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4700000003

第3章 口才是人生的必备素质

能说话并不等于有口才

一位知名企业的老总说:人才不一定具备口才,但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口才,是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联想力、敏锐的思考力,快速地组合起来,使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并以有声、有形、有情的立体方式展现给听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等词来形容一个人如何如何能说,就像滚滚而来的江水。那么,是不是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我们就说他是有口才呢?

回答是否定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并不是衡量口才的标准。我们说口才是一种能力,它和我们的写作能力、生活能力、组织能力一样都是人的智慧的一种反映。它是一种用口头语言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我们认为能说话并不等于有口才。口才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标准。

说话要有内容

这是衡量有没有口才的第一个标准。我们说韩复榘没有口才,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话没有内容。他一登台,就先问道:“今天是什么天气?”然后又问:“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接着就是一顿假谦虚,而且说得前言不搭后语,空话、套话、废话连篇。这种演讲能告诉给人们些什么呢?既没知识,也没有思想,人们听了如坠云雾,不知他到底要讲些什么。这种人怎么能说他有口才呢?所以,以后我们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口才时,一定要先听听他说的话有没有内容。

说话要有道理

看一个人有没有口才,还要看他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有些人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可是你仔细听听,他们或是胡说八道,或是强词夺理,或是胡搅蛮缠,从他们的话中你听不出丝毫的道理。那么这种人也算不得有口才。

说话要有顺序

我们做许多事情都要讲点顺序。上街乘公共汽车要按先后顺序,我们坐的座位也要按顺序排好,写文章也要有顺序。“顺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旦失去了“顺序”,社会就要大乱,文章也就没了章法。说话,也要讲点顺序。有些人说话不讲顺序,不分先后,一会儿讲天上,一会儿又讲地下,天南海北,忽东忽西,乱七八糟,听者根本就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稀里糊涂,一团乱麻。我们也不能说这种人有口才。

说话要有文采

我国古代大圣人孔子有这样一句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乏文采的文章,就不可能流行得久远。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文采之于文章,之于说话,就像女孩子的花衣衫一样。一个女孩子,如果穿上一件美丽的花衣衫,一定会更令人感到可爱。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人说话,感到说得也有道理,也听得明白,就是听起来没有吸引力,让人没有兴趣听,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话说得没有文采。他的话不生动、不形象、不能吸引人。所以,我们说话除了有内容、有道理、有顺序之外,还要对文字进行必要的润饰、加工,使话生动、活泼,富有艺术魅力。这样的话,听众既爱听,又容易接受。

从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分项逐步进行

西方有位哲人说过: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并且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

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优劣,固然与其自身的先天条件有关,但从根本上来说,却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口才训练,应当从语音、语调、语气、运思和心理训练开始,分项逐步进行。

发音训练

语音是人们表情达意的物质手段,是相互联系的重要媒介。法国艺术家泰纳曾经说:“人们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用声音直接表达出来,而且表达有力、细致、正确,无与伦比。”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音素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口才训练的第一步应从语音开始。

人类并没有单独的发音器官,而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作为自己的发音器官的。当我们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路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连串的喷流而转换为一种听得见的蜂音。舌、唇、腭等器官的移动,不断改变声道的声学性质,将蜂音变成能够区别的语音,通过人体胸腔、咽喉、鼻腔和口腔组成的共鸣器放大而发出声音。

(1)呼吸练习。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我们正常的说话是在呼气而不是在吸气时进行的。在做公开朗诵、演讲时,我们明显需要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发音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即通过横膈膜的收缩和放松进行呼吸。它介于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之间。具体做法如下:

吸气时,小腹向内即丹田处收缩,大腹、胸和腰部同时扩张。这种扩张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还要向左右撑开,感觉到腰带渐紧,后腰有向后撑开的力量。呼气时,小腹要一直收住,使胸部、腰部在努力控制之下,将气慢慢散出,切忌一下子把气放出来。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肺部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小腹向内收缩,胸腔扩展,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使发出的声音洪亮致远。

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进行口语表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呼吸时,尽量做到自然轻松,吸入的气息量适中,切忌吸得过深或过浅;第二,充分利用讲话过程中存在的自然停顿进行换气,不要在讲完每一段或每一层次后才大呼大吸;第三,只有挺胸抬头,肩背舒展时,才能使胸腹处于良好的呼吸状态。

(2)声带练习。人们在正常说话时,声带频率范围在60~350赫兹之间,或者略大于两个八度音。偶尔也用更高的频率。声带振动的频率,决定了发音的音响、音高和音色。个人除了先天声带条件之外,在后天正确进行声带训练和保护,能够有效地改变声带条件,提高语音素质。

发音时,声带犹如赛跑前的韧带一样,需要做准备活动。方法是:声带放松,用匀缓的气流轻轻地拂动它,发出细小的抖动声,像小孩撒娇生气时喉咙里发出的那种声音。这种声音像气泡一样,是一个一个颤抖出来的。

声带练习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方法是:吸足一口气,身体放松,张开或者闭合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发出“啊”的连续声响,可以做高低音连续变化起伏。这种练习最好在早晨空气清新时进行。

在演讲等大场合的口语表达中,发音需要自然轻松,处理好停顿,控制好音量,使声带松紧有节。尤其不可有意使用过高的嗓音,以免声带负担过重,声音嘶哑。在整个口语表达过程中,不宜喝过量、过烫、过冷的水。用点儿茶水,润润喉咙,会有利于保护声带。

(3)共鸣练习。声带产生的音量只占讲话音量的5%,其他95%的音量,则要通过胸腔、咽喉、鼻窦和口腔所组成的共鸣器放大得来。共鸣器官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声音变得圆润、优美动听,大大提高发音的质量。

扩大口腔、咽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是:首先,下巴稍向后、向下移,但不要大开。其次,提嚼肌。脸上嚼肌(面皮)向两边斜上方提起,似放松微笑状态。然后,挺软腭。软腭向上挺住,张口急吸气体会发鸭叫声,使口腔形成一个圆筒,否则声音发暗、发扁。最后,像老虎龇牙咧嘴一样,大张合训练的同时,发“啊”的声音。

鼻腔、胸腔共鸣的训练方法是:学牛叫;用“哼哼”音哼歌;鼻音带出字;做扩胸运动的同时,发尽量高亢的声音和尽量低沉的声音。

(4)吐字练习。吐字清晰,这是对讲话者的起码要求。吐字清晰有两个技巧:一个是前音稍后,后音稍前。前后是指元音发音部位在口咽腔的前后而言的,靠前的元音色调明亮,靠后的元音色调比较暗淡。凡是由元音i、u、e分别做韵腹所构成的韵母都属前韵母,它的主要优点是色彩明亮。发音时舌位偏高,口咽腔空间小,声音虽亮,但尖、窄。如果发音时口咽腔内的声音着力点向后拉,嘴略开一些,更使声音洪亮、浑厚。后韵母前咬,就是将韵母在口咽腔的声音着力点向前推送,使声音坚实、动听。

另一个是咬住字头,自然归音。发音时应把力度放在“字头上”,利用开始阶段的阻合的爆发力量,带动字腹和字尾的响声。同时要把韵尾归到家,发音吐字时兼顾各个不同音素的部位、性质和特点,做到字的头、腹、尾不仅分得清,还要连得好。

(5)读句练习。读句练习的目的是训练讲话时语句流畅,干净利落,出口成章。有些人口语表达时语句阻塞、拖泥带水、重复啰唆,其原因除了思路不清、反应迟钝外,就是嘴巴不灵、舌头不巧、缺乏严格的口齿训练。为了训练口齿灵活,可选择一些有难度的语言片段,进行快读训练。练习时,要求做到词句不增不减、不重不断、由慢到快,读得连贯、流畅、自然。

运思训练

人们的口语表达过程,是一个直接将思维转化为自然语言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运行和转化的过程就叫做运思。运思是思维活动的运行轨迹,运思灵敏而畅通,是讲话有内容、有形式、有程序、有组合的必要条件;反之,运思呆滞、阻塞或无序、紊乱,则是口语表达过程的主要障碍。因此,提高运思能力,是口才训练的重要环节。

(1)选题的运思。

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口语表达的话题,其中包括论题和题目的确定。选题是口语表达者准备工作的第一步。

口语表达论题的选择,与文章主题的选择区别在于它不仅是一般的考虑到选题的客观必要性和立论的正确性,还必须更加重视全体特定听讲对象的现实状况和现实需要。

论题选定以后,为了更深刻有效地表现主题,还要在选定角度和挖掘深度上下工夫,力求角度新颖,立意深远。

(2)谈资的运思。

谈资就是口语表达中要运用的材料。在谈资选择的构思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选用与话题有关并能有力说明、烘托、突出话题的谈资,舍弃对话题表现力弱或与话题无关的谈资。

