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2900000044

第44章 《楚辞》研究方法论(9)

闻一多。天问释天[J]。清华大学学报,1934,(4)。

闻一多。九章解诂[J]。清华大学学报,1948,(2)。

闻一多。真的屈原[J]。北京大学学报,1979,(5)。

闻一多。论《九章》[J]。社会科学战线,1981,(1)。

吴代芳。关于屈原的爱国思想及其它——和曹大中同志商榷[J]。云梦学刊,1985,(3)。

吴广平。20世纪宋玉研究述评[J]。中州学刊,2002,(1)。

吴广平。宋玉著述辨[J]。文献,2003,(3)。

吴广平。宋玉宅考辨[J]。湘潭师院学报,2003,(6)。

吴广平。宋玉故里考辨[J]。江汉论坛,2003,(10)。

吴孟复。屈原晚岁行踪与卒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1985,(3)。

吴明贤。《九歌》为司马相如所作辨误[J]。四川师大学报,1984,(3)。

吴贤哲。《招魂》作者与被招者问题再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2,(6)。

吴郁芳。屈原职业考[J]。江汉论坛,1982,(11)。

吴郁芳。屈原是江陵人,不是秭归人[J]。江汉论坛,1988,(2)。

吴郁芳。屈原不是自杀的[J]。江汉论坛,1990,(10)。

X

夏太生。论楚辞的消亡[J]。东北师大学报,1997,(1)。

萧兵。《天问》的宇宙观念——《天问新解》引论之一[J]。湖南师院学报,1979,(1)。

萧兵。论《九歌》不是原始戏剧——《九歌十论》之八[J]。求是学刊,1979,(4)。

萧兵。论《九歌》篇目和结构——《九歌十论》之五[J]。齐鲁学刊,1980,(3)。

萧兵。论《九歌》的思想和“寄托”——《九歌十论》之十[J]。兰州大学学报,1982,(2)。

萧兵。在广阔的背景上探索——兼谈《楚辞》与中华上古四大集群文化及太平洋文化因子的关系[J]。文艺研究,1985,(6)。

肖兵。对《楚辞》学研究的思考[J]。求索,1986,(1)。

肖兵。《离骚》的三次飞行[J]。四川师大学报,1987,(4)。

谢东贵。《离骚》为屈原绝笔[J]。江汉论坛,1987,(7)。

谢东贵。屈原绝笔研究述评[J]。求索,1991,(6)。

谢元震。从战国楚历推算屈原的生年[J]。东南文化,1990,(4)。

辛稼。论屈赋和楚文化的渊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熊任望。对于《离骚》题意等几个问题的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1978,(2)。

熊任望。论《招魂》为屈原自招[J]。河北大学学报,1986,(1)。

熊任望。再论《招魂》为屈原自招[J]。河北大学学报,1987,(1)。

熊任望。《卜居》《渔父》真伪辨[J]。职大学报,1994,(2)。

熊任望。《招魂》“屈原自招”说答友难[J]。河北大学学报,2007,(4)。

徐声越。《远游》疑出于汉人之手[J]。华东师大学报,1980,(5)。

徐耀明。《九歌》源流考略[J]。湖北大学学报,1982,(6)。

徐志啸。楚辞与巫风[J]。学术论坛,1985,(10)。

徐志啸。论《天问》《橘颂》之题旨与来源——与三泽玲尔先生商榷[J]。学术季刊,1987,(4)。

徐志啸。汉代楚辞研究述评[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90,(2)。

徐志啸。九歌:求生长繁殖之歌[J]。文学评论,1990,(3)。

徐志啸。《九歌》应是九篇[J]。云梦学刊,1991,(1)。

徐志啸。近代楚辞研究述评[J]。思想战线,1992,(5)。

徐志啸。中日文化交流背景及日本早期的楚辞研究[J]。北方论丛,2004,(3)。

徐志啸。日本学者的楚辞持疑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4)。

徐志啸。日本现代楚辞研究述评[J]。江海学刊,2005,(1)。

许富宏。从《抽思》《思美人》看《离骚》求女的喻意[J]。云梦学刊,1996,(3)。

许富宏。关于《大招》的作者、创作背景的探索[J]。云梦学刊,1999,(2)。

许富宏。再谈《橘颂》的创作时间——兼与赵逵夫先生商榷[J]。云梦学刊,2000,(6)。

Y

杨成孚。《离骚》“求女”解新论[J]。南开学报,1995,(5)。

杨公骥。漫谈楚的神话、历史、社会性质和屈原的诗篇(上)[J]。东北师大学报,1959,(4)。

杨公骥。《诗经》、《楚辞》对后世文学形式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1986,(5)。

