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75500000002

第2章 生活篇: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

02 古代的厕所长什么样子

有人统计过,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上厕所6~8次,算下来一年就有2500次。按照平均每次两分钟计算,人的一生中,大约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的。与我们一路相伴的厕所,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上古时代,厕所很简陋,就是露天挖一个大坑,人在坑边上如厕。后来,人们在粪坑上面搭建了小屋,估计是怕露天风大把人吹进粪坑。那时候上厕所的确是一件危险的事,如果不小心掉进坑里,不摔死也会被淹死。你别笑,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春秋时的晋景公,就是如厕时掉进粪坑淹死的。《左传·成公十年》就记载过晋景公“如厕,陷而卒”,但也有人分析他是上厕所时突发疾病才掉进粪坑死的。晋景公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厕所殉职的君主,估计也是唯一的。

到了汉朝,厕所一般设在宅院的后方,搭建在高处,下面连通猪圈,人排泄出来的粪便可以直接掉进猪圈给猪吃,这种厕所叫作“圂”(hùn)或“圂厕”。圂厕的好处有三个。首先,把厕所和猪圈两个污秽处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污染源,并将人畜粪合一,方便清理利用。怎么利用?用来做肥料。在没有化肥的古代,人畜粪便是最好的农业肥料。其次,将人粪作为猪的辅助食料,有利于资源再利用。另外,将厕所设在猪圈上方,结构立体,占地面积小,从而达到了节约空间的目的。这种圂厕至今还流行于陕南、四川等部分地区。但圂厕也有一个弊端,就是猪食用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发寄生虫病。

古代还流行一种便携式的如厕器具,因其形状似老虎,所以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至于为何以虎为器形,说法比较多。有的认为这是古人表示对老虎的厌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和汉朝名将李广有关——据《西京杂记》记载,李广打猎射死一只老虎,便“铸铜像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但现存最早的虎子是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这说明虎子的出现远在李广之前。

虎子极大方便了古人如厕,这说明古人也很懒,晚上也不愿意到屋外面上厕所。不光男人可以用虎子,古代也有女用虎子,这种虎子口部偏大,口部上方还有一个盘子形状的外延,防止尿到外面。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爷爷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怎么能把开国皇帝爷爷的名字用在如厕的器具上呢?于是,“虎子”就改名为“马子”。古人对马子的要求也随之变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所以马子的形制也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

马桶一经发明,广受城市居民喜爱,以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居家必备之物。古人也讲究环保,马桶装满了,是不可以随处倾倒的,必须由专门的人来收。这种城市里专门收集运输粪便的职业,在唐宋时叫作“倾脚工”。他们挨家挨户收集粪便,并将其运送到城市周边的农村贩卖,获利颇丰。唐朝有个叫罗会的人以收粪为业,竟然成为富豪。《朝野佥载》载:“(罗)会世副其业,家财巨万。”由此看来,掏粪工在唐朝还是个高薪职业。

到了南宋,粪便收集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还有人还为了争夺收粪市场而进行诉讼。

明清时期,北京城内从事粪便清运职业的人被称为“粪夫”。他们将收集到的粪便运到郊外的“粪厂”,粪厂会将粪便晾晒成肥料卖给农民来获利。生活在不同区域的居民,产生的粪便是不一样的,其价值也不同。比如富人区吃得好,粪便质量高,肥力足,能卖上好价钱。因此,粪夫们经常为了争夺“高端市场”而发生争斗。到了清朝初年,粪夫们商议划定了专属工作区域,并签字画押,不得越界收粪。这种固定的收粪区域和收粪路线,被称为“粪道”,这是一种特殊的“特许经营权”,还可以转让买卖。其他城市的情况也是如此,例如上海的粪夫绰号“倒老爷”。

直到近代普及抽水马桶后,粪夫的职业才慢慢消失。厕所的进步,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一部厕所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

03 古人上厕所用什么

上一篇讲了古代的厕所什么样,这一篇继续聊重口味的话题,讲讲古人上完厕所用什么擦屁屁。

先放眼海外,看看其他古文明的人们用什么擦屁股。据说罗马帝国时就已经有了公厕,公厕内的擦屁屁材料是海绵。古罗马人将海绵绑在棍子的一端,沾湿后用来擦屁股。擦完后,将棍子插入一个专门的水槽中浸泡海绵,水槽里盛有高浓度的盐水。盐水洗屁屁,有消毒杀菌的功效,倒也挺科学。只是大家共用一块海绵,不知会不会有交叉传染疾病的危险。

我们再将视角转回国内。今天人们上完厕所都用纸巾擦屁股,可造纸术是汉代才改进并推广的。即使是汉朝以后,中原文明也比较爱惜纸,认为那是文化用品,有了纸后很长时间里也没舍得用来擦屁股。直到元朝,蒙古族人入主中原,人们才开始普遍用纸擦屁股。可那时候的纸张想必没有今天的纸巾这般柔软,所以使用前得反复揉搓软化。说到这儿,王老师想起了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金刚砂”牌手纸,老傅同志每次使用前,都得至少做10分钟的软化处理。元朝时也如此,据《元史·列传第三·后妃二》记载,“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当太子妃的时候对婆婆“昭睿顺圣皇后”非常孝顺,婆婆上厕所擦屁股之前,她都会用自己的脸试试卫生纸的柔软度,柔软度够了才给婆婆用。明清两朝也继续使用纸张来擦屁股。小说《红楼梦》里,刘姥姥在大观园上厕所之前就找丫环要了纸。

那元朝之前古人用什么擦屁屁呢?答案是“厕筹”,又叫“搅屎棍”。这是一种二十多厘米长的条形木片或竹片,古人如厕后就用这个东西解决,具体使用方法,可能和“用木勺吃冰激凌”的操作差不多。中国人用厕筹的最早记载见于三国时代。有学者考证,厕筹应该是东汉时随着佛教戒律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后来又传到了日本。古代日本也用厕筹,近年来还有出土文物。

厕筹出现之前,古人用啥呢?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毕竟古人对这种事情也羞于记载。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猜测。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贫穷的农村,人们上厕所还有的用树叶、秸秆、卵石,甚至土块。对比一下,汉朝以前的人上厕所可能就用这些。估计那时候人们得痔疮的概率一定很高。

我们今天上厕所使用的卫生纸,出现至今也就一百年的时间。其发明的过程还很戏剧化。据说在20世纪初,美国史古脱纸业公司购进一大批纸,可由于运送过程的疏忽,纸面因潮湿而产生皱褶无法使用。老板史古脱脑洞大开,在卷纸上打上一排一排的小洞,便于撕成小张纸片,然后卖给火车站、饭店、学校等地方,作为如厕用纸。史古脱将这种纸命名为“桑尼”卫生纸巾,因其柔软且好撕,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很快就风靡美国,尔后又走向世界。

