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新的一年代替旧的一年,乡村也在慢慢的变化着。年轻的一辈也离开了这个陪伴自己走过童年的故土,去了每一个城市,有的去了北京,有的去了上海,有的去了深圳,有的去了广州……每个人都希望出去闯荡一番,哪怕只是一个街头小吃店的伙计,也或者是工地成天忙来忙去的工人,每个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证明给世人看。
老余家依然没有一点起色,还是一贫如洗,大女儿虽然满足了她想上学的愿望,可是家里的原因,她不得不去想放弃自己的学业事!老余一直苦口婆心的劝说,可这孩子就是倔的很,像他,死活不去报名,眼看着快开学了,老余的心里越来越着急。
“燕儿咱可把话撂这儿,不是爸不供你读书,你不要因为咱家这样就不去读书,只要你想读,俺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老余也清楚,这丫头多半不去报名,是因为这样的家真的支持不了她上学的费用了,但是老余哪怕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娃读书,以前不觉的这读书有多重要,自从小女儿起名字的那次事情后,他铁了心要供这两娃好好读书,不过这家未来如何,只要娃们学习好,再艰苦他都不怕。
“现在你妹还小,不用上学,即使到了年纪也不耽误你。”不管老余怎么说,这孩子就是不去。
“我不去,打死我都不去。”余思燕把书包扔了桌子上,把头一撇,坐在椅子上和老余赌起了气来。
“你……”老余刚要伸手打她,手突然旋在半空中,最后还是没打下去。
“唉!算啦!由你吧!”老余也气的说出上话来,只是依旧拿起他的烟锅子,点着,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不过燕儿,俺可和你说好了,不读书也行那就陪俺下地干活!”老余没办法只能拿这事儿吓唬吓唬她。毕竟田里的活可是没有读书那么轻快哩!
“还有丑话说在前头,不是你爸我不供你,是你自愿的,别到时候怨这怨那的!”老余轻哼了一声,胡子被气得都立了起来,径直走出了小院里,扛起锄头,去了田里,他心想,估计孩子小拗不过弯儿,这样他一出去,估计一会儿就去学校啦虽然老余算盘打的精明,可是他这大女儿就是倔。
晌午,太阳就像钢铁厂里炼出的钢水,炙烤着每一寸土地。老余现在忙的很,忙了外面还要忙家里,对于这个家,他特别特别的重要!已经五十好几岁的他,依然奔走在乡间的田野里,或许这就是每个身在农村的人的父亲的样子吧!没有宽阔的臂膀,总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从来不知道辛苦的他,抡起了锄头,恰到好处的呵护着田里的每棵庄稼苗。
“老余头,晌午啦!该回家咯!”乡亲们不约而同的你喊我,我喊你的提醒着每一位劳作的人,同时也陆陆续续的往家赶,看着他们一个个黝黑黝黑的身影,就像是这辛勤的燕儿一般。劳作了一上午的他们,此刻最想做的,就是吃上口热饭,睡一觉,继续忙碌在这乡间的田野里。
老余应了一声,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顺手摘下草帽,呼扇呼扇的扇了起来。
“也不知道燕儿去没去报名?小七有没有淘?”一想到这两个女娃,老余的疲倦一下子烟消云散,他扛起锄头,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家的方向走去。
树上的鸟儿也躲起来乘凉,蝉鸣声此起彼伏,像谱写的乐章一样!村里游散的狗儿猫儿也躲在墙角或者阴凉地,趴在地上张开嘴吧伸长了舌头呼哧呼哧喘着气。
“姐姐,天气好热,爹什么时候回来?”已经6岁的余晓柒忽闪着大眼睛问着姐姐余思燕。
“不知道!”看着大门外陆陆续续回家的村民们,姐妹两期盼的父亲还没有回来。燕儿已经把饭做好了,没娘的孩子早当妈,没爹的孩子早当家。燕儿就是,她很早就学会料理家务,饭也做的有模有样的。这几年白天去读书,中午晚上回来帮家里干活,干完了才去温习功课,学习成绩也在班里数一数二的。一直就是班里的优秀班干部的她,同学们都调侃的称呼她‘余大姐’她也没有生气,毕竟在这个班级她是年龄最大的,十六岁的她在当时都是可以订婚嫁人了,不像现在的少年少女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而此刻的她才只读到了初一,她辍学只是因为这个家,这个一贫如洗的家。看着父亲日夜操劳,额头的皱纹一圈一圈的,有时候腰痛的他整宿整宿的睡不着,有时候忙完自己的农活还要出去帮工挣些外快,一想到这时,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记得她偶然间在报纸上看到朱自清的一片散文《背影》后,使她的心更加坚定,她要帮助父亲支撑这个家,所以她的辍学也是有原因的,而老余也明白这丫头的意思!她的女儿他最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