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看到诸人离去,对梵婀玲说道:“边莹武功的确很特别,和那天在林子边偷袭我们的人武功十分相近,还就是在荆门府库那里,偷袭我们的一男一女,其中那个男的就可能是边庆铎了。”
梵婀玲说道:‘为什么那个不能是边庆绪呢?“
杨卓说道:“据闻,这边氏兄弟,闻名于赣东山区。但是,边庆铎经常在赣东活动,而边庆绪却时常在潮汕游历,所以那个出手对付我们的该是赣东的边庆铎,不是边庆绪。另外,边庆绪为人谦和,那人使的刀法,却偏于阴狠,不是边庆绪的路子。而这个边庆绪的侄女边莹的路数,却又不和边庆铎相近,而和边庆绪传言中的相似,真是奇事一桩。”
梵婀玲说道:“我觉得,目前边庆绪出来的可能大大增加。”
杨卓点头,说道:“没错,既然边莹都来了这里,那么就和边庆绪来这不远了。“
梵婀玲说道:‘江南诸位高手,以边庆绪最为引人神往。边庆绪很少惹事,但是又不怕事,从来都不寻上门与人比斗,但是一旦被人打上门来,也从不退缩,而且每战必胜,从他门前铩羽而还的人,不胜枚举。当时天魔宫夺取武夷山的时候,还是微微忌惮边庆绪的,可是那时边庆绪已经去了潮汕,只剩下了边庆铎,天魔宫才放心进攻武夷山地区,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杨卓说道:‘边庆绪不喜与人争持,这也是他的性格,因此也不会受到江湖人的责难,躲避了不少无谓的祸殃。“梵婀玲说道:”可是,边庆铎从武功看来,却和边庆绪大相径庭,而且那个女子又是何人,他们为何对我们猛下杀手,毫不留情呢?“
杨卓说道:‘那顾简山也是边庆铎所杀,他们杀顾简山也是很蹊跷的。而那时,那个女子也是和天涯道人一起围攻我们的,这里说明,他们和天涯道人海角头陀,关系不错。“
梵婀玲说道:“目前我们面前出现了这样几股势力,一伙是舒源及天涯道人等人,还有这当时我们在暗道里听到那个人所言的势力,还有云崖派等人。”
杨卓说道:“真是暗流涌动,潮汐不止啊。”
梵婀玲说道:“这件事还会绵延下去,不知尽头。”
杨卓和梵婀玲边走边谈,直向西南去,接近江陵北郊。
竹林幽幽,两个人来到林子里,看到了一些嫩芽从竹子上顶出来,十分新鲜。
杨卓挽着梵婀玲的臂弯,坐倒了林间青石上,低低叙谈,十分亲密。
忽然,梵婀玲透过那片竹林的缝隙,看到了前面一处林子里,赫然立着一座寺院。
那时,杨卓看看四周天色讲晚,已经错过了宿头,只好到这寺院里借宿了。
他们携手一起直奔寺院,走到了寺院门口,看到寺院门口有个牌匾,写着“枯宁寺”。
此时,梵婀玲穿的是男装,所以可以方便进入寺内借宿。
两个人敲开了寺门,进入寺内,一个小沙弥引着,把他们带到了一处静室,叫他们歇息。
夜色渐渐低垂,这小沙弥送上了一些馒头,和青菜豆腐,两个人道谢后,吃的倒也津津有味。
吃完后,小沙弥前来收走了杯盘,两个人问起了寺院的方丈所在。
那时,小沙弥说道:‘方丈正在禅定,不方便见客。“
杨卓两个人坐在寺院里,微微无聊,小沙弥在掌灯后一个时辰时,才来叫他们,说道:‘方丈出了禅定,两位可以去见方丈了。“
那个小沙弥引着杨卓梵婀玲直奔一间禅室,两个人走近了禅室,抬头看去,禅室里墙壁上雪白无尘,写着一个大大的“禅”字,蒲团上坐着一个老僧,眉目慈善,眼神平和,一手搓着念珠。
这姿态立时令杨卓想起邙山古堡里的老王爷元衡,不禁一阵伤怀。
两个人一时过来参拜老禅师,那禅师笑道:“两位驾临小寺,老和尚十分惶恐,请坐。”
两个人分别坐到了蒲团上,老僧说道:‘两位风尘仆仆,想来是从外地赶来?“
杨卓说道:“禅师清修之地,我等冒昧打扰了。只因我们急于赶路了,错过宿头,只好到贵寺打扰了。”禅师说道:“万物皆有缘,你我相见也是一种缘。”
梵婀玲一转头,看到西侧墙壁上,挂着一幅马远的‘寒江垂钓图“。