这种卫生纸不久也传到了中国,成为当时的奢侈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这里还有个由卫生纸引发的小故事。1948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在与解放军作战失利后装扮成小商人逃遁到寿光县一个村庄,在一个桥下解手时,他习惯性地使用了美国进口的高级卫生纸。当时在中国很多地区,人们上完厕所后还是就地取材,用树叶、秸秆、土块啥的,所以这雪白的卫生纸引起了当地“朝阳群众”们的警惕,随即向解放军报告了这一情况。解放军“顺纸摸瓜”,最终擒获王耀武。堂堂国民党高级将领最终栽在了擦屁股用的小小卫生纸上,令人不得不感叹这无常的人生。

04 古代女子那几天怎么办

这一篇我们聊聊古人来“大姨妈”的时候用啥。这里的“大姨妈”指的是女性的月经,原谅我身为一名男老师,对“月经”一词不敢随意使用,姑且用“大姨妈”一词代替。

古人将“大姨妈”称为“月事”,一个月来一次的事,无比自然而和谐的名字。由于生理知识的匮乏,古人对带来了“血光之灾”的“大姨妈”一直存在偏见。在原始社会,女子来“大姨妈”的时候,会被隔离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给部落带来晦气。明朝时,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里警告男性同胞们,“大姨妈”会损伤阳气,告诫君子远离。

古人来“大姨妈”了,也会使用类似今天卫生巾的女性用品,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带,由于中国古代商品经济不发达,加上封建礼教观念的影响,月事布这种“黑科技”的东西都是独门秘传,没有公开制造和售卖,其制作方法都是母女相传。

尽管每一家的月事带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构造大同小异:用干净的布做成10厘米宽的长条形状,有的中部两侧加宽,类似今天卫生巾的防侧漏护翼。月事布两头各有一条细长的绳子,用于将月事布系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间通常会有一个小口袋,里面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灰烬,有吸水、祛湿、杀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将里面的草木灰换掉,并用清水洗净然后晾干,以备下次再用。讲究一点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时候还会在水里加些明矾,同样起杀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贵族家庭用棉花或纸张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确切地说是吸血)效果不佳,还是草木灰更物美价廉。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洁、存放月事布时极端隐秘小心,甚至结婚十几年的夫君有的都不知道月事布为何物。对于经期,女性也常用隐晦的暗号来暗示丈夫,例如“面点朱砂”“戴戒指”等方法。唐代诗人王建还写过一首“大姨妈”题材的诗,描绘的对象是宫女:“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到了近代,卫生巾开始从西方传入我国。1920年,美国的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用纤维棉和细薄纱批量生产出最早的卫生巾。卫生巾广告最晚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就已经在我国出现,据此可以推算卫生巾传入我国也应该在这前后。胡适创办的《知识》杂志当时还刊登过一篇名为《女子例假布之研讨》的文章,大力提倡女子购买使用西药房出售的“上等经布”。这种卫生巾包装成盒,一盒12只,用后可洗可弃,被胡适赞誉“实为经布中最好者”。卫生纸、卫生巾,都是在民国时期传入我国的,由此也可以窥见我国近代西化之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物资的匮乏,卫生巾并没有在我国继续普及。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广大女性还是将卫生纸折叠成长条状代替卫生巾使用。卫生巾在我国普及,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大姨妈”的话题咱们就讲到这儿。万一穿越回了古代,又赶上“大姨妈”来探访,那你就可以自力更生,记得到时候谢谢王老师教会了你这么多本领!

05 古代的床长什么样子

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追求休闲舒适,坐卧用具必不可少,这一篇就聊聊古人的坐卧用具。

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土台,类似今天的炕。到了商周时期,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

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卧、躺,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榻。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在古代是两种用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其实这是不对的。床是床,榻是榻,二者是有区别的。

床的起源是土台,榻的起源则是席子。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席居制”。北方多用草席,南方多用竹席。到了春秋战国之际,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也可能害怕得痔疮,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这种坐具比床矮小,移动方便,随坐随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这种坐具就是榻,但“榻”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人能够躺在上面,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

综上所述,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从形制上看,床要大一些,榻要小一些;从用途上看,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榻是白天用来坐、卧、躺的;从摆放位置看,床一般放在卧室,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厅。

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席居制”。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形成了所谓的“筵席”。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称为筵;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称为席。东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就讲:“铺陈曰筵,藉之曰席。”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所以“筵席”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慢慢就演化成了后来的“榻榻米”。

席居制的时代,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坐姿是跪坐。唐朝中后期,床榻越来越高,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胡床虽然称作床,但体积很小,只能容坐一个人,更像今天的椅子。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椅子”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这里的“床”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如果是传统的寝床,是陈放在卧室的,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边的明月的,因为古代的窗户没有玻璃。

五代到宋代,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故而叫作太师椅。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韩熙载夜宴图》里面的床就是这种。

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床变成了封闭式的,像一间小屋子。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非常普遍。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罗汉床”,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形体较大,可坐可卧可躺,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的出镜。

在古代,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汉朝时,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独坐一榻更为尊贵。因此,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非常爱才。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人称“南州高士”,很有学问,陈藩与其交往密切。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平时挂在墙上,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徐稚一走,就又把榻挂起来。这就是今天“下榻”一词的来源。在而今的东北地区,如果家中来客人了,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上炕坐”,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因此在古代,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你同榻而坐,“请你上床”。

06 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16年我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8平方米。在王老师的老家东北,人少房多,很多家庭都能达到这个数字,但若是北京或上海,能达到这个数字的都是富裕家庭。那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呢?今天咱们就以唐朝为例,看看古人是否需要“蜗居”。

唐朝实行“均田制”,就是国家免费给民众分配土地,宅基地也是如此。按照唐朝法律规定,良民三口之家分给一亩地来建房,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亩。唐朝的一亩合今天的522平方米。也就是说,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众,法定住宅面积也能达到500多平方米。但要注意,这只是纸面上的规定,实际情况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另外,这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是加上了院子面积的,房屋的建筑面积没有那么大。而且这一亩宅基地也主要针对农村居民,城里人多地少空间紧张,住宅肯定没有农村那么大。

那城里人的住宅有多大呢?根据敦煌文书(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书及判案集)的记载,当时二线城市敦煌有个叫马法律的平民,他家住宅有5间房,分别是中堂(也就是客厅)、东间房、小东房、西间房和厨房,建筑物的套内面积在82平方米左右。如果加上院子,总共在171平方米左右。

通过对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面积的研究,我们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结构的特点。首先,客厅一定要大,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这与文献记载中“唐朝人重视中堂”的观点也一致。其次,厨房也较大,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间,毕竟那时候要生火做饭,灶台之类的占地面积都很大。再次,唐朝的住宅都不见对厕所的记载,也许他们上厕所都在外面,或者用马桶。最后,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总面积应该在200平方米左右。

达官贵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比如白居易住在东都洛阳时是太子宾客,其住宅有房屋,有水池,还有一片竹林,水上还建有小桥,占地面积17亩,约合今天8800平方米,类似一个小公园了。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后来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史书记载他在长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个亲仁坊。坊是唐朝时的居民区,其规模类似于今天一个街道办事处的下辖范围。亲仁坊算是唐朝长安中等规模的一个坊,长度在1公里多一点,宽度500多米。四分之一亲仁坊的面积约合今天15万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清华园的面积。有的朋友可能会震惊,这么大的宅院,可怎么住啊?不必担心,郭子仪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郭家人见面时,如果互相不熟,可能都不知道对方住在哪儿。脑补一下郭家人平时交往的场景:家人之间都是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的,见了面一聊天才发现,都是一个太爷爷生的。“原来你是东院的啊?早点回你的院子,天就要黑了,路上小心!”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普通人永远都不会懂!

