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约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像他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死于扶风。老子是我国思想史上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开山著作,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这部著作中已经体现出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唯物主义色彩,它以“道”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反对天道有知,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世人尊称孔子。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像他3岁丧父,青年时代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30岁时开始私人讲学。大约47岁时,孔子曾在鲁国短期地行摄相事,却因为和当权者发生矛盾而不得不辞去职务,率弟子周游列国,志欲改良时政,复兴周礼,但是都没有得到重用。68岁时他重返鲁国,从此专心从事整理和传授典籍的文化教育工作。他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这些典籍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便被统治阶级定为必读的教科书,儒家学说由此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核心,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起着指导作用,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都给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以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言论由门徒记录整理,编为《论语》一书。这部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文艺、教育思想,是中国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都被作为“圣人”和“万世师表”,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思想家所不曾有过的特殊地位。
墨子
(约前480~前400)本名翟,鲁国人,一说是宋国人,春秋末战国初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平民,做过小工业者,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做过宋国大夫,曾经从师于儒者,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繁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墨子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并终生为实现这些思想奔走不止。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运用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
孟子
(约前385~前304)名轲,战国中期邹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早年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曾经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而游说于各国诸侯之间,却不被重视。晚年和门徒从事著述,曾序《诗》、《书》,发挥孔子的学术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以民本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思想和“人性本善”的观点,并提出静心、养性、诚心、寡欲等主张,尽管不被当时诸侯所用,但是在后来的封建社会里却和孔子的学说一起,成为主导的统治思想。在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庄子
(约前375~前300)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先秦著名思想家。他大概生活在齐宣王、梁惠王时代,比孟子稍晚,比屈原略早。曾做过蒙地的漆园小吏,就是管理生产漆的工匠。后来厌恶政治,脱离仕途,靠编草鞋糊口,过着隐居生活。楚威王听说他是贤才,曾派人以重金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却被他拒绝了。庄子涉猎各家学说,但独对老子的学说特别敬重,并最终继承老子的衣钵,成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所著的《庄子》一书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封建社会,庄子曾被统治者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
荀子
(约前313~前238)名荀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人,我国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之一。他15岁时到齐国稷下游学,齐襄王时,成为最有声望的稷下学者。他曾到过秦国和赵国,但是都没有得到重用,后来到了楚国,被楚相春申君任命为兰陵令。春申君死后,他也被废置,此后一直居住在兰陵,从事著述和讲学。荀子是继孟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自己的著作《荀子》中。荀子站在儒家学派的立场上,总结了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提出了自己既尊崇礼义又提倡法制的观点,并主张人性本恶,应该通过学习使人接受礼仪教化。最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天道有其内在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思想,同时,他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些思想已经具备了唯物主义的因素。
韩非
(?~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多次上书韩王,力主变法图强,都未被采用,于是写下《孤愤》、《五蠹》等文章。秦王嬴政看到文章后大为赞赏,便发兵攻韩,使韩王送韩非入秦。但由于李斯等人从中作梗,韩非并没有受到重用。后来又由于李斯、姚贾的陷害而入狱,最终被毒死在狱中。韩非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韩非子》一书中。在政治上,他主张“法治”,并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封建君主统治术,为封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历史观上,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的要求进行变革。他发展了荀子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否定天命鬼神,崇尚人力。这些思想为秦代统治者所实行,并对后代的封建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王充
(27~约101)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到京师洛阳入太学,拜班彪为师。他一生撰写了《论衡》、《讥俗节蚁》、《政务》和《养性》四部著作,其中《论衡》一书流传至今。《论衡》85篇,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在书中,王充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统治者提倡的对于天道神权命运的迷信,系统地清算了神秘主义的思想体系,表现了作者反正统思想的战斗精神。从这种精神出发,作者对当时以辞赋为主的正统文学的“华而不实,伪而不真”的文风也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在许多篇章如《艺增》、《超奇》、《佚文》、《案书》、《对作》、《自纪》等篇中提出了不少进步的主张,对魏晋以后的文艺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许慎
(约54~149)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早年举孝廉,入京为太尉府南阁祭酒,并师从当时的著名学者、经学大师贾逵学习。汉安帝永初四年(110),许慎被召为五经博士,校书东观,后称病归故里,审定其巨著《说文解字》。许慎为中国文字学的开山之祖,他编撰的《说文解字》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惟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由于许慎对我国文字学做出的巨大贡献,他被后人誉为“文化宗师”。
法显
