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68800000007

第7章 人一生要读的100篇散文(7)

中国人与山水

罗兰

入选理由

语言优美而不失深刻

渗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字里行间流露着大气

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持着运动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健行和征服的“壮志”。现在我们也有了这风气。

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地赞叹激赏之情,即使不得不越过穷山恶水,也并不以自己此举是一种“征服”。

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在人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通遥、无人干扰的空间,使人间桎梏得到解脱。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要“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寒山子有诗形容他被认为隐入寒岩的实际境界是:君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人们不去体会他这首偈语般的诗,而误以为他真的隐入寒岩去了。于是,美国嬉皮起而仿效,结果无功而返。

寒山子并没有去“征服”寒岩,他的“隐入寒岩”是“与君心不同”。所以你要问他“似我何由届”?那就是不懂得中国人所重视的“心境”了。“隐”是心的事,而不是实际行动的事。没有人能在“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的寒岩生存。寒山子只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在人世间的某一个角落,避开扰攘纷争的纠缠而已。

如果他真是能在寒岩生存,那他岂不就是今天世界上的登山专家,可以去征服额非尔士峰而毫不费力了?但那又岂是中国诗哲所赞赏追求的境界?

中国诗人都爱山,“五岳寻仙不辞远”,而他们的态度是谦和的,心情是轻松的,出发点是爱与诚服的。他们不觉得山有去“征服”的必要。除非你是像西方侵略者那样,要去别国的边境,偷偷插上一面属于他们自己的国旗。那便不是游山,也不是健行,而变成侵略与偷袭了。

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到庄子秋水篇,借河伯与海若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渔父篇,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最高境界的“玩水”,是像苏东坡赤壁赋里的玩法,是静观的。由观赏“澄江似练”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想象到自己可以“羽化而登仙”。最后体悟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曾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思。用这种哲思来面对世界宇宙,则不会演变成杀伐黩武或破坏自然生态的可怕结局。

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诗人李白好任侠,喜登山,却不曾听说他夸耀过自已“征服”了多少山头,而只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人名山游”。他爱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甚至传说他醉后想向水中捞月而淹死,不曾听说他创了游过某条长河的纪录。他们饮酒是为了赋诗,游山是为了寻真,玩水是为了旷怀,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名登山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世界各国的画家,除日、韩等亚洲国家,受中国的影响,有专门的山水画家之外,西方国家并不以山水画作为一个画派。也说明了东西两方对世界的看法角度之不同。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多数山水画,在层峦叠嶂之间,细看总有曲径通幽,所谓“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近却无”。在涧水之上,或有小桥可通山径,隐约可达茅屋一椽,想象当是隐者的居处。即使怪石嶙峋,仍有草木点缀其间。雪景则温柔如堆絮,故宫博物院收藏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只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五代人所绘《雪渔图》中的渔父,在水滨竹林间,冒雪瑟缩,画家却把他的衣服衬以彩笔着色,立刻使人感到寒中有暖,这渔父,不是无家可归,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说明尽管文人雅士向往离群索居的隐逸生涯,却并不是真的厌恨人间。王维的《终南别业》,虽然“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但是仍然邀约好友“可以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这样的隐入山中,是十分感情的。

你也许会说,那是因为写诗作画的人是文人的缘故,所以不以攀登高山去强调勇气与体力。不过,如果你细读中国各式武侠小说,其中却更不乏山中的高人隐士、武林的大侠。他们隐居山林,志节高蹈,是武人中的智者,其生活情调典雅悠闲,是中国人对侠客最崇仰的一项因素。武人也不逞匹夫之勇。武侠小说中之逞强斗力的角色都是配角。在中国武人心中,大自然也是宗师,而不是要求征服的对象。中国武术招式常采取动物的动作,也是以自然为宗师之一例。

作者简介

罗兰(1919~),原名靳佩芬,河北省人。1948年只身到台湾省。从事音乐教育及广播工作多年。著有《罗兰小语》、《罗兰散文》、长短篇小说、诗论、诗歌剧、散文体自传等多种,均畅销海峡两岸及海外。1969年获台湾《中山文艺》散文奖,1970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问。1987年被列入“英国剑桥名人录”。1994年获广播金钟特别奖,1996年《岁月沉沙》“三部曲”获台湾文学界最高奖——第21届文学奖。

“征服”山头,是人与自然站在敌对立场,来显示人类的强大。事实上,人类只可以“到达”某些山头,却并不能“征服”它。中国诗人笔下的“寻幽探胜”是“认识”二字的美化。

用“征服”的心情,专找穷山恶水去冒险,和中国式的游山玩水,在趣味上和格调上,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敌对,后者是爱惜。

人类登月是伟大的成功,但与其说这是“征服”了月亮,不如说是超越了自己,创造了历史和进一步了解了大自然。因为月亮上尽管有了人类的足迹,但在人类的世界里,仍然是“何处春江无月明”。

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

作品赏析

罗兰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并不囿于女性作家固于的狭窄空间,优美而不失深刻的文笔,体现着对社会较为宽广的折射和较为深刻的理解。读罗兰散文,如在月朗星疏的盛夏之夜欣赏门前莲池中风姿摇曳的莲花,既可享受她文字中的清雅灵动,又能体味字里行间如广阔星空般的旷达情怀。《中国人与山水》便是这样一篇文章。

《中国人与山水》中罗兰说:“中国的文人们”,“饮酒是为了赋诗,游山是为了寻真,玩水是为了旷怀,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而如徐霞客的登山游历,则是为了“向大地求知而已”,毫无征服的世俗目的。罗兰欣赏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自然山水中所得出的人生境界,她认为中国人与自然山水间,是一个最为和谐的统一,因为作者认为“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要‘征服’而后快的敌意”。在作者眼里中国人是相对成功的,因为他们懂得如何与自然合作,而人类真正的成功不正在于“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吗?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这在各种文化现象芜杂的当代,实属难得。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罗兰散文中的一根主线,于是由此穿起的如珠如玑的片片文字,便有了非凡的光彩,这正是《中国人与山水》的魅力之所在。而罗兰的感人之处,正在于她假以优美灵动文字来传达民族文化中的这份大气。