杨延、多洛肯。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略论屈原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2)。

杨义。《离骚》的心灵史诗形态[J]。文学遗产,1997,(6)。

杨义。《天问》:走出神话和反思历史的千古奇文[J]。中国社会科学,1998,(1)。

杨义。《离骚》的诗学机制[J]。文学遗产,1998,(1)。

姚奠中。旧事重提——关于屈原的存在与否和评价[J]。山西大学学报,1984,(4)。

姚小鸥。离别之痛:《离骚》的意旨与篇题[J]。文史哲,2007,(4)。

姚益心。《天问》题旨探微[J]。复旦学报,1988,(4)。

乂田。《九歌》作者新考——兼《九歌》非屈原作品补证[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1)。

亦云。关于《九歌》各篇的次序问题[J]。学术研究,1981,(3)。

易重廉。《九歌》“九”义释[J]。文史哲,1984,(6)。

殷光熹。屈原思想流派辨[J]。思想战线,1981,(3)。

殷光熹。《大招》的作者及写作年代考辨[J]。贵州文史丛刊,1985,(1)。

殷光熹。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J]。思想战线,1988,(3)。

殷光熹。《招魂》四题[J]。思想战线,1990,(4)。

殷光熹。《天问》结构的独特性[J]。云南大学学报,2003,(2)。

殷光熹。《天问》题名考辨[J]。思想战线,2004,(1)。

殷光熹。《惜往日》“疑点”辨析[J]。职大学报,2006,(3)。

郁龙余。楚辞与文化交流[J]。晋阳学刊,1998,(5)。

喻宗汉。屈原故乡考[J]。江汉论坛,1988,(5)。

袁珂。《九歌》十神说质疑[J]。读书,1988,(7)。

Z

翟振业。《天问》题义新解[J]。学术月刊,1985,(11)。

翟振业。《天问》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师大学报,1994,(1)。

翟振业。试论屈赋的文化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1999,(1)。

詹安泰。论屈原的阶级出身、政治地位及其在文学上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1955,(2)。

张采毅。试谈《离骚》中的“三次求女”[J]。陕西师大学报,1980,(2)。

张崇琛。博大、和谐、深邃、持久——《离骚》象征探微[J]。固原师专学报,1994,(1)。

张宏洪。一元与多元的完美相融——二论《天问》的艺术成就[J]。喀什师院学报,1994,(2)。

张宏洪。《离骚》作年考论[J]。喀什师院学报,1985,(3)。

张家英。《卜居》《渔父》作者商兑[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1989,(4)。

张君。论《招魂》非屈子之作[J]。青海社会科学,1986,(3)。

张俊麟。“惟秦八年、岁在君滩”求因——试析“郭沫若先生用岁星超辰法推算屈原生辰说”之正误[J]。人文杂志,1994,(5)。

张骏。试从汉代隐逸文化看《远游》的作者及时代问题[J]。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5,(4)。