07 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

在历史剧里,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百姓见到官员也要下跪。古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

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或人格卑微色彩,而只是一种普通的“坐姿”。先秦时,无论宫殿庭堂,还是官府民宅,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臀部抵于脚跟而坐。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并没有卑微色彩。

跪坐时代,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即变为跪姿。如果双手触地,则转化为拜姿。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双方都是这种跪坐,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的一种礼仪,没有尊卑之分。这种坐姿汉朝依然保持,例如汉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议事的时候,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

五代到宋朝,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既然平时不跪坐了,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然而,宋代的大臣对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仪式典礼上。平时大臣见皇帝也不跪拜,只是站立表示尊重,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则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

从元朝开始,带有屈辱、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元代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奏闻,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明朝取代元朝,跪拜的礼节没有改变,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大明会典》记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行跪拜礼。”到了清朝,不光要跪拜,还要磕头,并且要磕响。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这样磕头才磕得响。

清朝时,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乾隆晚年时,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甚至有学者认为,马戛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的冲突。

跪拜礼的变迁,不仅仅是礼仪的流变,其背后的实质是时代精神的蜕变,是君主权力空前加强的外在表现。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诫皇帝:“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而元朝之后,大臣的地位卑微到只是皇帝的奴才。至于普通百姓,连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是蚁民。辛亥革命后,除了对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国人下跪的礼节都被废除了。然而在精神上,很多人还是跪着的。

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饥寒交迫”。古代没有暖气,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时代,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为了防风保暖。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周边用泥土夯实,用来烧火取暖,称为“火塘”。

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最早是宫廷里用的,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从里面把墙烧热,这样屋子就暖和了。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宋文鉴》记载,北方女真族“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尤其是东北,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王老师生活在东北地区,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与火炕有关的故事:话说民国时期东北某地征兵,征兵负责人把村里的青年集合起来,围炕而坐,进行动员宣传。可青年们不愿当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态。负责人就吩咐他人一个劲地烧炕,炕上热得烫屁股,有人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就算同意参军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考证,但内容却体现了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关,所谓“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见的是火盆,就是在盆里烧炭火。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时候官员发俸禄,不光发钱发米,还要发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一点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集中就有体现——为了薪炭,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

“围炉而坐”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会担心,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房屋到处漏风,所以一氧化碳堆积浓度不高,达不到中毒的浓度。另外,火盆是开放式的,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没有,有学者就猜测: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如果发现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晚清时,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

火盆形制比较大,不方便移动,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炉。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红楼梦》里就经常提到手炉。明清时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时,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这样不光能取暖,还能当香薰用。

还有一种便携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现,名曰“汤婆子”。这种取暖物件,一直到现代,还有地方在使用。汤婆子一般是金属或陶瓷材质的,形状类似一个没有壶嘴的大水壶,里面加满热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觉时就能放进被窝取暖。“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而“婆子”则是戏指其有陪伴人睡觉的作用。

09 古人夏天如何降温

聊完了古人冬天如何取暖,再聊聊古人夏天如何降温。古代夏天并不比我们今天凉快,《浮山县志》就记载过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天气:“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气象学家分析,当时的天气至少达到了40℃以上。那在没有空调的古代,这么热的夏天,古人是如何降温的呢?

首先可以使用降温设备,比如人工风扇。这人工风扇并不是找两三个丫环给你用扇子扇风,那点儿风力太小了!古时候的大户人家厅堂上方会安装拉拽式风扇,一大片扇叶差不多有门板那么大,由丫环拽根绳子拉动扇叶给厅堂送风。此外,还有手摇式的风扇,类似手摇鼓风机。据说古时候还有“空调风扇”。古人使用风扇的时候,还会把风扇放在水池后面,或者在风扇前摆两盆冰块,这样送出来的风就是凉的,这种风扇已经具备了空调的功能。还有的人会在风扇前摆很多盆鲜花,这样吹出来的风都是香的。有钱人就是会玩!另外,古代大宅院的客厅,都会有一种“空调”系统——空调井。在厅堂里挖一口深井,一直连通地下水,然后在地面留一个送风口,这样,井下凉风就会源源不断送进厅堂,达到降温效果。最豪华的当属降温亭——将水引到屋顶,制造人工瀑布,以达到降温效果。

除了降温设备,还有降温饮食。比如吃冷饮、冰镇水果或饮料。那古人用什么进行冰镇呢?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人工冰箱了,叫作“冰鉴”。其原理很简单:制作一个有夹层的容器,在夹层里放入冰块,然后在容器内放入食物或饮料进行冰镇,成为冷饮。宋代的冷饮已经平民化了,北宋都城开封就有种叫“冰团冷元子”的冷饮很是畅销,其做法类似今天鲜芋仙等甜品店中的芋圆。到了元朝,蒙古贵族喜欢在冷饮里加入奶制品,称为“奶冰”。据说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后就很喜欢吃这种冷饮,并将其制作方法带回了欧洲,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冰激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搞笑?正宗的土耳其冰激凌可能来自中国。

有的读者可能会产生疑惑:古代夏天的冰是从哪里弄来的?我听过多种说法,技术含量最高的说法是古人用硝石制冰:将硝石溶于水,大量吸热,便可将水冷冻成冰。但这个方法的制冰量太小了,而且非常费事,无法满足古代夏天巨大的冰块需求量。所以,王老师认为古人一般不会用这么麻烦的制冰方法。

其实古人取得冰块通常的方式不是制冰法,而是存冰法。很简单,等到冬天自然结冰时将冰块储存到地窖里,然后等到夏天时取出使用。这种简单的存冰方法,从先秦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储存的冰块都取自城市里的天然河湖,比如北京的北海、积水潭、太平湖,还有济南的大明湖,都是过去重要的取冰处。寒冬时节,湖面结冰,待到冰面上能走人了,就开始进行切冰作业,把冰切成一米见方的冰块,运送到地窖里保存。保存时还要在上面盖上厚厚的稻草保温,这样就能挺到夏天而不融化。古代大城市内都建有很多的冰窖。清朝时,北京城内的官方冰窖就有4处18座,由工部统一管理,存冰量在20万块以上。今天北京的冰窖胡同,就因清朝时这里设置的冰窖而得名,类似的还有西安的冰窖巷。