人才

柏杨

入选理由

在嬉笑怒骂中明白道理

整合历史和政治现实的大气魄、大手笔

不平则鸣的慷慨之音

社会上嚷嚷得最厉害,连耳朵都震聋的一句话是:“没有人才”,也难怪有此嚷嚷,多少年来,无论大事小事,几乎没有一件事不窝窝囊囊,丢人砸锅。小民固然望人才如大旱之望海龙王,便是高高在上的二抓份子,私欲满足之余,也想到人才之妙,而兴“没有人才”之叹。好像中国气数已尽,人才到此戛然而止,绝了种啦!旧有的人才死光,再没有新的人才啦!尤其是二抓牌,坐在办公桌后翘起尊腿,自得其乐,偶尔抬头一瞧,四周站的全是给他们官做的子孙圈,想操其妈就操其妈,想罚其跪就罚其跪,自己一咳嗽就有人研究该咳嗽的哲学基础;自己一搔耳,就有人立刻以头碰地表示搔得好呀搔得好。而那些圈外之人,有的不准操他妈,有的连罚站都不接受,有的多嘴多舌,有的专唱反调,有的不听话,有的更为荒唐,竟然说我的咳嗽是害感冒,而搔耳不过因为痒。呜呼,在他阁下的尊眼之中除了奴才,就是乱民,同样也是没有人才。

问题就在于,中国真的气数已尽,人才也真的绝了种乎哉?恐怕多少有点商量余地。唐太宗李世民先生有一次教封德彝先生举荐贤良,好久没有消息,李世民先生催他,你猜他说啥?他也是绝种论,答曰:“非不尽心也,但于今未得奇才。”好像凡是奇才之士,额上都刻着字,他一拣就拣到了手。既然没有刻字的,便木法度,于是李世民先生曰:“但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人。”这一个钉子碰得响亮,千载以下,仍在耳际缭绕。还有后秦高祖姚兴先生,也有一钉,他让梁喜先生物色人才,也是过了很久再催促,梁公也是绝种论,答曰:“未得其人,可谓世之乏才。”姚兴先生曰:“卿自识拔不明,岂得远四海乎?”李世民先生和姚兴先生,仅凭这个钉子,就应该名垂寰宇。有的人动不动就叹没有人才,应该马上送到地方法院,去吃诽谤官司。

君读过王安石先生论孟尝君之文乎?孟尝君田文先生是战国时代三“君”之一,也是三“君”之首,他阁下有一次出使秦国,昭王嬴稷先生打算逮捕杀之,以除后患。田文先生听啦,急得团团转,转到最后,人才出焉,一个圈里人善于窃盗,乃夜入秦宫,把田文先生送给嬴稷先生一件价值五十万美金的海勃龙大衣偷了出来,转献给嬴稷先生的宠姬,该宠姬想那一件大衣想得要命,一见大喜,乃在嬴稷先生跟前,用了点功夫,这才放他回去。走到函谷关,值半夜,按当时的法律,鸡鸣才开关,田文先生第二度团团转,恐怕嬴稷先生改变主意,派兵追赶,一旦追赶得上,便尊命休矣。到了此时人才又出,另一个圈里人善于鸡叫,就当场表演,叫了两下,别的公鸡在梦中被该叫声惊醒,糊里糊涂也跟着叫,结果你叫他也叫,关门大开,他才算逃脱虎口。田文先生逃虎口之后,用不着说,一定芳心大喜,拍屁股曰:“幸亏我天纵英明,人才丛生。”即令他阁下没有这么说,恐怕也会这么想,想到得意之处,难免一番沾沾自喜。

然而王安石先生觉得颇不对劲,他有一篇《读孟尝君传》,字数不多,且抄在下面: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王安石先生认为,以齐国面积之大,人口之多,只要有一个半个人才,便足可以强盛,足可以把秦整得七零八落,田文先生根本就不会被叫到秦国去,受要囚要杀之辱。正因为田文先生左右充满了鸡鸣狗盗之徒,真正人才才落荒而逃。

王安石先生为田文先生上了一个尊号,曰“鸡鸣狗盗之雄”,中国历史上这镜头很多,有些人看起来精明能干,小聪明如连珠炮,忽冬忽冬,俨然俨然,实际上不过一个“奴才总管”、“一圈之长”而已焉。夫二抓牌尊眼中,人才和不听话是不可分的,事实上人才有些时候也确实不听话,盖奴才头“操”奴才的妈,奴才马上就在门口挂匾志庆;一圈之长罚子孙圈跪,子孙圈马上就削半截。如果刘备先生操诸葛亮先生的妈,或苻坚先生罚王猛先生的跪,恐怕他们很难忠贞不误。不特此也,纵然二抓牌于心不忍,其奴才一看,咦!你怎敢不把亲娘献上去呀,显然还有保留,这种人不可靠不可靠,也无你立足之地。

前已言之矣,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开创之初,无不人才济济。可是到了后来,圈圈出笼,就非关系不行,而“才难”了矣。“才难”似乎并不对题,教头目舒服的人才固多的是,只不过教国家兴隆强盛的“才”才“难”。初期的姜小白先生,大智大慧,想吃山珍海味,就找易牙,想当圣人,满足满足自尊和虚荣,就找开方,想玩玩女人,就找竖刁,想治治国,把齐国弄强,就找管仲。等到管仲先生一命归天,他把国事寄托到前三个人才身上,就糟了大糕,其结局如何,世人尽知,活活饿死不算,连尸首都生了蛆,还没人发现。我们向不以“死”来衡量人,对不得善终的忠臣义士和英雄豪杰,敬意没有稍衰,但把齐国弄成那种样子,姜小白先生之昏,千载以下,尤使人跺脚。

作者简介

柏杨(1920~),原名郭衣洞。在柏杨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影子。他的笔触痛快淋漓,特别是他的杂文,如《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你受了甚么的诅咒》及《中国人史纲》,文字刻薄尖锐,直指中国人种种的劣根性和中国文化的弱质。柏杨的创作经历应该从1949年到台湾后开始的,他先从事了10年的小说创作,接着又进行了10年的杂文创作,然后就是10年的牢狱之灾。出狱后,柏杨先进行了5年的专栏写作,然后又花了10年时间将《资治通鉴》这部古书翻译成白话文,即《柏杨版资治通鉴》。这部书可以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里程碑,蕴涵了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愿。

人才和奴才誓不并立,奴才永远成不了人才,而人才也永远成不了奴才。表面看起来,越是末世,人才越少,左也窝囊,右也纰漏。古人谈到一个王朝的衰亡,往往叹曰:“气数已尽”,到了无可奈何之时,也只好这么一叹。不过柏杨先生以为,似乎并不见得,盖气数尽者,人才绝也。问题恐怕是,越到末世,不但人才并不越少,相反的,人才反而越多。君不见旧政权垮台,新政权成立,在新政权下,不都是人才如云乎哉?秦王朝末尾几年,只剩下赵高先生一人,可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张良先生、韩信先生、萧何先生,固是秦王朝属下的乱民也。隋王朝末尾几年,也只剩下虞世基先生一人,可是唐王朝开国功臣李靖先生、尉迟恭先生、魏征先生,同样隋王朝属下的乱民也。

