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67800000004

第4章 谜语的制法

制谜的规则

在编写和创作谜语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制谜的态度要严肃

晚清谜语大师张起南曾经说过:“作谜必求人猜,佳者尤望其发表。如贾者之奇货得售,庶几不负。非若军人之临敌,惴惴然,惟恐弹丸之注射也。尝见他人之出谜者,或专事艰深,以僻典异书,自矜博洽,苦人所难;或多方挑剔,猜者字句,间偶有小误,即斥为非是,虽胜于原作,亦强不认可,其居心惟恐人之猜中耳。既畏人猜,何如勿出,作此丑态,甚无谓也。”

作谜必须采取严肃的态度,不能用那些人们并不熟悉、令人费解的僻典异书做谜面,叫人苦苦猜想。即使谜底揭晓后,猜者仍然莫名其妙,这不仅起不到猜谜语的作用,反而是对人的智力的一种浪费,这就是所谓的“误人神思,殊屈罪过”。

2.制谜的题材要深入生活

制谜离不开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才能懂得人们对谜语的需求与喜爱程度,才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否则,即使你精通种种制谜方法,仍然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这样编创出来的谜语,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是不会受到广大猜谜者欢迎的。

3.谜面要顺理成文

制谜,除了以单个字做谜面的以外,两个字以上的谜面都应该是文理通顺,并具有一定的意思。此外,谜面和谜底要字字相扣,不能出现不相关的闲字。因为谜面上闲字一多,既显得啰唆,又分散思路。

4.谜底与谜面不要“撞车”

“面底相犯”是谜语中的专用术语。“不能相犯”是说谜底中的字在谜面中不能出现,也就是常说的“打虎不见虎”否则就叫“撞底”或“露面”。例如:

皇叔礼贤下士(打魔术师一)

⊙谜底:刘谦(作“刘备谦虚”解)

注意这条谜的谜面就不能写成“刘备礼贤下士”,因为谜底上有“刘”,得避免“撞车”。

5.要运用别解

谜语的制作最好用“别解”。谜语之所以被称为谜,耐人寻味,就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运用了“别解”。比如:

请您费心(打一礼貌用语)

⊙谜底:多蒙关照

这种谜面就显得太直接,更像词语解释。如果把谜面改成“夜晚都挂窗户帘”猜“多蒙关照”,谜的味道就浓郁得多了。这是因为对“多蒙关照”作了“别解”。

6.面底不能“倒吊”

“倒吊”,也叫“倒葫芦”,是制谜的常见病。它是指在制谜时,应当放在谜底上的字或词放到了谜面上,结果造成了概念的颠倒、逻辑的混乱,使谜面扣不住谜底。例如:

填词入曲(打一机构名)

⊙谜底:文化宫

众所周知,古代五音包括宫、商、角、徵、羽。“宫”是五音中的第一声,“曲”包括了五音,概念显然比“宫”大得多。该谜将底面之间的逻辑关系颠倒了。如将谜面改成“词入五音第一声”则可避免倒吊之嫌。

避免“倒吊”的方法很简单,关键是弄清楚事物的隶属关系,要把表示大概念的词或字放到谜底上,把表示小概念的词或字放到谜面上。这样,用大概念去管(扣合)小概念,就合乎逻辑了。

7.制谜要注意宣传效果

谜语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还具有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因此,在制谜时,创作者不但要讲究技巧和趣味,更要考虑谜面和谜底之间的褒贬关系,以及它的社会宣传效果。

总之,谜语的制作方法有很多,但仅仅掌握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精通和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要想真正制作出好的谜语,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丰富和积累各方面的知识,经过不断的努力,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才有可能制作出妙趣横生的谜语来。

制谜的步骤

1.选择谜底

谜语的制作首先要选取谜底。就谜底来说,谜语的取材范围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需要注意的是,谜底底材必须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内容,过于生僻晦涩者不宜选用。例如化合物“氰化钾”比较难别解,不适宜作底材。

2.定谜目

确定谜目时切忌太过宽泛,让人不着边际,如“打古人一”就过泛了,应标明朝代。再如,如猜俗语或常用词语要标明字数,猜地名要标明国内、国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运用了谜格,还要把谜格标在谜面的后面、谜目的前面。

3.酝酿“别解”

“别解”是谜语的主心骨,是谜趣的所在。酝酿“别解”即将底材舍去本义,找出可供别种解释的字、词。例如古典名著《离骚》,可别解为“离开骚腥味”,又可别解为“离开了还来骚扰”,还可别解为“离开的时候不安定、骚动着”等。

