能够理解自己。心理健康的小朋友既能够在一个集体中相处得很融洽,被很多人喜欢,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也能在自己一个人时静下心来看书、做作业等。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敌视等),因而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比如说,当我们转学到另外一个学校去时,面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我们都能主动和他们交上朋友,能很快在新学校里面有朋友,不害羞不腼腆,这种小朋友就是心理健康的孩子。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我们周围可能都有这种同学,不喜欢说话,总是一个人在角落玩耍,不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很多时候,这样的小朋友就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小朋友珍惜和热爱生活,就像刚刚我们看过的海伦的故事,即使她有很多理由来仇恨生活,但是最后她都是用自己的善良和热情去拥抱生活。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学习小海伦的事迹,即使在逆境,我们也要学会用微笑来面对,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小朋友们在学习中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学习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学习看成乐趣而不是负担。很多同学抱怨学习很累,但是我们应多想想,我们有没有充分去学习呢?比如说,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在想今天晚上的动画片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在想今天要和小伙伴玩什么游戏?这些都是三心二意的表现,也就是我们没有充分投入于学习。虽然这些小事算不上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但是我们要知道,很多小习惯是很重要的。还有,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小朋友能把学习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更上一层楼。就像是小蚂蚁不断储存粮食,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季,我们也是一样的啊,有了健康的心理,就能够安心学习和工作。
4.心理健康的小朋友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如果小朋友们对于这一点感觉比较难懂的话,我们举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假如这次数学测试,你的考试分数只有80分,小朋友们可以想想,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当然,很多小朋友都说,会很伤心,会很后悔,明明简单的题都会粗心大意做错,或者明明会做的题临时忘了……甚至,有的小朋友还会忍不住偷偷哭鼻子呢!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分数是已成的事实,我们要怎么去改变呢?当然,聪明的小朋友们会分析为什么自己会做错这道题,为什么没记牢知识。对了,这就是乐观的心态,在面对挫折,我们不是一味灰心,不是一味抱怨,我们要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可以和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共同想出解决的方法。而我们再来看看反面的心态。有些心理不健康的小朋友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只会伤心哭泣,而不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的结果当然大家都知道——这种小朋友的成绩会越来越差。因为他们都没有自信去学习,对学习的兴趣也没有。这就是心理对人的影响。现在,小朋友们该明白了什么是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了吧?下次要是遇到这种情况,可要积极面对,争取找到解决办法。
5.能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长久的,虽然也会有悲伤、忧愁、恼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我们都会哭,会伤心,但是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小朋友们都是脸上带着笑容的,这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他们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会高兴;在玩耍时,我们与小伙伴发生吵架争执,会生气;在考试后,得到不满意的分数,我们会伤心……而人都有喜怒哀乐的,但是我们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在该笑的时候哭,该哭的时候笑,这就是心理不健康了。所以,小朋友们都了解了什么是协调与控制情绪了吗?
6.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当然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是明白这一点的。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不知道小朋友都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呢?在家里看电视时,爸爸妈妈喜欢看新闻,喜欢看电影,但是我们喜欢的动画片爸爸妈妈就是不喜欢看,有时候甚至会发生一家人争着要看哪个节目的情况。其实小朋友们不用疑惑,为什么爸爸妈妈都不喜欢看那么精彩的动画片呢,原因就是大人的心理和我们小孩子的心理不一样,如果爸爸妈妈也喜欢看动画片,那就不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心理了。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比如说,一个小朋友,总是喜欢看大人看的时事新闻、学术讲座等,那很有可能这位小朋友心理不健康。
综上所述,本书是完全按照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进行其心理健康与自助的研究,目的是充分让小学生了解自身和同龄人心理,更好地渡过这一年龄阶段,为以后发展作良好铺垫。其实很多人认为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在心理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下面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小学生心理值得我们重视。
一名大学生当家教辅导一名小学生,上课时该大学生指正说他这个应该这样读,不应该那样读……然后他马上接:“哦,你当老师的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我都会了。”从这个很简单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很多心理上的问题,而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家庭的原因让他任性骄傲,也可能是从小缺乏自信或是曾被否定过,也有可能是小孩子惯有的叛逆,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正确的沟通方式。可见,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随处可见,从小小实例中都可以看出很多常见的问题,而这些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不管是对于家长还是学校,甚至是学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