末世政治最大的特征,是把人才一一逼成乱民。这并不是说处心积虑的要别人反,而是“天下为私”的结果,有些酱不住的人,不得不反。君一看《水浒传》便知,像林冲先生,高太尉手执钢刀,咆哮曰:“你反不反?不反,老子就杀!”头目高坐堂上,凶态可掬,当然不怕你反。张三反焉,大刀一挥,喀嚓一声,杀掉其头。李四反焉,大刀一挥,喀嚓一声,杀掉其头。只见他举刀如飞,威风凛凛。可是“反”是他阁下努力制造出来的,所以即令活活累死,也杀不完。杀来杀去,终于遇到一个脖子硬的,不是喀嚓一声啦,而是当啷一声,大刀震落在地,一个新政权出现。战国时代毛遂先生的故事,可帮助我们了解末世何以“才难”,平原君赵胜先生那一套话,听起来能把人气断了筋,他曰:大丈夫处世,像把锥子放到口袋里,尖端会立刻透出来。阁下在我这里三年,默默无闻,也没有一个人说你好话,恐怕你没啥没啥。毛遂先生曰:假如我被放到口袋里,尖端早透出来啦,而是我根本没有被放到口袋里呀。盖口袋已被圈圈扎住,谁都放不进去,举目所及,不是在垃圾箱里烂着,就是已上了梁山,读史至此,涕泪交集。

作品赏析

柏杨先生的洋洋大文均热衷于以锥笔挑中国政治文化的脓包,一刺即使人闻到一股剧烈的恶臭,盖一国家一种族的腐朽至如此,只能使颇怀赤子之心的人“读史至此,涕泪交集”。杂文的写和读,怕的不是言语的尖刻和观点的离奇,而是这些听之逆耳的话竟句句属实。柏杨的文章正是如此,他不开口说话便罢,一旦开口,就不在小处挠痒,而是在大处开刀,不是修甲理发,而是心脏搭桥,即使比喻他是一个医生也罢,一个精神的斗士、文化的牛虻也罢,柏杨的开方和下刀,均是有理有据,使你若不自欺,便为自己所在的种族汗颜痛心,为自己将要浸染其中的酱缸深感恶心和绝望。作为一个民族自新的前提,柏杨杂文的价值是不言自明的。《人才》一文正是柏杨先生以史为据的发怒之作,作者大量的言之确凿的史实分析和严密有力的逻辑论述在于向我们说明“为什么没有人才”或者说“为什么一有奴才就没有人才”。柏杨的论述表明,天下为私是一个根本的原因,而因为人才的本质属性使得“人才和奴才誓不并立”,而私天下的结果是这样的政治体制要奴才而不要人才的,而以要人才的名义纳奴才,于是“在他阁下的尊眼之中除了奴才,就是乱民,同样也是没有人才”,或者“把人才一一逼成乱民”。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入选理由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一幅诗意盎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昆明雨季图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1943年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北京京剧院工作,并执编《北京文艺》、《民间文学》等刊物。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散文集《蒲桥集》、《汪曾祺自选集》及一些京剧剧本。

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枞,他跳下去把鸡枞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这笑话用意在说明昆明到呈贡的火车之慢,但也说明鸡枞随处可见。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滴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作品赏析

《昆明的雨》是一篇情韵别致的写景散文,文章抒写了作者在昆明期间对雨季的见闻感受。文章开首不落俗套,视角新颖,以素朴的寥寥数笔清晰地勾画出了昆明雨季的形象:明亮、丰满、浓绿,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使人气闷。接着作者仍不直接写雨,而是写昆明雨季中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看似与雨无关,实是以此作衬托,将昆明的雨季写得饱满、切实而形象,将昆明的雨季立体、现实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作者篇末引用典故,直抒胸臆,深化了文章的意境。文章语言质朴,行文自然如流水,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似平平淡淡,却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西湖漫笔

宗璞

入选理由

宗璞的成名作、代表作

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描绘西湖风光的优秀作品之一

发表后广为传诵

平生最喜欢游山逛水。这几年来,很改了不少闲情逸致,只在这山水上头,却还依旧。那五百里滇池粼粼的水波,那兴安岭上起伏不断的绿沉沉的林海,那开满了各色无名的花儿的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及那举手可以接天的险峻的华山……曾给人多少有趣的思想,曾激发起多少变幻的感情。一到这些名山大川异地胜景,总会有一种奇怪的力量震荡着我,几乎忍不住要呼喊起来:“这是我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

然而在足迹所到的地方,也有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我才能理解、欣赏的。正像看达·芬奇的名画《永远的微笑》,我曾看过多少遍,看不出她美在哪里;在看过多少遍之后,一次又拿来把玩,忽然发现那温柔的微笑,那嘴角的线条,那手的表情,是这样无以名状的美,只觉得眼泪直涌上来。山水,也是这样的,去上一次两次,可能不会了解它的性情,直到去过三次四次,才恍然有所悟。

我要说的地方,是多少人说过写过的杭州。六月间,我第四次去到西子湖畔,距第一次来,已经有九年了。这九年间,我竟没有说过西湖一句好话。发议论说,论秀媚,西湖比不上长湖,天真自然,楚楚有致;论宏伟,比不上太湖,烟霞万顷,气象万千。好在到过的名湖不多,不然,不知还有多少谬论。

奇怪得很,这次却有着迥乎不同的印象。六月,并不是好时候,没有花,没有雪,没有春光,也没有秋意。那几天,有的是满湖烟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蒙。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空气中,弥漫着经了雨的栀子花的甜香。记起东坡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想,东坡自是最了解西湖的人,实在应该仔细观赏、领略才是。

作者简介

宗璞(1928~),原名冯钟璞,河南唐河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女作家。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历任政务院宗教事务处、中国文联干部,《文艺报》、《世界文学》编辑部编辑。之后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退休。她勤于文学创作,尤以散文见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我是谁》、《南渡记》,散文《西湖漫笔》等。

正像每次一样,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几天中我领略了两个字,一个是“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留连忘返。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铮琮,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浆声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真是个神奇的湖!”

