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94500000046

第46章 扭转乾坤的力量 (1)

集装箱,一个四四方方、冷冰冰的金融箱子,当它被发明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它会彻底改变世界的经济格局。

集装箱最大的作用就是加速了货物流转速度,减少了人工。在集装箱未大量使用前,货物的装卸及运输都非常麻烦。一艘5000吨级散货船要数百工人花费5~7天才能装卸完毕,其间还很难避免货物破损、失窃的情况。

快速的货物流转和更少的人工最后都会转化为低廉的成本,集装箱运输成本仅为以前散装货轮的3%左右。这好比从北京到纽约的机票由1万元一下大降到30元,你说洲际旅行会不会成为家常便饭,普通人都可以随便享受?

企业的生产运营最看重成本,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才可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在集装箱运输兴起以前,全世界的制造商大多聚集在美国五大湖区与大西洋两岸,商品的生产地和销售地不能相隔太远。

集装箱的兴起带动跨越大洋的货物运输出现超常规的增长。数以万计的制造业企业,纷纷将工厂搬迁至成本低廉的地区。纽约、利物浦等城市数以百万计的码头工人及其与港口相关联的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员工失业,当地经济迅速衰败。

随着欧美生产企业陆续外迁,新加坡、中国香港、高雄、釜山、西雅图等港口城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趁势兴起,“亚洲四小龙”成为世界经济中最耀眼的明星,巨大的经济成就带动了房地产、金融的发展。

至2008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经突破了5亿标准箱,达到历史最高值。一个小小的集装箱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大转移,使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逐步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

而中国经济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集装箱的出现。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制造的产品销售至全球各地。从电视、冰箱、手机、电脑,到袜子、汽车、飞机零部件,都要靠集装箱船进行运输。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从1978年的18万标准箱,增加到2009年的13亿标准箱,增长7222倍!连续七年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总箱量的1/4。世界20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了8个。可以说,正是集装箱运输,成就了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的奇迹。穿梭在海上的集装箱轮船,成了见证全球贸易变迁的晴雨表。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不同运输方式的出现与变革,带动了中国经济格局的大变迁。

在众多运输方式中,水运的成本无疑是最便宜的,人员及物资的往来最为便捷。这也造成中国主要城市都集中在大江大河两岸,和水不沾边的城市很难获得什么发展的机会。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区域分别和长江、珠江及渤海湾相关,内部形成了集群效应。

在世界第三次产业转移中,中国沿海省份也抓住了先机,和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一样,都是靠着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的加工制造业迅速完成了早期的积累,最终一步步向高端发展。眼看着沿海省市大口吃肉,内陆省份最多只能喝一些汤。资本永远是偏心的,离核心城市稍远一些,运输成本就直线上升。

运输方式显然不仅水运一种,我们还会经常碰到公路、铁路及航空运输等。这些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样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我们讨论的不是两个城市或几个城市的运输,而是着眼于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就会发现公路、铁路及航空等对于制造业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加,把一个省内各县市连接起来,通过高速公路的连接,基本上可以在一天内往返。而以前进省城必须提前一天,需要坐夜班车。可以说,高速公路是1997年金融危机后中国10多年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助推器。

但高速公路的运输成本相对来说仍然非常高,量很难起来,也不适合一些大宗货物的运输。

铁路的成本比公路运输低很多,但由于中国东西、南北地形条件差异太大,随便修一条铁路就可能创造出多项世界第一来,这些纪录最终还会被自己人超越。往往也出现客运和货运争夺有限资源的情况,每年春运最为明显。就算把所有货运都停下来,还是难以满足数十亿的大流动。

在沿海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向外转移便成为大势所趋。这时最重要的是转到哪里去的问题。如当初欧美制造业转向亚洲国家一样,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再转移到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吗,越南、印度等国可天天都看着眼馋呢,还是中国内陆省份成功承接转移,使中国内陆省份经济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

资本家是没有国籍的,他永远都只会跟着成本走。中国内陆省份能把成本大幅降下来吗?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内陆省份虽然仍然有,但运输成本又如何解决呢?