二是谈资要真实可信,运用恰到好处,使人明了由它而说明的道理或讲述的事情。

三是谈资须精。要选用一些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例,舍弃一般的、重复的次要材料。

四是谈资要以新为贵。即使是典型事例,如果反复引用,必会令人生厌,因此,要善于收集新奇的信息材料做谈资。

五是谈资要充实。谈资充实,从多方面加以论证,主题才会丰满,才能透彻有力地证明论题的正确性和必然性,产生令人信服的雄辩力量。

(3)结构的运思。

说话与文章有不同之处。文章要求更加严谨,任何一些多余的、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话语都一概删去。但说话除非按预先拟好的讲稿照念,一般都不可能没有水分。特别是即兴发言,材料次序不那么严谨,有时会加插一些题外语,有时发现已讲过的某个问题有某点遗漏又临时补充。这样,更容易显得杂乱。高明的讲话者,他是时刻把中心内容记在脑子里的。因此,不管怎样加插,不管转了多少个话题,总的倾向都是为了表达中心内容。

要使中心内容突出,必须在说话前立定格局,理清思路,才能突出逻辑线索。不管材料怎样繁杂,说话前一定要先想清楚,这番话是以什么为中心、用什么材料、怎样安排先后……把这一切理清后说时就有主干,就不会啰里啰唆,停停说说了。这就要求仔细考虑结构的运思,就是设计和安排口语表达话语的顺序。结构形式是由逻辑结构和篇章结构两个方面的内容辩证统一而组成的。

逻辑结构和篇章结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偏重于话题方面的结构安排,指论题、谈资和论说的方法,后者则侧重于整篇话语材料的组织安排。两者各有侧重,但又必须浑然一体。

口语表达的逻辑结构,其基本要求是必须有正确而鲜明的论题,支持论题的真实而充分的谈资,运用谈资去说明论题的完善而严密的表达方法,其中包括叙事、说理、描述、说明、抒情等基本的口语表达方式,以及严密科学、无懈可击的表述形式。不论采用何种表述的形式,都要能用谈资合乎逻辑地说明话题。

口语表达的篇章结构,一般由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组成。其具体要求是:开头部分应该精巧、扣紧题意、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和思路。中间部分应该顺乎听众的思维习惯,条理分明,富有逻辑性,具有极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地阐明话题。结尾部分应该有概括力,使听众加深认识,得到鼓舞,回味无穷。

结构的运思方法,可以是打腹稿,可以是编提纲,也可以在构思的基础上写出文稿。这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确定。无论何种情况均应做到:开头要巧妙、结尾要精彩、重点要突出、层次要清楚、语言要贯通。

多读多写,练就超群的谈吐本领

若想成为能言善道的人,没有捷径可走,你应把成为能言善道者这件事当做自己的目标,把此目标放在心中,而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还应把全副精神集中于读书、练习写作上。

首先,你不妨这么告诉自己:我想成为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人,因此,我必须有好口才。为此,你就必须要借日常会话来训练口才,并用心学习正确且有风度、毫不做作的说话方式。此外,多读一些雄辩家所写的书,不论是古典或现代的,并且告诉自己:我就是为了训练口才才读这些书的。

为了使你练就超群的谈吐本领,具体可参考如下建议。

(1)从书中获取值得借鉴的知识。为了这种目的而读书时,最好多注意文体及文字的使用方法。同时边看边想,琢磨该怎么做才会表现得更好,如果自己也写同样的题材,有什么地方会不如它?

即使写的是同样的事情,由于作者不同,其表现方式将有多少的差异。或者由于表现方式不同,即使是同一件事,所给予读者的印象又将有多少差异,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好在阅读时就注意到。无论多么精彩的内容,要是言辞的使用方法很奇怪,或文章本身缺乏风格,抑或文体和主题并不相称,将使读者觉得扫兴,希望你能仔细观察。

(2)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多么轻松的对话,或写给多么亲密的人的信,都应该拥有自己的风格,这点很重要。

尽管说话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如果在无法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至少应在说完话之后,再想想看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做到这一点,也能使你的口才有所进步!

(3)正确地使用语言,清晰地发音。你应该注意过深深吸引我们的演员是怎么样说话的吧。只要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所谓的好演员,都很重视清晰的发音与正确的措辞。语言的目的,在于传达概念。尽管如此,采用无法传达概念的说法,引不起别人的兴趣的说话方式,是最愚蠢不过的事。

你可以请朋友或同学帮忙。每天大声地朗诵书本,并请他注意听。只要换气的方式、强调的方法、朗读速度等一有不适当之处,就请别人叫停,并且为你改正。朗诵时嘴巴要张大,一个字一个字清楚地发音。要是速度太快,或有不认识的字,就马上停止。即使单独练习时,也要用自己的耳朵仔细听,刚开始时要慢慢地念,用心地把你那说话速度太快的坏习惯改过来。因为你的发音听起来好像喉咙被卡住,说得太快时,别人很难听懂。要是遇到较难发的音时——对你而言,就当是“V”吧——就算练习一百遍,也要念到能够发出完美的音为止。

(4)坚持把每天的想法整理成文章。选几个社会性的问题,在脑中想好关于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的赞成意见与反对意见。例如,你不妨考虑一下有关设置常备军的问题。反对意见之一,必然是以为强大的军备力量,将使周围的国家产生遭受威胁的恐惧吧!至于赞成意见之一,则是武力必须以武力来对抗。像这种赞成、反对两种观点,应在能想象得到的范围内,尽量去想。比方说,在本质上来说,拥有常备军并非好事,但是根据情况之不同,常备军可能成为防止他国之恶的必要武力等,这是要深切考虑的事。这样一来,才能整理出自己的思绪,再试着把它写成优雅的文章。这不但可作为辩论的练习,而且和养成经常出口成章的习惯亦有关联。

要学会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

在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发表见解时,为了使对方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应力求简洁,尽量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以达到一语中的、以少胜多的效果。这样才算拥有好的口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什么呢?

尽量用言简意赅的句子

不少领袖人物都具有这种能力,他们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势,抓住问题的症结,且能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达,其作用和影响非同一般。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在一次溯江视察途中与同船的船员们握手时,有一位工人却缩着手,面对总统腼腆地说:“总统,我的手太脏了,不便与你握。”林肯听后笑道:“把手伸过来吧,你的手是为联邦加煤弄黑的。”短短一句话,听似极为平常,却高度概括,得其要领,充满感情。

事实上,不管世事多么复杂,不管多么深奥的思想,说到底,就是那么一点或几点经过概括和抽象了的认识。而这些要求,是精华,是核心,是本质,只要抓住它,就能提纲挈领,一通百通,产生“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恩格斯曾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

长话短说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有时由不得你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只能逼你三言两语,述其概要。例如,在战场上、在抢险工地、在各种危急关头,甚至是一对情侣在汽笛已经拉响的月台上话别,谁也来不及去高谈阔论。在这种情况下,惟其简明扼要的话语,才能显示其特有的锋芒。

在紧急关头做长篇大论,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1812年,英美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美国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英宣战问题。会上,一位议员的发言竟从下午持续到午夜,而这时会场上大多数议员早已进入梦乡。结果,当另一位议员又急又怒地将痰盂向发言者头上掷去而结束发言、通过决议时,英国人已经打到了美国人的家门口。

不难想象,这种“马拉松式”的发言,超出听众心理承受能力、让人无法接受是一方面,贻误战机所造成的损失更难以计算。为了制止冗长的发言,现在不少国家采取了一些绝妙的措施。美国南部一些地区规定,政府发言人讲话必须手握一块冰,他讲多久,就握多久。非洲有一个民族,规定讲话时只允许站一只脚,当这只脚站累了,另一只脚落地时,讲话就被终止。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这种做法是颇值得借鉴的。

通俗明快

简洁的语言一般都很通俗明快,如果追求辞藻的华丽、句式的工整,则必然显得拖沓冗长。1936年10月19日,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只做了一句话的演讲:“今天天色不早,就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可谓简洁之中见通俗,通俗之中显真情。

要使自己的语言简洁洗练,就要使自己的语言“少而准”、“简而丰”,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综合概括。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交流语言,才能准确、精辟,有力度、有魅力。