我们整个的国家,不是也可以说是神奇的么?我这次来领略到的另一个字,就是“变”。和全国任何地方一样,隔些时候去,总会看到变化,变得快,变得好,变得神奇。都锦生织锦厂在我印象中,是一个窄狭的旧式的厂子。这次去,走进一个花木葱茏的大院子,我还以为找错了地方。技术上、管理上的改进和发展就不用说了。我看到织就的西湖风景,当然羡慕其织工精细,但却想,怎么可能把祖国的锦绣河山织出来呢?不可能的。因为河山在变,在飞跃!最初到花港时,印象中只是个小巧曲折的园子,四周是一片荒芜。这次却见变得开展了,加上好几处绿草坪,种了许多叫不上名字来的花和树,顿觉天地广阔了许多,丰富了许多。那在新鲜的活水中游来游去的金鱼们,一定会知道得更清楚吧。据说,这一处观赏地带原来只有二亩,现在已有二百一十亩。我和数字是没有什么缘分的,可是这次我却深深地记住了。这种修葺,是建设中极次要的一部分,从它,可以看出更多的东西……

更何况西湖连性情也变得活泼热闹了,星期天,游人泛舟湖上,真是满湖的笑,满湖的歌!西湖的度量,原也是容得了活泼热闹的。两三人寻幽访韵固然好,许多人畅谈畅游也极佳。见公共汽车往来运载游人,忽又想起东坡在密州出猎时写的一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形容他在密州出猎时的景象。想来他在杭州兴修水利,吟诗问禅之余,当有更盛的情景吧?那时是“倾城随太守”,这时是每个人在公余之暇,来休息身心,享山水之乐。这热闹,不更千百倍地有意思么?

希腊画家亚伯尔曾把自己的画放在街上,自己躲在画后,听取意见。有个鞋匠说人物的鞋子画得不对,他马上改了。这鞋匠又批评别的部分,他忍不住从画后跑出来说,你还是只谈鞋子好了。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我唐突吧?

作品赏析

《西湖漫笔》写于1961年,是宗璞的散文成名作。这篇散文发表后受到广泛赞誉,使宗璞第一次在散文界获得了承认,从此享誉文坛。

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六月烟雨中西湖的“绿”,这也是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作者运用直接的写实手法,描绘了西湖丰富多姿的“绿”:道旁古木苍翠欲滴;飞来峰上层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石头缝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将人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文章层次丰富,描摹真切,文字极为简约,却传神尽意,且富于韵律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才分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入选理由

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

中国当代诗化散文的典范作品

开拓了中国散文的新领域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第三次去美国,在高高的丹佛他山居了两年。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地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落基山簇簇耀目的雪峰上,很少飘云牵雾。一来高,二来干,三来森林线以上,杉柏也止步,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基山上难睹的景象。落基山岭之胜,在石,在雪。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两度夜宿溪头,树香沁鼻,宵寒袭肘,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影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样睡去。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弯,步上山去。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气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入山两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雨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都清脆可听。尤其是铿铿敲在屋瓦上,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瓦。据说住在竹楼上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面,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反而令人耳朵过敏吧。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中国台湾当代诗人,祖籍福建永春,生于南京。1947年后就读于金陵大学、厦门大学。1949年后在台湾大学求学。1956年到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兼课,并主编《蓝星》诗刊。之后赴美进修,获硕士学位。返台后相继任台湾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后兼任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创作,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的散文具有汪洋恣肆、突兀峥嵘的想象力和排山倒海、阅兵方阵般驾驭文字的能力,既雄健豪放,又不乏柔丽之情。主要著作有诗集《舟子的悲歌》、《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战的年代》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焚鹤人》、《青青边稔》等,评论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等。

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先是天黯了下来,城市像罩在一块巨幅的毛玻璃里,阴影在户内延长复加深。然后凉凉的水意弥漫在空间,风自每一个角落里旋起,感觉得到,每一个屋顶上呼吸沉重都覆着灰云。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这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母亲吟哦鼻音与喉音。或是在江南的泽国水乡,一大筐绿油油的桑叶被啮于千百头蚕,细细琐琐屑屑,口器与口器咀咀嚼嚼。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粘粘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到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顶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寒濑泻过,秋意便弥漫日式的庭院了。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听听那冷雨。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户内听听,户外听听,冷冷,那音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因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从记忆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七十年代的台北不需要这些,一个乐队接一个乐队便遣散尽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正如马车的时代去后,三轮车的时代也去了。曾经在雨夜,三轮车的油布篷挂起,送她回家的途中,篷里的世界小得多可爱,而且躲在警察的辖区以外。雨衣的口袋越大越好,盛得下他的一只手里握一只纤纤的手。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一时似乎还废不了雨伞。只要雨不倾盆,风不横吹,撑一把伞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韵味。任雨点敲在黑布伞或是透明的塑胶伞上,将骨柄一旋,雨珠向四方喷溅,伞缘便旋成了一圈飞檐。跟女友共一把雨伞,该是一种美丽的合作吧。最好是初恋,有点兴奋,更有点不好意思,若即若离之间,雨不妨下大一点。真正初恋,恐怕是兴奋得不需要伞的,手牵手在雨中狂奔而去,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淋淋漓漓,然后向对方的唇上颊上尝凉凉甜甜的雨水。不过那要非常年轻且激情,同时,也只能发生在法国的新潮片里吧。

大多数的雨伞想不会为约会张开。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菜市来回的途中,现实的伞,灰色的星期三。握着雨伞,他听那冷雨打在伞上。索性更冷一些就好了,他想。索性把湿湿的灰雨冻成干干爽爽的白雨,六角形的结晶体在无风的空中回回旋旋地降下来,等须眉和肩头白尽时,伸手一拂就落了。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作品赏析

余光中是一位享誉海峡两岸的“乡愁”诗人,他的散文创作也极为丰富,是诗文双绝的作家。余光中1949年随父母去台湾定居,直到1992年他才回访大陆。《听听那冷雨》写于1974年春,此时离作者离开大陆已经整整25年了。

在文中,作者出色地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不断变换视角,描摹了从大陆到香港到台湾到美国又到台湾不同地点听冷雨的意境、情趣、感受,并创造性地展示了丰富而又奇特的感觉,将雨描绘成糅合了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的一种全方位的感性存在,这种感性存在蕴涵了人物交互感应所产生的全部情感类型——乡情、友情、爱情、亲情,从而给读者带来了多维的审美体验。文章意象博大深沉,结构舒缓而不散漫,叠词叠句交错运用,极富音乐美。古诗文典故的巧妙运用,使文章的意境得到了拓展。

回望流年

流沙河

入选理由

流沙河散文代表作之一

重新审视自己的勇气

幽默自嘲中的哲理

六十年前,我三岁,住在成都市北打金街良医巷(晾衣巷),一日悄悄溜出大门,跑到巷口,呆看街边挑着担子卖糖果的,舔手指,流唾液,不知不觉跟着糖果担子向前走,愈走愈远,涎而忘返,害得家中母亲惊惶,领人四处追寻,跑遍十几条街巷,以为我长相乖,被拐子偷走了。最后,谢天谢地,终于在东大街找到我,还在呆看糖果担子,舔手指,流唾液。

