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中国有句古话:“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即说越困难的环境,越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成长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而一个人,只要不怕困难,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以无畏的精神迎难而上,困难就会成为磨炼人坚强性格的磨刀石,把人锻炼得更加坚强、有韧性。
南怀瑾一生经历了战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但他从未被困境困住,总是乐观向上,积极对待艰难困苦。
南怀瑾认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事业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可以说,艰难困苦与失败常常跟人作对。但坚强意志是克服困难的唯一法宝。像《论语》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说到了寒冷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自然界中的竹、梅也具有松柏的意志。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就是赞美它们经寒冬而不凋的品质,并借此赞美在艰难困苦中能经受各种考验,不屈不挠,坚持奋斗,战胜各种逆境,努力去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们。
其实,人生就要有岁寒松柏的精神,要有自强不息的坚韧,人的生命奖赏常常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谁都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而踏上每一个新的征程的时候都可能遭遇失败,但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成功的机会。
古人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许多先贤先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终有万变不穷之收获。所以,事业成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战胜失败的过程。
历史上被楚庄王拜为令尹的孙叔敖,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卓越才能,然而他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几起几落,但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荣辱不放于心,有宰相风范。三国时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不仅有“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败迹,而且大败仗打的也不少,尤其是他晚年全力以赴组织的六出祁山,也都以失败而告终。但诸葛亮终能成为人杰龙凤,取得大成就,与其不怕困难和不畏挫折大有关系。所以,欲成就大事业者,能否经受得住挫折和失败的严峻考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而缺乏决心和信心者常常沦为失败的俘虏。
所以,世上之事,凡低的目标容易达到,而越高的目标实现的难度就越大,失败的机会也自然就越多。艰难困苦也是一样,人越怕,就越挣脱不开,相反,有克服困难的自信,人就会找出方法,直到走上光明之路。现今,很多人都渴望成为强者,但有些人能够经受得住失败的打击、困难的压力,有些人却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困难的出现;还有些人经过一阵子的奋斗,遭到一次乃至几次失败后,或遇到困难,便偃旗息鼓、罢手不干了,最终只能和一事无成的弱者为伍。
人的坚强毅力并不是像苦行僧一样单纯来自忍受,而是首先来自心灵的明智和豁达。中国有句话:“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绝不单指“兵家”,任何人做任何事都会存在或胜或败两种可能性,所以人要有“岁寒松柏”的精神,在行动前不能只做成功的打算,不做失败的准备,否则,会削弱对失败的心理承受力,从而在失败面前变得更加脆弱。人要像松柏一样,在生活中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承受力。
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就酷爱读书,志向远大。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10岁时他只能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发愤苦读,每天只煮一小盆稀粥,待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这就是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
醴泉寺里有个老火头僧,很佩服范仲淹这种精神,时常称赞他。但范仲淹却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只知饱食终日,贪图安逸,那种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后来范仲淹为了开阔眼界、寻访良师、增进学识,便风餐露宿,千里迢迢来到北宋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进了著名的南都学舍。在学舍中,他昼夜苦读,“未尝解衣就枕”。在冬夜里,读得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洗洗脸,让头脑清醒过来,继续攻读。
同学中,有一个是南都留守的儿子,看到范仲淹“忘我攻读”,只吃点粥,很是感动。回家对他父亲讲了这件事。南都留守感慨地说:“这是个有大志、有出息的孩子。你拿些肴馔送给他吃吧。”过了几天,南都留守的儿子发现范仲淹根本没吃他送的食物,就问他原因。范仲淹答谢道:“我并非不领令尊的厚意,只是多年吃粥,已成习惯,如贪此佳食,恐怕将来吃不得苦。”
范仲淹这种“不怕吃苦”的品格非常值得我们钦佩。人生不能缺少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更不能缺少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即使生活上有诸多清苦,但只要奋发图强,成功就会属于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人生困苦的人,不在人生的风雨中历练自己的人,不是敢于挑战困难和经受挫折的人,这种人也提高不了自己海纳百川的胸怀,最终也收获不到更多的成就。