张来芳。现代楚辞研究鸟瞰——《楚辞学史》之五[J]。赣南师院学报,1988,(4)。

张来芳。汉代楚辞学述略——《楚辞学史》之一[J]。南昌大学学报,1989,(2)。

张来芳。回顾·思索·展望——楚辞学工程构想[J]。江西社会科学,1993,(2)。

张利群。汉魏屈赋论争的批评学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9,(2)。

张强、杨颖。《九歌》主题研究述评(上)[J]。徐州师大学报,2006,(4)。

张强、杨颖。《九歌》主题研究述评(下)[J]。徐州师大学报,2006,(5)。

张强。“楚辞”的初义和能指[J]。东南大学学报,2001,(3)。

张庆利。《招魂》研究述评(上)[J]。绥化师专学报,1987,(2)。

张庆利。《招魂》研究述评(下)[J]。绥化师专学报,1987,(3)。

张庆利。关于近年屈原爱国主义思想问题的争鸣[J]。绥化学院学报,1988,(4)。

张庆钊。论楚辞生成的文化背景[J]。贵州文史丛刊,1993,(5)。

张汝舟。再谈屈原的生卒[J]。文史哲,1957,(5)。

张世春。屈原生于江陵考辨[J]。暨南学报,1991,(3)。

张树国。《悲回风》为《九章》“大尾”说新证及作者问题[J]。淮阴师院学报,2004,(2)。

张树国、梁爱东。《远游》结构的内在矛盾、作者及文学影响[J]。淮阴师院学报,2006,(2)。

张啸虎。论宋玉[J]。江汉论坛,1980,(4)。

张兴武。《楚辞·招魂》作者考辨[J]。青海师大学报,1992,(4)。

张叶芦。《涉江》非屈原作说辨惑——兼谈对有关屈赋真伪之争的拙见[J]。浙江师院学报,1983,(3)。

张叶芦。《远游》为屈原作补辩[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2)。

张叶芦。论《九章》篇次[J]。温州师院学报,1991,(2)。

张元勋。关于屈原放逐的辨正[J]。齐鲁学刊,1984,(6)。

张正明。屈原爱国思想试析[J]。江汉论坛,1986,(3)。

张中一。《九歌》是叙述楚国反击秦军胜利的祭祀歌[J]。贵州文史丛刊,1994,(2)。

张中一。试论《离骚》的写作地点与年代[J]。云梦学刊,1985,(3)。

张中一。考订《九歌》应是楚天神、地祉、人鬼之祭歌[J]。贵州社会科学,1988,(12)。

张中一。屈原故乡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2)。

张中一。《招魂》乃屈原自招新证[J]。贵州文史丛刊,1995,(1)。

张中一。论《远游》不是屈原的作品——与罗漫《〈远游〉与屈原的绝命词》一文商榷[J]。井冈山师院学报,1996,(2)。

章培恒。关于屈原生平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81,(10)。

章培恒。从《诗经》、《楚辞》看我国南北文学的差别[J]。中国文化,1989,(1)。

章培恒。关于《大招》的写作时代和背景[J]。复旦学报,2006,(2)。

赵辉。屈原与黄老——屈原思想体系新探[J]。湖北师院学报,1988,(4)。

赵逵夫。囊括杂体功在诠别——屈赋形式上的继承问题新探[J]。贵州社会科学,1986,(10)。

赵逵夫。《离骚》的创作时地考[J]。江西社会科学,1986,(4)。

赵逵夫。屈赋对古诗风格、情调的继承与创造[J]。江西社会科学,1988,(4)。

赵逵夫。论屈原在完成歌诗向诵诗的转变方面所作的贡献[J]。西北师大学报,1989,(1)。

赵逵夫。屈原未放汉北说质疑与被放汉北新证[J]。中国文学研究,1990,(3)。

赵逵夫。《哀郢》释疑并探屈原的一段行踪[J]。荆州师院学报,1994,(4)。

赵逵夫。唐勒《论义御》与楚辞向汉赋的转变——兼论《远游》的作者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1994,(5)。

赵逵夫。屈原的早期任职与《大招》之作[J]。云梦学刊,1995,(1)。

赵逵夫。唐勒《论义御》校补[J]。西北师大学报,1995,(1)。

赵逵夫。屈原在江南的行踪与《涉江》《怀沙》的作时[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5,(4)。

赵逵夫。日本新的“屈原否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根源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1995,(4)。