五十年前,我十三岁,住在金堂县城槐树街,读初中一年级,春季同本班同学由教师领队去广汉县三水镇修筑飞机场半个月,喜见盟军B29重型轰炸机雁序蓝天,远炸日寇东京去也,秋季突闻国军血战衡阳,牺牲惨痛,不得不大撤退,致使日寇追到贵州独山,陪都重庆震动,虽人儿小我亦深切感受亡国灭种之威胁,遂读文天祥《正气歌》而很快能背诵。

四十年前,我二十三岁,住在成都市布后街省文联,做《四川群众》月刊编辑,写些短篇小说,读契诃夫,读马克·吐温,读莫泊桑,唱苏联歌曲,看苏联电影,崇拜斯大林,学《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到新繁县禾登乡新民社“深入生活”,赞美农业集体化,协助基层强迫农民卖粮食给国家,梦见共产主义明天,要多“左”有多“左”。

三十年前,我三十三岁,住在成都市北郊省文联农场,戴右派铁帽子已有八年,恶名远播,人避我如瘟疫,我避人如芒刺,昼则炊饭养猪,按季节种油菜植棉花,夜则深钻《说文解字》兼读天文学的初级著作,闲适便抄《声律启蒙》自娱,观星辰,伴猫狗,看报刊而惊心,逢棍棒而丧胆,畏闻五类分子之提法,怕见四清运动之批斗。犹记农场场长赠我良言有云:“不要读你那些古书,争取早日摘帽要紧!人一辈子有几个三十三啊!”

二十年前,我四十三岁,押回故乡金堂县城拉锯钉箱已有九年,家抄了又抄,人跪了又跪,做不完的无偿劳役,写不尽的有罪自谴,想起昔年农场,好像梦回天堂,落到今日绝境,便是身陷地狱。

十年前,我五十三岁,回到省文联《星星》编辑部继续做反右派运动前我做过的那个工作已有五年,得了奖,出了国,长了脸,翘了尾,说些捧场话,写些帮腔诗,拼命积极,改革就像是我家事务,抱病工作,胃病似乎是他人溃疡,著文随抛新名词,发言乱骂老棍子,可笑可笑,该挨该挨。

作者简介

流沙河(1931~),原名余勋坦,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后被划为右派,20世纪60年代遣送回原籍劳动,70年代末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等。

今年,我六十三岁,住在省作协宿舍楼,身衰杞柳,诗散云烟,壮志已全消,往事眼前过电影,痴心将半冷,旧交头上起霜花,淡淡的悲伤,深深的惆怅,演南华经成现代版,仿东方朔著Y先生,提篮去买菜,写字来卖钱。

每一个前十年都想不到后十年我会演变成何等模样,可知人生无常,没有什么规律,没有什么必然,或富或贫或贵或贱,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无非环境造就,皆是时势促成。

所以我要劝人:你可以自得,但不应自傲;你可以自守,但不应自卑;你可以自爱,但不应自恋;你可以自伤,但不应自弃。

作品赏析

流沙河是位著名诗人,他的散文创作也像他的诗一样隽永绵长。在这篇散文里,作者以略带怀旧的情绪,回忆自己63年人生中的几个片段,以10年为界限分别讲述了3岁、13岁、23岁、33岁、43岁、53岁和63岁时的生存状况和所思所想。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岁月,借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发展轨迹是脱离不了大时代的潮流所趋的。至此,作者由自己的遭遇揭示了人生的态度:“你可以自得,但不应自傲;你可以自守,但不应自卑;你可以自爱,但不应自恋;你可以自伤,但不应自弃。”流沙河的散文,语言质朴平淡,风格从容平和,幽默自嘲中富于哲理。

苏州赋

王蒙

入选理由

王蒙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讴歌苏州自然风光与人文风貌的

优秀新赋体散文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自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凝,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入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匠心真情,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城2500年。它已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笑。失修的名胜与失修的城市,以及市民的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也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民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修复了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城2500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春。1500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的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的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平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再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里,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不再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老茧的人不忍心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愚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至苏州的佳肴美点了。看到那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幻梦。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怎么留存的?她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轰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闹盗名、大轰趋时的“反苏州”却又太多了。苏州更是一种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的混合体。苏州是一种珍惜,是一种保护,对于一切美善,对于一切建设创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与保护。也是一种反抗,是对一切恶的破坏的无声的反抗。虽然,恶也是一种时髦,而破坏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现代意识的虎皮。我真高兴,七年以后,我有缘再访苏州。我们终于能够平静下来,保护苏州,复原苏州,欣赏苏州,爱恋苏州了。我们终于能珍重苏州的美,开始懂得不应该去做那些亵渎美毁灭美的事情。在历史的惊涛骇浪和汹涌大潮当中,在一个又一个神圣的豪情与偏狂的争闹之中,在不断时髦转眼更替的巨轮与浪头之中,苏州保留下来了,苏州复原了,苏州在发展。苏州是永远的。比许多雷霆万钧的炮声更永远。

作者简介

王蒙(1934~),祖籍河北南皮,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1940年入北京师范学校附小学习。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学学习。历任北京东四区团委副书记、《新疆文学》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部长等职。在小说创作上取得较大成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小说集《深的湖》、《冬雨》等。

作品赏析

《苏州赋》仿照古代赋体的形式,描绘了改革开放以来古城苏州的巨大变化,抒发了作者对美丽苏州的赞慕之情。作者借用赋体,放纵思绪,放纵笔墨,肆意挥洒,对苏州作全面描摹。园林、寺塔、河桥、假山,盘门、山庄、大街、小巷,弹词、苏昆、苏剧、吴歌,冰箱、吸尘器、电视机、风扇,苏绣、佳肴……一一落入作者的笔下,联缀成一幅犹如《清明上河图》似的壮丽的苏州长轴画,将“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风光勾画得淋漓尽致、声色俱佳。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工整对仗的骈句、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以及一气呵成的长句、散句,使文章的语言富于张力,呈现一种骤起骤落、抑扬多变的节奏和韵律。阅读此文,有一种身临其境神游古城的感觉,浮想联翩,愉悦无限。

“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

李敖

入选理由

快人快语地指点政治

敢做敢为的纸上流水

肆无忌惮地说出实话

人民对政府的态度,可分三种:

第一种是敢怒而不敢言;

第二种是不敢怒而敢言;

第三种是敢怒而又敢言。

我分别说明如下:

敢怒而不敢言

杜牧写《阿房宫赋》,最后说秦始皇大兴土木,造阿房宫,弄到“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段奇文,到了宋朝,引出了一个故事。宋朝邢君实《拊掌录》里说: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是什么?’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

苏东坡是有幽默感的人,他半夜不睡觉,读《阿房宫赋》读得陕西老兵长叹,因而被讽刺“不敢言而敢怒”,他不但不生气,反倒夸奖老兵。但是,抛开这个特例不谈,回头细看《阿房宫赋》,我真觉得杜牧写错了。因为在政府的高压下,“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的情况,是不太通的。事实上,人民“不敢言”之日,也就正是“不敢怒”之时。“不敢言”的人你叫他“敢怒”,他也是不大敢的。所以,我的判断是:

所谓“敢怒而不敢言”,是很难成立的一种情况,真的情况乃是“既不敢言,也不敢怒”。

不敢怒而敢言

但是,“既不敢言,也不敢怒”的情况,对政府说来,还是不妥的。因为这样会有“面从之患”(当面一切由你说了算的毛病),会有“居下之讪”(背后说你坏话的毛病),也会“示人以不广”。于是,“广开言路”或“诏求直言”的戏,也就不能不隆重推出。

尽管“广开言路”或“诏求直言”,可是建言的人,却非识相不可。以职业言官白居易为例,他就有过“酬恩奖,塞言责”的小心翼翼的话。虽然小心翼翼,下场却仍是“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还是很那个。

中国古人把这种建言叫做“谏诤”,谏诤要求说真话,可是也要求说话的态度。《旬子》大略篇里说:

“为人臣下者,有谏而无讪,……有怨而无怒。”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点化。“无怒”就是不许生气,不许疾言厉色,所谓“态度要好”,态度不好是不行的。古人表现良好的态度,一说话前就先来个“干冒天威,罪当万死”,来个“流涕具陈,不胜惶迫待罪之至”。他们是“不敢怒而敢言”的,甚至敢言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地步。但这种敢言,算得上是言论自由吗?绝对不算!我在《独白下的传统》里,早就指出这种牵强和误认。我说:

“有人拿谏诤事实与制度,来比拟言论自由的事实与制度,这是比拟不伦的。谏诤与言论自由是两回事。甚至谏诤的精神,和争取言论自由的精神比起来,也不相类。言论自由的本质是:我有权利说我高兴说的,说的内容也许是骂你,也许是挖苦你,也许是寻你开心,也许是劝你,随我高兴,我的地位是和你平等的;谏诤就不一样,谏诤是我低一级,低好几级,以这种不平等的身份,小心翼翼的劝你。”

像毛子水、陶百川这些人,他们都犯了把谏诤当做言论自由的大错误,他们沿袭古人的“诤臣说”,形成了对政府的“诤友说”,所以一发言,就先低一级,完全是一派嚅嚅上条陈的模样,他们是一点“正义之怒”都没有的。毛子水甚至发挥《礼记》中“辞欲巧”的歪理,主张用巧言对政府;陶百川甚至说做“诤友,则其功能必能超过汉唐时代的清流”,这些头脑不清的人,竟在二十世纪的民主时代,公然扮演一世纪、十世纪的“不敢怒”角色,他们真太混了!

敢怒而又敢言

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言论自由,说话的人不但“敢言”,也可以“敢怒”的。敢怒就被解释做“态度不好”,但是,只有“态度不好”,才正足以表现民主与自由。民主与自由的本质是“我有权利说我高兴说的,说的内容也许是骂你,也许是挖苦你,也许是寻你开心,也许是劝你,随我高兴,我的地位是和你平等的”。既然是平等的,我的态度就随我高兴,态度好不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对不对。可笑的是:国民党训练出来的达官贵人和市井小民都分不清这两种层次,竟不先看说的对不对,反倒研究态度好不好。“哗众取宠”是态度不好的,“不相忍为国”是态度不好的,“动机不纯正”是态度不好的,“不善意批评”是态度不好的,“没有建设性意见”是态度不好的。……其实这些,都跟说的对不对毫不相干!一个人,大可张牙舞爪的、毫不忍让的、动机可疑的、恶意的、破坏性的发表正确的意见,而无碍于所说之为真实与真理;另一方面,那些标榜平和的、忍耐的、动机好的、善意的、建设性的人,又常常是错误的、伪善的、不辨是非的、替坏政府护航而不自知的、助纣为虐的、违背民主与自由潮流的。

美国专栏作家皮尔逊,曾经“敢怒而又敢言”的大骂总统杜鲁门;杜鲁门也不甘示弱,回骂皮尔逊是“狗娘养的”。双方绝不要求对方态度好,美国人民也不说“因为你们‘态度不好’,所以我们就不听你们的”。这就是高杆!高杆就是只问说的对不对,不问态度好不好。有民主与自由水准的人民,都会分清这一点。

结论是,有“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自由,才是我们最该鼓吹的自由。相反的,“敢怒而不敢言”也好,“不敢怒而敢言”也罢,都不是我们赞成的“自由”,因为那种“自由”,只是向政府“陪笑脸的自由”,那是古代奴才的自由,不是现代国民的自由。

作者简介

李敖(1935~),出生于哈尔滨,后全家搬到北京。1949年,他随家到了台湾。到台湾后,跳班考入台中一中,进入初二,可是到了高三,因讨厌令人窒息的中学教育而休学。后来以同等学历考入台大,先学法律,后学历史。毕业后做了一年半少尉预备军官。退伍再入台大历史研究所,可是他又自动休学。从26岁起,李敖经营《文星杂志》和《文星书店》,4年后被国民党封杀。自此他陷入14年的“牛棚”生涯,家也一再被抄。44岁时,李敖复出,可是两年后,国民党再度判他半年冤狱。但是他仍然苦战不懈,从揭发国民党司法与监狱的黑暗开始,大规模地延续他自《文星》以来的反集权、反暴政、争自由、争历史真相的写作,把国民党搞得焦头烂额。他每月写一本书,连写10年,一个月都没有间断。他写过100多本书,96本被查禁,他写禁书之多,被查禁量之多,居世界第一。李敖是位颇具争议性的作家,他秉持一贯理念痛批政客,而且卓有成效。