中国经济似乎正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转折,而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则可以破解这个难题,它对中国未来20年经济的影响将不亚于集装箱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2010年7月1日上午8时,上海虹桥站和南京站同时相向发出首列动车。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高速列车贴着地面最快以350公里的时速飞驰,如果装一个翅膀,就可以飞起来了,这也使上海至南京最快只需要73分钟。

沪宁城际高速全线21个站点,每15公里就有一站,使得沪宁这一经济发达地区自此正式迈向城际“公交化”时代。

除了沪宁城际之外,南京到杭州、杭州到上海的城际或客运专线也在进行施工建设。到2011年,另外两条城际线将全线通车。

宁杭城际修好之后,南京至杭州将在一小时以内到达。沪杭高铁于2010年10月1日通车。通车后杭州与上海之间38分钟可直达,比目前最快的沪杭动车组列车还要快40分钟。

沪宁城际、宁杭城际及沪杭客专把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和上海三个城市连贯在一起,黄金三角、长三角将成为全世界高铁最为密集的地区。

到了2012年,中国“四横四纵”的高速铁路网将全部建成通车,中国高速铁路总通车里程将达到1万多公里,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网国家。

高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非常深远。

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运营,其后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和上越新干线相继开通,从此揭开了日本的高铁时代。日本形成了沿太平洋伸展的所谓“太平洋工业带”,实现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在这个时候,汽车、机电、家用电器等加工产业和集成电路等尖端产业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铁、石化等产业,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日本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高铁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早在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运营。武广铁路提供给人们最主要的是穿越时空的感觉,从中原腹地的武汉到岭南广州,仅需要3个小时的时间,这在以前仅有航空能做到。但航空毕竟是一项贵族运动,很难成为普通大众的日常出行方式,而高铁则可以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对两地经济将产生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高铁对中国经济发展将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及格局来看,沿海城市都处于产业升级的阶段,有限的城市资源已经不能再进行粗放式的发展,而希望提高经济的质量,提高生产的附加值。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这样的转变显得异常艰难,经济的更新换代和升级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这又需要长期的积累,将一个口号落到实处有较长的路要走。

高速公路的辐射力毕竟是有限的,但现在中国的高铁则把数个省市联系起来,这对经济的拉动将是异常巨大的,将中国大部分城市纳入一天生活圈。我们有理由对中国高铁抱以最大的期待,中国经济在高铁的带动下,基本上脱离了次贷危机的大势,画出自己的优美弧线。

有时只感觉中国很幸运,中国高铁技术正好在这个时候解决了各种技术瓶颈并发展成熟起来,通过消化吸收使建筑成本大幅下降,可以大规模地铺开。如果像中国台湾那样高铁的司机都是外国人,看中央政府还敢不敢这样的大手笔?

高铁在全球次贷危机向纵深发展的时候隆重登场,不能不说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幸运。

高铁对房地产的发展却不是一个利好,反而可能是一个利差。

在高铁时代来临以前,中国的经济可称为孤岛经济,全凭先天的地理优势,靠着大江大河或在海岸线就能发财,这样也自然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和超大城市群。

超大城市修炼了吸血大法,各种社会资源都不断向它们集中。“凡有的,还要加给它叫它多余;没有的,连它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它们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二、三线城市的输血,大量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核心城市。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也变得高不可攀。

而高铁则会将中国的经络打通,使三大经济圈有更深更广的经济腹地,但同时也可能被抽血。

高铁将打破这种大城市的孤岛效应,使各地的联系更为顺畅,高铁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动脉,而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等成为毛细血管,全国各地的联系将非常紧密。

沿海超级大城市和内陆的省会大城市的差距缩小。内陆的中小城市零星点缀在高铁沿线,而中小城市群集中在沿海。内陆的小城镇萎缩,沿海的小城镇发展较好。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开通,货运解放出来,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联系更加便捷,这将促进和加快私人投资,避免政府投资大幅扩张而带来的产能过剩,使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恢复。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希望在于中西部,吸引投资。在高铁的帮助下,沿海及核心城市将增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能力,在高铁的带动下,中西部成本还将大大降低,实现又一次规模庞大的产业转移。

由于高铁建立了东部沿海与中西部的直接联系,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将发生重大的转变。这对一线城市的发展将是一次重创,稀缺资源将被稀释,高房价的各种理由将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期待2012年中国房价迎来一个新拐点。