赵逵夫。屈原被放汉北云梦任掌梦之职考[J]。北京社会科学,1996,(1)赵逵夫。《天问》的作时、主题与创作动机[J]。西北师大学报,2000,(1)。

赵逵夫。楚辞研究前景的展望[J]。甘肃社会科学,2006,(1)。

赵沛霖。近年来屈原生平研究述评[J]。渤海大学学报,1984,(4)。

赵沛霖。《离骚》求女的寓意及其观念基础[J]。河北学刊,1991,(1)。

赵沛霖。《九章》伪作说的缘起与发展[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1)。

赵沛霖。屈原爱国精神研究与历史理论的发展——屈原研究述评之一[J]。广州师院学报,1994,(3)。

赵沛霖。本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浅说[J]。中州学刊,2000,(3)。

赵沛霖。近年楚辞研究新课题发展趋势[J]。贵州社会科学,2000,(5)。

赵新华。论北方中原文化对楚辞之形成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1)。

郑丹平。《天问》——屈原的拟史诗[J]。思想战线,1991,(3)。

郑继家。《九歌》为祭歌说献疑[J]。盐城师院学报,1985,(3)。

郑良树。论《宋玉集》[J]。文献,1995,(4)。

郑文。读《〈屈原列传〉新探》兼论《离骚》创作的时间[J]。西北师大学报,1962,(4)。

郑文。驳《〈九歌〉作于汉代诸证》[J]。西北师大学报,1963,(3)。

郑在瀛。巫官屈原九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2)。

周秉高。《招魂》写作时地新探[J]。职大学报,1994,(2)。

周秉高。《九辩》层次及其他[J]。职大学报,2000,(1)。

周秉高。楚辞历数考[J]。职大学报,2007,(3)。

周东晖。屈原辞赋悬日月——屈原作《离骚》的否定之否定[J]。四川师大学报,1984,(3)。

周复刚。论楚辞称名与结集内涵之嬗变[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3)。

周禾。《招魂》:屈原魂归楚国论[J]。华中师大学报,1997,(6)。

周建忠。《离骚》题义解说类览及反思[J]。文史哲,1990,(6)。

周建忠。当代楚辞学漫议[J]。中州学刊,1992,(3)。

周建忠。《离骚》研究五题综述[J]。衡阳师院学报,1993,(4)。

周建忠。中国二十世纪“楚辞学史”研究论文总目[J]。职大学报,1996,(1)。

周建忠。中国二十世纪“楚辞学史”研究论文总目(连载二)[J]。职大学报,1997,(1)。

周建忠。关于楚辞研究的对象审视与历史回顾——楚辞研究一百年[J]。贵州社会科学,1997,(5)。

周建忠。20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楚辞研究一百年》之二[J]。中州学刊,1997,(5)。

周建忠。论二十世纪楚辞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抗日战争时期的楚辞研究[J]。中国文化研究,1999,(2)。

周建忠。楚辞研究热点透视[J]。云梦学刊,2000,(3)。

周建忠。《哀郢》作意研究史略[J]。中州学刊,2001,(1)。

周建忠。二十世纪中国楚辞研究著作总目[J]。云梦学刊,2001,(6)。

周建忠。《离骚》“求女”研究平议[J]。东南文化,2001,(11)。

周建忠。《离骚》层次结构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周建忠。屈原仕履考[J]。文学评论,2005,(2)。

周建忠。《楚辞》层次结构研究——以《离骚》为例[J]。云梦学刊,2005,(2)。

周建忠。出土文献·传统文献·学术史——楚辞研究与楚文化研究的关系与出路[J]。文学评论,2006,(5)。

周建忠。屈原“流放江南”考[J]。文学遗产,2007,(4)。

周健。九歌九篇无《国殇》、《礼魂》[J]。湘潭大学学报,1982,(1)。

周苇风。《楚辞》编纂体例探微[J]。文学遗产,2006,(5)。

周苇风。楚辞辩体[J]。云梦学刊,2007,(2)。

周文康。“《九歌》承王命作于怀王十七年说”质疑——与孙常叙先生商榷[J]。扬州大学学报,1983,(3)。

周小龙。《渔父》三题[J]。江海学刊,1996,(6)。

周致中。离骚篇名臆解[J]。上海师院学报,1981,(4)。

朱碧莲。“离骚”是“告别蒲骚”吗?[J]。苏州大学学报,1986,(1)。

朱碧莲。唐勒残简作者考[J]。中州学刊,1992,(1)。

朱炳祥。论考据学的复兴——21世纪楚辞研究方法论展望[J]。理论月刊,1998,(9)。

朱华英。传统屈骚批评方法的现代转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

朱季海。《远游》略说——兼评廖胡二家中失[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97,(5)。

