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灰暗而又庄重的寝宫里说话还是要有分寸的,起码要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多了就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后果,你看,这不话才刚落音,这后果不就来了吗?也不知被什么不知明的物体给吓到了,真是报应不爽啊!
我睁大双眼顺着动静的地方望了过去,仔细一看,才松了口气,原来这不是什么怪声音,正是大汗起身往一处墙角走过去所发出的声响,他站在一墙画下,嘴里还在不停地叹着气,看他这副神情肯定是还没想通喽,哎,他的智商和情商不是都很高的吗?为什么碰到这种事就犯难了呢?
实在是看不透他,也看不下去,忍不住自己的脾气,还是把自己心里的疑问和想说的话全部都倒了出来。
“阿玛,为什么你要这么执着呢?人都已经死了,就不能放下吗?更何况,她根本就不喜欢你,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喜欢过你的人,何必要这么执着的折磨自己呢?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的路要走,其他人是干涉不了的,您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您要学会放下,才能看见外面更加开阔的天空,不要在钻牛角尖了,振作起来吧!”憋在心里的话不吐不快啊!
是啊!学会放下才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为什么当时失去父亲的我,就没有想通这一点呢?还一味的钻牛角尖,甚至还想着跟着一起离去?哎,说服别人容易,倒是挺简单讲得一套一套的,说到自己头上就难啊,说服大汗的这些话就是用不到自己身上。看来,通过这件事情,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既然发现了自己的这个缺点,我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我才能在这里有所进步,而且更有说服力劝服大汗。
站在那里看了好久的努尔哈赤,终于没在叹气了,慢慢地伸手将挂在墙上的那副画取了下来,放在了书桌上,他点起灯,房间里瞬间亮了起来,我顺着光线用朦朦胧胧的双眼望了过去,看见那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汗,如今没几天的功夫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满是苍伤的老人,看着他现在的模样,我的心揪揪的痛,眼睛顿时湿漉漉的,想着这位我相处了这么久,感情深厚的父汗,没有多久时日他将离自己的终结点越来越近……
“失忆,你过来,其实你说的很对,我怎么没你想的明白想得通透呢?做人就应该向前看,不是吗?不应该回头,不能为了一个不喜欢我的女人放弃自己,让自己这么沉沦下去,我还有很多事都还没完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都利用起来,去完成我最大的使命。我真的要放下了,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想通后的大汗将我叫到身边来,在我面前忏悔着。
“嗯,是的,父汗,我相信你,您一定会成功的,我会永远的支持你,陪着你的。”我鼓励着父汗,事实上,未来的时间里,他确实是成功了,而且还是大清的第一位奠基者。
“父汗,你这画?……”我指着桌上的画转移着话题。
努尔哈赤静静地看着桌上的画,像是在和它离别似的,没有回音,一点一点的将书桌上的画卷了起来,看来是要收起来,收好画后,他才慢慢地说着:“这画上的人就是东哥,自从见到她第一眼之后,我就喜欢上了他,对她就恋恋不忘,于是就画了她的画像,每每都要看一眼,如今她已经离去了,我也该收起画,结束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了。”
‘哇塞,这女的真的名不虚传,真有历史上说的,就是一个绝世大美女’我在内心里嘀咕着。
看着大汗如释重负的样子,我也安心了,他终于又恢复成了那个强大而又霸气的君主啦。
东哥事件终于过去,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再也没有关于她的话题,连她的名字也没有在提起,大汗又重新步入到了攻打大明的轨道里,又开始计划着他的军事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了两年,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下的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同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还是差那么一点点的悬殊力量,虽说叶赫部是被收复了但是因为种种的恩怨叶赫部始终还是大金的阻碍物,翼侧还是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所以先打算九月主动撤退,以免不必要的伤亡。
抚顺等地接连失陷,让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遂加派饷银200万两,并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又通知朝鲜、叶赫出兵策应。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掣肘。
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得到二十多个寨子。听说有明朝的军队来了,这才回去。明朝的杨镐派遣使者去后金商议罢兵,努尔哈赤回覆书信拒绝。二月,明抵达辽东的援军8万余人,加上叶赫兵一部、朝鲜军队1万多人,共约10万,号称20万(一说47万)。明神宗一再催促杨镐发起进攻。于是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
努尔哈赤在攻破抚顺、清河之后,鉴于同明军交战路途遥远,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以备牧马歇兵,于是在吉林崖(今辽宁抚顺市东)筑城屯兵,加强防御设施,派兵守卫,以扼制明军西来之路。
四路明军出动之前,作战企图即为后金侦知。努尔哈赤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道路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之兵,于是决定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10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战争一触即发,明清之战就在此拉响战役,这场战役是何其之惨烈,但是同时也为努尔哈赤打响了他在历史上的名声,每一个熟知历史的未来人,一提到这萨尔浒之战,谁能不知呢?
一六二零年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明朝刘綎军先头部队自宽甸北上,杜松率领明军主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努尔哈赤接到奏报以后,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马迟滞刘綎,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三月初一,杜松军突出冒进,已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附近),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看到杜松军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增援吉林崖,一面亲率六旗兵4万5千人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次日,两军交战,明西路军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即将八旗主力转锋北上,去尚间崖方向迎击马林军,明北路军除主将马林率数骑逃回开原外,全军覆没。正在路上准备支援潘宗颜部的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听闻明军大败,大惊,撤回叶赫。
另一边皇太极带着一万兵马乘胜追击,准备一举拿下叶赫部,彻底地断了他们的后路,让明军失去一条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