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枪,方寒将自己体内的神力激发到了极致,而且毫不犹豫的摧动了玉玲珑的力量,再加上火阳枪本身的威力,这三者力量合而唯一之下,威力绝不比一颗上百毫米的炮弹爆炸的力量差。
随之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一团火焰冲天而起,这巨大的撞击力瞬间将整个大厅轰塌,而在大厅中的狼人也那些奇形怪状的野兽,顷刻间都被这团大火所吞噬。即便是方寒自己,也被这强大的爆炸威力给震飞了出去。
当然,方寒早就做好了准备,在那爆炸的一瞬间就用移形换影的身法迅速后退了数十米,却也依然挡不住那波爆炸的冲击力,又一次从楼顶向下坠落了下去。
“罗刹”,方寒又一次唤起了罗刹。然而,这一次罗刹却是没有出现。
“形神契合,抱元守一,炼元养素,采先天混元之气,攒簇五行,合四象,使心肝脾肺肾之五气朝元,精气神之三华聚顶……御剑之术,在于调息,抱元守一,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就在方寒的身体直线往下落的时候,张子然的声音忽的在他脑海中传了过来,而且开口就说这些听起来玄玄乎乎的话。
“前辈,你终于出来了”,方寒的脸上露出十足的惊喜和兴奋的神情,其实来这里之前他就用意念联系张子然,当时张子然没有反应。刚才自己被那戴着精灵手套的人控制,清醒后他又召唤张子然,可张子然依然没有出现。现在自己没有叫他,他却自己跑出来了,方寒自然兴奋无比。
“先别说废话,刚才我说的那些是我们天师门的御剑术,这御剑术非同小可,在我们道家的修炼之中,非胎息境者不能修炼,否则就会入魔。但现在形势紧迫,你且先保住性命再说吧”,张子然叹了一声道。
“啊,前辈,这马上就要摔下去了,我手中也没剑,怎么可能学会你的御剑术”,方寒着急的向张子然道。
“你可真笨,谁说御剑术一定非要用剑的,你手中的火阳枪就不能当剑吗?另外,刚才我给你说的就是御剑术的运气法门,你只要按照刚才的口诀将体内的神力运转起来就行了。御剑术最重要的不是秘术本身,而是自己和剑之间的默契和感应,这点你已经做到了。这就好比开车,感应就是车钥匙,神力就是燃油,口诀就是操作步骤,我说的这么明白了你要还不会,那干脆摔死算了”,张子然气呼呼的对方寒喊道。
张子然这么一说,方寒顿时明白了,他本就记性极好,又经过洗髓伐骨灵药神力的熏陶,现在无论领悟能力还是记忆力,更是比常人不知强了多少倍,于是急忙按照刚才张子然传授给自己的口诀,将体内的神力运转起来。
神力和火阳枪相互是有感应的,当按照口诀将神力在体内运转的时候,方寒瞬间就感到自己的身体比之刚才要轻盈了许多,耳边急坠的破风之声在这一刻也变小了很多。
进入了运功状态,方寒心无旁骛,双目紧闭之时展开双臂,而火阳枪从手中掉落之后便到了方寒脚下,这一人一枪缓缓向着地面而去。
十米、八米、五米……
眼看着方寒就要掉到地上的时候,好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托了起来,紧跟着就见火阳枪枪头往上一抬,带着方寒又飞快的往上冲去。
而这时,方寒听到耳边不断的传来各种野兽凄厉的惨叫声,他睁开眼睛一看,发现头顶上无数个火团砸落下来,而那些火团正是刚才火阳枪击中血幕后炸开的火焰落在那些野兽身上,再加上爆炸的冲击力,便将它们也从楼顶震落了下来。
不过这时候方寒也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刚才那大黑虫、那英俊标致的短发男子以及绿色光球全都不见了,方寒心中担心哈利,就专心运用着御剑术向顶楼而去。
“我就知道你小子悟性极高,这御剑术有些人学了一辈子都学不好,你这一瞬间就领悟了,在我印象中,也只有当年我们天师教的创派祖师张道凌才有这份天赋”,张子然的笑声兀自在方寒的脑海中响了起来。
方寒也是一脸激动,这学会了御剑术自己以后去哪不就不用开车了嘛,何止不用开车,简直就是有了私人飞机,这翻山越岭翻江过海的,全都简单的不要不要的。
“前辈,您真是比我爷爷都要亲,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方寒这话倒是发自内心的,他之所以有这火阳枪,有一身的神力,现在又有这御剑飞行的本事,可全都是这张子然给予的,做人要懂得感恩嘛。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我刚才说了,这御剑术只有到了胎息境界之后才能用,你现在只是筑基初期,使用这御剑术可谓是揠苗助长,没运用一次,对你自己的伤寒就加深一次,以后还是少用的好”,张子然淡淡的说道。
张子然的话就像是一盆冷水浇到了方寒的头上,让方寒刚刚的兴奋劲瞬间低落到了极致。
“前辈,为什么一定要到胎息境界才能用这御剑术?我现在感觉没有什么不舒服啊,怎么会用一次伤一次,这听起来似乎跟七伤拳似的”,方寒用意识向张子然问道。
只听张子然道:“这御剑术是道家的秘术,但凡道家秘术,什么时候都绕不开一个道字。你不是道门中人,给你说深了你也不会理解。你可以想想看,天下所有求道之人,哪一个不是无欲无求的,他们有的远离尘世隐居,有的身在红尘却心无旁骛,心中只有一个求道的信念。正如刚才口诀中精气神三花聚顶,你虽也做到了,却也不过昙花一现,因为你心中还有欲望、有杀伐和争斗,而这些就是魔之根源。你刚才不就被别人控制了神智了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外,胎息便是一种心性与命所达到无念无为的表现。在道经之中有曰:迷者不识正理,心田未静,心妄动何达胎息境界。不识先后者,幻化无边虚境,空持假象,差之千万里,便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