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心月和尚:清代祝圣寺和尚,从事石刻的艺术师。
“语义”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
“故事”南岳祝圣寺的罗汉堂,有石刻五百罗汉,从事石刻的艺术师,就是清代祝圣寺的心月和尚。心月和尚,平日沉默寡言,每天都废寝忘食地躲在室内临摹各种人物画像,很少出来闲游,因而寺内众和尚也没有谁知道他善画。
早在清嘉庆年间,长沙、湘潭等地来南岳进香的善男信女,都要施舍一些钱,准备在祝圣寺内建一罗汉堂。祝圣寺从常州拓来五百罗汉摹本,只是苦于找不到高超的雕刻匠,因而罗汉堂一直没有动工。到了光绪年间,心月和尚主动出面承担这项任务,寺内众僧都半信半疑。后来心月和尚又一再要求,住持才答应了他。心月和尚开始刻了一两尊罗汉,还能显示出各自的特征。后来就感到五百罗汉,要求众貌不同,神采各异,就难以刻下去了。于是,他从五代时贯休和尚所画的十六罗汉像得到启发。有一次,寺中举行盛会,四方僧徒都集聚这里。心月和尚为了找活摹本,便自任执役僧,时时亲近各种类型的僧徒,借以细致观察、揣摩他们的相貌、衣着、行动,语言、性格等不同特征,丰富创作构思。但是,五百罗汉中有的是怒像,出家人讲究忍心性,很难恶相外露。心月和尚便故意在给大和尚送饭菜时,将一片熟肉夹在饭里。大和尚发觉,恼怒不止。心月和尚却早已预备好纸笔,几笔就勾画出了大和尚的怒相。等大和尚再追究时,心月和尚又不慌不忙地答道:“大和尚爱读拾得诗,不闻有‘我见出家人总爱吃酒肉’之句么?”弄得大和尚哭笑不得,心月和尚又几笔勾画了下来。他就是这样不断努力学习古人,体验现状,刻苦钻研,终于在三年时间中,完成了五百罗汉的石刻任务。它们或坐或卧,或行或立,或哭或笑,或怒或乐,千姿百态,各种形象都有,得到佛教界和艺术界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