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一只兔子,还是一只乌龟?”这个问题让中国的企业家作出选择,很多会企业家会选择做兔子,“快”几乎成了这个社会的“通行证”。“中国企业离世界500强还有多远”、“中国有哪些企业能进入世界500强”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很多企业不停地扩张,它们不约而同地走上盲目“做加法”之路。比如有规模的扩张、有经营产品的扩张、有跨产业的扩张、有企业资产的扩张等。
然而,综观世界,当浮躁的中国企业都在争做500强的时候,那些成熟的国际一流企业想的是“争活500年”。对于那些成熟的国际一流企业来说,做“长寿的乌龟”是他们共同的选择。因为它们深知“走得远比走得快重要”,所以他们管理企业的理念之一是:不求百强,只求百年。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德国企业。它们规模不大,数量很多,几代人专注于一个产业,不事张扬,做“隐形冠军”。
巨人集团成立于1989年8月,到1993年12月就已经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它所推出的中文手写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加密卡、巨人防病毒卡等产品,实现年销售额300亿元,年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1993年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宣布将新建巨人大厦,在脑子一热的情况下,他没有考虑资金问题,当众宣布层高72层,在当时是全国最高的楼宇。1995年,巨人集团在全国以集中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30个产品,子公司从38个发展到228个。
然而,巨人集团内部却危机四伏。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在贷不到款的情况下,史玉柱将保健品业务的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但是,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1997年初巨人大厦因资金链断裂未能按期完工,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因为史玉柱的冒进,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危机之中。
和当年的史玉柱一样,正是由于急于扩张,谋求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家如意算盘没打成,却赔了夫人又折兵,造成资金链断裂,最后导致了企业的崩溃。从无数案例分析看,很多企业不是饿死的,而是撑死的,都是在志得意满、豪气冲天时轰然倒塌。
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不成熟和不规范的特殊市场经济环境,造就了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民营企业家。很多人奇迹般地功成名就,在他们风光的年月,企业资产都是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上演了麻雀变成凤凰的神话。那些企业家对财富的追逐、对成功的渴望是毫无止境的,在特殊条件下轻易获得成功,使他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并在“做大做强”的口号中迷失方向,因而毫无例外地对扩大规模有着特殊的偏好。
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虽然加快发展是每一个民营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如果缺乏理性的态度,以浮躁的大踏步思维来拔苗助长,那就需要反思了。
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它的成长都有其独有的客观规律,必须尊重而不能超越。如果心浮气躁,盲目求快,或许可以一时声名鹊起、利涌如潮,但终会因资金实力、内部管理等因素,把企业弄得千疮百孔。因此,要想使企业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经验锦囊】
冒进是总经理最容易犯的错误,所以说风险控制,尤其是财务上的风险控制,应该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