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标题是引用于清朝乾隆皇帝题在汝窑圆洗上的两句诗,除此之外乾隆皇帝最少在十几件汝瓷上留下了诗句,可见汝瓷之珍惜。
……………………………………………………………………………………………………
河南宝丰虽然在后世很少听人提起,但是在北宋期间这里还是一座很繁华的城市,至少周明在这里也可以使用交子。后来周明想明白了,这宝丰由于这宝丰酒以及汝瓷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的商队前来,而方便携带的交子自然也随着商队出现在了这里。
周明昨天想了一夜,觉得自己进入汝窑的可能性并不大,虽然他现在也粗通几种制瓷技艺,但是现在这汝瓷虽不是官窑,但胜似官窑。
在官窑还有没有设立的时候,生产贡品的汝窑其实就是官窑。虽然没有给予汝窑这个名分,但是官府却也在这里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汝窑。
因此这汝窑吸引了很多的制瓷大师,相比这些制瓷大师,周明觉得自己一点优势的没有。进入其中的可能性小之又小。
若是以普通帮工的身份进去了,周明害怕自己又接触不到汝瓷的制作工艺,这样一来,他的目的也没有办法达到了。
这些情报都是昨天周明找店小二打听来了,就像电视里演的一样,店小二可能其他的不行,但是在这人来人往的酒楼当中做事,这知道的事情的确比普通的老百姓要多得多。
而且从店小二的口中周明得知了这管理汝窑的管事,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钱,而是喜欢书画。
既然周明没有办法以正规的渠道进去,那么周明也只好从这汝窑的管事入手了。为此周明那好让店小二帮自己准备的木炭笔,去了一趟怡红院,给一位姑娘画了一幅素描。(这木炭笔就是简易的铅笔,在周明第一次进入任务副本的时候研究出来的。)
周明不擅长其他的绘画技巧,只会画画简单的素描。但是这素描在这北宋还未出现过,想来应该会让钱焯喜欢,这钱焯就是汝窑的管事。
怡红院的姑娘看到周明为自己画的素描之后,非要自荐枕席,睡周明一晚,不,非要让周明睡一晚。周明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周明总感觉要是答应了她的话,恐怕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冥冥之中周明好像看到了一只名为河蟹的神兽在监管的万界。)
虽然周明拒绝了那位姑娘,但是还是又给她画了一幅素描,被她当做珍宝一样收藏了起来。
拿好画好的素描请人裱了起来,然后买了一些糕点,将交子放到了里面。提着这些礼物,周明便向着钱焯的住处走去。
……
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了,周明现在已经正式的成为一名汝窑的小监工。
在周明给钱焯送完糕点之后,第二天周明就被任命为监工。这也就是汝窑还没有被正式收为官编,不然周明可不会这么轻松的就能成为一名监工。
周明作为监工的任务就是监督各位制瓷大师的手下,对,只能监督那些大师的手下学徒。那些大师周明可没有权力去监督。
那些大师都是能直接和钱焯对话的人,在这汝窑当中的地位可比周明强多了。
虽然周明这个监工权利没多大,但是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便利。周明也能和那些大师们说上两句话。有时候周明顺嘴提上的一句后世制瓷方法,也会让大师们拍手称赞。
周明发现自己第一次获得奖励那个初级明朝景德镇民窑制瓷技能真的帮了他很多忙,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和大师们混熟了的周明,终于获得可以跟着他们学习汝瓷的制作的许可。
这标志着周明终于朝自己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不像后世新汝窑烧制汝瓷那样,有着明确的配料配比,和科学计量的烧制过程。
在北宋年间,每一件的汝瓷的面世都是上天的恩赐。
即使是烧制手艺最好的大师,也不能保证自己每件瓷器都能烧制成功。
大部分的人可能一窑都出不了一件完美的汝瓷。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除了他们丰富的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各自的秘方。
周明进入汝窑之后才知道汝窑内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门为皇家烧制汝瓷的,窑内的人都叫这部分窑场为汝官窑。大师们也都是在这部分窑场。而另一部分则是出产民用瓷器,被称为汝民窑,一般主事的工匠都是大师们的弟子或者学徒。
周明就跟着大师们在这汝官窑里面工作。记得第一次周明见到一位大师成功烧制了一件汝瓷,那是一件汝瓷碗,釉色天青,釉面布满蟹爪条纹。在周明看来这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但是由一旁的内务官仔细的检查了一番,说是不合格,要当场砸毁。
一件后世价值万金的汝瓷器就这样在周明面前被砸,那一刻让周明心痛的难以言语。
汝官窑的汝瓷大多数都是天青色,偶尔也会有天蓝,粉青,月白等釉色。素来有“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的美誉,而汝民窑出产的瓷器釉色则是丰富多彩的。
文人骚客们更是喜欢天青釉色的汝瓷,赞美汝瓷的诗句大多都是描绘汝官窑出产的汝瓷。
“淡青冰裂细纹披,秘器犹存修内遗”就是乾隆皇帝亲自为汝官窑汝瓷题的诗,原本周明打算是随便带一件汝瓷回去的,现在周明的目标就变成了带一件汝官窑的瓷器回去了。
时间荏苒,转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周明已经正式出师了,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汝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