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穴位”侧腹部,第11浮肋端的下方处。
“手法应用”对本穴可以采用点、按、揉等手法来加以施治。
“保健功效”对咳嗽、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肋痛,腹胀、泄泻、便秘,白浊、腰痛、膀胱炎,惊恐、心烦、惊风等病症有防治作用。
1.咳嗽哮喘者,配以太渊、尺泽、孔最、列缺等穴加以按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2.以章门为主穴,再配以支沟、内关进行按摩,对治疗肋间神经痛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3.治疗胁痛时选取期门、中庭、肝俞、侠溪等为配穴加以按摩,能够祛病去痛,疗效明显。
4.患有泄泻时,按摩章门、曲池、天枢、合谷、上巨虚、阳陵泉等穴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见效较快。
5.按摩章门、天枢、曲池、腹结、上巨虚等穴对治疗便秘效果较好。
6.腰痛时,配以腰阳关、太溪、肾俞、委中、命门等穴加以按摩施治,对因肾虚引起的腰痛很有疗效。
7.治疗心烦应以天池、天泉、曲泽、内关、中冲等为配穴加以施治。
“注意事项”
1.手法宜轻柔,千万不可过度用力,对儿童尤应注意。
2.每次施治时间3~5分钟,每日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