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词汇。福楼拜曾告诫人们: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如果讲话者词汇贫乏,说话时即使搜肠刮肚,也绝不会有精彩的谈吐。此外,会“删繁就简”也是培养说话简洁明快的一种有效方法,古代有一首《制鼓歌》,原文16个字:“紧蒙鼓皮,密钉钉子,天晴落雨,一样声音。”后来有人将其压缩为12个字:“紧蒙皮,密钉钉,晴落雨,一样音。”更有大胆者将其删后留下8个字:“紧蒙,密钉,晴雨,同音。”从意义上说,这8个字与16个字相比,丝毫不比原意逊色。

需要一提的是,简洁绝非“苟简”、为简而简、以简代精,而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简得适当,恰到好处。否则,硬是掐头去尾,只能捉襟见肘,挂一漏万,得不偿失。应予承认,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简短的语言有时很难将相当复杂的思想感情十分清晰地表达出来。与人交往,过简的语言则有碍于相互间的了解,有碍于心灵的沟通。同时,简短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邹韬奋先生在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讲了一句话,短得无法再短,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长达15分钟,却也是世人所公认的精彩演讲。总之,简短应以精当为前提,该繁则繁,能简则简。

根据对象和场合调整好语速和声音

在交谈过程中,说话者的语速、音质和声调,也是传递信息的符号。同一句话,说时和缓或急促,柔声细语或高门大嗓,商量语气或颐指气使,面带笑容或板着面孔,效果大相径庭,要根据对象、场合进行调整。

必须发音正确、清晰易懂

说话是一种艺术,要想把话说得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首先就必须发音正确、清晰易懂。否则由于口齿不清,发音不准,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想要发音清晰易懂,可以通过诸如多注意别人的谈话、多朗读书报,交谈时克服紧张情绪,讲话不急不躁等练习达到。

说话的速度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说话太快会令人应接不暇,反应跟不上,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为自己说话快些,可以节省时间,其实说话的目的在于使对方领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讲话的人,或者是听话的人,都必须运用思想。说话太慢,也会使人着急,既浪费时间,也会使听的人不耐烦,甚至失去谈下去的兴趣。因此,谈话中,只有使自己谈话的速度适中,即每分钟讲300个字左右,才最适宜。

要注意语调

人们说话时常常要流露真情,语调就是流露这种真情的一个窗口。愉快、失望、坚定、犹豫、轻松、压抑、狂喜、悲哀等复杂的感情都会在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表现出来。语调同时还流露一个人的社交态度,那种心不在焉、和尚念经式的语调绝不会引起别人感情上的共鸣。语调虽重要,但在谈话中却往往被忽视,只注意辞令如何风趣,内容如何美妙,却忘了语调要如何动人,结果使思想的传递受到损失,效果受到影响。

在社交场合,为使自己的谈话引人注目,谈吐得体,一定要在声音的大小、轻重、高低、快慢上有所用心,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放低声调总比提高嗓门说话显得悦耳得多,委婉柔和的声调总比粗粝僵硬的声调显得动人,发音稍缓总比连珠炮式易于使人接受,抑扬顿挫总比单调平板易于使人产生兴趣……但这一切都要追求自然,如果装腔作势,过分追求所谓的抑扬顿挫,也会给人华而不实、在演戏的感觉。自然的音调也是美好动听的。

别忽视目光语在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在体态语中,表情语言的“词汇”是最丰富最有表现力的;而表情语言中,目光的作用又是最重要、最具有独特性的。它可以迅速、灵敏、充分地反映出人类的各种情感,如高兴、喜爱、愤怒、悲哀、怨恨、惧怕、失望、忧虑、怀疑、苦闷……目光被称为“心灵的窗口”的确名副其实。从一个人的目光中,就可以洞察到他整个的内心世界,在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中,不可不注重目光语在传达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运用目光语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面地谈话、谈判、讨论时,目光最好注视着对方。这样,在谈话者方面,可以通过目光的信息发射,加强有声语言的渗透力量。作为听话者时,也可通过注视的目光充分表达倾听的专注和对说话者的尊重、鼓励。如果交谈中目光倦怠、心不在焉,或“眼观六路”、东张西望,便成了一种不耐烦的情绪流露。当然,注视对方时,目光应是自然、柔和的,而不应是死盯着“逼视”对方。这种“逼视”的目光如果不是出于特殊需要,最好不用。此外,目光活动的范围也宜在对方的头部、肩部、胸部以上自然流转,而不可在对方身上上下左右乱扫一气,否则也是极为失礼的。

(2)目光顾及在场每位公众。如果有较多的谈话者在场,最好以“环视”或虚视的目光有意识地顾及在场的每位公众,让他们感觉到你没有忽略他们每个人的存在。同时也可通过多角度的目光接触,较全面地了解接受者的心理反应,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话题。

(3)了解目光语的各种特点,为己所用。例如,目光生辉、炯炯有神,表明心情愉快、充满自信,保持这种目光,易于取得对方的信任与合作;目光呆滞、愁眉紧锁,表明精神不振,易使对方觉得你无能或有隙可乘;坚定果断、沉稳自若的目光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威慑力量,使人不敢小瞧;真诚正直、热情、友善的目光当然最易于赢得别人的好感和信赖,有利于沟通……千种目光、万般作用,关键在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体会和运用。

说话时手势不能太频、太多

与人谈话时,为了增强谈话效果,谈话人往往会做出种种相应的手势。手势的好坏对谈话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怎样的手势才对说话有辅助作用呢?

(1)手势的使用要适度。它虽然是加强说话感染力的一种辅助动作,但绝不能代替说话。说话时,应使身体自然地坐着或站着,手自然放好;用好你的声音,必要时用面部表情配合你的语调,真正要加强语气和需要引人注意时,才让手帮一下你的忙。总之,不要以为把手静放不动是笨拙的事情。真正笨拙的倒是说话时毫无节制地挥手。有人统计过,说话时70%是无须“动手动脚”的。

乱动手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纯粹下意识的举动,如搔首弄姿,拉耳掰手,或甩甩铅笔、锁链之类,无非是掩饰一下内心的不安。有人称这是一种“视觉障碍物”,并非没有道理。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主观上为加强语气而特意采取的手势动作。但他们用得不适当,双手无规律地乱摆,常常用刀劈似的以表示刚强,用像原始人向苍天祈雨时的手势表示盼望,有时又像魔术师似的乱抓,似乎在空气中有一堆隐藏着的金币。由于手势使用太频、太多,有许多成了无意义的举动,这是一个人根底浅、轻浮或狂妄的表现,在社交中是很不得体的。相反,不随意乱动,充分显示稳重、诚实和温雅,反而令人敬慕。

(2)手势不是可以胡乱发挥一通的,它也有一些基本原则。当感情强烈时,语速快,动作更加快,才显得节奏协调;音调提高时,手势不但要强有力,幅度也相对加大。反之,手势要稳重、收缩。另外,不要把你的手势结束得太快。比方你伸直食指,帮助你表示某种意思时,最好保持这种姿势,一直到说完这句话。否则,这极小的瑕疵会造成严重后果。

还要提及一点,在说话中切忌使用一些不礼貌的动作手势。如用手指着别人的鼻子尖,以及一些侮辱性的动作,都可以把友好的交谈演化成争论甚至打架。你可以试试看,当你在公共汽车买票时,用友好的手势把钞票递给售票员后,售票员也将是以一种礼貌的手势把票递给你。相反,你出手不逊,也可能会尝到不礼貌的回报。

善于运用积极性词汇的力量

一位着名语言学家指出:“用对了词汇不仅能打动人心,更能带出行动,而行动的结果便展现出另一种人生。”

我们所说的话用对了词汇,就能叫人笑、治疗人的心病、带给人希望;然而,若是用错了词汇,就会使人哭、刺伤人的心、带给人失望。同样,借着所用的恰当“词汇”,可以让别人了解我们崇高的心志和由衷的愿望。

马克·吐温说:“恰当地用字极具威力,每当我们用对了词汇……我们的精神和肉体都会有很大的转变,就在电光石火之间。”

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就是因为善于运用词汇的力量,大大地激励了当时的人们,使他们决心跟随着这些伟大的人物,以创造出未来的世界。

当帕特里克·亨利站在十三州代表之前慷慨激昂地说道:“我不知道其他的人要怎么做,但就我而言,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激发了几代美国人的决心,誓要推翻长久以来骑在他们头上的苛政,结果造成燎原之火,美利坚合众国于此诞生。

美国一位伟人演讲道:“当我们今天得以享受到充分的自由时,不要忘了独立宣言,虽然那没有几句话,却是二百多年来所给予我们每个人的保障。同样地,当我们这些年致力于种族平等时,不要忘了那也是因为某些词汇的组合而激发出来的行动所致,请问谁能忘记美国金博士打动人心的那一次演讲,他说道:‘我有一个梦,期望有一天这个国家能真的站立起来,信守它立国的原则和精神……’”