(约337~约422)东晋高僧。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丘)人。俗姓龚,3岁为沙弥,20岁受比丘戒。因感于当时律典的缺乏,于晋安帝隆安三年,以60岁高龄,徒步经西域和中亚十国抵达天竺求法。至义熙八年(412)才由东印度乘船至狮子国(斯里兰卡)返国,前后共历15年,带回了《摩诃僧祗众律》、《十诵律》、《杂阿毗昙心》、《大般泥洹经》、《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这些都是当时中国没有的大小乘的基本要籍。他还和佛驮跋陀罗共译出《摩诃僧祗律》、《僧祗比丘戒本》、《大般泥洹经》等。此外,法显还将他西行求法的经历写成《佛国记》,书中保存了许多宝贵的西域古代史地资料,为各国历史学者和考古学者所重视。
范缜
(约450~515)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人。他生活在佛教盛行的齐、梁时期,一生勇敢地向佛教宣战。针对佛教宣扬的神不灭论,南北朝发表《神灭论》,系统地阐述其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毁了,精神也就随着消灭。《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欺骗的本质。面对统治阶级的打击和围攻,范缜毫不屈服,始终坚持自己的真理。范缜继承和发扬苟况、王充等人的唯物论思想,有力地打击了当时流行的有神论,这种战斗精神值得赞扬。
刘勰
(约466~520)字彦和,山东莒县人,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笃志好学。青年时随僧佑在定林寺(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整理佛教经典,历十余年。梁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深为萧统所重用。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刘勰所著《文心雕龙》共50篇,内容博大精深,采用骈文体裁,却具有议论文的性质。书中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总结了许多文学创作的宝贵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已建立起完整的体系。
玄奘
(602~664)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姓陈名祎,唐代洛州偃师(今河南偃师偃缑氏镇)人。祖父、父亲都做过官。玄奘30余岁时,已蜚声佛教界。随着学问的增长,他深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做定论,决心赴天竺探本究源。唐太宗贞观三年(629),玄奘历尽千难万险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前后17年,学遍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携带回许多经籍,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由于其深厚的佛学造诣,他被人们给予了“解脱天”和“大乘天”的极高荣誊。他对佛经的译介大大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事迹被吴承恩改编写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千百年来广为流传。
程颢
(1032~1085)字伯淳,祖籍黄陂(今属湖北)。程颢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童年时,多随父辗转迁徙。程颢一生多从事政治活动。他在宋仁宗嘉祗二年(1057)中进士,曾先后担任过上元县(今属江苏)主簿、泽州晋城(今属山西)等地方官吏。宋神宗熙宁二年(1096)二月,王安石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程颢为其属官。他上疏十余章,反对王安石变法。次年改签书镇宁军节度判官。翌年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他亲自率兵众抢险。熙宁五年(1072)以后,程颢先后监西宁竹木务、知扶沟县事、监汝州酒税,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了学术和教育。元丰八年三月,宋神宗逝世,召程颢为宗正寺丞,程颢还未动身就患病而死。时年53岁。
程颐
(1033~1107)字正叔,祖籍黄陂(今属湖北)。程颐生于明道二年,是程颢的弟弟。和程颢相比,程颐的时间则大多投入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中。程颐曾在汉州、许州、洛阳、关中等地讲学,与当时著名学者张载切磋学术,又接纳游定夫、吕大临、周纯明等众多学生,成为一时之盛。绍圣四年(1097)春,朋党议论再起,程颐被黜放。同年底送涪州(今重庆涪陵)编管。宋徽宗登极后被赦免,回到洛阳。在流放的十多年中,他完成了《伊川易传》,接纳罗从彦为弟子,讲授《易》学。崇宁二年(1103)范致虚奏称“程某以邪说行,惑乱众听”。程颐由是心灰意冷,退居洛阳龙门以南把楼山下(今嵩县程村)。三年后,程颐复职为宣义郎。大观元年病逝。程颐主要哲学著作有《周易程氏传》,还有《遗书》、《文集》、《经说》等。他与程颢的著作,明代后期合编为《二程全书》。今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注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后世奉为继孔孟之后的儒学正统,“四书”也成为明清学子的必读经典。他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集有《晦庵词》。
陆九渊
对镜理红妆 南宋(1139~1192)字子静,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乾道八年(1172)进士及第。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后改建宁崇安县。经人荐任国子正,复除敕令所删定官。他慨叹于靖康间北宋被灭的惨痛事件,和四方志士交结,并曾上书陈五论,因给事中王信反对,落职还乡。九渊当时名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绍熙三年卒,谥文安。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侣“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企图由此证明所谓“天理”即封建等级秩序、封建道德教条,都是人心所固有,是恒久不变的。陆九渊亦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23首。其诗有一定的学究气,同江西诗派末流的泥古倾向是不同的。有《象山先生全集》36卷。
王阳明
(1472~1528)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曾筑室于绍兴阳明洞中,后又创办阳明书院,被称为阳明先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明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出身官宦世家,王守仁28岁中进士,先后授刑部和兵部主事。1509年因触怒权贵被贬到修文,住在龙岗山东洞,后人称为阳明洞。他自幼是宋代程朱理学的信徒,后转向陆九渊的心学,批判程朱理学,认为事物之理即在心中,离开了心就谈不上理,心之本为性,性即无理,成为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除聚徒讲学外,还大量创办书院,设立地方学校,推广社学。他的学说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长期与程朱理学并峙,其“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后来,王守仁又受到明王朝重用,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累迁为南京兵部尚书。他的著述由其门生钱德洪汇集成《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书》),刊行于世。
李贽
(1527~1602)原姓林,名载贽,字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生于泉州晋江,是明代后期杰出的回族哲学家。他于1552年中举,仕途生活前后历经21年。55岁时,他辞官讲学,辨史著书。李贽的光辉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反对封建等级和封建束缚的进步思想。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是现成的圣人。什么忠孝节义,都是假装出来的。只有“饥来吃饭困来眠”,才是最自然的,才是真正的“道”。又主张自由、自治,反对封建的礼教、政治和法律的束缚。认为每一个人有不同的个性,应该让个性得到发展,使每个人都得到适当的安排,这才是合理的。其平生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和《史纲评要》等大量著作。1602年在河北通县被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愤然自杀于狱中。
顾宪成
(1550~1612)明代名士,无锡(今属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因正直反被革职还乡,与弟顾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写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东林人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使东林的名声大扬,世称“东林党人”。他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有《顾端文遗书》、《小心斋札记》、《还经录》、《证性篇》、《东林会约》、《东林商语》、《南岳商语》、《仁文商语》、《虞山商语》、《经正堂商语》、《明道商语》、《质疑篇》、《桑梓录》、《朱子二大辨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