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学外语系办的一个代培班里,有个王小姐,可以说做模特是事出无奈。她从南方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县城到京城来读书。自费生得拿8000元。为了学习,她的家人东借西借,凑齐了学费。她只身北上。借钱要还,她心里总是惦记着这码事。好在她活泼、漂亮,个子也高,有朋友劝她去试试时装模特。她在海淀文化宫参加了模特培训,演技日趋成熟,一发不可收。因为她身材长相都好,很快就有模特队找上门来。
渐渐她的收入多了起来。三年下来,终于靠自己的奋斗,挣足了1万元钱寄回了家。家人大惊,一个学生干什么事能挣了这么多钱?王小姐学业优秀,本来是想学成之后到外企做公关小姐。不久,她被北京某时装广告公司录用了。后来,她经常去参加一些全国性的模特大赛角逐。从此,又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我们常在报刊杂志上看到这样的故事,一个纯洁的青春小姐,“她们去大城市做了模特礼仪小姐、公关小姐、应召女郎、休闲小姐……她们每天佩金挂银,抛头露面,出足了风头,既令人羡慕,也招人非议,她的亲人、朋友知道后,对她横加指责,以至酿成悲剧。”
“模特”在她们眼中,实际上只是一种媒介,是某些人借以用来达到他们心中对高傲、快活、漂亮报复的缺口。这种隐隐而来的仇恨性情常常是莫名其妙的,没法解释它滋生的原因,但你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些“模特”和一般女人味道不一样。
尽管他们知道他们所说的“模特”大部分是业余的“野模”,尽管他们也知道“模特”是什么,但为了使他们的空虚和无聊有所寄托,便强加给模特许多低级庸俗的称谓。而后,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儿来。隐藏在这些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意欲是多么丑陋和可怕。
的确,模特队伍在我国是越来越大。重要的是,能进入模特经纪公司模特队的人,毕竟是少数。但谁能说清全国到底有多少半专业、准专业的模特有多少呢?
据一份资料显示,1997年时候,我国现有时装模特表演团队有500多个,职业模特约有8000多人,名模人数在120名左右。而无法统计的县市级业余模特、各大宾馆饭店的“野模”,则数不胜数了。
虽然模特职业已成为令人向往的好去处,公众从心底羡慕模特,但人们对模特的看法几乎没有本质的改变。这主要是那些“野模”给人们留下的公众形象的印象太差了。在一些人眼里,业余模特作为一种职业还不太“正经”,进不了正规的专业模特队的大多数人都有些躲躲闪闪的。她们这些模特们一向不告诉别人,自己是在干模特呢。农民式的蒙味意识与勇敢的一代新女性个性上的冲突,依旧没有变。
张小姐做模特倒很幸运。做模特前,曾在酒店当招待。高中毕业后,因为没考上大学,就到一家外资企业的酒店里当招待。她不仅人漂亮,而且气质高雅。身高1.76米,走起路来一阵风似的,为此老板训了她几次:“为什么你送酒上菜,跟三步跨栏似的?”
这下算是说对了,她本来就是西城区少体校篮球队出来的。十几岁的时候,没能进入市青年队,也就没什么发展了,就下来了。
到酒店工作那年,她才23岁。她在酒店的这份工作,挺惹人羡慕的。
她说:“干我们这行,别看走在街上神气十足,风度翩翩,可一回到酒店,那份高傲劲就没了。说话做事得小心翼翼,生怕客人发火。”
“有一次我上菜时,一位大同煤矿的款爷,从桌子底下摸我大腿,我不动声色地踢了他一脚,并礼貌地朝他笑笑。谁想,过了一会儿,他又伸手来摸我屁股。我火了,顺手抄起桌上的一杯饮料,装着不小心倾倒的样子,向他头上倒去。这下他也火了,站起身朝我就是一巴掌,打得我眼冒金星。老板赶来把我撤下了岗。”
“从那以后,我说什么也不上岗了。宁可去干厨房的活。就在我考虑是否离开这地方的时候,‘北京十佳礼仪小姐’评选开始了。”
“老板说:辞了你我真有点舍不得。你干脆练练猫步狗步什么的,去比赛吧。拿了名次,算是我酒店的名份,我奖你10万。其实,你真是块模特的料。”
“我想,我已经没退路了。干脆练吧。可一开始,模特知识一无所有,什么猫步、摆臂、提胯、展肩,听都没听过,走起来如猿似妖。”
“最可恨的是男朋友,听说我转行当模特,参加什么选美。他无论如何忍受不了,自己的女友去穿三点式当模特?我们大吵一场,便分了手。”
“其实,他是个挺好的人,大概是怕我真迷上了模特这一行,出了名。出了名,他的危机感就更大了。可我总不能什么事也不干吧?”