当然,话语的影响力并不只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有一个人的话激起了英国全民抵抗纳粹的决心,结果他们以无比的勇气挺过了最艰苦的时刻,打破了希特勒部队所向无敌的神话,那个人就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

许多人都知道,人类的历史就是由那些具有威力的话所写成的;然而,却鲜有人知道,那些伟人所拥有的语言力量,却也能够在我们的身上找到,这能改变我们的情绪,振奋我们的意志,使我们有胆量敢于面对一切挑战,使人生过得更加丰富。

在生活中时时选择使用积极性的词汇,最能振奋我们的情绪;反之,若是选择使用了消极的词汇,就必然很快地使我们自暴自弃。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使用词汇的重要性。这做起来并不难,只要你能用心地选择就行了。

应该认识到,我们所习惯使用的词汇会深深地影响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感受。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好好掌握怎样用字,如果我们随着以往的习惯继续不加选择地用字,很可能就会扭曲所经历的事实。比如说,当你要形容一件很了不起的成就时,用的词汇是“不错的”,那对你的情绪就很难造成兴奋的感觉,给听众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全是因为你用了具有局限性的词汇所致;如果你改用“令人振奋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一个人若是只拥有有限的词汇,那么他就只能体验有限的情绪;反之,若是他拥有丰富的词汇,那就有如手中握着一个可以调出多种颜色的调色盘,可以尽情来挥洒你的人生经验,不仅能够吸引别人,更能使自己感到活力和振奋。

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无形变成有形,把概括变成具体,把枯燥变成生动,大大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语言让听众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都一起参加接收活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此外,它也是构成其他语言风格的基本手段。

语言形象生动需做到如下几点。

(1)选用有色彩、有形象的语词。色彩词和形象词可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而视觉形象留给人的印象往往比听觉形象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用浅显通俗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

(3)要注意寓理于事,将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事实之中。那种干巴巴的说教,往往使听者乏味。要学会善于运用生动典型的事例阐明事理,增强语言的魅力。

一个会讲话的演说家,他会使他的话像一种影像浮映在听众眼前;不会讲话的演说家,只是笨拙地利用模糊平淡而无声无色的一些东西把你催眠入睡。

让你的语言更具有哲理,令人回味

日常交谈中,人们爱听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因为它给人凝练、深远的美,令人回味,发人深省。而一个人的话题是否含有哲理,也标志着说话者思维的敏捷性。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具有哲理呢?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类型。

(1)警策型。话一出口使人一惊,却惊而无险,出人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是这类哲理性语言的特点。例如,“有人可能100岁时走向坟墓,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卢梭)语中“活了100岁”与“生下来就已经死亡”是一个大矛盾,然而矛盾的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思想。

(2)若愚型。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变成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如爱默生说:“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歌德说:“光线充足的地方,影子也特别黑。”等等。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然而一经他们提示,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使人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

(3)忠告型。这类哲理性语言,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在亲切中领悟道理。例如,“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遥。”等。

(4)总结型。这类语言明显的特征是归纳经验。例如,“常常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财富往往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越感到渴。”等。

谈话中运用哲理性语言,可以达到精辟、深邃和简练的效果,可以使自己的言辞更有力量。

清代林则徐清正廉洁,生平不置恒产。有人劝他要积些钱财,使子孙将来的生活有所依仗。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这里,林则徐仅用了20个字,以哲理性箴言的形式代替了冗繁的语言。

从生活中提炼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并用排比的形式加以列出,这样效果更好。

学会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在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这种艺术也被经常运用。裹着糖衣的药丸之所以易于吞咽,是因为它不把苦涩的内涵直接暴露在人的感官之下,所以,幽默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含蓄。说一些转弯抹角、不明不白的话,点到为止,给人留有遐想的余地。

幽默的谈吐是人的聪明才智的标志,它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一个人语言修养高、文化知识丰富,对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历史典故、风土人情,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词汇丰富,语言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这样他平时讲起话来就会得心应“口”,自然就容易活泼、生动、有趣。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对比是造成幽默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比可以揭示事物的不一致性,使用对比句是逗笑的极好方法。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就常用这一方法,比如,“先生们,我这个人什么都不缺,除了财富与美德。”

(2)反复也可以成为一种幽默技巧。反复申说同一语句,能够产生不协调气氛,从而获得幽默效果。如牛群的一段着名相声中的“领导冒号”。

(3)故意啰唆。画蛇添足也能引人发笑。如马季的相声名段《打电话》,主要用的就是这种技巧。

(4)巧用歇后语。歇后语也是一种转折形式;它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部分一出,造成悬念,后面部分翻转,产生突变,“紧张”从笑中得以宣泄。如“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5)倒置作为一种幽默方法,颇为人们推崇。通过语言材料变通使用,把正常情况下人物关系,本末、先后、尊卑关系等在一定条件下互换位置,能够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有语字的倒置,“连话都不会说”。

(6)倒引。比较常用的幽默方法是倒引,即引用对方言论时,能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如老师对吵闹不休的女学生说:“两个女子等于一千只鸭子。”不久,师母来校,一个女学生赶忙向老师报告:“先生,外面有五百只鸭子找您。”

(7)转移也是行之有效的幽默手段。当一个表达方式原是用于本义,而在特定条件下扭曲成另外的意义时,于是便获得幽默效果。

空中小姐用和谐悦耳的声音对旅客命令道:“把烟灭掉,把安全带系好。”所有的旅客都按照空中小姐的吩咐做了。过了五分钟后,空中小姐用比前次还优美的声音又命令道:“再把安全带系紧点儿吧,很不幸,我们忘了带食品。”

(8)夸张也是人们常用的幽默技巧。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话说得张皇铺饰,也能收到幽默效果。大家比较熟悉的幽默“心不在焉的教授”,也是运用了夸张这一手法的。

教授:为了更确切地讲解青蛙的解剖,我给你们看两只解剖好了的青蛙,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教授!这是两块三明治面包和一只鸡蛋。

教授(惊讶地):我可以肯定,我已经吃过午餐了,但是那两只解剖好的青蛙呢?

(9)“天真”也是一副有效的笑的验方。弗洛伊德就曾把天真看成是最能令人接受的滑稽的形式。

一位妇人抱着一个小孩走进银行。小孩手里拿着一块面包直伸过去送给出纳员吃,出纳员微笑着摇了摇头:“不要这样,乖乖,不要这样!”那个妇人说服了小孩,然后回过头来对出纳员说:“真对不起,请你原谅他,因为他刚刚去过动物园。”

语言幽默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比喻、转折、双关、故作曲解、故作天真、谐称等,也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仅仅懂得了幽默方法还不足以表明富于幽默,正像有了毛笔不一定就能成为书法家一样,问题的关键在于运用。

生活中应注意的交谈事项

交谈不同于和几个熟人或邻居闲聊或神侃。交谈是在一定场合研究问题、交换意见或达成某种协议的谈判,双方是平等的。这里不仅讲究谈话的技巧、艺术,更讲究交谈的礼仪,因为如何与人交谈表明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受教育的程度。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的人各有其谈吐的特点,但从礼仪上来说,应该尽量避免粗浅,尽可能做到文明礼貌。通过交谈充分展示自己美好的交际风度。

交谈时要诚恳,不要漫不经心

与人交谈时要谦虚、诚恳,认真听对方的谈话,不轻易插话打断对方,眼睛尽可能注视对方。如果需要插话,要先讲:“对不起,打断您一下,请您把刚才谈的内容再重复一下好吗?我还没听明白。”切忌对方谈话时心不在焉,精神不振,或做其他事情。比如,有的人一边听对方谈话,一边修指甲,使对方感到受轻视;也有的人听对方谈话喜欢闭上眼睛,似听没听,说没听吧,他会冷不丁地打断谈话提出问题,给谈话人造成心理压力,不知所措;或者别人谈话时,他和身边的人小声议论,有时还咬咬耳朵说悄悄话,这都是对谈话人不尊重、不礼貌的表现。

谈话要讲究艺术

谈话人也要讲究艺术,尽可能语言流畅、口齿清楚,谈的问题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逻辑性强,以引起对方注意。但有些人不太注意这方面的修养,想谈的问题心中无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甚至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使听的人不得要领。不懂得“言不妄发,发自当理”的道理。别人听不明白,也就无法理解和回答你的问题。所以,在谈话之前一定要把须谈的内容想清楚。但是不管怎么样,与人交谈都应该尊重对方,让人把话讲完,切不可表现出不耐烦,造成对方心情紧张,更不知所云了。