作品赏析

李敖号称狂人,狂在敢肆无忌惮地说话。而本文则谈论的是如何可能“敢怒而又敢言”。作者将人民对政府的态度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敢怒而不敢言;第二种是不敢怒而敢言;第三种是敢怒而又敢言。”敢怒而不敢言,但是作者认为:“人民‘不敢言’之日,也就正是‘不敢怒’之时。”“所谓‘敢怒而不敢言’是很难成立的一种情况,真的情况乃是‘既不敢言,也不敢怒’。”“不敢怒而敢言”,就是“广开言路”的那种,但是职业言官白居易虽然有过“酬恩奖,塞言责”的小心翼翼的话,下场却仍是“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而谤已成”。“不敢怒而敢言”的,甚至敢言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地步,绝对算不上是言论自由。只有“敢怒而又敢言”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言论自由,说话的人不但“敢言”,也可以“敢怒”的。敢怒就被解释成“态度不好”,但是,只有“态度不好”,才正足以表现民主与自由。“有‘敢怒而又敢言’的自由,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自由,才是我们最该鼓吹的自由。相反的,‘敢怒而不敢言’也好,‘不敢怒而敢言’也罢,都不是我们赞成的‘自由’,因为那种‘自由’,只是向政府‘陪笑脸的自由’。那是古代奴才的自由,不是现代国民的自由”。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入选理由

三毛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体现了平凡人平凡爱情的质朴美

广受青年读者喜爱

那一年的冬天,我们正要从丹娜丽芙岛搬家回到大加那利岛自己的房子里去。

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美丽无比的人造海滩引进了澄蓝平静的海水。

荷西与我坐在完工的堤边,看也看不厌地面对着那份成绩欣赏,静观工程的快乐是不同凡响的。

我们自黄昏一直在海边坐到子夜,正是除夕,一朵朵怒放的烟火,在漆黑的天空里如梦如幻地亮灭在我们仰着的脸上。

滨海大道上挤满着快乐的人群。钟敲十二响的时候,荷西将我抱在手臂里,说:“快许十二个愿望。”我便在心里重复着十二句同样的话:“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送走了去年,新的一年来了。

荷西由堤防上先跳下了地,伸手接过跳落在他手臂中的我。

我们十指交缠,面对面地凝望了一会儿,在烟火起落的五色光影下,微笑着说:“新年快乐!”然后轻轻一吻。

我突然有些泪湿,赖在他的怀里不肯举步。

新年总是使人惆怅,这一年又更是来得如真如幻。许了愿的下一句对夫妻来说并不太吉利,说完了才回过意来,竟是心慌。

“你许了什么愿。”我轻轻问他。

“不能说出来的,说了就不灵了。”

我勾住他的脖子不放手,荷西知我怕冷,将我卷进他的大夹克里去。我再看他,他的眸光炯炯如星,里面反映着我的脸。

“好啦!回去装行李,明天清早回家去啰!”

他轻拍了我一下背,我失声喊起来:“但愿永远这样下去,不要有明天了!”

“当然要永远下去,可是我们得先回家,来,不要这个样子。”

一路上走回租来的公寓去,我们的手紧紧交握着,好像要将彼此的生命握进永恒。

而我的心,却是悲伤的,在一个新年刚刚来临的第一个时辰里,因为幸福满溢,我怕得悲伤。

不肯在租来的地方多留一分一秒,收拾了零杂东西,塞满了一车子。清晨六时的码头上,一辆小白车在等渡轮。

新年没有旅行的人,可是我们急着要回到自己的房子里去。

作者简介

三毛(1944~1991),原名陈平,祖籍浙江定海,生于重庆,中国台湾当代女作家。幼年随父母到台湾。12岁入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但只读了一年半,之后在家闭门独居7年。20岁入台湾文化大学学习。两年后到西班牙、德国、美国学习。后回台任教。之后赴撒哈拉,与西班牙人荷西结婚。6年后荷西溺水身亡。三毛返台任教于文化大学。1991年1月自缢。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及多部剧本、译作等。

关了一年的家,野草齐膝,灰尘满室,对着那片荒凉,竟是焦急心痛,顾不得新年不新年,两人马上动手清扫起来。

不过静了两个多月的家居生活,那日上午在院中给花洒水,送电报的朋友在木栅门外喊着:“Echo,一封给荷西的电报呢!”

我匆匆跑过去,心里扑扑地乱跳起来,不要是马德里的家人出了什么事吧!电报总使人心慌意乱。

“乱撕什么嘛!先给签个字。”朋友在摩托车上说。

我胡乱签了个名,一面回身喊车房内的荷西。

“你先不要怕嘛!给我看。”荷西一把抢了过去。

原来是新工作来了,要他火速去拉芭玛岛报到。

只不过几小时的光景,我从机场一个人回来,荷西走了。

离岛不算远,螺旋桨飞机过去也得四十五分钟,那儿正在建新机场、新港口。只因没有什么人去那最外的荒寂之岛,大的渡轮也就不去那边了。

虽然知道荷西能够照顾自己的衣食起居,看他每一度提着小箱子离家,仍然使我不舍而辛酸。

家里失了荷西便失了生命,再好也是枉然。

过了一星期漫长的等待,那边电报来了。

“租不到房子,你先来,我们住旅馆。”

刚刚整理的家又给锁了起来,邻居们一再地对我建议:“你住家里,荷西周末回来一天半,他那边住单身宿舍,不是经济些嘛!”

我怎么能肯。匆忙去打听货船的航道,将杂物、一笼金丝雀和汽车托运过去,自己推着一只衣箱上机走了。

当飞机着陆在静静小小的荒凉机场时,又看见了重沉沉的大火山,那两座黑里带火蓝的大山。

我的喉咙突然卡住了,心里一阵郁闷,说不出的闷,压倒了重聚的欢乐和期待。

荷西一只手提着箱子,另一只手搭在我的肩上向机场外面走去。

“这个岛不对劲!”我闷闷地说。

“上次我们来玩的时候你不是很喜欢的吗?”

“不晓得,心里怪怪的,看见它,一阵想哭似的感觉。”我的手拉住他皮带上的绊扣不放。

“不要乱想,风景好的地方太多了,刚刚赶上看杏花呢!”他轻轻摸了一下我的头发又安慰似的亲了我一下。

只有两万人居住的小城里租不到房子。我们搬进了一房一厅连一小厨房的公寓旅馆。收入的一大半付给了这份固执相守。

安置好新家的第三日,家中已经开始请客了,婚后几年来,荷西第一回做了小组长,这里另外四个同事没有带家眷,有两个还依然单身。我们的家,伙食总比外边的好些,为着荷西爱朋友的真心,为着他热切期望将他温馨的家让朋友分享,我晓得,在他内心深处,亦是因为有了我而骄傲,这份感激当然是全心全意地在家事上回报了他。

岛上的日子岁月悠长,我们看不到外地的报纸,本岛的那份又编得有若乡情。久而久之,世外的消息对我们已不很重要,只是守着海,守着家,守着彼此。每听见荷西下工回来时那急促的脚步声上楼,我的心便是欢喜。

