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归到老君客栈,与师兄短聚一晚后,第二天并未随众回青城山,而是取道江州。原来他素来心向禅境,昨日闻得觉远大师说起论法禅会,便打算去庐山东林寺。
晓行夜住,饥餐渴饮,也不知行了多少个时日后,抵行至长江。
此时的长江水清流缓,波光潋滟,偶尔还有白鹭横江而过。
着这母亲河,陆云心理叹道:“好一条长水,不知哺育了多少华夏子孙!”
正对面便是古城江州,而远远的斜对面一座高山夹带着云雾飞驰水边。
此山便是庐山。
庐山不同于其他名山,是以俊秀闻名,可以说是秀甲天下。
山上云雾飞腾,松竹遍地,琪花瑶草数不胜数,白鹿仙鹤时鸣,涧清泉飞,俨然是神仙之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因此又是绝佳避暑胜地。
同时兼有彭泽湖和长江映衬。
彭泽波澜不惊时,有如一面硕大的镜子,照映着庐山的秀丽,山水融为一体,增添别样多的姿容。长江从远方奔流而过,宛若一根长长的丝带。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写下了几千首诗词,留下了不计其数摩崖碑刻和名胜古迹。
诗仙李太白便是庐山的常客,其有诗《望庐山瀑布》云:“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东坡有诗《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三中。”
白居易有诗《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又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词之多,不可一一而道。
此外,书圣王曾在归宗寺养鹅习字,池水墨染,乃是一段千古佳话。
茶圣陆羽迷恋庐山的泉水,尤其是谷帘泉,评其为天下第一泉。
还有其他多如繁星的古生和先贤,莫可都一一而道。
从来没有哪一座山甚至没有哪一个地方能够同时拥有如此多的文人名士的喜爱。
从这一点上来说,庐山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能同时拥有如此秀美的景色和如此璀璨的人文除了庐山外实难找出第二座。
因此庐山可以称为是天下第一山。
陆云行至一渡口,名为舍得渡口。由于对面就是江州城,所以往来之人甚多。
摆渡人也是不少,大多以老者为主。
陆云上前向一位老叟问好,并请其帮忙渡江。
老叟引领着陆云上了其有些破旧的船,解开绳索,向对岸摆去。
“老伯,为什么如此年迈还做如此营生。您的儿女亲人呢?”陆云觉得他有些可怜。
“生有三子。五六年前大点兵,被强征去了,到现在没有一点消息回来。可能已经......。”
“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定哪一天当了将军回来了呢。”
“愿上天保佑。后来儿媳也改嫁了,留下一个孙子与我和老伴相依为命。我必须养活孙子,绝不能断了香火,否则真对不起列祖列宗了。”
陆云听了更加怜悯,上岸时多给了他不少的碎银。
老叟千万感谢。
陆云上了岸之后,看见有一湖,湖畔有一亭子。
此湖便是白居易的琵琶湖,此亭便是白居易的琵琶亭,其《琵琶行》便是作于此。
陆云也游赏了一番,然后便往庐山东林寺赶去了。
东林寺坐落于庐山西麓,乃千年名刹,是佛教莲宗的发源地。
陆云与寺僧人慧谷素日相交匪浅,每每来庐山,定要好好畅聊一番。
至东林寺时,已是掌灯时分。寺里已经点起灯烛,较寻常多了不少的僧人。虽如此仍是寂然,唯有诵经声,未有其他杂外之音。
陆云一入寺便深深感受到了禅意,身心顿显释然,平静如水,随后,便被引至客堂稍待。
“贤弟,好久未见。上次一别已有两载有余。此时而来,真是时候。”慧谷见到陆云时有点喜出望外。
“如此隆重的禅会想不来都难啊”。
“贤弟是如何得知的?”
陆云便道是从华山论剑上觉远大师知晓。
“如果真是如此,那可要好好感谢他一番。一是为贤弟因此没有错过这法会,又可以结交不少四海而来的得道高僧。二是实是眼下有一事需要贤弟的相助。”
“不知是何事?只要我力所能及,定当全力以赴办成;即使在能力之外,也必定竭我所能。”
“贤弟此心,实在是令人欣慰。此事待用过晚膳之后,于禅房里慢慢叙来。”
“也好。”
慧谷先领着陆云去了后院一禅房,待其卸下行装后,便一起往斋堂走去。
寺院里虽说是茹素,但是味道也香。主食有白米饭、馒头、粥、粉面等,菜有豆泡、豆皮、腐竹、黑木耳、萝卜、小白菜等。
众僧有序取来,安静享用,没有一丝言语之声。
陆云常访寺院,早已清楚这里中规矩,自然举止未有任何不妥之处。
饭毕,慧谷自去晚课,而陆云暂回禅房。
陆云静坐了一会,接着于寺里寺外悠心走了一遭。
至二鼓时分,慧谷邀陆云至其禅房里。
陆云见在木床之上襁褓之中有一婴儿熟睡,在烛光之下,脸颊红红的,可怜无比。旁边几案上有米浆细粥。
陆云有些讶然,心想道:“在这佛门清修之所怎么会有一婴儿,所托之事该与此有关。”
“慧兄,这婴儿从何而来?”
“贤弟,请坐。”
两人于几案两侧坐下,慧谷便缓缓道出这婴儿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