4.配谜面

制谜一方面要绕着弯子说话,隐藏起本意;另一方面既然是要人猜,就要露出些蛛丝马迹,为猜射者提供破谜的线索和启示。因此,配谜面就要有隐有显,有藏有露,隐显得当,藏露相宜。既不能过“隐”,也不能过“显”。隐而不晦,显而不露,才是制谜者应力求做到的。

制谜的方法

在一个谜语的谜面中,往往运用了多种手法在其中。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必须运用恰如其分的描述和形容。因此,谜语的制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制谜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象形法

这种制谜方法是按照谜底的形象,制成谜面。如蛇和蛙,其中蛇谜:站也是卧,坐也是卧,卧也是卧。而蛙谜则是:站也是坐,坐也是坐,卧也是坐。

制作物谜时,直接说出,也是常用的手法。也有直接指事的,如墨斗谜:我有一张琴,琴弦藏在腹;时时马上弹,弹尽天下曲。这则谜表面上运用了借喻手法,但是其中的马、曲则与木工有关。

2.谐音法

这种制谜方法是在关键字上出现谐音,以起到暗示的作用,而非在整个谜面中统统谐音。例如:

夏桀脫胎换骨(打一字)

⊙谜底:子

这是因为“桀”是“孑”和“孓”的谐音。

3.类比法

借用很多不同的事物,来描述某类事物的特征。例如:

大姐用针不用线,二姐用线不用针,三姐点灯不干活,四姐做活不点灯。(打四种小动物)

⊙谜底:蜜蜂、蜘蛛、萤火虫、纺织娘

4.误会法

这种制谜方法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者特殊形状,故意在词义上设置障碍,使人产生误会。例如:

指东说西(打一字)⊙谜底:诣

5.离合法

这种制谜方法将某个字的形状笔画或者一部分结构分开,然后又巧妙地组合起来。这种方法多用于制作字谜。如繁体的“庙(廟)”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东方,十字对十字,月亮对太阳。”再如“也”字谜:“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跑天下。”

6.置换法

这种制谜方法巧妙地把某字的一部分去掉,而用另一字或另一字的一部分换进去,使之成为一个新字。例如:

挖掉穷根巧安排。(打一字)

⊙谜底:窍

7.反射法

这种制谜方法根据某一字的意思,从反面去制作谜面。例如:

无一死亡(打一生物学名词)

⊙谜底:共生

8.直描法

这种制谜方法直接描写物的形貌、动态、本质和作用,只抓住其中一点,加以渲染,使猜者一时不易捉摸。例如:

一朵芙蓉头上戴,锦衣不是剪工裁,虽然不是英雄汉,唱得千门万户开。(打一家禽)

⊙谜底:公鸡

9.别解法

这种制谜方法利用汉字一字多义或形状、字音上的某些特点而制成。例如:

坐船规则(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乘法

10.分扣法

这种制谜方法把某一字分成若干部分,按照每一部分包含的意思,使之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例如:

立春时节雨纷纷(打一字)

⊙谜底:泰

雨纷纷就是没有太阳(日),只有(水)。

11.剔除法

这种制谜方法把一个字的某部分或某些笔画,用含蓄的词句把它剔掉,使之成另一个字。例如:

干涉(打一字)

⊙谜底:步

12.矛盾法

这种制谜方法利用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的不同方面,采用对比方法来描述。例如:

一家分为两院,弟兄姐妹众多,多的要比少的少,少的反比多的多。(打一财务工具)

⊙谜底:算盘

13.描述法

这种制谜方法对事物的形象进行直接描述,如耳朵谜:“东一片,西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其中不乏有借喻的成分。“山头”则是明显的借喻手法。还有字谜如“通上不通下,通下不通上,要通上下通,不通全不通。”打四个形似字,即由、甲、申、田。

14.象形法

这种制谜方法抓住事物的形态特征,并把它和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制成谜面。例如:

穿着大皮袄,整天吃野草。冬天一过去,献出一身毛。(打一动物名)

⊙谜底:羊

15.反比法

这种制谜方法按事物的形态特征,从反面去构思,但这种事物必须是能进行反比的。例如: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子熟,只摘白毛不摘桃。(打一农作物)

⊙谜底:棉花

16.借喻法

这种制谜方法以喻体直接用在本体该出现的地方进行比喻。不过,谜语中的借喻与文学中的借喻有所区别。例如:

高高山,低低山,鲫鱼游过白沙滩。(猜一事)

⊙谜底:织布

这里的山指织布机上的排栅,鲫鱼则是梭子。而“高高山,低低山”中的第一个高字和第一个低字则是动词,是让高山高起来,让低山低下去的意思。

同类推荐
  • 开智笑话

    开智笑话

    笑对人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笑话是有感而发,是思想的传达,是心情的抒发,是善意的启示。希望本书不仅能成为您生活中的“调味料”,更能助您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使您的生活更加开心甜蜜。
  • 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家庭养花百科大全
  • 无敌腹黑(英文笑话集)