谈话最忌炫耀自己

有的人有意无意利用交际场合炫耀和显示自己。表现为谈起话来没完没了,不给别人谈话的机会。谈话中处处显示自己多知多懂、学识渊博、自吹自擂、信口雌黄、高谈阔论、旁若无人,语言中时时流露出为了抬高自己故意贬低别人的意思。当别人不同意他的某些观点或一些说法时,就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反唇相讥,不给别人留一点情面。其实这样的人倒是比较浅薄和无知的,也不会受欢迎。培根说过:“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人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语言的奴隶。”这样的交谈往往不欢而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谈话时,避免冷落别人

多人交谈时,注意照顾到每一个人,不冷落别人,这绝不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而是礼节。

总之,交谈是以诚恳为前提,通过亲切、朴实的语言,文雅的举止,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自然有助于合作的成功。

说话时应该克服的不好习惯

去除杂音

人说话时所常犯的语病是语言的杂音。有些人谈话风度很好,只是在他的语言之中,有许多无意义的杂音。

例如,鼻子总是一哼一哼的;或是喉咙里好像老不通畅,轻轻地咳着;或是在每句开头常用一个拖长的“唉”声,好像每一句都要犹疑一阵才讲出;或是说完一句,总加一个“嗯”,好像每句都怕人没听清楚的样子。

诸如此类,都是要加以消除的。这些杂音使你本来很好的语言,仿佛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大大减少了原有的光彩。

少说不必要的套话

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许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一句“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喜欢加上太多的“坦白地说”、“你听清楚了吗”;有人喜欢老说“你说是不是”、“你觉得怎么样”;也有人习惯性地在每一句话的语尾加上一句“我给你讲”,等等。

像这一类的小毛病,可能你自己平时一点不觉得,要问一问你的朋友们,请他们替你注意一下,有则改之。

丰富词汇

有的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许多意思,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的含义。

例如,有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了起来:“文章伟大了!”“今天吃一餐伟大的午饭。”“这批货卖了一个伟大的价钱!”

有人喜欢用“那个”来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今天那个了!”“他这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个事未免有点那个。”

这一类的毛病,大概由于太偷懒,不肯去动脑筋找一个恰当的词。要多记一些词语,才能生动而恰当地表达你的思想。

比如,在“好”这个概念下,有“精彩”、“优美”、“出色”、“呱呱叫”,以及许多其他的表现方法,不要简单地说:“你是一个好人”,“这个不很好”,“这篇文章写得太好”,等等。

适当地引用谚语

谚语本来是很富于表现力的,不过不要每两三句话里就有一个谚语。用了太多的现成说法,会使人听了觉得油滑,而且使人眼花缭乱。偶尔地,在适当的地方,用一两句谚语,就显得很生动、很有力量。

少用夸张的词语

夸张的词有种引人注意的效果,不过,如果用得太多太滥,或是用得不恰当,反而使人不相信。

你不可能每次说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讲最动人的故事或是最可笑的笑话;你所看的书,不可能每一本都是最精彩的;你所认识的朋友,不可能个个都是最可爱的。

不要到处都用“最”、“极”、“非常”、“无限”等词,如果在你这无数的“最”中,有一个真正的“最”,你怎样表示呢?

难道你要这样说:“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你真这样说,别人听了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会认为你是一向喜欢夸大的人。

杜绝令人讨厌的言谈习惯

克服言谈失礼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言谈习惯,尊重他人的言谈习惯同时也能获得他人对你的尊重。如果你发现别人都不太喜欢与你正经交谈,而你想改变这种状况时,可以做多种努力,检查一下自己在言谈习惯中是否有失礼行为也是方法之一。你可以通过熟悉你的同学或朋友来了解自己是否在言谈中有下列失礼的情况。

①经常性急地打断别人的谈话。

②常常一口否定对方的观点,比如说,“绝对不可能像你说的……”“你说的根本不对头……”

③常有“别瞎说”、“胡说八道”、“你真蠢……”等不礼貌的口头语。

④喜欢模仿别人的语调和口气来取乐。

⑤以居高临下的口气说话,或常带有“懂不懂……”“我说的……”之类的口语。

你可以自我检查,也可以邀请他人帮助观察。

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让他人有意在交谈中模仿你失礼的表现,加深对此行为的认识。

针对失礼制订小小的修正计划,加强对自己所用语言的注意。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①每次开口说话之前,先做一个将两手的大拇指对碰一下的动作,暗示自己要尊重他人。

②开口之前先自问一句:“他的话是否说完了?”如果一开口,发现别人还没有讲完,应该有礼貌地说:“对不起,打断了你,请接着讲。”

③一旦发现对方观点与自己相左,不要急于否定,先设法去理解对方是怎么看的,考虑一下他的道理,这样便不会轻易否定了。

防止“祸从口出”

生活中,因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造成对方怒发冲冠,大打出手或者扭头就逃的情境常有发生。要知道,我们所说出的话能让人产生心理、肌体、情感的反应。

①心理反应——由于你的言语,致使他人改变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②肌体反应——你说出某句话使对方感到紧张或引起一场殴斗。

③情感反应——你表达出的信息使他人感到恼怒,或者愉快。

因为语言具有这种效果,你在与人交往中便要谨慎使用你的言语,防止“祸从口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防止“祸从口出”是需要下大决心努力克服的。

①先保留住自己的看法。容易说错话是因为当事人对周围事物缺少一定的认知而导致判断不准或是错误。当你觉出自己常在一些场合中说错话时,就要设法先保留住自己的看法,只在心里说出,给自己留下思考的余地。最好在事后,对比别人的反应,以验证自己的控制是否正确。

②把握说话的时机。注意说话时的心理情境因素,比如双方情绪都非常敌对时应避免对质。注意说话的物质情境因素,在非要说出坏消息或者批评对方时,最好选择幽雅的场所进行,这样可以冲淡坏消息所造成的影响。

③学会在合适的时间里退让。好冲动的人容易坚持己见,往往在双方冲突时僵持不下。要学会克制自己,当对方发怒时一定要退让,以免出现伤害性的结果。

不要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

有些人与别人聊天时常常不欢而散。究其原因,不外乎聊天的话题平淡无味,大家兴趣索然;聊天时遇到有争论的话题,偏要与人争个高低;或开对方过火的玩笑,带有嘲弄的意思,令人不悦;此外,滔滔不绝地谈论有关自己的话题,炫耀自己也是惹人讨厌的常见不良习惯之一。

如果你是与人聊天中说话最多的一个,那么可以检查自己在聊天过程中有没有以上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习惯中有不妥之处,应马上改变。

喜欢别人注意到自己的爱好或长处是人们常见的心理需求。自信的做法是:在与人交往中以行动表现出来,或者是在别人向你提问时谨慎回答。当别人没有注意到你或是没打算听你自我介绍某些优势时,你所说的话容易被人看成是自我炫耀。此时,对方的面部表情会自然地表现出冷淡。你若想确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是上策。如果一个人总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得意之情,一方面会暴露出自己肤浅的见识,另一方面会损失无价之宝——友谊。

相反,在与人交谈时做一个好的听众,耐心听别人的谈话则是个人修养的一个方面。如果别人谈话时,你不断地插嘴,自吹自擂一番,对方将没兴趣再说,甚至还会反感。如果你常以此种方式与人交谈,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谈话态度,会妨碍你与人和睦相处。因此,要想获得别人对你谈话时的尊重,便要消除一些潜在的不正确的认知。

①我比周围的人要强,他们不如我。

②我说的这个话题很重要,他们不了解。

③人人都要注意到我,我才会满意。

④我不说自己的优点,他们便无法知道。

如果你坚信自己在群体中只是普通的一员,各人都有自己的所长,那么只要你努力,别人一定会欣赏到你的优点,你也会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的谈话方式。相反,你在与人聊天中注意倾听别人的谈话,并且表示适当的理解与肯定,你会成为受欢迎的聊天伙伴。

努力克服爱发牢骚的习惯

发牢骚,作为人们发泄不满的一种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不少人似乎对什么都看不顺眼,他们或是指名道姓地攻击、埋怨某人某事,措辞大多过火过激,或是指桑骂槐,采用迂回的方式表露自己的怨气、怒气,或是暴躁狂怒地在他人面前尽情地发泄不满和怨恨情绪,言语粗暴、情绪激动,大有不可收拾之势。这样的行为怎能不令人生厌?因此,爱发牢骚的习惯是一定要努力克服的。