北方城市可以在冬天时存冰,那南方城市冬天也不结冰啊,怎么办呢?答案是进口!而且进口的是正宗的美国货!19世纪上半叶,欧美商人就将北美的冰块用商船贩卖至中国广东,非常畅销。有人可能会疑惑,从北美到中国,要穿越赤道,那冰不融化吗?因为这种出口的冰块体积特别大,运输时放在船舱底部避免阳光照射,还会在上面盖上锯末等物,阻挡空气流通,所以融化速度非常缓慢。等运到中国时,除去损耗,还会剩很多。有人还会疑惑:跨越半个地球贩卖冰块,能赚钱吗?的确不怎么赚钱,但没办法,欧美需要进口中国的货物,而自给自足的中国却不怎么进口欧美货物。你运别的东西到中国也卖不出去,卖冰块总比空跑一趟强。而且远洋航行需要重物压舱,用冰块压舱总比用石头好。没办法,与清朝做买卖就得这样!

10 古人夏天如何驱蚊

全世界的蚊子有三千多种,其中雌蚊子主要以吸人或动物血为食。被蚊子叮咬后,不光皮肤发痒,甚至还会传播疟疾等传染类疾病。所以,每当夏天来临,防蚊都是生活中时刻需要注意的事。蚊子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一亿多年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祖先茁壮成长。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天运篇》里就有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表达了对蚊子的痛恨。那古人夏天是如何防蚊、灭蚊的呢?

烟熏法是古人最常用的驱蚊办法。蚊子怕烟熏,还惧怕一些特殊的味道。古人发现蚊子的这一习性后,就用烟熏驱蚊。古人发现,燃烧艾草、蒿草的驱蚊效果不错,而且烟雾不多,味道不呛人。于是,艾草、蒿草就成为古人驱蚊的常用材料,还被制作成最早的驱蚊工具“火绳”。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火绳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被使用。秋天,人们将结过籽的艾草、蒿草采集回家,像编辫子一样将其编成绳状,然后挂在房梁上晒干,避免受潮。等到第二年夏天,火绳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晚上睡觉将其在屋内点燃,驱蚊效果是极好的!火绳的功能类似初级版的蚊香。

至少到了宋朝,古人已经在火绳的基础上制作出了蚊香。宋代《格物粗谈》记载:“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蚊香”里有雄黄的成分。雄黄是硫化砷矿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广的杀虫剂。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古人在端午时节采集材料制作蚊香,这很有可能与古代端午采集艾草的习俗有关。

蚊香的制作工艺在清代进一步提高。晚清时,一个来华采集茶种的英国人曾写过一部名为《居住在华人之间》的书,其中就有关于蚊香的记载。这个英国人当时从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他的随从就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蚊香,驱杀蚊虫很有效。他把这一信息传回欧洲后,引起了欧洲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合成的。后来,他在浙江定海获得了这种蚊香的配方——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而成。是的,含有砒霜!不知道古人烧这种蚊香会不会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还用香囊驱蚊。香囊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还有驱蚊的效果,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和贵族公子的驱蚊最爱。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药,这些中药的味道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和今人把“风油精”“花露水”涂在身上的效果一样。

除了驱蚊法,古人还有避蚊法。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把蚊子挡在外面!挡蚊子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蚊帐了。南朝梁元帝撰写的《金楼子》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经常在“翠纱之帱”里避蚊。这里的“翠纱之帱”就是今天的蚊帐。唐宋以后蚊帐进一步普及。北宋张耒《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诗称:“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可以看出,蚊帐已是当时居家必备之物。蚊帐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其雄风在当下依旧不减。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莱卡病毒肆虐,而蚊子正是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其他国家运动员“谈蚊色变”之时,我国运动员拿出了老祖宗的法宝——蚊帐,有效地防止了病毒传播,也引起了他国运动员的效仿。两千年前的中国制造,而今也能派上大用场。

此外,古人还有许多种奇葩的灭蚊法。比如在家中大缸内注水养青蛙。蚊子喜阴凉,又需要在水中产卵,所以爱往缸里飞,一飞进去就会被青蛙吃掉。还有一种“灭蚊灯”,小说《金瓶梅》里有提及。灭蚊灯吊在蚊帐内,灯盏的侧面开有小口,当灯绳被点燃后,就会因冷热不均产生气流,蚊帐内的蚊子便会被气流吸进灯盏内烧死。

可以说,与蚊子战斗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王老师不禁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也感叹人类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确不易。在此,向我们的先人致敬!

11 古人如何生火

古代没有打火机和火柴,可小说里浪迹江湖的大侠们却能随时随地点火来个烧烤,他们是如何生火的呢?接下来就介绍几种古代的生火方式。

最早的生火方式是钻木取火,原始人就会用此方法生火了,一直到唐代还有人使用。杜甫的《清明诗》里就有写道:“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说的就是乡下人采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生火。一个熟练掌握钻木取火方法的人,五六分钟就可以钻出火来。当然,这需要极高的手速,男子比较擅长。

钻木取火比较麻烦,对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有干燥的木头和引燃材料。后来,人们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升级版——火弓。就是在钻木取火的那个棒棒上加了个旋转弓,来回抽拉旋转弓,就能带动棒棒高速旋转,这样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生出火来。

古代还有一种利用聚焦太阳光生火的工具——阳燧。阳燧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凹面镜,能聚集太阳光到一点,引燃生火材料。类似阳燧的生火工具在其他古文明中也较为常见。古人认为这种方式取得的火来自太阳,是与天地相通的,无比自然神圣。今天奥运会的圣火采集用的就是这种神圣的方式。但阳燧取火受天气限制较大,赶上阴雨连绵,你一周都别想生火。

古代有没有不受天气影响且便携快速的取火工具呢?有的,那就是火石。火石在魏晋时就有了。火石取火比较高级,是小说里大侠们常用的方式。火石一般用燧石或鹅卵石制成,将两块火石打击或摩擦,能产生火星,引燃易燃的火绒。火绒的材质有很多种,有的用艾绒,有的用被硝水泡过的纸或者涂有硫黄的木片,还有的用易燃的炭布。

火石也有升级版,叫作火镰。火镰本身是一个手掌大小的小皮包,侧方镶有一片镰刀形的钢条,称为火钢。火镰里面装有火石和艾绒,点火的时候就用火石打击火钢,引燃艾绒取火,非常方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陕北的一些农村地区还有用火镰生火的。

古代还有一种神奇的生火工具——火折子。我们在电视剧里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大侠们在黑暗处需要点火照明时,就会掏出一个小竹筒,往里一吹气,竹筒里就会生出小火苗,看起来无比神奇。这种生火工具就是“火折子”,其利用的是物理学上的复燃原理——已经燃烧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后又可以重新燃烧。火折子的制作方法是:将易燃的草纸卷或加工过的藤蔓点燃后吹灭火焰,然后塞进小竹筒,再盖上盖子,造成竹筒内部的缺氧环境,但竹筒里面的火星实际还在缓慢燃烧。用的时候打开盖子,向里面吹气供氧,火星就会复燃。

