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会夸奖在社交关系中没有边界或者边界不清晰的人,比如完全的乐于奉献,舍己为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样她们就可以在自己有需要时,侵犯她的边界了。
对于共同体,我没明白,但对于个体,没有边界是十分危险的。忽然想到了gy,她可以算作是我的榜样了吧。尤其是在自私这件事情上。忽然想她为什么不进组呢?是因为钱的问题么?这个是不是也是一个人的边界。
忽然想到了一个边界,就是个人隐私问题,儒家其实是讲究个人隐私的。爸爸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人,我也是。没有边界,就会纠缠,我想到了我和ase的问题,女生的边界感比男生天然要强很多,我对于每个字的问询,是来自gy吧,她有一次和我说过,正在边和界上一个字一个字的往明白研究。又想起黄老师和我说的,锚定一下我阳光的起点,是由于gz的接纳,还是由于我接待了文文,如果从责任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后者。从接纳的角度是前者?前者是什么?gz去哪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么?还有什么比个人成长更重要的事情呢?
刚才还想到了wx,她的边界感,她说需要一个完完全全接纳她的人,这是一种自私的索取,她要完全的侵入我的边界,然后她准备付出什么呢?
爸爸的没有边界还体现在对自己身体,和他人身体的没有边界,比如说我,我如果身体不舒服,会自己治疗,自己按摩,自己处理,爸爸最近每天自己泡脚,正是自己担负起自己对自己身体的责任了吧。
他渴望与人亲密,而亲密的方式是侵犯人的边界。从身体到心灵。我恐怕也学了这一点。消除边界有利于融合,建立边界有利于自我的确立。如果达到一种平衡呢?应该先建立后消除吧。又想起张老师总喜欢问,是在拆墙还是建墙,拆墙建墙是什么时候比较合适,从这句话她是认同拆墙的。但实际上对我来说,建立边界才是核心。也许对情感双向障碍的人来说,或者边界感过于强的人来说,拆墙是有意义的。比如姐姐,比如fr,又想起昨天晚上姐姐的自责,其实她本身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只是关系中的模式而已,对于习惯于叩边的人来说,侵犯你的边界是一种家常便饭的本能反应,她们渴望亲密。然而姐姐,还有想到ase对于这类的人没有防备,警惕和应对方法。又想起尼采对布雷尔说的话,权利的问题,和这个很像。我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get.边界问题的,主要是黄裕生老师的课程,意识到权利责任自我,起点可能是那次和老黄讨论四大话题的本身时,意识到自己本身是孤独,死亡,自由,无意义的,才能开始确立自我,自我确立了,才有边界意识。有的就是边界的火候问题,墙太多了别人无法靠近,孤独也有可能会发生。墙太少了,别人随意侵入,自己的安全没有保障。所以建立,和拆除的主动权应该始终把握在自己手里。
这两天姐姐睡客厅,她回来以后没有自己的边界了,她前两天睡在爸妈那屋。这两天睡在客厅,都是容易被侵犯边界的地方,没有门可以关上。
我又想起了我的梦,梦里我在家门口又竖了一道墙。防止外人侵入。
也想到了姐姐和妈妈,还有媳妇对房子的重视,想到知乎上关于大房子的讨论,没有自己的房子,哪怕是几十平米。在自己需要私密空间时,就没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想到西方的个人住宅的神圣不可侵犯。想到爸爸总是突然推开门,不爱敲门,我也有这样的毛病。小柴反而是一个边界感十分强的人。也是他提醒我领导门关上没有特别紧急的事不要打扰,他是在传达一种,边界确立的感觉。
没有自己的房子,别人就有可能侵犯你的边界,所以即使有了,在别人知道了你的房门在哪,然后敲门时,还是会慌乱。租房的话,这个墙也有可能被房东拆掉。爸爸又忽然推门进来。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想到家里有大房子而且很早就有独立的空间的人,容易确立边界感。
如果说爸爸是通过身体的接触,和随意闯入别人空间来叩边的话,妈妈就是喜欢侵入你的思想。这么说前者主要是在空间上的孤独感?后者是在心灵上的孤独感?妈妈爱看我的日记,这点是我很大的创伤,而我也是在成年以后才懂得一定要把日记锁上。窥私欲很可怕。
买房是妈妈的需求,我可以理解。然而钱的边界又在哪里呢?爸爸经常叩边在空间上,是因为他本身有边界感么?所以他才能无负担的做出侵入的举动,因为他侵入后不会受伤,只有在被拒绝的时候才会受伤?不对,他在空间上也没有,只是在物品上有,他的牙缸,牙刷,杯子,皮箱,这个在我们家里实际一直不太被尊重和看重,他的叩边是不是一种报复呢?别人不尊重他对物品的边界,他也不尊重人在空间的边界?或者说对空间的边界一直没有人帮他确立。
妈妈对物品没有自己的边界,都行,没有自己的杯子。箱子是有了,身份证却让爸爸帮忙存起来。她有自己的箱子么?