空置率,再丑也得见面

同类推荐
  •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谁妨碍我们更加富有

    从宏观经济到金融世界,从股票市场到房地产市场,所有的市场都打下了市场化发轫初期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胶着的深刻印迹。数百年来形成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数千年形成的民族性格成为制约中国人更加富有的阻碍。突破它,需要强大的中产阶层。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产之前先要树立中产意识。这是物质上富有之前先必须做好的精神准备。
  •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

    《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讲的是一个中国如何在世界体系中改变自身地位的故事。《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对中国发展分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要素篇、科教篇、制度篇、前景篇;又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10大秘密进行揭秘,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为中国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经济崛起的10大秘密:读懂中国模式》读者对象:22-35岁之间对财政、金融感兴趣的读者;35岁以上的成熟读者居多。
  • 实话实说谈保险

    实话实说谈保险

    本书介绍了各种保险的功能、用途、特点和好处,内容着重在于人寿保险,对象是未买保险的人、已买保险的人和卖保险的人。
  • 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

    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

    本书从全球化和区域科技合作的角度,对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产业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群发展、科技创新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在对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并借鉴国际区域科技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实,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 中国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热门推荐
  • 幻界勇者

    幻界勇者

    这是2040年,HP游戏公司继上次神作『圣戒』再次创造出了一个虚拟世界『幻界』,于是在瀚海市的一位大学生林航则在『幻界』中踏上了他的封神之路。
  • 伪装公子

    伪装公子

    楚越自小被当成儿子养的,装成楚家的纨绔小公子,那些世家子弟做的事情她都做,世家子弟不做的事情她也做,比如?!轻薄当朝丞相的小儿子?
  • 凡途仙路

    凡途仙路

    修仙修仙,老生常谈,凡人为什么要修仙?为求自保,为求长生,还是为明事理?人生如梦似幻,该清醒时便清醒,该长眠时自长眠!
  • 等风等雨等着你第一季

    等风等雨等着你第一季

    两个人相爱却因自己的父母们的世仇不共戴天,最后他们的父母们为了成全他们终于放下了自己的恩怨,最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 风华绝代:贤后变毒妃

    风华绝代:贤后变毒妃

    她是一代贤后,却因家族没落被打入冷宫。她有闭月羞花之貌,却始终得不到夫君的心。她是德高望重的皇后,却在刺骨寒风中被人剥下凤冠霞帔。一直信任的庶妹将她刚出世的孩子掐死在她面前,以一碗茶水了结她的性命。可她再次醒来,不在椒房殿中,也不在冷宫里,而是回到了戚府,重新做起了未出阁的千金。这一世她本想远离深宫,安稳度日,可天不遂人愿,她的一切计划都毫无用处,最终还是与前世一样被送入深宫。不过不同的是,这次她是侧妃,而她的庶妹成了正妻!
  • 只梦入西州

    只梦入西州

    本来想莫得简介,作者太懒了还是码几个字吧。傅西州等了乐生七年,他真的好想好想她。
  • 踏血逆天行

    踏血逆天行

    悲剧的开始,自然不能悲剧的结束。既然自己不能适应这个世界,那就改变这个世界来适应自己。手持三尺剑,顺心而为,踏血行四方。天道不公,逆!人道不公,灭!想成雄,就要有屠万人之心。想成神,就要有弑众神之意。想站在巅峰,就要粉碎站在巅峰的一切。
  • 宠薇成瘾

    宠薇成瘾

    宝宝,宝宝……他总是喜欢这样子喊她,温柔又缠绵他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一个人,但是给她拉下了凡间,化身成为忠犬藏獒。他从来没有想过他会这么爱过一个人,愿意为她万劫不复。从认识你开始,我的梦想就是嫁给你,最后梦想成真了,陪在我身边的是你。一白薇薇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知道我一栽下去了,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一高允晨备注:本文暖宠风,1v1双处,霸道总裁日常宠媳妇。
  • 午夜一声尖叫

    午夜一声尖叫

    本书中讲述的这些故事,都与鬼有关。而这些鬼,又大多是人制造出来的。他们利用人们怕鬼的心理,用鬼伪装自己,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但法律是一把降魔伏鬼的利剑,他们把鬼装得再像也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 一花一世界,一梦一回秦

    一花一世界,一梦一回秦

    他是,以暴虐著名的秦二世,她是,任性叛逆的高中生,一次意外的穿越,使她认识并走进了秦二世心里最深处,原来,他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