竹治贞夫[日]。关于《楚辞释文》的作者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1993,(1)。

2.学位论文

(1)硕士学位论文

陈虹。《九章》研究[D]。浙江师大,2006。

陈亮。《九歌》“二湘”研究[D]。南京师大,2006。

陈玉洁。《九歌》性质、神祇及“代拟”艺术研究[D]。安徽师大,2003。

高勇。屈原作品中“人神恋爱”主题的解读[D]。西北大学,2003。

胡棋智。《离骚》研究[D]。贵州大学,2006。

梁奇。《山海经》中神人形象研究[D]。郑州大学,2009。

刘庆安。《九章》时地研究[D]。南京师大,2007。

刘孝红。《远游》的作者问题、文化背景和文本研究[D]。广西师大,2007。

刘志宏。《离骚》“香草美人”抒情模式研究[D]。首都师大,2003。

罗建新。汪瑗《楚辞集解》研究[D]。安徽师大,2004。

潘莉。《九歌》研究二题[D]。贵州大学,2006。

任强。屈原《九章》研究[D]。安徽师大,2005。

孙宗晓。九歌初论[D]。浙江师大,2003。

王长红。《天问》研究通论[D]。山东大学,2006。

王伟琴。宋玉作品考辨[D]。郑州大学,2006。

王媛。《远游》的内容、形式与抒情模式研究[D]。首都师大,2004。

(2)博士学位论文

罗建新。《楚辞》意象之构成考论[D]。上海大学,2010。

史建桥。《天问》的思想内容与结构特征[D]。首都师范大学,2006。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

同类推荐
  • 爱之弦

    爱之弦

    本书系作者的个人诗集。诗集分“爱的日记”、“爱之梦呓”、“爱如流星”三个部分,共收录现代诗歌150余首。诗作虽多浅白,有些甚至略显笨拙,但清新、自然,且由于作者的哲学博士背景,诗作吟诵的虽然是“爱”,但折射的却是“人”,是人生、是世界、是人与世界的联系。
  • 海归抢滩中关村

    海归抢滩中关村

    本书介绍在中关村创业的代表性海归企业的决策人,记述其留学过程、海外经历、回国感悟及创业的历程与事业发展。
  • 花朵的布局

    花朵的布局

    《花朵的布局》本书收录了作者十篇新散文作品:《第一束花》《告诉》《花朵的布局》《减法》《绿化科的笔记本》《女孩快跑》《算术题》《替身》《庭院》《转身》。格致是新散文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有着浓浓的诗意,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的运用,使她的散文呈现出一种释放性传导,使最难以言传的复杂细微的感受得到最充分的表达。
  • 新罗马帝国梦

    新罗马帝国梦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这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战争,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既有沙尘漫卷,万炮齐鸣的陆战,又有波涛汹涌、巨舰沉浮的海战,还有万里搏击、狂轰乱炸的空战。战争双方无时无刻不处于兵锋相对、殊死较超之中。可谓谋用其尽,兵用其极,演绎出一场又一场波谲云诡的战争风云。
  • 德国故事

    德国故事

    旅居德国以来,带着审视和思索的目光,我对德国社会、文化、传统、人文、历史、政治各个层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有感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他们背后的故事,因此写就这一篇篇文章。它们是德国社会现状的缩影,真实反映了德国现今的民生百态。生活窘困却热心助人的邻居“艾普一家”;无私为埃塞俄比亚和尼泊尔孤儿慈善捐助的“女友伊纳丝”;热爱中国、痴迷中文的“勃兰登堡先生”;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自我奋斗的“柏林女孩莫妮卡”;反应典型德国乡村风貌和民风的“别样村庄”;反应德国人爱国情怀和精神风貌的“世界杯在德国”和“年轻的对手”;反应德国人文情怀和博爱的“在德国考驾照记”“养女丽萨”,等等。他们或许来自不同阶层,有着不同的性格与人生,但正是他们构成了五味俱全的德国故事。
热门推荐
  • 我来了你是否还好