她在思想上是有边界的。
我呢?我已有的边界在哪?物品,好像没有,想起来舍友两人的牙具,洗漱用具从来不往公共卫生间放置,我也应该这样。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对应,碰撞。其实我应该是很不喜欢别人闯入,然而又渴望的这里的分寸和界限在哪?谁可以闯入,应该像ase那样确立边界么?她的边界确立是由于舍友还是真的是那么想的呢?dead line。是不是也有紧张刺激和偷得那种快感呢?
在空间上的边界感不容易通过宿舍这类地方直接建立,他本质上还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划分出的私密空间。很多人还是应该是早期就建立了边界感。公共空间可以或者应该放什么?属于可以公用的放在公共空间,不准备公用的就放在私密空间。这样的边界感就渐渐清晰了吧。我需要一套洗漱用具放在小屋。这样就不用总去识别哪个是我的了。
夫妻之间分房睡也不错,需要陪伴时在一起。陪伴不了时分开睡觉。尤其是互相只能给予身体陪伴时,这种关系中陪伴的时间应该减少。就像我和媳妇的关系。她无法理解我,我就想睡在小屋。
爸妈的争吵有一部分原因应该也是这个。
(我可能混淆了边界和归属感的问题!)
和姐姐的讨论一无所获,也有可能是她也一无所获,也有可能她需要这样。或者她不想这么紧张。
与人相处的模式一定是要确定的,模仿好的也是没有问题的。有点理想化或者让她不舒服了,或者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并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确立起自己的边界。有没有必要,我觉得是有的。我在和别人相处时,会不自觉的侵入别人的边界,这个事不会让我不舒服,但是由于让别人不舒服,我会遭到反击或者攻击。这个会让我不舒服啊。
我把这种事情和她说,也让她不舒服了么?
第一步,确立自我,第二步,确立边界。
还有一个如何与自己相处的问题,虽然你的自我可能更好,但是我还是喜欢我这样的自我。
只学习她的模式,不学习她与自己相处的方法。
这些都需要在确立了自我以后完成。
大家都不太能接受别人与自我相处的模式,这也是个边界问题。是个与别人相处的问题,不是与自我相处的问题,你与你的自我相处挺融洽的。
亲密关系的问题有可能是与自我相处的问题。她在否定我的自我。退回来。
如果别人不接纳我的自我的话,爸爸尤其是不接纳我的自我的一个人。他也不太接纳自己的自我,让他接纳了自己的自我以后,才有可能接纳我的自我。然而他又会走到那种想把我变成他认为好的那个自我上,是因为她还没有完全确立么?一碰就碎。是不好的。建立起来再往碎打。
边界这个问题目前对我是最重要的。我想起郭主任总是到人品这个问题上去说,是在道德上否定了一个人的自我,道德自我,身体自我?还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