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君傲竹和东方明的完整方略讨论出来时,连云国的基本方略也出炉了。
连云国早朝结束后,薛定云来到了云清帝的养心殿。
云清帝见薛定云进来,在他请过安后,问道:“我交待你的事都办妥了。方案和出征人选都安排好了?”
薛定云答道:“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陛下有什么要问的,我一一解答就是。”
云清帝问道:“那爱卿打算让何人出征呢?有分几路出兵呢?”
薛定云答道:“分三路。武都有三大险关,这三路出兵路线,直逼武都三大险关。第一路兵出潼关城,取穆阳关,穆阳城,这一路最佳人选就是云亲王,他在潼关城附近经营多年,对武都国东部极其了解,他是最佳人选。”
“另外两路中,我觉得中部由老将军黄岩,最为合适。黄老将军性格稳重,用兵谨慎,坐镇中路最为合适。至于第三路西部进军将领我想用小将,陛下你也说了,要用小将,所以臣打算在这一路用小将出战,至于何人,臣不敢说。”
云清帝笑着说道:“朕知道,在年轻将领中,你儿子和张杭宇的儿子最为优秀。而你和张杭宇在朝中关系如同兄弟,这事怎么样你都要避避嫌。而且朕早就说过,他们两的任命,朕亲自下令。只是爱卿呀,朕听闻泗水关乃武都第一险关,以黄岩的能力,真的可以攻破吗?”
薛定云道:“不,我们没必要在泗水关和武都军队死磕。因为泗水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险关都不为过。泗水关前的两边各有一条龙船,这样如果我们进军,武都国不但可以借助泗水江之险,还会承受来自龙船两边的敌人攻计,这样我们渡江强攻就会被三面的敌人围攻。如果我们率军正面强攻的话,到头也只是白费力气,还会白白损失人马。”
“我需要的是当黄岩到泗水关前立刻调转方向,直击齐山城与西部大军在齐山城会师。而让黄岩打到泗水江前是为了牵制武都国人马,去增援泗水关。然后只需让黄岩在泗水河边使用疑兵之计,继续牵制住武都人马即可。那时两路大军会师于齐山城后,齐山城唾手可得,齐山城一失险山关危矣。”
“险山关再一失,就可于后方攻打泗水关。因为泗水关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方就在后方。我们得到泗水关就相当于扼住了武都国的咽喉,这时我们再想得到武都就易如反掌了。一旦我们得的泗水关就要小心一个人了,云亲王。”
薛定云道:“此时云亲王对我们还有用,所以我们要留着他。但我们得到泗水关后,他对我们就没用了。他也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帝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所以一旦我们得到险山关后,我估计他就会先发制人,将我们派去监视他的将领杀死,篡夺兵权,和我们切断联络。”
云清帝问道:“的确,他就如同一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可能爆炸,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置他呢?”