20世纪初,火柴从西方传入我国,上述生火工具便慢慢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2 古人用什么化妆品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古代的小姐姐们也是要化妆的。古代的化妆品种类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么东西都敢往脸上抹”!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皮肤白皙是古今东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妆的基础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妆也用粉来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古代粉底”的制作方法:将米磨成细粉,淘洗至水清,然后沉于凉水之中发酵,直至发出腐烂臭味。发酵后将米粉沉淀滤出,并研磨成浆,等米浆干透就制成了粉饼。削去粉饼四周粗劣的部分,将中间雪白光润的部分留下,称之为“粉英”。用刀将粉英削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暴晒,晒干后揉碎成粉末,粉末越细越好,这就是最后可以化妆用的“粉底”了。

这种用米做的粉底有一个缺点——容易脱落,所以古代美女脸上经常掉渣。这就不好了,男人亲一口,然后满口的粉,场面太尴尬了。于是古人又发明了改进款的粉底——白铅粉。白铅粉洁白细腻,还不掉妆。成语“洗尽铅华”里的“铅”指的就是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水浒传》里武松跑路时,孙二娘就是用铅粉给武松涂面的。铅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王老师作为一个文科生愣是没看懂其工艺流程,所以也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铅粉里含有大量的金属铅,而铅是重金属,有毒,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铅粉久了肌肤变色成黄脸婆,严重的还会铅中毒。古代的女生们为了美也是蛮拼的!

古代也有彩妆,最古老的便是朱砂。从字面上理解,朱砂就是指红色的矿石,即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将天然朱砂矿石研磨、漂制后得到的红色颜料就是朱砂。早在商周时,女性,尤其是舞姬与宫女,就将朱砂擦拭在面部当腮红,毕竟她们都是靠脸吃饭的人。

汉代的朱砂不光能抹脸当腮红,还能涂唇。但朱砂本身不具有黏性,敷在嘴唇上很快就会被唾沫溶化,聪明的古人就在朱砂里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其形态和功能很接近今天的口红了。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外来化妆品——胭脂。胭脂从匈奴地区传入我国,属于进口货,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胭脂是将红蓝花捣碎过滤,提取其中的红色素制作而成的。然而,后唐学者马缟在其《中华古今注》里又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马缟的说法属实,那么胭脂至少已经存在三千年了。不管是进口货还是国产货,胭脂在古代彩妆中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否认的,甚至在文学作品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再说下古代的“眉笔”。古代画眉用黛,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就是指“粉”和“黛”两种古代化妆品。黛是一种黑色矿物,又名石黛。将石黛放在黛砚上磨,碾成粉末后加水调和,蘸着它就可以画眉毛了。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在黛出现之前,女子们都是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改革开放前,物资极端匮乏,大部分女子没有眉笔可用,就用燃烧过的火柴头沾上唾沫后涂在眉毛上,此法还颇具古风。

聊完古代的化妆品后,不难发现古人为了化妆真的是什么都敢用,据说当时为了美白还有用砒霜的。终于知道为啥“自古红颜多薄命”了,原来都是化妆品“害”的!

13 古人用什么洗头发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怎么剪头发,连小哥哥们也是及腰长发并梳成发髻的。而古代的美女们都是一头秀发,其不光能提升形象,关键时刻还能撩人,甚至是皇帝。汉朝的卫子夫,当年就是靠一头秀发征服汉武帝的。《太平御览》记载:“(卫子夫)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古人重视头发,所以也重视洗头发。“沐浴”一词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头发。汉朝时,公务员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让他们回家洗头发,这个假期被称为“休沐”。

有的朋友会诧异,五天洗一次头发也太久了,现在三天不洗头发都受不了!此一时彼一时,古代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劈柴、点火、烧水、洗发、擦干、梳理,哪个工序都很费时费力。《史记》记载,周公说自己“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意思是说,周公礼贤下士,洗头发的时候如果赶上有人来求见,他就会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去见。洗一次头发,会出现三次这样的情况。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能从侧面看出古人洗头发的确是一个大工程。

那古人洗头发用什么当洗发水呢?

最常用的是皂荚,俗称皂角。将泡制过的皂角放在水盆里加水反复揉搓,或用硬物砸碎,待水质略微黏稠后将杂质捞出,剩下的液体就是古人的皂角纯草本洗发水了。用这种皂角洗发液洗发,去污、养发的功能极佳,还有乌发、固发的功效。

用皂角洗头发,稍微有点刺激性味道,有的人不太习惯。于是,跟皂角功效类似,味道却更为清爽的木槿叶便大受欢迎。木槿叶洗发水的制作方法和皂角大同小异。关于木槿叶洗头发,还有一个传说:七夕时,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织女流下的相思泪水会从鹊桥上飘落下来,落在凡间的木槿树叶上。所以七夕那天用木槿叶洗头,就可以得到织女的保佑,未婚的女子就能很快找到如意郎君。今天,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用木槿叶洗发的习俗。

古人还有用茶枯洗发的。茶枯饼通过油茶籽榨油后残渣压制而成,虽然看起来很脏,但因其具有杀菌去污的能力,一直是古人的洗发佳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南方女性还在用茶枯洗发。

古人还有用草木灰洗头发的。草木灰属于碱性洗发剂,可以去油止痒。草木灰中富含碳酸钾,对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用草木灰洗头发可以让油腻腻的头发变得干净清爽,非常适合油性发质。

另外,古人还有许多取材容易的洗发用品,据说先秦时期已经有人开始用淘米水来洗头发了。还有用醋洗头发的,我小时候就见过我妈妈用醋洗头发,洗完后,她浑身充满了酸味。

14 古代男子有哪些发型

上一篇咱们讲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长发及腰的。但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让它飘起来,而是要把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古代男子的发式,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象征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不同,男子的发式也随之演变。

上古时代,没有礼教约束,男子的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着的,被称作“披发”。慢慢地,中原地区出现了将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的习俗,被称作“绾髻”。绾髻就是把头发都集中拢到头顶,在头顶盘出一个发髻,最开始是一个小团状,后来逐渐变成锥子状,也称“锥髻”。古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发式,可能因为这样方便劳动。

周朝制定礼法,确立了冠服礼俗制度,男子的绾髻也成为定制。绾发时将头发全部束至头顶,然后戴个小冠,并用笄(也称“簪”)横穿冠下的小孔把发髻固定住。身份低微的人,就用一块包头布把发髻包裹起来。小孩子是不绾发的,一般是散着或者梳小辫子。等到20岁成年了(民间多在15岁),就要举行成人仪式,名曰“冠礼”,意思就是可以绾发加冠了,所以从古人的发型也能看出他们的年龄。

