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见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铸厚圆片磨制,现在用平面玻璃镀银或镀铝做成。
镜子的发明
说起制镜技术的发明,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法国一名工匠在做化学试验时,一不小心,把锡汞溶液洒在玻璃上了。他一时吓坏了,心想,这下可闯祸了,玻璃弄坏了,我可赔不起呀!他急得不得了,连忙用清水进行冲洗,希望把玻璃上的锡汞溶液冲洗掉。他在冲洗时意外地发现,玻璃已上了一层“银衣”,把人像照得一清二楚。后来,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就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制镜技术。
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发明了现代镜子。1929年英国的皮尔顿兄弟以连续镀银、镀铜、上漆、干燥等工艺改进了此法。
镜子的发展史
中国奴隶制社会初期正处在青铜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青铜冶铸实践中,认识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人工控制铜、锡、铅的配比。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它能反射出铜镜背后的美丽图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极大兴越。
在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也是用一种稍凸出的磨光金属盘作镜,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纹。最早的镜子是带柄的手镜,到1世纪出现了可以照全身的大镜子。
中世纪时,手镜在欧洲普遍流行,通常为银制或磨光的青铜镜。当时装在精美象牙盒内或珍贵的金属盒内的小镜子,已成为妇女随身携带的时髦品。背面涂金属的玻璃镜子是12~13世纪之交才出现的,到文艺复兴时期,纽伦堡和威尼斯已成为著名的制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