六年了,回家时的他,怎么仍是一样跑着来的,不能慢慢地走吗?六年一瞬,结婚好似昨天的事情,而两人已共过了多少悲欢岁月。

小地方人情温暖,住上不久,便是深山里农家讨杯水喝,拿出来的必是自酿的葡萄酒,再送一满怀的鲜花。

我们也是记恩的人,马铃薯成熟的季节,星期天的田里,总有两人的身影弯腰帮忙收获。做热了,跳进蓄水池里游个泳,趴在荷西的肩上浮沉,大喊大叫,就是不肯松手。

作品赏析

三毛旅居撒哈拉期间,与西班牙人荷西结婚,两人度过了一段快乐幸福的时光。不幸的是,不久荷西溺水而亡,三毛孤身一人回到台湾。之后她写下一组深切悼念荷西的文章《梦里花落知多少》,本文为其中的首篇。

本文叙述了在一次迁居中三毛与荷西从分手到重聚的事情。作者着眼于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以个人的情感为线索,抒写了自己与荷西之间亲密无间、情深似海的夫妻之情。文章语言朴素、纯净,直抒胸臆,毫无雕饰之感,任性俏皮的三毛与诚实钟情的荷西形象跃然纸上。文中洋溢着一种至清至纯的人性美、人情美,真情写实之句俯拾皆是,读后给人以一种甜美、温馨、轻松的享受。

三毛性格率真,敢爱敢恨。她曾说过:“我不求深刻,但求简单。”三毛的文章风格,一如她的为人,单纯明澈、坦率真挚。

阳关雪

余秋雨

入选理由

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优秀的历史题材散文之一

充满厚重的沧桑感和民族文化的反思观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中国当代学者、散文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散文创作。主要作品有文艺理论集《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散文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

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阴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这繁星般的沙堆,不知有没有换来史官们的半行墨迹?史官们把卷帙一片片翻过,于是,这块土地也有了一层层的沉埋。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因为这儿毕竟是历代王国的边远地带,长久担负着保卫华夏疆域的使命。所以,这些沙堆还站立得较为自在,这些篇页也还能哗哗作响。就像干寒单调的土地一样,出现在西北边陲的历史命题也比较单纯。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复、花草掩荫,岁月的迷宫会让最清醒的头脑胀得发昏,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那儿,没有这么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发闷,无数不知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愤懊丧地深潜地底。不像这儿,能够袒露出一帙风干的青史,让我用二十世纪的脚步去匆匆抚摩。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途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愈见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讨论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融合,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作品赏析

《阳关雪》选自散文集《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散文名篇之一。作者置身古阳关,思绪万千,思古之情油然而生。作者仿佛看到了古代戍边将士“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穿过阳关远行者的身影,送行者的酒樽;文人放达的步履、憔悴的面容……作者以凝练厚重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空旷苍郁的古文化遗址中。最后,作者的思考归到了一点:文人,是文人放达的情怀把一个生僻的角落变成了人人心中的故乡。余秋雨的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抒情、美化、诗化的审美模式,以智性渗入到情感中,充满着厚重的沧桑感和民族文化的反思观,被称为“学者散文”。《阳关雪》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散文风格。

同类推荐
  • 我在未来等着你(唯美阅读)

    我在未来等着你(唯美阅读)

    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人一生要经历许多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就像麦子的成长,只有经历漫长的冬季才会茁壮成长。本书让我们明白人类最终只有依靠自己,才会真正获得自由平等与尊严,收获与喜悦;甚至女性的烦恼,焦虑也要自己一点一滴来解决。愿阅读此书的朋友——我们共同成长,一起共勉。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穆时英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一衣带水:中日友好协会成立

    一衣带水:中日友好协会成立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陈迹·清欢

    陈迹·清欢

    自古以来,无论是淡酒、清茶、疏梅、幽兰,还是老巷、石桥、山水、花鸟……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骚客,还是市井小民,都或多或少地沾染着这风雅的趣味。白落梅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热门推荐
  • 我总能认出你

    我总能认出你

    【快穿文】她失忆了。系统告诉她:只要寻找到一个人,并陪伴他走过一生,就能找回记忆。她觉得,反正一个人很无聊,不如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结果:她只是来体验生活的,为什么这么难?
  • 修神战纪之命运之轮

    修神战纪之命运之轮

    尘封的记忆被埋葬,命运使他来到了另外的世界,正当他得知真相,以及想起过往的记忆时,新的风暴却已经降临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少之始祖

    邪少之始祖

    景鸿是一个21世纪的无业之人,突然的回到了他以为错失机会,选错了选择的那个起点,这一次他会如何决定,他又会创造一个怎样的人生呢?虽然这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我比吃了后悔药更牛x
  • 韩娱无限

    韩娱无限

    韩娱,你懂得。。。
  • 世界这么大还是喜欢你

    世界这么大还是喜欢你

    我问王先生我做过最让他感动的还很正常的事是什么,他说是在瑟瑟发抖的冬天,我围着围脖在操场等他跑完步回去硬塞给他50块钱的时候。我愣了,“你说的是我吗?那么冷的天我会出宿舍?”“怎么不是你?除了你还有谁那么傻,那么冷的天,就傻傻的站着,动都不动的,我当时也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姑娘呢,还好,这傻姑娘是喜欢我的,那个时候真的特别感动。”“我为啥不等上课在给你?”“那谁知道?”“那还真是傻。”“不然我怎么可能会那么快原谅你呢?”我这个心里美啊,抱着他亲了好几口。“不对啊,王先生,这事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你丫的不会说的是其他女生吧?可是这么傻的事确实也只有我做的出来啊!”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晚醒已是暮春

    晚醒已是暮春

    许多人在我们生命中匆匆闪过,如何种种,种种如何,到最后才察觉:留下的总是无关痛痒,失去的总是念念不忘。你会遇到很多个像我一样的人,而我却只遇到过一个你。
  • 魔法世界的科学超人

    魔法世界的科学超人

    ”砰“面对魔物,张然毫不犹豫地掏出了手枪。”这是什么魔法?”魔物痛苦的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大人,食大便啦。”穿越异世界却没有战斗天赋的张然要利用科学技术打爆一切。
  • 仙灵魅影

    仙灵魅影

    常想把他和她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可是几次抬笔终不知从何说起。他爱她,可是为了彼此为了仙途不得不先她而去。她爱他,所以决定不牵绊。然而,世事无常,他又回到了她的身边,虽然沧海桑田。一系列的诡异离奇的案件,一幢幢令人发指的惨案,一次次的险象环生。为何都无怨无悔,生死相依?也许只因为在千年之前,早已对彼此许下了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