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慈城之行之前,我看了看慈城的介绍:
“…在北纬30度线上,有许多奇特的地方,如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大西洋上的百慕大三角区,埃及的金字塔,中美州的玛雅文明遗址,四川的三星堆遗址等。而作为古县城标本的—慈城也在这一线上…。”
现在是下午3点,我不知我现在在30度线的哪里,但是天在下雨了。
十一月初,南方秋天,阴雨绵绵,处处都是潮湿的,古城墙角一溜可见一片鲜绿苔色蜿蜒曲行,竟然使我在瞬间觉得眼下不是秋季,而竟有点春意了。
慈城,为什么是慈城?单从字面看,慈,爱也。兹,草木茂盛,那么“兹”与“心”合起来是什么呢?慈心,此心。“慈”的本义也有“助人之心”,“如果慈城是一个有“助人之心”的地方,那么应有点历史的渊源?我看着那年轻的导游,也没问他。
我想象着自己,身着古装,在这慈城里悠闲地生活,泡茶,晒被子,喝一杯最好是温过的黄酒,像是眼下这样微雨的下午。
城中有一个湖,名为慈湖。湖边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雨后湖面,一层淡淡的烟雾徐徐飘渺轻移,远山青灰,若隐若现,便像一幅水墨画了。我是美院毕业的,此时我几乎断定中国的水墨画和中国的自然山水之间的必然的因果关系了。
湖边有一些钓鱼的人,行人三两,大约是风起了,他们低首掩发,快步疾走。我永远理解在大冷天散步的哪怕被大雨淋得像落汤鸡似的情侣,但永远不理解在冷风中固执如桩的钓鱼人。
慈城的路一半是青石板,一半是沥青路。无论是沥青路还是石板路,都已经因为长年累月的踩踏而变得昏暗,路面的水坑映照着垂暮的残辉。
古建筑保存得十分完整,一点也没有残破的迹象,但细细看,始终还是和新的不太一样,时光过去,一定会留下些什么痕迹,那些痕迹就像气息一样你无法描述却又无法忽略。
城里的树如冬青梧桐松树之类,草也全是绿的。我也不知为什么,偏爱植物的衰黄,而不喜欢它们的四季常青。所谓的不朽,是意旨盛衰交替的永无终止,而非一事一物的永久凝滞。就像人会老,会死,永远不死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在慈城一个不起眼的宅子里,有一个做着精美手工品的作坊,那是当地的传统工艺,叫做骨木镶嵌,采象牙、黄杨木、红木、花梨木、牛骨、螺钿、铜片、腊石等为原料,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的一种汉族传统工艺。这种工艺的特点像大多数中国传统工艺一样,重重叠叠,不厌其烦的雕下去。而现在这个年代,闲心比时间稀少多了。
游完慈湖、古县衙、孔庙、城隍庙、清道观、慈孝观等一系列景点后,身边的人渐渐走散了,最后也不知怎么,就我一个人了。
我在小城里寂寞的巷子和街道穿行,这些无计其数的巷子都毫无例外的同样的窄小,长着同样的形式,我想到从前在这里生活的人大致也许都过着同样的生活。
#山光水色忆我怀
——小记我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
从中国美院的毕业生笔下呈现的美院记忆或许很难是客观的,道理自明。我就是这样的美院毕业生,本科加上研究生,前后呆了七年。七年的耳濡目染,有时我自己也一时难以描述我的母校了。
“离开”本身,则不其然地给予了我回望美院的距离,我想是的。
贤人有言:“环境没变,是人变了”,我则怀疑这样的说法,环境果真没变吗?当然变了,如果说校园,说建筑,教学楼,校园,等等,无疑是大变了,但我仍然心怀蹊跷,难道每年近五六万的考生,就是奔着这些越变越新的校园和楼宇吗?
美院校园的美确是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于1928年,从那以来,美院已经从原来有限的几个专业扩充到现在的几十个专业,从各类教学设备的硬件设施到师资的“软件”,都令人瞩目。虽然一个艺术家的形成跟一个好学校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有争议话题,但如果你想选择打发青春的理想之地,那么中国美院应该是个很不错的地方,反正青春怎么都是要过去的,为何不与山水湖泊相邻呢?如果将来万一你又有新的梦想升起的时候,你的这一段旧梦,也许也安睡在其中。
在杭州,中国美院算得上是“西湖第十一景”,因而美院承担了一个景点应该有的全部责任,从孤山到南山再到象山,美院仿佛跳跃地、间歇地连城一体,本土建筑风格和综合性建筑风格交相辉映,而且关键的一点是:美院不收门票。
但是,游人啊游人,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每值暖春,如果我坐在西湖河畔闭目微眠,让旭日和风一任吹拂,如此不到两个时辰,我会忘记返回校园,忘掉自己的作业,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个美院的学生。象山校区环山而建,几年下来,校区和山峦树林浑然掩映,难分是谁环抱了谁。每当天色徐徐暗下,南校区徽派风调的教学楼则在路灯下显得萧然而立或幽深宁静,若值盛夏,有时能看到蜉蝣疾走的细细水纹划破了平滑如镜的水面,还有那仿佛有回音的遥远而像在咫尺之间的蛙声。我在这个校区度过了七年,这也是我喜欢的时辰。
即便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你依然可以悠闲地在美院呆上几年,留一头长发,甚至一头橘色的朋克头,穿一双大头靴,聊一聊弗洛伊德,毕加索,培根,取笑各自的外号,编撰彼此的笑话。我们曾经在此度过了自己最珍贵的时光,在这里我们经历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一旦经过时间的沉积和浸润,纷纷变成了难忘的记忆,渐渐都会被赋予上一些新的含义。
然而这些你是无法在纸面上的那些校史记载的“传统”感到看到的。我认为,传统是为爱它的后人存在而呈现意义的。对那些传统里的如林的大师们,譬如黄宾虹,潘天寿和林风眠等,现在的年轻人会说“听说过,没见过”,对依旧活跃当代画坛的大师们,绝大部分人也只能说,或者甚至说“没听过,也没见过”,可为何中国美院依旧如此引人向往呢?
我想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征性吧,这个建立在西子湖畔的中国第一所国立艺术院校,它的那个与自身辉煌的传统,和与自然山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