从情绪活动的角度来分析,发牢骚是由不愉快的心情所引起的,并又导致新的不愉快。因此,它是属于一种不良的、需要加以控制的情绪活动。避免牢骚过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缓和和疏导。人遇到不平和不快的事情,发点儿牢骚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青年人,自制力比较弱,感情容易冲动,要想完全避免牢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可采用缓和和疏导的办法,力求从积极的方面消除发牢骚的冲动。通过缓和和疏导,使自己放宽胸怀、拓宽眼界,避免死钻牛角尖,放弃种种偏激之见。

(2)控制和消解。任何不良情绪反应都是需要控制的,尤其是牢骚这种东西有很强的指向性,如不加控制,不仅对自己不利,而且还可能殃及他人。控制的办法,首先是要充分认识发牢骚的危害性,不要图一时的痛快,而不顾一切后果地乱发一气。要懂得牢骚虽然人人会发,但靠发牢骚而解决问题的从来很少。为了消解因发牢骚而被激化的各种矛盾,发牢骚者、被发牢骚者双方都要积极主动地“从我做起”。

(3)转移和升华。当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人或事,怨气、怒气即将涌上心头时,赶紧进行回避和转移,多想些使人高兴的事,避免消极情绪进一步恶化。不少人对某些不公的社会现象看不惯,往往容易表现出强烈的牢骚不满情绪。这时,就需要对牢骚加以“升华”而不仅仅是“消解”了。把牢骚中的“不满”转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克服客观条件中的不利因素。如果每一个发牢骚者都能这样想、这样做,许多矛盾自然就可以化解了。

说话之前一定要细心斟酌

尽管我们不情愿,在交际中我们还是常常讲错话。失言就是指这种无意说错了话的语言现象。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话,一旦从口中说出,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听者就可能把它当成你思想的载体。失言,重则引起疆界硝烟,人命官司,轻则造成别人的误会和自己的尴尬。

那么,交际中如何防止失言呢?

(1)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从容自若。

语言总是受控于大脑神经,当大脑神经过度兴奋时,思维就杂乱无章,表现在语言上就是语无伦次,信口开河。例如,某部一位首长阅兵后来到一个新兵面前,指着他的肩膀说:“小伙子,胖。”新兵一时紧张,把早先准备的“首长好”一类的话忘了,冒出一句:“首长胖!”

日常生活中这种因紧张而失言的事并不少见。为了防止因紧张而失言,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的模拟演习,视讲坛如家,视陌生人如同朋友,在师长、领导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方能处乱不惊,侃侃而谈。

(2)避免单向思维,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

巧妙的回答往往不就事论事,而是换几个角度,别出心裁,却又不偏离问话的限制。如苏联成功地制造出原子弹后,美国人问苏联拥有多少核弹头,苏政府要员答:“足够!”

问的是“多少”,即希望答出具体的数字,但如实相告,显然是泄露机密,答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足够”二字,依然是量的概念,却表现出充分的自信。

如果只顺从一条思路,只遵循一种逻辑,陷入单向思维的胡同,失言就不可避免。

一学生溺水而亡,班主任去安慰学生的父母,问有几个儿子,家长说:“有三个儿子。”班主任说:“幸好有三个儿子。”这位班主任原想通过询问家庭情况引入慰抚的正题,本是高明之举,不料思维转向了,且顺着这个方向越走越远,结果好心的劝慰倒成了火上浇油。

在实际交际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陈述,即使人们准备了多种思路,也要根据听者的实际反应和其他突发情况,及时调整思维的轨迹,这样才有可能使人们的话中肯而又得体。

(3)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不随便省略语言成分。

语言是个奇妙的东西。同样的几个词按不同的方式组合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词(或同一个音)用在不同的场合,意义可能截然相反。这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又给我们的交际带来某些不利。因此,我们运用语言这个最重要的交际手段的时候,就应该力求完整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绝不能随便省略语言成分,特别是那些过渡性的、限制性的成分。

某农民用麻袋装了一只乳猪带上公共汽车。售票员发现后责令他:“猪,快下去。”本意是客车不能载猪或乘客不能带猪上车,售票员单说一个“猪”字——一个常用来骂人的字眼,自然被认为是出言不逊。如果一句话把一层层意思讲清楚了,那就不至于此。

省略要防止产生歧义,产生歧义就容易失言。

(4)不凭猜测说话,说有把握的话。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个人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感觉,“想当然”地说话,难免偏见和失真。

某经理年过半百,找了个20多岁的妻子。下属不知,奉承道:“经理的女儿真漂亮。”老夫少妻,并不违法。错将人妻当人女,彼此能不尴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心中无底,不妨察言观色,待掌握真实情况后再说,这样不是更稳妥些吗?

交际中,有时真实情况一时难以掌握而我们又非“表态”不可,我们至少也应该选择一些“模糊语言”,不要过早地下绝对的结论。自作聪明的人,信口雌黄,往往笑话百出。

成功说服他人的秘诀

在具体说服别人的实践中,除了采用适当的方法,还要讲究技巧。下面几点说服别人的秘诀很值得借鉴。

以事喻理

道理的“理”性愈强,愈要注意让事实讲话、作证,否则就会因教育对象缺乏感性体验,影响对“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用事实充实大道理,还可以避免说大话、空话,联系实际把道理讲实。现在一些大道理之所以让人听不进,就在于讲得虚。

以小见大

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道理也应有层次。缺少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得很远,接受不了。讲者应擅长讲小事情中蕴涵着的大道理,于近边事情中讲可望可即的远道理,于浅表事情中挖掘可触摸的深道理。

反诘设问

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干个问题,用问话提出。一则引发兴趣,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一则用以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使人觉得不是在灌输大道理,而是在共同探讨问题。这种方法,变听为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在抛砖引玉、换位思考中,让“系铃人”自己“解铃”。

迂回引导

正面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讲好大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剥茧抽丝,逐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图穷匕见”,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和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有时也可借题发挥,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这样可以避免把讲道理变成简单的演绎论证,使教育对象易于接受。

理在情中

有时讲大道理,教育对象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反感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再讲道理。

巧用名言

一句含有哲理的名人格言可以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现在有不少青年人,对名人与名人名言有一种崇拜感。把大道理与名人名言巧妙地结合,可以把大道理讲得耐人寻味,富有吸引力。

谈心渗透

“大锅饭不觉香”,讲大道理仅靠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讲,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有些朋友可能听不进。出现这种现象,有时就要开“小灶”,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与对方真诚、平等地谈心交流。

语言感染

以适应对方的“口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口语的魅力,把道理讲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美妙的语言是大道理磁石般的外壳,它能吸引听众去深入理解“内核”。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正确道理的威力;其次,要注意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表达的技巧。

点到为止

话讲得啰唆就让人厌烦,听不进。有些人生怕人家听不懂,翻来覆去地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应该视情况因人出发,针对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同时又要注意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

言行结合

有时对方之所以不服,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讲道理的人自己做得不好。“做”得好才能赢得“讲”的资格。把单纯的讲道理变成见诸行动的边讲边做,让人在“看服”中更好地信服,自觉地接受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

有效说服他人的方案

有效地说服别人最能展示一个人的口才。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总结了有效说服别人的四个步骤,他是从满足对方需要的角度考虑的。

揣摩对方的需要和目标

通过提问,可以引导被说服一方去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可以引导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提问是相当重要的技巧。

伏尔泰说:“判断一个人凭的是他的问题,而不是他的回答。”确实,问题提得好,乃是高明说客的一项标志。这类提问,有助于人们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也正是通过提问,使得你对别人的需要、动机以及正在担心的事情,具有一种相当深入的了解,有了这样的答案,他人的心灵大门也就对你敞开了。

要想有效地运用提问技巧,你还得注意以下三个重要事项。

①清晰化——问题一般是针对对方的讲话而发的。事实上,这类提问的总意图不外是:我已听到你的话,但我想确定一下你的真实意思。以清晰化为目的提问,是反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说话人的意思变得更加明了。

②将问题加以扩展——你提问题的目的就是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比如对方优先考虑的事情是什么。事实上,你这样提问题就等于告诉对方:我理解你的意思,但我想知道得更多些。

③转移话题——有一类问题在转移话题时很有用。在你这样提问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在说:我对你这方面的想法已很清楚,让我们换个话题吧。通过这样的提问,你的航船就会转舵到更加顺水的方向上去。因此,对方的回答使问题不断扩展下去,但扩展到一定程度,你就得用转向提问去改变话题。

你的见解要与他人的需要、愿望、目标相结合,要时时注意从别人那儿得到反馈,这样你就会成为一名强而有力的说客,时时揣摩那些需要,不断促使他人显露他那个需要差距,他那个“可是”,这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提出并选择解决办法

通常,当你试图说服他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事实上存在着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在多数情况下,你就会与对方一道,着手寻找缩小需要差距的途径。如果是大家一块儿商量出了解决办法,那么对方就不会袖手旁观,而你也就用不着独自苦思冥想,用不着把自己的想法费尽口舌硬塞给对方。

比方说,你是一个房地产推销商,你也许能够用大套房子去满足对方家庭生活的需要,但在购物和孩子上学这些问题上却碰到了麻烦;或者你也许能满足所有这一切要求——包括购物和上学——但价格上又不行。但是,如果事先你与顾客有个商量,对他们计划中的首要事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你都心中有数,那么像上述一类的难堪局面就可以避免。

如果你把某些人召集起来,试图改变他们的关系,或者你已经激起对方的兴趣,这时候你千万不要径直指示对方该如何如何去做。相反,你可以问他们一些问题,比如,这样做是否满意,或在他们看来,哪些做法能带来最大的改善。是帮助孩子学习?帮助修理打破的窗户?还是给危重病人打预防针?