明末的文人谈迁,为了弥补明朝无一部传世编年史的缺憾,花了26年时间编撰,并六易其稿,终于编成了一部104卷500万字的《国栅》。但不幸的是,编成的书稿却被窃贼盗走了,受此打击的谈迁此时已经55岁,然而他矢志不渝,凭其记忆又从头做起,终于在60多岁时再次完成了这部巨著。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早年就立下了“搜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宏愿,编纂《俭石录》。后来,他节衣缩食,“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勤奋工作,“乐在声色犬马之上”,终于完成了我国这部有关金石学方面的巨著。
清人洪亮吉十年“寒暑不辍”(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严酷的冬天,都没有停下自己的努力),终于成功写出了多达20卷的皇皇巨著《春秋·左传》。
清初的王夫之,隐居湘西,勤奋著述40载,著书324卷,成为历史上最杰出的大学问家。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经受考验的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经受的考验也各异,程度的轻重也不同,一个人,倘若没有大的胸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面对艰难困苦的。因此,如何面对人生中出现的各种艰难困苦,全在一个人的心态有多积极、多乐观,态度有多坚强、多坚韧。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不要看他人如何风光,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先天条件不够好,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才华欠缺,那么,从上述这些名人身上,找一找勇气,然后鼓舞自己要面对困难,思考解决困难的方法,最后助力自己走向成功。
守正容人,居功不自傲
南怀瑾从小浸淫中国传统文化,他一生都提倡守正容人的中庸之道,认为人如果守正,具有包容、宽容的胸怀,持有中庸态度,就是拥有了一种非常良好的品德。中庸中的“中”,本是中正、中和、中行之意,“庸”是平常之意。在先秦时代以前,人们视“中”为一具体范畴,中、庸分用,中庸真正的连用,始于孔子。孔子不仅继承了前任大家“中”的传统思想,并把它升华为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处事为人方法,同时还提升了“庸”的思想理念,最终使“中庸”成为儒家思想的精华。
据考古学家考证,在已发现的甲骨文中,“中”字已经出现,但还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尚书·大禹谟》已将“中”提升为重要的观念。“唯精唯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思想要精诚专一,办事要掌握中道,不得偏颇。后来孔子将中庸发展到集大成。他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是至高无上的,人们行事为人应该具有这种美德。”至此,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典型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的内容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过犹不及”,即事情若做得过头,就和不做是一样的,是不合适的。《论语·先进》中有一段话记录了学生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孔子答:“师也过,商也不及。”
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
孔子答:“过犹不及。”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子贡问:“子张与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
孔子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
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犹,是“同”的意思,“过犹不及”,即任何事“过了”和“达不到”都不好,只有“正合适”“中庸”最好。
孔子认为为人处世、行动取舍中庸最好,否则会失度,人不可失度,失度便会出问题,出问题便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人如果饮食无度、暴饮暴食或少饮少食,都会伤身;比如,人荒淫无度、贪婪无厌,就可能为自己招来麻烦,甚至招来杀身之祸;比如,玩笑无度,轻者会伤感情,重者会与人结怨。所以,孔子认为,持“有度”“中庸”的态度,会让人们享受和谐的生活和空间。这就是他所说的“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之精华。
孔子的中庸思想在有关人的品质方面也做了相关论述。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找不到言行中庸的人与他们交往,就只好与激进、耿介的人交往了!而狂放的人锐意进取,耿介的人是不肯做坏事的。
在这里,孔子按人的行为将人分为三种:狂、狷、中行。他认为狂者,有进取心,有较高的理想、抱负,自信,但偏激,言行不一定能一致。狷者,有所不为,谦虚谨慎,但没有很高的理想、抱负,往往守节无为。而中行,是他提倡的持有“中庸”之道的人了。
按西方人格论来对照,“狂”接近“外向”型人格,“狷”接近“内向”型人格。但孔子认为,“狂”“狷”这两种人格都不算完美,最理想的人格是“中行”,也就是兼有“狂”“狷”两者的优点而无它们的缺点。而“中行”的思想,是孔子中庸思想在人格理想上的最具体的体现。
按照孔子的中庸思想,所谓的君子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指的是内在品质,也就是“内在美”。文,指文雅,文采,也就是“外在美”。史,指的是虚华无实,多饰少实。孔子的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显得虚浮。只有文采和质朴相宜,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君子。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孔子也始终坚持中庸的原则。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意思是:喜欢一个人时恨不得叫他长命百岁,一旦厌恶他又恨不得叫他马上就死。既想要他长寿,又想要他短命,这就是迷惑了。这都不可取。孔子认识到人的情感是容易冲动的。所以,他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任何人都需要抑制感情,掌握分寸,不可意气用事,尤其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才合乎“中庸之道”。