古人的绾髻束发是全束的,不会留下一部分散着。今天的古装剧中,很多男子是半束发,一半梳成发髻,一半散着飘在脑后,看起来飘逸帅气,但这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刚才说过,发式还具有社会功能——区分华夏和夷狄。绾髻束发是华夏正统的标志,只有被看作是夷狄的少数民族才会散发或编成辫子。中国古代只有在南北朝时出现过半束发,那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游牧民族盛行的披发对中原产生了影响,开始流行半束发的发式。半束发是胡汉结合的表现,存在的时间很短。

在周朝之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原人都是绾髻束发的。不同时期的区别就在于发髻外面的佩饰有所不同。周朝至汉朝,发髻上是戴冠或包头巾。唐宋时期流行戴“幞头”,幞头是类似帽子一样的饰品。唐与宋的幞头区别也很大,唐朝的幞头帽顶是圆弧的,且帽后的两脚是下垂的,有点像耷拉下来的兔子耳朵;而宋代的幞头帽顶是平的或矩形的,帽后的两脚是平直的,而且很长很长,很像飞机机翼。据说,将幞头加长是宋太祖的决定,因为他讨厌朝会时大臣们在下面窃窃私语。将幞头加长后,大臣们就不敢相互靠近,因为幞头容易撞脸。

辽金元三朝,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游牧民族髡发留辫的习俗开始在中原流行起来。髡发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除,只在两鬓或前额留下少量头发,这些头发一般会梳成辫子,也叫留辫。在中原王朝统治时期,髡发是一种刑罚,人犯罪了就把你头发剃光,以示惩戒。但少数民族平时就有髡发的习惯。辽金元三朝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为了表示顺从,其统治区域内的汉族人便也跟着流行髡发。特别是元朝时,不光中国实行髡发,就连在元朝控制下的高丽国也是髡发。高丽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归国继位后,就在高丽主张尽快实行髡发,与元朝官方发式保持高度一致。

明朝时期,又恢复了绾髻束发的发式。可是仅仅过了两百多年,游牧民族又回来了。清朝建立,中国再次开始髡发留辫,而且清朝政府对发式的要求异常苛刻,将是否髡发留辫视为是否归服清王朝的标志。不剪发留辫,就是不服从清朝的统治,是要杀头的,以至于清初还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清朝人留的辫子,不同时期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早期的辫子短而细,被称为“金钱鼠尾”,中后期辫子就粗又长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视发式,一旦脱发了就会更闹心。怪不得杜甫会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古人刷牙吗

有的朋友认为:古代又没有牙膏牙刷,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气就如厕所里的气味。并因此而担忧穿越回古代是否需要多带点“益达”?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古人也是刷牙的。在这一篇我们就聊聊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牙齿的整洁与美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就是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那时人们清洁牙齿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牙。《礼记·内则》中就记载:“鸡初鸣,咸盥嗽。”意思就是说,天亮了,鸡打鸣了,就要洗脸漱口了。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牙齿清洁方式,一直沿用到近代。

古人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是盐水,不光用盐漱口,还能用盐擦牙,《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有每天清晨用盐擦牙的习惯。盐的确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牙周疾病和牙龈出血。此外,古人还有用茶水、酒和明矾水漱口的,据说明矾水能有效预防口疮。现代社会确实也有将明矾水加橄榄用于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到了隋唐时期,“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了。那时候的刷牙方式和我们今天不一样,用的是“揩齿法”。这种“揩齿法”源于古印度,和佛教有关。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布教,围绕在周围的弟子们口臭相当严重。于是释迦牟尼开始劝说人们重视清洁牙齿,并教弟子们如何用树枝制造刷牙工具。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揩齿法”也传到了中国。唐朝医书《外台秘要》具体记载了这种揩齿法:“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意思是说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了,再蘸上少许药粉,用来刷牙。这种刷牙方法也被称为“杨柳枝揩齿法”,所用的杨柳枝又叫作“齿木”。齿木是中国最早的刷牙用具,可谓那个时代的“牙刷”。如果没有杨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树枝代替,实在不行就用手指直接揩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一幅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其中就能看到用手指揩齿的画面。今天的日语中还有“杨枝”一词,意为牙签、牙刷,应该就是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叫法。

尽管唐朝有了揩齿法,但学界对于这种刷牙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唐朝时只有僧人团体会揩齿,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普及。

到了宋朝,中国终于出现了真正的牙刷,叫作“刷牙子”。宋人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最初的牙刷毛多是用马尾巴制作的,一寸多长,置于牛角之上,其形状跟现代的牙刷类似。不过,宋朝比较缺马,马尾较少,用来做牙刷成本太贵,所以市场上常见的牙刷不一定都用马尾制作,也可能是用猪毛制作的。

南宋遗老周密在《梦粱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说明南宋时期杭州已经有人专门开店卖牙刷了,看来刷牙在南宋已经比较普遍。

古人刷牙的时候并不是用牙刷干刷,而是和现代人用牙膏一样,要在牙刷头上蘸清洁剂。这种牙齿清洁剂有膏和粉两种,其成分包含皂角、生姜、升麻、地黄、旱莲等中草药,可能会再放一些盐。古人的牙膏可是纯草本的。宋朝时,还发明了一种牙刷和牙膏的结合品,叫“牙香筹”。用香料和药材制成固体清洁剂,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香筹反复清洁牙齿,然后再漱口。这种牙香筹可反复使用多次,而且携带方便,是古代人旅途必备之佳品。

后来,中国的牙刷传到了欧洲,受到贵族阶层的欢迎。但由于售价较高,一般欧洲民众难以承受。直到19世纪30年代,用尼龙做毛的牙刷诞生了,因其价格低廉,从而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16 古人养宠物吗

日益孤独的现代社会,宠物成为很多人的知心陪伴。其实,不只是今人,古人也养宠物,这一篇咱们就聊聊古代比较常见的宠物。

最先陪伴古人的宠物,是忠心耿耿的“汪星人”——狗。狗的祖先是狼,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距今已有上万年了。有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是最早驯化狗的地方。狗是从中国奔向全世界的,可以说中国是狗的“故乡”。先秦时期,狗和马、牛、羊、鸡、猪合称六畜,还有专门负责养狗的官,称为“犬人”,就是“狗官”的意思。

但中国人最初养狗的目的不是当宠物,而是为了打猎和吃肉。汉初名将樊哙,就是屠狗出身,可以看出直到汉朝初年,中国人还保留着吃狗的习惯。到了唐宋时期,养宠物狗成为风尚,狗还在唐朝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成功抢镜。

慈禧是历史上有名的爱狗人士,她在皇宫里设立了养狗处,养了许多京巴,还配有四个太监专门伺候。这些狗吃的是牛肉、鹿肉,喝的是鸡鸭鱼汤。慈禧爱狗,甚于爱人。正所谓“慈禧的小京巴,大姐的小奶狗,说人不人,说狗不狗”。