    我来了你是否还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和回忆,而杏一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她没有很光鲜的外表,却拥有一颗善良又温暖的心,同时,她也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生。她有些胖胖的,虽然有些自卑,却可以勇敢的追求自己的爱情。杏一为了梁星亦,她做了好多无厘头的事情。虽然每个无厘头故事的结尾都是那么的可笑,但里面却也包含着一个女生对爱情的期盼和执着。
  • 赤月心魔

    赤月心魔

    一个被世人遗弃的孩子,无端被卷入争斗,凭借自己坚定的意志,走向自己的世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得失之间体会人间世态炎凉,尔虞我诈。从而能体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身怀异宝却不自知,孤独的修行,只为能然身边的人能避免乱世。恐怖血脉,磨砺性情,不屈不挠。
  • 毕业之后,你在哪里

    毕业之后,你在哪里

    刚升初一的几位少年巧妙的机缘相识在了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他们在一起打打闹闹,有哭有笑,就这样他们的初中生活结束了,他们被分到不同的高中,在高中三年的生活中他们不管是否在同一所学校,心里却都在惦记着彼此,分分合合,就这样巧妙的故事开始了……
  • 不完美的意外

    不完美的意外

    意外,随时都在发生,而任何一场我们以为的意外,都有可能是某个人的处心积虑。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片黑暗,大多数都被扼杀在了摇篮,但有一部分却被滋养,壮大,直至肆虐……
  • 告诉自己:考试不怕

    告诉自己:考试不怕

    如果你考试成绩不佳,并由此而产生面对考试的畏难情绪,甚至焦虑心理……告诉你:考试并不可怕!只要你做好了考前的心理准备、保持身体健康,掌握临场发挥的有效技巧,那么,你就能抛开压力,从容应考。如果你基础知识不牢,并由此产生考场上的不自信,甚至心里慌张……告诉你:考试并不可怕,只要你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听课效率,在知识点的学懂、学透、学精上下工夫,并改变弱势学科,那么,你就能信心百倍地获取高分。
  • 妖心蠢蠢欲动

    妖心蠢蠢欲动

    “你脸红,还脸红,再脸红,我就吃掉你。”她不怀好意的靠近了他。“(⊙_⊙)?”他睁大眼,不敢相信的看着面前轻灵可爱的少女,他的脸没红,变的惨白,是被她吓的,他只是一颗圣灵果而已啊。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转过他的身后,拿起了桌上的红苹果,轻起红唇,甜甜的咬了一口。“恩,真好吃。”门外男人完美的脸上带着宠溺的笑意。“小妖妖,你又在逗圣灵玩了?”她飞快的跑到门口,看着眼前一身白衣身体健硕修长的男人。“没有的事,人家只是想吃个苹果嘛,哪知道圣灵那么胆小。”他的脸上带着无奈,“好了,你不是好久都没去过丛林了吗,明天就可以去了。”她眨动着长长的眼睫毛,不是说明天狐狸要来的吗,那个总是说她坏话的家伙。“好。”就让他白跑一趟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召唤创世

    召唤创世

    一介鬼才外科医生洛天穿越到召唤称霸的唤灵大陆。意外拥有神奇唤灵“手术台”的洛天能够将尸体和残骸缝接成新式召唤兽并赋予生命和灵魂。听说敌人的神兽冰霜巨龙一口龙息冰封千里?听说敌人的神兽狱炎火龙一口龙息焚化十方?“既然这么厉害,那我就创造个冰火双头龙玩玩?”
  • 许你承诺

    许你承诺

    顾承诺,我愿意做你永远的阿阳,爱你,宠你,照顾你,让我做你孩子的父亲,让我做你永远的丈夫,然后我们也会有很多自己孩子,你可不可以不要再离开我,我许沐阳不能再没有你,请让我许你承诺,我的丫头,你愿意吗?
  • 花落桥头盼君回首

    花落桥头盼君回首

    为你轮回,为你痴情。只等花再落奈何桥头,已物是人非,留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