孔子以自己的行为处事体现着中庸的原则,成为中庸思想执行的典范。具备中庸思想的人,是要有一定胸怀的,否则极端、不能忍让,都达不到“中庸”的高度。在《论语·述而》中记述孔子平日待人的态度,有:“子温而历,威而不猛,泰而安。”即态度温和又严厉,有威严但不凶猛,极恭敬面容又安详,这形象刻画了孔子待人时中庸的形象,是其执行中庸时的生动写照。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将中庸提高到一种至高的德行,但同时他又认为中庸也是人很平常的品德,因为平常,所以是人人可实践的,因为至高,于是又难以真正执行。孟子在评价孔子时说:“仲尼不为己甚者。”即是说孔子从来不做很过分的事,他严格按中庸思想处世为人。
孔子有弟子三千,但他只称赞颜回的为人,认为颜回做到了真正的中庸,尤其是能在各种思潮中保持中庸的态度。
到了老子,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与孔子中庸理论基本是一致的。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统治者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那么,什么是无为呢?无为即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老子认为,按照“无为”治理天下,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政治清明、人民和谐。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的“无为”,实际上也是“有为”;而且不仅是“有为”,甚至是“有大为”。
无为而治,是老子“道家学所”的主体。老子认为,无为不是不为,是不妄为;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统治者不能贪、不能争夺、不能占有。老子的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那时,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老百姓在饥饿和死亡的边缘线上挣扎,民不聊生。老子怀着对统治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同情,针对统治者的“肆意妄为”而提出“无为”的主张,让统治者收敛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欺压百姓的种种作为。老子认为统治者“有为”的祸害非常严重,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百姓饥寒交迫,是因为统治者的苛捐杂税太多。老百姓的灾难不断,是因为统治者妄自作为,违背自然规律导致。)
此外,老子还对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乎。”这几句话,道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不平!形象地刻画出统治者侵公肥私,过着豪华的生活,穿的是名贵服装,带的是宝刀利剑,山珍海味都吃厌了,钱财货物堆积如山,而百姓却田园荒芜、仓库空虚、家无隔夜之粮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老子看在眼里,怎么能不感叹呢?无怪乎他要气愤地骂一句:“是谓盗乎(这简直就是强盗头子)!”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是针对统治者妄为而提出的,“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无端欺压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顺流而下。后来老子还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为治理国家要像煮小鱼一样,油盐调料要放至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这与孔子的中庸思想如出一辙。
老子与孔子都强调统治者要先正己而后正人,对老百姓做事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不随意制造不和谐。他们还认为,无论是治国者还是普通之人,都应该以德为本,知行合一,仁者爱人,和谐相处,这样社会才会有良好的风气。
孔子、老子的理论,以及南怀瑾的践行在今天对我们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做个志向远大之人
人要想干成一番事业,不但会遭遇挫折,而且会遭逢各种困难和艰辛。倘若知难而退、自甘堕落、画地为牢、裹足不前……是干不成大事的。南怀瑾认为“世上无难事,只要立大志”。他认为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肯立志,坚决地去做,哪怕“中道而废”,也比一开始就停步不前好。这就是南怀瑾“人无志不立”的道理。南怀瑾还认为,人有了“志”这个基础,加上信心的建立,就会产生精神的力量,就有勇气排除万难,向心中的目标努力前进。
《论语》有这样一段话:
曾子问孔子:“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孔子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曾子请教孔子:“一个君子不可以不胸怀宽广,立场坚定,因为他任重道远,把实现仁看作自己的任务,所以任重而道远,为此,一路前行,至死方休,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孔子说:“三军之中,军队的首领可以换人,但君子如果有志气,他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也就是说别人夺不了他的志。”
那么究竟什么是“志“呢?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志,不可被夺的志。这种“志”,可以是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也可以是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孔子的“志”体现在他的一生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虽然屡屡遭受挫折、磨难,到处碰壁,但他却永葆自己之“志”,并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当时曾有人讥讽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然而对于他人的不理解,孔子却不动摇对自己之“志”的维护,他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的学说,广收门徒,终于,他的“学说”得到传播、发扬,直到如今,还为世人所瞩目。所以在中国古代,父母非常重视从小对孩子“志”的培养,也就是对信念的培育。
有一个年轻书生屡试不中,非常灰心丧气,一天,父亲给他拿来了两只杯子,里面装满了泥土。父亲要他把杯子放在窗台上,每天给它们浇水。
两个星期后,其中一只杯子的泥土里冒出了两片细细的嫩叶,书生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
父亲说:“你同时给两只杯子里的泥土浇水,同时为它们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为什么一只杯子里长出了新叶,而另一只杯子里却什么也长不出来呢?”
