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仙使既已授予他人,便无收回之理,你想要何等补偿啊?”玉帝忽然开口道。
不仅是陆玄,几乎所有仙神都心底一愣,文超恭再是王母弟子,抢走别人神职都不占理,为何玉帝就不像柏鉴那样革去文超恭,反而看这样子,是要承认文超恭游天仙使的正当性了。
就在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时,却听玉帝又道:“不过朕可从未说过,游天仙使只能由一人担任!”
陆玄心中一动,隐隐猜到了玉帝之意。
退朝后,陆玄府宫中。
“封木吒,哪吒,玄清,文超恭四人为游天五仙使!”玉帝最后的御旨,在陆玄脑海中不断回荡。
其中,哪吒主要巡游北俱芦洲,木吒巡游西牛贺洲,陆玄负责南澹部洲。
而文超恭,则不只是有意还是无意,被安排巡游东胜神州。
细细分析,这里面游天五仙的人选,极其负责洲陆,是大有说道的。
哪吒身为天庭中坛元帅,三坛海会大神大神,神职远比游天仙使要高,显然不会将主要精力用在当一个游天仙使上。
北俱芦洲仙神除了真武一脉,可就只有一个陆玄脱去的玉湖山神了,最有可能的是因为他阐教之人的身份,才兼任了这一职位。
而木吒,普贤菩萨弟子,西方佛门中人,担任游天仙使巡游西牛贺洲这一佛门占据之地,更是理所应当。
而玄清,背后有真武,与截教仙神亲近,姑且算是截教一方,本来游天仙使就是他的,现在巡游南澹部洲这一人族兴盛之地,看似亏了不少,实则根本没有多大损失。
西牛贺洲佛门势大,如来佛祖名义上还是天庭五方五老之一,可他敢去管?
被妖族恨之入骨,北俱芦洲他本就是要远离的,东胜神州为道宗玄门自留地,什么土地山神等等神仙少的可怜。
只有南澹部洲,才算是直属天庭管辖的部洲,神仙体系发达,算起来四人之中,还是陆玄权利最大。
游天五仙使中的四个,木吒为佛门中人,哪吒代表阐教,陆玄可称为截教一方,文超恭则是王母硬塞进来的,勉强算是天庭中立一派仙神。
至于游天五仙为什么只有四个,最后一个则是玉帝画下的大饼,故意空缺出来,用来激励其他仙神的。
游天仙使位卑权重,多少仙神趋之若鹜,而且天庭除过四御、五方五老这类位格的神职外,道行低微而神职重要者数不胜数。
如陆玄与文超恭,不到玄仙,却与哪吒、木吒同居一职,柏鉴连仙道门槛都没进入,却是三百六十正神之一清福正神。
原本王母抢了陆玄神位,天庭本该是风起云涌,阐教、截教明争暗斗才对,却被玉帝一手淡然分化神位,弄得消失于无形,各方之人都很满意,甚至连佛门都照顾到了。
这类手腕对玉帝来说,怕不是不值一提,毕竟这位之前身处各大圣人之间,徒有其名,借助封神量劫壮大天庭,让三界之主这个称号不再是名义上的虚名了。
在陆玄上朝之前,凌霄宝殿里发生之事,他也从一个渠道了解得七七八八。
别人不知道玉帝提起木吒,先是让其代替柏鉴,后又封其为游天仙使,所为哪般,但身为穿越者的陆玄,却有几分猜测。
虽然经过封神量劫后,大量仙人上封神榜,来了天庭做神,让天庭不再空空荡荡,玉帝也有了实权,不像之前那么名不符实。
但封神量劫最大的胜者可是人阐两教!
人教无为在天庭没存在感,但阐教却是实打实把控着天庭各个要职,供奉玉清圣人元始天尊,将师门利益看得比天庭还重。
大量截教仙神也在天庭聚集抱团,整日想着如何脱离封神榜,谋划重立师门,哪里把自己当成天庭之人看待。
真正忠心玉帝的仙神,也只有不属于这两教的少部分中立神仙罢了。
所以玉帝若想真正掌控天庭,成为名副其实的三界之主,正是要趁着圣人消失的这一量劫,依靠手段,将天庭仙神一一收服!
前世有唐僧师徒西游,取回佛门大乘佛法,回到南澹部洲大唐,在人族精华之地传播佛法。
而玉帝为何对西游之事十分重视,孙悟空遇到一难,来天庭求救,天庭尽力相帮,如今陆玄也明白了几分。
玉帝效仿太清、玉清两位圣人,封神量劫引西方二圣对付截教通天教主,破了诛仙剑阵,也打算通过与西方佛门合作,压制阐截两教,从而达成一种平衡,徐徐收服众多仙神。
强行推木吒当清福正神,以及游天仙使,表面上看是照顾托塔天王李靖一家,实则是示好佛门,背地里与西方灵山早就暗中商量过了。
并且陆玄当日能元神脱身封神榜,恐怕也有玉帝算计在内,无论如何封神榜在玉帝手中。
结下这段因果,他这个应劫之人,以后不定要如何偿还,后土、冥河这等大能,为得到他大打出手,应劫之人可兴巫族,自然也能助玉帝掌控天庭。
而游天仙使一职,正是有着替玉帝巡游三界,监察仙神的职责,这也是真武能替陆玄讨来的原因之一。
陆玄敢讽刺王母,也是猜测玉帝对他有所图谋,有意而为。
在凌霄宝殿玉帝连这提都没提,没治他以下犯上之罪,王母也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让陆玄更加肯定了这个猜测。
只是来时,真武让他截教多亲近,截教也确实态度友善,助玉帝则要收服截教仙神,助截教仙神则要让他们脱离封神榜,这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陆玄目光幽深,转头一看,只见他身前弯腰站着两位玉帝御前侍女,手捧两个玉盘,自下朝后不久就过来了。
一个上面叠有一套金丝仙蚕甲,配有钧天靴,蟠龙冠等物,是他身为游天仙使的应有服饰。
另一个玉盘上有一小小玉瓶,瓶口盖有红塞,浑身晶莹通透,隐约看见里面有一枚龙眼大小的金色丹丸。
隔着玉瓶,也能感受到那股药劲磅礴,充满了大补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