猫在古代也被当作宠物来养,但其驯化历史比狗短很多。普遍认为,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开始驯化猫。猫在埃及最初是被当作神来看待的。在古代中国,猫的地位也很高,甚至祭祀的时候还是主角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每年腊月的祭天仪式中有个“迎猫”环节。之所以这么看重猫,可能是其目光神秘迷离,被认为能通神。另外,猫能抓老鼠,“迎猫”也有祈求灭鼠的意味。庄重严肃的祭天仪式中,众目睽睽之下,“喵星人”被抬着出场,那画面想想就有喜感。

到了宋朝,文人爱养猫,陆游的诗里就称猫为“狸奴”。现在的文人似乎也更偏爱猫,也许是因为猫比狗安静的缘故。宋朝的猫还登上过政治舞台,上演了“狸猫换太子”事件。明朝嘉靖皇帝是个有名的猫奴,其养的爱猫死了,让大臣写词纪念,并厚葬景山北面,称“虬龙冢”,立碑祭祀。尽管人类很爱猫,但猫对人类却始终高冷。有人说猫很薄情,还说猫不懂感恩,以至于人类在它面前更像奴隶,所以人才是“猫奴”。其实这是和猫半驯化的特性有关的。狗是完全驯化了,所以跟人更亲近。但是科研人员通过对比野猫和家猫的基因组后发现,家猫仍然只是停留在“半驯化”状态。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猫,不如说是猫选择了和人类一起生活并驯化了人类。

除了阿猫阿狗,古人也驯养其他宠物。比如说养鹤,《簪花仕女图》中,贵妇人在逗弄小狗的时候,边上还站着一只仙鹤。仙鹤在古代象征吉祥长寿,所以受到古人的喜爱,成为宠物。

还有个长寿的动物古人也很爱养,那就是乌龟。古人养乌龟的历史很久远,《论语·公冶长》中就讲到鲁国贵族看到乌龟长寿,便将乌龟视为灵物,为乌龟建了很奢华的屋子。乌龟在古代一直象征吉祥如意,甚至人们起名字时都带“龟”字。比如唐朝诗人杜甫有个好朋友叫李龟年,我们上学时都学过杜甫的那首《江南逢李龟年》。今天,乌龟的地位则一落千丈,带上了贬义色彩,出现了缩头乌龟、龟公之类的说法。

养乌龟在古代还有个作用,就是用来检测水质。据说古人打井后,多会在井里投放一只乌龟。如果乌龟活着,就说明水质安全;如果乌龟死了,就说明这水有问题,甚至可能是有人投毒。所以,乌龟在古代不光是宠物,还是水质检测员。抖音上有人直播在野外荒废的水井里下网,说老井里能捕上来乌龟。我当时看了还质疑,水井里哪来的乌龟?后来看到古人养乌龟的原因,我就恍然大悟了。也许那个人抓的乌龟,就是自己的祖辈投放的“水质检测员”,或者是它的后代。

17 古人最爱什么体育运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代也有休闲的体育运动,这一篇咱们就来介绍两种比较流行的项目。

第一个是投壶。投壶是古代士人阶层宴饮时常玩的一项游戏,也属于投掷类体育运动。投壶的基本玩法是在地面上立一个细身小口的高身壶,参与者离壶一定距离向壶内投掷弓箭,以投中多少和投中位置定胜负。投壶在古代也是一种社交礼仪,早期贵族在宴饮集会时要进行“射礼”,但射礼太危险,而且太费体力,慢慢就被投壶所取代。投壶于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唐宋时更是普及成为全民运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第一集中,就上演了宋代大户宴饮时的投壶场面,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投壶这一运动的历史原貌。

投壶的具体规则是怎样的呢?不同时代的规则不尽相同,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规则也有区别。司马光是个投壶爱好者,看到社会上投壶玩法繁杂,就写了一部《投壶新格》来总结和规范投壶的规则。位高权重的司马光,居然会为一项体育运动写专著,可以看出古人并不是死板一块,也是爱生活、爱运动的。我们就以宋代为例,说说古代的投壶规则。

投壶用的壶,最初是光面的,晋朝时壶身上部多了两个壶耳,壶耳内也可投掷。宋代的投壶沿用了带壶耳的壶。投壶有多种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壶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筹。第二箭开始,连续投入的,叫作“连中”,得分五算。最后一箭投入壶中的,叫作“有终”,得分二十算。投壶一局一般投12支箭,全部投中称为“全壶”,如果一方“全壶”则立即胜利。投壶时,箭身前半段进入壶内,后半段倚在壶口边缘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难操作的,多半是靠运气。在电视剧《知否》里,明兰投壶时最后一箭就是倚竿,还因此赢得了比赛。然而按照司马光的新标准,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司马光认为倚竿是靠运气,不合礼仪,所以不算分。司马光是《知否》同时期的人物,也许是新规还没有普及,否则明兰就赢不了了。还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着进入壶中,这种操作极难,可以得分一百算。

说完了投壶,我们再介绍一下古代的足球。无须惊讶,从某种角度讲,中国还是“足球”的发源地呢!只是那时候还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2005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拉特还为足球起源地山东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但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的玩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蹴鞠在战国时代就有了,的确是起源于齐国都城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到了汉代,已形成一整套的比赛规则:双方各六人,外加一个裁判,以踢进对方球门的次数定胜负。但那时的球门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各六个球门,踢的球也是实心的。

宋代是我国蹴鞠发展的巅峰时代。双方队员可增加至16人,球门也变成了各一个,而且高度也变高了,差不多有今天篮球篮筐的高度。宋代蹴鞠还出现了新玩法,即表演性质的,看谁踢球踢得好看,看谁的动作高难,这有点像今天的踢毽子。这种非对抗性玩法在当时更受欢迎,因为它更符合我国古代“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宋代蹴鞠已经开始职业化运营,有专业的球员,还有专门的蹴鞠社团,类似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当时最有名的蹴鞠社团叫“齐云社”。齐云社有自己的队歌,属于顶级豪门,在当时有资格举办全国联赛,并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社,以临安(杭州)的齐云社实力最为雄厚。齐云社中的社员在全国走穴,还要根据技术高低分成等级,最高级称校尉。如果是女社员,进入校尉级就称女校尉。看来我国自古就重视“女足”的发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热爱蹴鞠,甚至有了商业化运营的模样,真的让今人自愧不如。难怪今人会打趣:自从高俅离开之后,中国足球已经没落了八百年。

18 古人能活多少岁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很长寿,估计是觉得那时自然环境无污染,食品也都绿色安全,所以古人都很能活。网络上谈古人寿命的话题时,总会提到一个叫彭祖的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上古时代,活了800岁。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说当时采用的是“小花甲计岁法”,即60天为一年,这样计算的话,彭祖的800岁只相当于130岁。尽管130岁也是难以置信的,但至少人类努力一下还能接近。

那么一般情况下,古人能活多少岁呢?学者林万孝经过研究统计,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给出的古人平均寿命是:先秦18岁,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活过三十都不易。

为何会这么短?