薛定云想了想道:“陛下,我建议的是,我们先许以重利,约定和他共分武都,先想办法稳住他。陛下,你还要在给他的东征人马中,多分武将,让他们时刻都要注意云亲王的一举一动。另外叫他们绝不可饮酒,一旦云亲王在他们喝醉之时发动兵变就完了。最重要的是绝不可接纳降卒,降卒都是武都之人,肯定会只听他的调遣。陛下,这个坏人就由我来做吧,东征部队的降卒全部坑杀。这个就由我们的人马施行,让他们无需请示云亲王。最后,交附与云亲王的人马,必须是陛下你最为信任的兵马,绝对不能有叛变的嫌疑。”
云清帝听完薛定云道话摇摇头道:“这是决对不可能。如果朕不许他接纳降卒,他就一定会叛变。他会将朕给他的东征人马全部害死的。因为不许接纳降卒,他就会永远无翻身之力,与其在大营中坐以待毙,不如将我交与他的兵马通通坑害了。而朕交与他的那几位武将他们绝不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和云亲王翻脸的。所以,这根本行不通的。如果非要如此,只能请爱卿你随行了。可……”
薛定云道:“陛下,当年臣手臂受伤了,现在想起手臂来还隐隐作痛。我和杭宇,也确实如山神所说的,四肢常常会僵硬,行动力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僵硬迟缓了,身体素质也开始急剧下降。的确不可能随征,而且现在的我的能力,更适合坐镇指挥。不如这样吧,臣就去往边境的隆湘城去坐镇指挥吧。一来能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军报,指挥大军的行军路线。二来以防云亲王的不轨之心。”
云清帝大喜道:“爱卿真是朕的左膀右臂呀!那爱卿朕要何时出兵呀。这么算来,距离18年之约,只差两个月了,朕可以提前出军了,时间一到,朕的部队就要立刻往武都国进发了。”
薛定云劝道;“陛下,没那么急吧。而且边境一带,现在正值梅雨季节,道路泥泞不堪,难以行军。而且早一天出兵,就要多一天的粮饷开销,实在不宜急于这一时呀,陛下。”
云清帝想了道:“嗯,你言之有理,边境的雨还要下一个月,一个月后,道路恢复正常还要四到五天,大军全部赶到边境要又半个月左右。那朕的大军在下个月十号就可以开拔了呀。爱卿,你立刻传朕口谕,令各营,离家近的放假八至十天,远的放假十五天至十八天,回家探望家人。假期结束时务必要准时回营接受训练,准备出征。”
薛定云道:“臣,遵旨。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就在连云国在准备出征时,武都国也在调兵遣将。
就在君傲竹外出寻聂文远和东方明时,天武帝,已经完全了调兵遣将。
命令如下:命韩宇为征东大将军,领十五万大军,镇守东部各重要城池。
命李平为平西大将军,领十五万大军,镇守齐山城与险山关,不得有失。
命光原为镇国大将军,率十万大军镇守泗水关。并在泗水关两边高筑两座与泗水关相连的城墙,以防敌军在两边偷袭。另外在泗水关四周多扎营寨,已防敌军从别处偷袭。
另外再拨十万大军,分布于边境各重要城池。从今日起,各郡城池,要提高警惕,加强城防。边境城池从今日起,同时也要疏散百姓,尽量让百姓们能免于战乱之苦。
在天武帝刚下令两天后,身在万竹林的君傲竹就通过天网,得到了这一战报。
在君傲竹他们一路到此,李剑愁也逐步恢复了这的天网的情报网。所以君傲竹才能在这么快得到情报。
这几日,君傲竹等四人,一直在万竹林,高谈阔论,谈论天下大事。
在君傲竹得这战报后,立刻召集了万竹林的其他三人,商议。
东方明看完战报后,率先道:“陛下英明,将我国几个重要关隘都派名将镇守了起来。只是光原和韩宇都是擅守之人。韩宇虽只是将才,但和云亲王一起镇守东部各城多年,镇守于东部也正常。只是险山关和齐山城为何不让光原去守呢?光原不但擅守,还是一位不可多的帅才,泗水关在险山关不失前,不会有任何问题,守泗水关实在可惜呀。而李平虽是当世猛将,守如此重要的城池,有点儿戏呀。”
君傲竹反笑道:“不,先生,这是因为我父皇喜爱李平,所以想培养李平。李平早年和剑仙一起出征,多立战功,剑仙隐退后,李平和光原一起掌握着大军。当时光原才刚刚崛起,连云国收复失地,罪责多在李平。那是因为李平只善攻,不善守,而且时常急燥,并且他只善常冲锋陷阵,不善常排兵布阵。所以我父皇将齐山城和险山关交给他,是要让他清楚自己的担子有多重,压榨他的潜力,将他的棱角磨平,将他培养成一代帅才。”
东方明一点就通,接着道:“可如果他失守了那……我武都就岌岌可危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