张小姐几经苦练,终于脱颖而出。在决赛场上她台步稳健大方、转体潇洒自如。摆臂、提胯,美不胜收。结果她仅以0.01分之差被挤出了“十佳小姐”之外。
她的落选,使评委和观众们惋惜。可她的老板却并不失望。他跑过来给她打气:“好样的,别恢心,下次接着来。”张小姐感激地望他,微笑着。
张小姐当然不甘心就此失败。在她这个造梦的年纪,渴望着登上梦之峰巅。张小姐正在期待着一个新的突破。她的老板早已为她参加“奥运风采”大赛报了名。
好在身边有老板的开导:“美的角逐就是这么残酷,幸运之神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你就尽管放心地参加。你参加就是为我们酒店争光。”这位老板还真够意思。他一下为张小姐订做了8套参赛的服装,把她当作“名模”来包装。
张小姐自然会全力尽心,她要在新的赛事中,实现他们共同的梦想。时装模特儿是令人羡慕的,一经出现立即牵来众多的目光,妙龄女性纷纷试图跻身这个行列,而又因了她们的美丽,吸引了更多异性的目光。她们创造着一个个现代神话。
是啊,一个女人只要把美丽溶入到生活中最能展示青春的岗位,才会灿烂光辉。
2.中国能成为服装大国吗
1993年5月16日。北京。天坛。
在昔日皇帝祭天的围墙内,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开幕了。几乎与此同时,地处大北窑的国贸中心也举办了“国际时装节”。
时装历来是模特们所钟爱的。15日,当皮尔·卡丹到中国来碰运气时,许多人认为他是在冒险。但卡丹却依然如故地瞄准了中国这块大市场。如今,他已在中国十几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时装店。卡丹在中国的成功,吸引了众多的外国设计师。这次的博览会上就有来自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英国、中国港澳地区的服装公司的设计师。这其中又包括意大利的瓦伦蒂诺、法国的皮尔·卡丹和费雷三位欧洲著名的服装设计师。江泽民主席15日会见了他们。
有人在这次的博览会上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在服装设计方面,中国将迎头赶上世界时装大国,并成为世界时装最重要的市场中心之一。
自1981年以来,已有众多外国企业同中国的企业合资建立了服装企业,引进了日本及欧洲的时装,并通过出口质量相同但成本很低的“中国制造”的服装,获取了数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服装设计师。如我国北京银梦制衣有限公司,于1991年3月首次推出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的时装“王新元”时装,为中国时装走向世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美术系教师魏丽华设计的时装以潇洒飘逸而闻名。用她的话说,潇洒是古往今来一切爱美之人刻意追求的服饰美的最高境界。中国歌舞剧院舞美设计师胡晓丹以几百套民族服装将中国旗袍、戏剧舞台道具和服装独具韵味、举世无双的美溶入现代时装。
内蒙古伊克昭盟羊绒衫厂的设计师舒弘,则以回归自然的设计风格,将中国传统图案最出色的部分——原始彩陶图纹融汇到高档羊绒衫的设计上。半山型的蜂纹,马家窑型的羊纹,给人以美的享受。
走向巴黎不是神话。上海服装研究所青年设计师陈珊华是中国第一位打进国际时装界的设计师。她深谙:一切艺术只有真正具有民族性,才是具有世界性的,时装设计也是如此。
1989年9月19日,巴黎。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时装节的表演。上海时装队的模特们穿着陈珊华设计的时装,引起巨大轰动。红黑相间的礼服,穿在模特身上飘然欲飞,博得巴黎时装城的喝彩。她们战胜了德国队的长裙和日本队的超短裙。法国时装大师圣·洛朗评价说,这组时装很有气势。
在巴黎第52届女装博览会上,黑龙江服装公司的胡静以自己的亚麻刺绣连衣裙入选。这是中国第二次打进国际市场。
周日,和几位对时装感兴趣的朋友一起逛商场。搞一次时装与美的即兴调查。时装给消费者带来了美的享受。时装不是青年人的专利,更不是美女们的专利。
在一个男衬衫柜台前,看到一批图案花哨别致的衬衫。花色很是稳重。这时一个银霜老者穿着这种衬衫走过来。一会工夫,发现有六七个老人打扮得都很时髦。如今就是不同以往了。
前不久,到友谊宾馆参加一个书商洽谈会,发现进进出出的老外们,在衣着上明显带着他们自己国家流行的特点,有的正统,有的随意,有的鲜亮,有的沉着。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穿了一件玫瑰色的上衣,显得非常精神。
在京城,许多消费者都愿去高档名牌柜台。他们说,这里的面料、款式、做工俱佳,花钱值得。
很难说这种消费观念,是不是由模特们引导而形成的。但是时装设计师的超前引导意识和模特们身着时装的美的引导,却深深打动了顾客们的心。
北京人讲究气派、追求京都风度。料子求纯色、款式讲新潮、气度求时髦、牌子求最高,“蓝天”、“雷蒙”、“凤凰”、“顺美”、“华歌尔”、“爱德康”、“卡地亚”、“皮尔·卡丹”等,几乎世界上各种名牌时装在京城都能见到它的风姿芳容。京城服装成了中国服装、乃至世界服装的缩影。人们懂得潇洒与美丽需要用高档服装来装点和体现。
作为古代皇城,京城经历了800多年的风雨变迁。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已经积淀了一种“皇家风度”,清代所崇尚的繁琐礼节和“唯我独尊”的气势,常常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穿衣戴帽的习俗。
而今,开放了,发展了,富裕了,加之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许多人都来到这座号称“东方奇观”的古城,各种各样最新潮、最讲究的服饰便常常影响着它,无形之中又给这座古城人民的衣着打下了印迹。北京成为全国衣饰的辐射之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爱美,不仅仅是一种漂亮,而是一种品位了。能挣钱、花新潮,使中国服装市场经济加快了进步的脚步,为服装业的发展和更多人的高档投向,起到了催化作用。人们不再用仰慕的眼光去崇拜美丽的模特、选美小姐所穿的美丽的时装。有钱,你也可以买回一个舒心的美来。
服饰,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和象征,在我们告别了畸形的审美观念和认识标准后,毕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愿人们穿出风采、亮出风度、体现出个性来。
爱美,没商量。是世界征服了中国?还是中国征服了世界?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难道这还值得怀疑吗?