书生望着父亲,摇摇头。
“那是因为我在其中一只杯子里埋入了一粒种子,另一只则没有。而那粒种子就代表着生命的理想、信念和目标。所以,生命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和目标,就是付出再多的辛劳和汗水,也不会有收获。”父亲说。
后来,父亲又给了书生两只杯子,里面同样装满了泥土。这次,父亲要他只给其中的一只杯子里的泥土浇水。两个星期后,那只浇水的杯子里冒出了新叶;而另一只没有浇水的杯子里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父亲又说:“在这两只杯子里,我各埋入了一粒种子,为什么浇水的那只冒出了新叶,而没有浇水的那只却没有新叶出现呢?那是因为,生命仅有理想、信念和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懂得为它付出,没有辛勤汗水的浇灌,就是再好的‘种子’,再好的理想、信念和目标,也只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永远成不了现实。”
可见,人的志向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人如果没有了明确的志向和目标,就会像失去土壤滋养的种子和缺少水分浇灌的种子一样不会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人的命运,一定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前提条件必须是胸怀大志。古人有“功名威赫归掌上”的说法,就是说矢志不渝、肯于努力,敢于与命运抗争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畏难心理,树立远大的志向呢?
首先,端正态度,明确信念。
人在困难面前能否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有赖于和困难拼搏的心理准备,也有赖于拥有克服困难的坚强决心。许多人在困境中之所以变得沮丧,是因为他们并没有与困难作战的心理准备。当进展受挫、陷入困境时便张皇失措,或怨天尤人,或到处求援,或沉沦消极。这些做法只会瓦解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客观上是帮助困难打倒了自己。还有的人,面对强大的困难没有竭尽自己的全力,当解决不了困难时,便心安理得地为自己寻找“理由”:“不是我不努力,而是困难太大了。”这种“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归因所保护下来的,不是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而是越加怯懦和灰心的消极态度。不言而喻,这种人永远也找不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其实,人生的主宰就是人自己。人只要自强不息,就可以让困难“缴械”。
其次,培养强大的自信。
困难只能吓住性格软弱、有畏难情绪的人。对于真正坚强的人来说,任何困难都难以迫使他就范。人的自信心是战胜畏难情绪的有力武器。因此,当自己出现畏难情绪时,首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制定适宜的目标,然后做事循序渐进,最终靠自己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解决畏难情绪。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后来,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密布,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旋涡,覆舟在即。
“爸爸,我辨认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道。
老艄公踉踉跄跄地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掌起舵。
终于,捕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爸爸,你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
“我的心里装着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说。
是的,老艄公明确了志向,等于明确了信念。老艄公不放弃努力,凭借着强大的自信,战胜了风浪,回到了自己的家。
人如果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就会变得意志坚强,不但碰到困难时不萎靡、不退缩;而且还可以从与困难抗争中找到希望和力量。事实证明,在生活和事业中,千千万万的强者正是从克服困境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
当然,培养自己强大的自信,是我们一生的功课,人在自信中成长,在成长中越发自信。人若有了自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就像心中有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一定能够走出重重迷雾,战胜各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