这一切都有助于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信赖,按照管理学着作家和演讲人戈登薛的说法,乃是“有序生活中的奇迹般的因素——减少摩擦的润滑剂,游离分子的黏合剂,互助行为的催化剂”。

关键之点还在于,你需要让对方知道,这事也有他的一份;你不能对对方进行强迫和压制。强迫别人照你说的去做,可能会一时奏效,但从长时间去看,你会得不偿失。

建立实施方案

如果你做的是简单的推销,一句“是”或“不是”就解决了问题,此外,更无须再费什么口舌,那事情当然好办。但如果问题头绪繁多,事情要分阶段分步骤去做,那你们就得在程序上取得共识。

就拿医生来说吧,他们常常抱怨说,病人之所以恢复得不好,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遵照医嘱去做。一旦他们感觉好了一些,他们就会停止服药。就是在有医生照看的情况下,病人有时也会我行我素,事后就诉苦说病态重萌。

也许作为医生,他得把病情和药效这方面的问题跟病人讲清楚。比如,咽喉疼痛的症状,使用抗生素后两天就可以缓和下来,但作为医生,他就应该告诉病人,以后几天内病菌可能仍然残留着,要加以控制才是。病人明白这一点之后,往往就会遵照执行了。

在有些人看来,你的观点、你的产品和你的目标都不错,但可惜都不在他们优先事项之列。这时候,做到知己知彼就很重要。你为什么觉得那样做有价值?对此你越是解释得好,你就越能拨动他人的心弦。

而且,要想说服别人,你还得帮助对方把那些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优先事项清理出来。在我们刚刚谈到过的揣摩阶段,是你调查他人优先事项的绝好时机。

只有这样,你的观点、产品和目标的内在价值,才能与顾客的优先考虑事项相互适应和相互配合。

反复衡量,确保成功

在加州硅谷,在这个美国众多高技术公司激烈角逐的地方,流行着这么一句格言:衡量不了,也就把握不住。那些计算机公司领导们也总是这么说,高技术领域瞬息万变,做到眼明手快相当重要,你要毫不迟疑地抓住那些信息和数据。

这一点,对我们也是一个重要启示。事实上,一个长时间影响着人们的真正的奥秘是,对于未来之事,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看法,他们常常超出自己的预期。所以,你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把产品成功之处明确起来,投资了多少,使用寿命有多长,保修年限是多少,要尽量把它们数字化,要尽量说得具体一些。

只有等到对方点了头之后,你的说服和影响工作才算是做到家了。作为说服工作的第四步,就是要与对方经常保持接触,直到弄清楚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怎样看问题为止。

从对方喜欢的事物着手

齐宣王喜欢音乐,但不愿向人民施行仁政。孟子利用他喜欢音乐的特点巧谏,终使宣王接受自己的见解,领悟了“与民同乐”的道理。

孟子见到齐宣王,突然问:“主公曾经向庄暴说过,你喜欢音乐,有此事吗?”

齐王显得局促不安,生怕受其奚落,只得如实告诉:“我是喜欢音乐,但不是古典音乐。”

孟子用肯定的口吻说:“只要大王喜欢音乐,齐国就有希望了。不论你喜欢现在流行的音乐,还是古典音乐,我认为都是好的。”

齐王一听这话,解除了对孟子的戒备,问:“这是为什么?你可以给我讲讲道理吗?”

“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和别人共同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究竟哪一种更快乐呢?”

“当然和别人在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接着说:“和少数人在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和多数人在一起欣赏音乐也是快乐的,究竟哪一种更快乐呢?”

“当然和多数人在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孟子说:“那么,就让我和主公谈谈欣赏音乐和娱乐的道理吧!假使主公在这里奏乐,齐国人听到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都感到头痛反感,以不满的情绪在街头巷尾议论:我们的国王正在逍遥自在地欣赏音乐,而我们在这里受苦受累。我们受苦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国王只图自己快乐,而不顾与民同乐的缘故。”

“假使国王在这里奏乐,人民听到了鸣钟击鼓、吹箫奏笛的声音,都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我们的国王一定很健康吧!要不,怎么能够奏乐呢?同样是奏乐,全国人民会产生不同的感情,这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国君与人民是否同娱乐而已。”

“如果国王能够同人民一同娱乐,就会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就可以使天下归心。从这个意义上讲,你爱好音乐有何不好呢!”

孟子巧妙地使用攻心战术向齐王宣传了仁政,使齐王心服口服,达到了规劝齐王治理国家的目的。

孟子以乐论政,从齐王的爱好入手,说服他从一己之乐到与民同乐,巧妙地宣传了他的仁政思想。这一反枯燥的说教,使齐王乐于听,听得进,最后心悦诚服,表示要采纳孟子的主张与民同乐,广施仁政。

电话沟通中应注意的技巧

电话是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及时传递信息,沟通情况,交流感情。

许多人天天用电话,但是如何使用电话,其中含有许多礼仪。

在你给别人拨打电话的时候,为了显得有礼貌,避免引起对方的不快,要注意如下几点要求。

注意语气、语调。内容简单明了

使用电话主要是利用言语来沟通,对方看不到你的姿态、动作和表情,只能通过你的言辞和语音来判断和理解。因此,就要求你注意语言使用的方式,特别是语调、语气与所表达的意思相协调。

使用电话,还应当注意说话简单明了,不可时间过长,以免占线时间太多,影响他人的通话。

打电话之前,先整理好资料,这样可以使你的谈话更加精练,并且能给人以井然有序的印象。

如果你要同对方谈话的内容很长,先问问对方方便不方便。如问:

“您现在忙不忙?”

“要5分钟才能讲完,您介意吗?”

如果对方回答是肯定的:“请讲。”“我不忙。”则可以让对方先稍等一会儿。

若对方回答:“对不起,刚好没有时间。”则应该另约一个时间打电话或以最快速度把要点说出并告诉他:“以后再详谈。”

打电话时,对对方要有礼貌

开始先问好,说完以后要道谢。如果对方是你的长者,或是你的上级,通话结束后,应当待对方挂断以后,你再挂机。

如果是给不相识的人打电话,一般应先做自我介绍,说清打电话联系的意图。

如果你要找的人不在,也要有所表示,或者请对方帮助招呼一下,或者请对方转告,都应表示感谢。

如果你拨错了号码,应当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拨错了号码,你也要有礼貌地说明,不要只说一句“打错了”,就挂上。

有礼貌地回应过滤电话的人

你可能有多次无法直接和本人通话的经验,但不要觉得沮丧,每个人都曾有过这种经验。此时先向接电话的人解释你的来意,如果事情紧急也可告诉他。大部分秘书或助理具有高度的判断力来处理它,且会对你有很大帮助。因此,当别人在过滤你的电话时,尽量友善诚实地作答,不愿留话是不好的,也不要说:“没关系,我再打来。”就挂上电话。同样也不应该询问答话者的姓名:“你是谁啊?”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对方是谁,试着换一种热诚的方式:“我是李娟娟,我可以请问你的名字吗?”来表达。

打电话时也应全神贯注

接听电话时,你应该停下手上的其他事情。若是电话铃响起时你正和别人谈话,你拿起听筒前,就应停下眼前的谈话,别手拎着话筒,继续未完的谈话,让电话那端的对方“旁听”。你应该让通话对方感觉到,你自始至终都在聚精会神地与他对话,而不是哼哼哈哈地应付他。