3.在厚重的土地上寻找轻盈
如今报刊上刊登时装表演、招聘模特、选美大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姑娘们成双结对前去应试也很自然轻松了。人们对什么事只要一习惯就无所谓了。那种一讲到模特便联想到色情的愚昧无知已经受到人们的耻笑了。
那是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
5月17日,从西安来京的徐小平时装艺术造型有限公司,在中央民族学院礼堂,举行了一次汇报表演——’93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专场。
那时的时装表演队五花八门,有官方的、民办的、个人承包的,还有穴头组队的“野模”。这些时装队在各大中城市中星罗棋布,让人联想起歌星比歌儿多的情形。是啊,时装队在京城多得数不清了,以至有好事者大声呼吁:该是纯净一下时装模特队伍的时候了。
有模特就得有时装,有时装就得有设计师。缺了谁都不行。
开演前,我和林老师在后台找到了徐小平这位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服装设计师。
一个个身材高大的女孩,如云朵般地在后台里换装,悠然如仙鹤漫舞,艳丽夺目。
徐小平,早年毕业于西北纺织学院服装系,1979年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曾为影片《第十个弹孔》、《李清照》、《盗马贼》、《代号美洲豹》等十几部电影设计服装。
在深圳、长沙、武汉、广州,她率领着这支模特队伍走南闯北,赢得了好名声。她的设计风格非常讲究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巧妙兼并。从她的作品中我们会清晰、强烈地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合理结合。从“东方美妇”、“红太阳”、“福寿禄喜”、“孔雀飞舞”、“太阳玉手”等系列的100多个品种中,我们似乎能看到半坡遗址、秦兵马俑、茂陵、碑林的踪影。同时,从中我们又似乎能发现有点巴黎现代时装的风味,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也就是在热烈的色彩里走近沉静吧。”徐小姐笑着说。
同来的林老师,已有20多年的舞蹈教学经验,她想为家乡的妹妹请她们这个模特队去表演,她也想拉起一支队伍来,她在向徐小平取经,她们交谈得很热烈。
在这些活泼可爱的女孩中间,我发现一位姑娘很特别。她身材最高,1.84米,曾经是陕西青年女篮队员,今年24岁。现在是该队的首席模特,她的形象恬静高贵、举止大方舒展、派儿得很。
A小姐,则是全队最小的一名队员,今年17岁。高中一毕业,她便到了西北时装艺术团受过专业训练,如今加盟到徐小平时装艺术团。她说她找到了一个高标准的环境,在这里她可以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用产生的活力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她说他1.80米的个子,决不会老呆在西安,等以后翅膀硬了再飞吧,或深圳、或北京,到时再说吧。
F小姐,23岁,1.78米,曾入选陕西“十大模特”之列。她说她喜欢模特这个职业,时装模特走的是另一种舞台,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热情奔放的性格。她很自信地说自己的三围很达标,说不定日后还会走红呢。并开玩笑说:你赶快写写我吧,不然等我红了,是不是一种遗憾?她说得不错,她长得很美,表演极有韵味。她说她曾和本队的S小姐,一起拍了好几部电视片了。这次去深圳,被港台“星探”盯上了,非要请她签约,南下加盟。但她不愿去冒险,等基础打牢了再说吧。
S小姐,20岁,身高1.78米,刚从民航机场广告公司模特队出来。她说徐大姐的时装好看,一咬牙就辞了铁饭碗,跟着跑出来了。她还画得一手好画儿,曾在上高中时,拿过西北五省书画大赛一等奖呢。
采访很短。她们要上台表演了。这几位小姐平淡无奇的心态,无不表露出西北女子那种天生的厚重。她们都表示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离开西安到外面打天下的可能。
那么,我祝愿她们心想事成,事业有成。当时,她们在这支时装队里,平均每场表演能拿20元。有名次的名模,则为30元。
因为徐小平设计师的名气,在西北响当当。所以她手下的模特,还是较听话的。她能根据模特的自身条件,设计服装。为模特们增色不少。来自兰州、宝鸡、汉中的姑娘们大多是慕徐小平的时装队的名气、阵容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