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凡看到沈宓那自信而又洒脱的背影,脑海中忽然回想起她们刚认识的那段时光。那时候吴静凡的工作室刚刚成立,所有事情都由她一个人负责,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于是,她就在58同城、以及朋友圈发布了要招聘助理的信息。
信息发布的第二天,她接到了很多电话。有58同城推广部打来的介绍产品的电话,还有什么职介所、甚至还有猎头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甚至还有房产中介以及银行信贷中心的电话,就是没有一通求职者的电话。于是,她一气之下关上了58同城的招聘帖子,就连58同城的账号都注销了,甚至还将手机设置成了拦截一切陌生来电。她的世界总算恢复了清净。原来国内互联网的繁荣就建立在客户信息同享上?她觉得有必要跟她的患者吐吐槽,让这些大佬出手打打歪风邪气。
就在她心灰意冷,打算像职介所妥协的时候。她邮箱里收到了这样一封求职信:MISS吴,你好。我叫沈宓,1984年出生于东北的省会城市,在清华学习的应用心理学,现在刚刚在哈弗得到了博士学位。我是从朋友那里得到了您的招聘信息,不知道我有没有机会加入你的工作室。我的要求不高,早晨9点上班,下午3点下班,周末双休就可以。因为我不久前离婚了,有一个五岁的女儿需要照顾。如果可以,请尽快回复我谢谢。
吴静凡看完信,直接在下面回复两个字:好的。
沈宓就这样跳过面试,直接进入了当时还只是一个空壳的静凡心理工作室。她就像个温柔的邻家大姐姐陪在吴静凡身边,耐心细致的处理好所有琐碎的事务。比如,每个月房租水电的缴纳,设备购入安装,来访者预约等等。她虽然会晚来半小时,早走两小时,但她的工作效率非常高,总能超额完成,这使吴静凡觉得特别轻松。
那时候静凡心理工作室还没有打开局面,没有什么稳定的来访者。沈宓就在几个社交网站的论坛上,开了帖子,引导网友说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她再以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而收获知名度。工作室也的确在这个渠道上收获了一些同城的咨询者,但最后能够负担得起咨询费用的屈指可数。因此,心理工作室一度发不出薪水。为此吴静凡对沈宓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但沈宓却只是温和的笑笑,说:“别难受,工资就当是我入股了。以后工作室做大了,让我做合伙人就行。”
无论是那个新兴行业在最初起步的时候,总会遭遇各种不理解。就连马神当年不也四处碰壁吗?吴静凡曾一度这样安慰自己。直到2016年明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身亡,引发了全民对抑郁症重视,以及国家对心理疾病的重视。心理学的春天来了,心理咨询业的春天来了,静凡心理工作室在经历了10个月的财政赤字后,迎来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