首先,古代的婴幼儿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寿命。乾隆皇帝17个儿子,有7个不到8岁就夭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婴条件欠佳的寻常百姓家,孩子的夭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寿命就会低一大截。就像你家房子的面积是200平方米,隔壁老王家房子的面积是20平方米,你俩的人均住房面积就被拉低到110平方米!根据人口学的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寿命为30岁的社会情中,40%的人会在10岁前死亡。对于古人来说,10岁是一个槛儿,活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细水长流了。不夭折的话,一般能活到四五十岁。陕西临潼新丰镇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结果显示,在200例确定年龄的遗骸中,死于24~35岁壮年阶段的占39例,死于36~59岁中年阶段的占73例,还有29例活过了60岁。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夭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寿终正寝,还有好多考验等着他。比如频繁的战乱。像五胡乱华的魏晋时期、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时期,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晚清时期,都是我国古代人均寿命的低谷时期。另外,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也会使很多人饿死。

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寿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条件。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贵的,《红楼梦》里讲医生出诊一次要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近半个月的收入,这还不算药费。在古代,除了达官贵人等有钱人家,普通民众几乎看不起病。尽管古代也有慈善机构可以免费诊治疾病,但仅限于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国古代的普遍医疗状况。小说《骆驼祥子》里,虎妞难产,祥子去请医生,却花不起诊费,最后只能看着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钱看得起医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运气,因为那时医术普遍不高,“庸医杀人”的事经常出现。在没有现代医学(西医)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个流感都可能会死。现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结核在古代叫肺痨,有分析认为林黛玉就是得这个病死的。还有天花,死亡率极高,以至于清朝皇帝立储时都会考虑皇子是否已经熬过天花的考验。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在现代已经被根除消灭了。在古代,被狗咬了都会有生命危险,如伤口感染,一旦染上狂犬病,那更是必死无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普及现代医学,提高了人均寿命。一五计划时期,我们依靠苏联援助建立了华北制药厂,基本满足了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需求。不要小看青霉素,这个在20世纪由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的抗菌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很多人羡慕古人的生活,但如果真让你穿越回去,没准儿都熬不过一年,得个感冒就一命呜呼了。所以,穿越之前,别忘了买点药带着。

同类推荐
  • 千古一帝秦皇政

    千古一帝秦皇政

    “朕的是非对错,留于后世来评!而如今,朕所想要的,唯万世之太平,四海之安定,八方之臣服,天下之一统。”他站在泰山之巅,看着此起彼伏的山脉,有些落寞,有些骄傲,亦有些悲哀!
  • 极品大官人

    极品大官人

    一只烂笔写尽天下浮尘;一张破嘴辱尽朝堂人伦;我便是我,明朝的大君子,极品的大官人!来自后世的灵魂,憋屈的顶起了京城第一人渣的头衔,看他如何借用七斗庸才,四车废学,蒙混在大明贤才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娶娇妻,追表妹,不是很黄,却很牛叉。当昏官,斗才子,不是很屌,却很暴力。————————————————————【二组签约,新书求推荐票,谢谢】
  • 乱唐

    乱唐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作乱,盛世大唐骤然危如累卵,帝国都城屡遭蕃胡铁蹄践踏,昔日天可汗跌下神坛,这个让后人无比神往的时代就此终结。然而,艰危乱世中一个年轻人突然出现,他能够以一己之力逆天改命吗?大唐将会重新振作,还是继续跌入无尽的深渊……
  • 变革风生(1980-1989)

    变革风生(1980-1989)

    本书综述了记载了自1980年至1989年以来中国近代历史大事件。
  • 莫名瞳色

    莫名瞳色

    青春,是一场纠结又放荡的美梦。也许,是不断的妥协。那是遵从本性的放荡与理性思考的纠结。青春是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矛盾,也许青春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矛盾。青春是美梦,那一定会醒吧,回想来路,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感触----后悔?还是想继续睡下去呢?还是继续睡下去更舒服吧!那就睡吧。哪天醒来,脑中只剩下两种想法之一,那么----无论哪个,你长大了。
热门推荐
  • 精灵的恋爱

    精灵的恋爱

    古代,几万年前,精灵、妖曾经大战,双方俱灭,无一幸免,至今,已被遗忘,据说,妖是可怕的,看守妖的,是精灵,一妖石受天地精华,方能育出一对姐妹妖。。。
  • 御天行者

    御天行者

    ‘外炼筋骨,内修本命,承载自然,与天争锋。’我们身体虽然天生五行,但是由于不加以滋养,五行失调,彼此消减,随着时间会慢慢消散,所以才有,生老病死。如果我们加以滋养,要达到五行相生不断运转,这才是我们滋养的本质。也是凌驾于天的基本。
  • 抗战之血色残阳

    抗战之血色残阳

    战时期,他曾经是个优秀军人,现在依旧还是个优秀军人,他只是想赶走侵略者,却一步一步登上了共和国军队的巅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夜深灯千帐

    夜深灯千帐

    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夜,总有人负重前行,为冰凉的大时代,点亮一盏盏微弱的明灯。
  • 穿越之漫天飞雪儿

    穿越之漫天飞雪儿

    苏漫雪,叛逆的现代千金小姐,因为偶然的机会穿越到异时空。遇见孤傲冷绝霸道无理的他,俊美绝伦风流潇洒的他,气宇轩昂风度翩然的他。和他们在一起过了一段短暂却又快乐的时光,谁又是她此生的真爱......痛彻心扉的背叛,深入骨髓的深情,心甘情愿的守候,她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遇见你已十年

    遇见你已十年

    十年痴恋,是否能换来你的回眸。十年等待,是否能迎来你的回归。爱你?再也不是一个借口,只是坚持下去的理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乙女游戏生存法则

    乙女游戏生存法则

    穿越到乙女向游戏里成为了女配?还好家世盛大,还好背景雄厚,还好招人喜欢,还好有傻系统!
  • 迷界龙影

    迷界龙影

    姜雾等一众人,新世纪的科学狂人,为了证实猜想的科学性。恰逢东方苍龙七宿异变。毅然走上了寻找真龙的道路。古镇、水底、星空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无论有多少的未解之谜,多大的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们追求神龙的道路。(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风云传说之破天

    风云传说之破天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的身!东玄大陆生活着数十亿人口,而这些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科技生活为主的凡人,另一类是隐居在荒山野林中的武人。而这习武之人生命悠久,一心修炼试图武破虚空,但数百年来却未见有人能够真正的破碎虚空,这又是因何缘故?面对爱人情殇,兄弟惨死,他又该如何抉择?本书便是描述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孩童如何在两世锤炼己身、突破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