梵婀玲说道:“这是马远的寒江垂钓图,笔法苍劲,意境深远,的确是一角式笔法的精髓之作。”
禅师笑道:‘小施主果真是慧眼识宝,这果真是马远的寒江垂钓图。一笔一笔都是十分精细,尽显一角式的禅道,老和尚都是十分佩服这马远的禅意的。“
梵婀玲说道:“大师,据说马远的一角式画法,已经传到了东瀛,和东瀛本土禅道,结合成了一体。”
禅师说道:“不错,马远的一角式笔法,传到了东瀛,却是我们文化的一种扩展。东瀛本土之人,和我们所看到的,接触的人,都不相同。我们中原的人,与人交往,重在和合,意即平衡,我们总会寻求一个适合自己和自己团体的一种恰好的平衡点,才能休止。而东瀛人却把事情做到了极致,极度的包容里带有极度的执着,极度的谦和下埋藏着极度的野蛮,极度的死板又极度灵活,极度的保守又极度追逐新鲜,极度的忠诚又极度的背叛,极度的勇敢又极度的胆小,充满了这种矛盾,就是东瀛人的特征。“
梵婀玲说道:“不错,我们反对伦理上的二元对抗,文化上追求崇仁尚礼。”
禅师点头,说道:‘想不到,小施主,如此年轻,就有如此独特的见解,佩服。哦,这我们所遇到的 世界,即是和合的世界,一种微显消沉的一元辩证的世界。“
梵婀玲说道:‘我们曾经信神,信龙,信救世主,尤其是我们悲观无助的时候,仰望苍穹不得伸张正义而又期盼公平的时候,和我们深陷苦海又不得自保的时候,都会想起神,龙,救世主。可是真到了那个时候,能够救我们的也许只有我们自己。“禅师点头,说道:”小施主,领悟的如此通透,难得难得。天道昭彰,我们都不可及的超越界,才是修禅修道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然而,我们常常的追求的天道,却被人为降格到了与人道契合,要符合人道的规则,故而降低了天道的标准,使我们不再相信那遥不可及的超越界了。“梵婀玲和杨卓都觉得有理,一时连连点头。
禅师说道:“人为的和合,人道的沦丧,超越界的不可信,成为我们的最大痛点。”
梵婀玲说道:“见叶落而知秋,一角式禅道,却是十分精妙。”
禅师说道:“人生于世,本该如同鸟儿般自有翱翔,累了就在枝头歇会,然后再去翱翔。然而,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抹掉自己的棱角,去适合周围群体的特征,不可得之下,会被视为异类,被逐出了群体。人成龙,成凤,成器,皆不可取,唯有人之为人,才是最大的进境。”
杨卓点头,梵婀玲说道:“人之为物,造化使然。偏有不当之时,会将人主视为龙,视为神道降临,更视为救世主。人性在和合中蹉跎,在岁月洗礼中粉碎,在茫茫世故中逐渐丧失光彩,直至黯然离场。”
禅师说道:‘所有诸般困厄,皆源于不当的群体意念。唯独个人,可以从信念里超脱,成为超凡的个体,但是常常无力扭转群体的腐糜丧乱。情寓于事,无情则无改造世间之莫大玄力。先谋利后谋道,此乃正道。口言仁义道德,而暗地下结党舞弊,则为下道。谋利不可耻,唯独谋利不得法而最可耻。谋利后而谋道,才有可成。如果谋利不成,只求谋道,立功于千秋之后,那只能是舍本逐末,或是空中楼阁,一推即倒。这并非告诫我们唯利是图,而是如同苍鹰飞天,独不可能终日里在天空上,终有落到地面或树上的时候,谋利即如后者,谋道就如前者。“
杨卓两个人受教匪浅,点头称是。
老禅师说道:‘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两位且去宽住,我们自无不妥之处。“
杨卓请问禅师的法号,禅师说道:‘寂云,寂静如夜,如云萦绕。“
杨卓和梵婀玲回转了那间静室,坐下休息。
杨卓一直在想,那寂云禅师最后一番话,到底是何用意呢?
梵婀玲说道:‘这禅师最后所言,是在告诫我们不要过于清高,凡事先谋立身,再求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