打电话时,请不要忙着喝水、呷咖啡或吃东西,以免对方听到你这边“动听”的吞咽或咀嚼声。最好也不要同时吸烟,因为你的“长吁短叹”会让对方搞不清是因为听了他的某句话,抑或是你的一口烟引起的。总之,一切令对方觉得你心不在焉的事情,都不要去做。

当你接听电话时,不要让你左右的同事插进来跟你说话,也不要把一些并不紧急的文件拿在面前稀里哗啦地翻。否则,对方会揣摩着,你是否正不耐烦,把他的电话当成了干扰你正常工作的“骚扰电话”。

对你的客户来说,最糟糕的经历莫过于打电话到你的公司时,被你的同事当做陌生人对待。在与你的合作中,他或许已感受到自己在你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可和你同事接触后,他会以为你的公司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前面的好印象也随之大打折扣。

尤其是当你的电话机或工作岗位周围有临时工或新来的同事时,你更得注意“安全系数”。因为有些时候,你的客户听了这些未经关照的人接的电话,多半会被折磨得要去疗养几个星期,因为他从你的新同事那里听到的是“一问三不知”式的答复,或是连珠炮式的反问:

“您找穆勒先生啊?穆勒先生知道您是谁吗?噢,您是他最大的客户。您能再说一遍您的名字吗?不行,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穆勒先生。我也不清楚您讲的这笔业务。我只是个助理。要么您下周再打电话来吧,那时穆勒先生会在公司了。但请别在周一打来,好像他一整天都要开会的。星期二他会去参加交易会恐怕不行,我不能保证他一定给您回电话。我不知道他别的日程安排。要不,您在暑假过后再试试联系他吧。对了,您叫什么来着?”

慢慢挂上话筒

谈话最后要让电话那端的人听到自己的名字:“再见,李小姐。”后才挂断,不要在对方耳朵边摔听筒,好像用力把门摔在某人鼻子上一样。

面谈和电话沟通的不同

电话交谈与面谈不同。面谈的时候,对方就在眼前,有以下两个特征。

①可以利用言语以外的表达方式。

②彼此共处于同样的状况。

但是,电话中的应对,虽然也是彼此谈话往来,对方却不出现在自己面前。

所以,电话应对的特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只借助言语来传达意思。

②对方的情况看不见。

某公司有一个误拨的电话进来,接电话的人只说一句“不对”,就把电话挂了。紧接着,同样的人再度误拨电话过来,他粗里粗气地说:“不对啊!”咔嚓一声,又把电话挂掉。

这是因为对方不在眼前,才有的疏忽。如果对方在自己面前,绝对不会有这种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一开始就能客气地问对方说:“请问您打的电话号码,这里是……”应该就可以避免第二次的失误。避免电话中的应对疏忽,简单地说有下列几种方法。

利用看不见对方的特点

想要挂断喋喋不休的电话时,可以说:“对不起,现在有一个长途电话进来。”有时说说谎也是应变之道。反正对方看不见这里的情况,这样的谎言是可以原谅的。

考虑原则的应用

电话的应对中,原则上打电话与接电话的一方都要自报名称。但是,如果双方同时报自己的名字,就撞在一起了。

所以,接到电话时,都会先问:“请问是哪一位啊?”

这样便可以预防对方忘了说自己的名字。

清楚又带有关心的应对

电话应对虽说要简明扼要,但若过于冷静,双方的意气就不能相投。所以,一边想象对方的情况,一边以热切的口吻来应对最好。

同类推荐
  • 智慧背囊: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精彩的故事,带给你非凡的思考与感悟,灵性的哲理,赋予你不息的智慧和力量。挖掘,激活你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的五彩斑斓。
  • 潜伏在职场

    潜伏在职场

    职场如战场,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误入歧途,掉进陷阱。在职场中,人人都渴望成功。不过,渴望成功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没有真正领悟职场潜伏术。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人生苦短,做自己就好

    人生苦短,做自己就好

    《人生苦短,做自己就好》故事鲜活、寓意深远,告诉我们,人生这部电影也许你是跑龙套的小角色,或只是一名替身演员,不过你大可不必想方设法要成为主角,而是痛快淋漓的尽兴演出,做好自己。
  •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

    聪明的人敢于吃亏,睿智的人善于吃亏。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只局限在“不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灾难。任何人都是在不断地吃亏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本书让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学会了“吃亏”,你才能真正地踏上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爱如阳春白雪

    爱如阳春白雪

    十年前,古老的红豆树下,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一串红豆手链,缘起。十年后,一个阳光向上,一个少年老成,情定。然命运曲折,或许是好事多磨,不得不分手……又三年后,重逢,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重生大小姐之先生要温柔

    重生大小姐之先生要温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邪不压正,人亦不能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如果说重生是一场眷顾,那么我宋轻尘定不负这场赐予!
  • 大佬她人很狠

    大佬她人很狠

    言聿,作为一名普通的小说爱好者。前一天晚上刚吐槽完的小说,后一天自己就喜提《南先生的亿万甜宠》里的恶毒炮灰女配。“额!为什么会这样!恶毒女配?”言聿崩溃的说着。不久后,某.南诤.男子:“向大家宣布一件事,本人已婚,妻……言小姐”陌城闹得满城风雨,全然不知,那个女人就是他们嘴里面的废物。另一边,言聿一脸镇定的站在南诤目前,心里想着怎么把这个男人甩掉。后来他们过上了黏牙糖一样的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绘世生灵:坚壳革命

    绘世生灵:坚壳革命

    普通人的生活很简单,麦斯本来的生活也很简单,直到他遇到了一帮疯子。
  • 万人之上

    万人之上

    推倒御姐上司,按住熟女强者。偶尔对手人妻,调教公主罗莉。精灵百合膜拜,冰女制服最强。暴打龌龊小人,抢劫巨富地主。陷害正人君子,蹂躏冤家对头。践踏强势情敌,唯我万人之上!质量绝对有保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嫌字数少的兄弟们可以先收藏,只要收藏您的书架将会拥有起点第一YD小说,十八岁以前的儿童请在父母陪同下进行观看!精彩内容绝对让大家一起…………(这个词语可能会被和谐~~)带有一点点的暴力外加阴谋斗争!即日起每日三更。建了一个群,喜欢看小说的朋友可以加进来,群号是64696412
  • 喃喃糖果酥

    喃喃糖果酥

    童沫高一遇见了学长何木帧。他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啊,童沫也不甘示弱,不是为了何木帧,不过是为了出风头啊,所以她才倒追这个男生的。几乎有何木帧的地方,就有童沫。“学长,我今天想请你喝奶茶,你不掏钱只用抱我一下那种就好”。看着童沫花痴的表情,何木帧实在不认拒绝,.“不,长胖。”“学长,我好喜欢你~”“不好意思,我挺讨厌你的”“哎呦~学长今天你好帅,那我可以亲亲你吗”“麻烦你离我远点,被你亲的话还不如我去抱抱猪。”虽然,屡战屡败,但童沫丝毫不退缩,而且越挫越勇。。。。。有一天,突然就来了大反转?“沫沫,我好想你。。。”“何先生,自重”“沫沫,你给我亲一口好不好?”“我嫌你的口水,来,宝贝,给妈妈亲一口”看着童沫抱着小包子爱不释手,关键是,那个包子还得以洋洋地看着他。。。何木帧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百种送走那个包子的方法。。“沫沫,嫁给我吧。希望余生,都是你。”“何先生,以后别再丢下我了。。。”从此,他们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小包子看着爹妈甚是欣慰啊!!!
  • 始天帝

    始天帝

    破碎了洪荒,埋葬了太古。永世长存的战歌,传颂千秋万代!恒古不灭的战意,穿越天地玄黄!诛仙、灭魔、斩神佛!无名天帝之始,有名一念截天!……一座古老苍凉的石像消失,一个未知过去的少年出现。一部惊鸿史诗,由此、开篇!……(不后宫,不狗血,不走寻常路!前期属于慢文,慢慢看会有精彩。)
  • 盛宠天妃

    盛宠天妃

    他本是天族帝君的小儿子,身份尊贵,灵力高强,天赋异禀,却不得不隐藏身份,佯装渣男,混入九州;她本是羽族里的一只小雏鸟,灵力羸弱,毫无存在,饱受欺凌,却不甘落后于人,凭借坚强聪颖,独辟蹊径。他背负着天族最后的希望,寻找藏匿于九州大陆中的最后一只凤凰,以救万世苍生;她直到浴火焚身,奄奄一息的那一刻,才知道原来自己就是传说中的那只不死鸟,也是他为兄长寻觅的天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