    无敌腹黑(英文笑话集)

    劲爆的英文幽默集萃,它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能随时带给你快乐,它是最好的药,能治愈忧郁;它是最多情的伴侣,能让你感受不到寂寞。能讲笑话的人,都是智慧之人;会听笑话的人,都是快乐的人。时不时地幽默一下,人生增加了许多谐趣。本书为渴望拥有阳光心情者选取当下最流行的搞笑幽默短篇,涉及名人对话、人生感悟、青春、爱情、职场江湖和创意思维等等方面,坚持最有趣,最有启发,最经典原则,让人笑不完乐不够。本书双语幽默还能让你在旅行、小憩、度假时掌握更多劲爆笑料,是朋友间最好的料理,是职场上润滑的良剂。
  • 极品醉爱(英文笑话集)

    极品醉爱(英文笑话集)

    劲爆的英文幽默集萃,它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能随时带给你快乐,它是最好的药,能治愈忧郁;它是最多情的伴侣,能让你感受不到寂寞。能讲笑话的人,都是智慧之人;会听笑话的人,都是快乐的人。时不时地幽默一下,人生增加了许多谐趣。本书为渴望拥有阳光心情者选取当下最流行的搞笑幽默短篇,涉及名人对话、人生感悟、青春、爱情、职场江湖和创意思维等等方面,坚持最有趣,最有启发,最经典原则,让人笑不完乐不够。本书双语幽默还能让你在旅行、小憩、度假时掌握更多劲爆笑料,是朋友间最好的料理,是职场上润滑的良剂。
  • 娱乐:民间娱乐运动

    娱乐:民间娱乐运动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俗运动与古老娱乐项目。包括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拔河、秧歌、十五柱球、童子顶杆、跳绳、步打、玻璃喇叭、扑扑登、春游、登高、撞拐、顶头、抵肩、掷仙、弹棋、弹玻珠、跳百索、赛龙舟、摔跤、下土棋、踩高跷、跑竹马、折纸、打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你好我叫高一甜

    你好我叫高一甜

    三对欢喜冤家求见证!高一甜看着眼前对她虎视眈眈的苏旭辰,男人一脸笑容满眼是她。她不禁往后缩了缩脖子,不,这一次可得换她来主动了!……叶落落抬起自己的脚放在了苏晟铠的胸膛上,然后慢慢地把他支了起来。可他的眼光却顺着小脚往上看?……陈小乔拉过眼前这个长得邪魅不已,却对她没一点好脸色的钟亦航。可没想到他却伸出手,又一次把她推了出去!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正中其怀

    正中其怀

    这是一个女主坚持不懈,终于挖通了去男主家的地道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不完本

    青春不完本

    走出校园踏进社会是进入一个巨大的染缸还是迎接人生最大的挑战?看一个应届毕业生如何在工作,生活,爱情,亲情中跌宕在憧憬,彷徨,希望和绝望中成长!
  • 临晚镜伤流景

    临晚镜伤流景

    陆流景第一次受重伤是在帮洛晚镜寻药的时候,第二次受重伤是在他们的洞房花烛夜,过往一切有如云烟,所谓的天荒地老,山盟海誓都消散在了那一剑中。再见面,她已成了如峰山长老,他还是个闲散富豪,面对天下大势所向,他们能否共克时艰,保大宁永世荣华……
  • 宠无止禁:辰少撩妻无下限

    宠无止禁:辰少撩妻无下限

    六年前,沈小晚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李逸辰却是炙手可热的校草。那时候,沈小晚喜欢的人还不是李逸辰。李逸辰曾问她:“我到底哪里不好?到底哪里比不上他?”沈小晚想了想,对呀,李逸辰明明比谁都好,可是两个人却怎么也磨合不到一起去。多年以后,当李逸辰成为沈小晚的顶头上司。当李逸辰终于不再甘于当一个默默的守护者,霸道的站出来为她擦泪为她遮风挡雨,并强制揽她入怀的时候。她说:“如果有一天我会带给你无尽的灾难,你还会继续陪我走下去吗?”他拥着她坚定的回道:“只要你抓紧我,不放手,别回头,我永远在你的身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圆梦人生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圆梦人生

    经历了挫折的小熊队仍然鼎力前行,而袁梦的加入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袁梦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尹柯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邬童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班小松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栗籽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唐提
  • 放下:快乐之道

    放下:快乐之道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要放下,要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