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北京的所有建筑中,耗时最长的要数天坛了。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1406年,完成于1420年。
明王朝用工14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为天地坛。1534年,把天地坛改称天坛,成为我国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建于1420年,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1530年。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我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
天坛建筑是我国古文化的载体。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我国古建筑中罕见的实例。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
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等。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1752年重建。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1420年。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
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支撑上层屋檐。殿顶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是一座庑殿式大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长的贯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神乐署在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始建于1420年。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明代叫神乐观。1420年明代迁都到北京时,有300名乐舞生随驾进北京,以后明代神乐观常保持有乐舞生600名左右。
古都北京另一处著名的建筑是悬挂三千塔玲的万寿塔。万寿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建于1576年。塔为八角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50米,各层檐口都悬挂铃铎。此塔是仿天宁寺辽塔建造。
万寿塔雄伟壮丽,雕琢精美,是明代单层多檐式塔极重要的范例。万寿塔的动人之处还有它的塔铃,塔上原有塔铃3000多个,每逢微风拂起,塔铃随风而响,优美悦耳,人们因之都叫它“玲珑塔”。
万寿塔塔基为双层须弥座,须弥座之上为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每层还有佛龛24个,曾经供奉镏金铜佛312尊。塔身四面雕券门,四面设券窗,门窗两边塑金刚神像,塔身八角雕盘旋飞龙。
万寿古整座古塔挺拔秀丽,雕刻精美细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