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客似云来的店,还有她那些见所未见过的美食,心想:这个秋娘果然不简单,看来清儿的眼光不错,说不定将来会是大齐之福。
对瑾瑜更是另眼相看,只是她的身份摆在那里,若是像平常民妇那样表现亲热反倒显得虚伪了,但看向瑾瑜的目光却是温柔、慈祥的。
连禄将压榨豆油的方法和太后一讲,虽说太后听的不甚明白,却不影响她的决策,于是,连禄在忙着荣王府的一应赚钱方案的同时,又开始负责教导太后派来的人如何压榨豆油。
没用多久,由皇上下旨,又亲自督促建造的榨油坊就完工了,整整千多人的大作坊完全是军队化的管理,里面的工人也都是忠于皇上的人。
只不过此时的豆油并没有打算在国内贩卖,正如初衷,这些豆油除了少数流向瑾瑜的三间店之外,大多数的还是要去用来换大米的。
当一批批大豆在榨油坊里经过加工后变成一桶桶的豆油被运到边境外的小城后,每一桶都可以说是一个天价。
而此时瑾瑜的三间店不但在京城享有盛名,甚至已经被各国来京城做生意的商人传回国,尤其是那嫩嫩的、可以说是天价的豆腐更是被大肆吹捧一番。
若不是豆腐的保鲜期很短,很多人都会把它做为馈赠亲友的佳品了。
当在大齐京城名声远播,却大多数人没有吃过的豆腐出现在平阳国时,平阳国沸腾了!
当一块被冰块层层保鲜,以快马送入皇宫的豆腐摆到平阳国皇上的餐桌上时,平阳国的皇宫不淡定了!
平阳国的皇上复姓淳于,单字名宴,十八岁登基,如今刚好七年,在他做皇上这七年里,平阳国国泰民安、算得上是平阳开国以来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造成了周边其他国家的忧心。
少年称帝,雄心壮志的淳于宴怎会愿意偏安于一隅?就是大齐国皇帝连子渊也当淳于宴是难得的劲敌,这也正是大齐不愿以5换1的原因。
以大量大豆换大米的结果就是充实了敌国的粮仓,若是敌国挑起战争,这就相当于给了敌国大量的军粮。
而如今,这一盘经过御厨精心炒制过的豆腐摆在淳于宴的面前时,淳于宴刀削斧砍般的脸上,那双淡淡的瞳仁不带丝毫情绪,却让人不敢对视。
“这就是豆腐?”淳于宴用筷子扒拉着汤碗中一方方白生生的豆腐块,一两银子一块,比起大齐国的留香坊倒是便宜了不少,却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启奏皇上,此物正是豆腐,这道虾仁豆腐汤所选用的是所谓的嫩豆腐,还有一种老豆腐适合炒着吃。”也早为豆腐惊艳到的御厨已等在一旁,等候着淳于宴随时发问。
淳于宴似乎没有再问的兴致,用银制汤匙舀了一口豆腐放入口中,果然是奇嫩无比,哪怕是配上虾仁的软、香菇的鲜,还有各种珍贵的配料,也无法掩盖豆腐的嫩滑独特。
只是这小小的一块豆腐就要一两银子,而且那制作豆腐的生意还是异常火爆。
本应在京城里独领feng骚的豆腐为何会出现在两国的边境,还是在这以大豆换大米的敏感时期……
大齐国打的是什么主意似乎不言而喻。
赚了平阳国的银子,再来买平阳国的米,大齐国果然好算计,只是,他能坐在这里无动于衷吗?自然不能!
淳于宴冷笑,“秦无归!”
一个身长甚高,墨色长衫的男人像团黑云般地飘到淳于宴的身旁,垂手而立,悄无声息,算不得英俊也称不上丑陋的脸上不带任何表情,就好像他真的只是一团黑云。
“去给朕查查制作豆腐的秘方。”
秦无归转身飘了出去,同样悄无声息,就如同他的出现只是别人眼前一花,看错了!
大齐国与平阳国的边境有一座小镇,人口不足千人,却是来往两国的必经之处。此镇由中心一分为二,一半属于大齐,一半属于平阳。
于是,这座小镇就有了两个名字,靠近平阳国的一半,被平阳国命名为河间镇;靠近大齐国的一半,被大齐命名为沙虎镇。
来往两国的商人大多都会选择在小镇休憩整顿,可这小小的一个镇有两个名字又叫着麻烦,最后干脆百姓自己给它取了个名字:两国镇。
小镇这样的格局闹出了不少笑话,就如镇中心有一间小茶馆,盖房时未考虑到两国所属的问题,一半盖在了河间镇内,一半盖在了沙虎镇内,于是,每当征税的时候就会出现刚交了这边大齐国的税,那边平阳国的人又来收税。
而且人家的理由也很充分,你的税交给了大齐,那是你占了大齐的土地,但你的房子也占了平阳的地,所以,税还是要再收的。
这位老板一想,既然我一半的房子盖在大齐,一半的房子盖在平阳,那么我这税可不可以也一边交一半呢?
答案是:不可以!
人家官差说的也好,你这是一间店,自古收税都是按户收的,没听说过半户这一说法。
茶馆的老板悔不当初,盖房子时怎么就没选好地儿呢?而且他的店占地极大,自然交的税也多了很多。
可后悔也晚了,繁重的税收让他喘不过气,最后一狠心,把店从中间一分为二,拆成了两间,连带着后院也在正中砌了一道墙,将整个后院也隔成了两半。
一半属于平阳界内的店他留着自用,另一半归属大齐的店租了出去。
这样一来再来收税的看他店的格局也只好按一间小店来收税,而他空出的另一半店没多久就租了出去。
“豆腐,新鲜的豆腐,吃一口想两口的豆腐,快来吃哦!”
茶馆旁边新开的豆腐坊生意火爆,店外是十几个卖力吆喝的伙计,手脚不停地包着豆腐。在他们身后的店里甚至是店后的院子里坐满了特意前来品尝豆腐客人,都对这小小的、白玉似的美食赞不绝口。
天气本来就热,吃上一口或果香、或咸香的冰镇豆腐脑更是从头上一直爽到脚下。
吃过之后更是要打包几块回去。
虽说一块豆腐卖上一两银子有些贵了,但来往的商人都很愿意买上一两块带回去给家人品尝。
店里更是对那些路途有些远,又怕豆腐坏掉的客人提供收费打包服务。
所谓的打包服务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就是用特制的木质夹层食盒,在夹层里装上冰块,外面再包上一层特制保温小棉套,将豆腐装在里面,再放到阴凉处,至少两天两夜不担心会坏掉。
不过,这样的打包成本也是不低,每只食盒收费二两银子,可装五块豆腐。
好在既然能够慕名而来吃豆腐的人自然也不差这二两银子,所以豆腐的生意火爆的让人眼红。而且,食盒二两银子,里面的冰不收费,若是下次再来买豆腐,拿着之前的食盒,豆腐坊只收取豆腐的费用。
小小的豆腐坊已经引起平阳国内一些人的警觉,然而豆腐坊是开在大齐国境内,他们无权限制。
而那些来买豆腐的人又或多或少都有些身份,也不是说禁就能禁的,而且,只为了一方豆腐就要引起关于两国交恶的恐慌又实在是不划算。
于是,在平阳国还未想到相应对策时,豆腐坊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开满了沙虎镇,数千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将几乎整个沙虎镇所有的房屋都买了下来,开起了豆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