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50300000002

第2章 破译性格的密码——通过性格心理学了解自己

第1节 每个人都急于知道的问题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带来了一个终极命题,甚至也可以说是毕生的使命,那就是——我是谁?我将成为谁?

“我叫某某某。”——那只是你的名字。

“我是某某某的孩子(父母、爱人、朋友)。”——那只是你的社会关系。

“我是某某公司某某部门的职员。”——那只是你的工作。

那么,“我是谁”究竟该如何定义。“我”作为一个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区别于其他人的鲜明的独一无二的特征符号是什么?

其实,是性格。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我是谁”也决定着“我将成为谁”。

1.Who am I(我是谁)

其实很多时候,最不了解自己的人,恰恰就是自己。每当遭遇矛盾、困扰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真实的想法究竟是什么?我的性格到底适合做什么?这些问题相信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徘徊已久,可是答案似乎近在咫尺却又无法琢磨。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佛家修行的法师,在解答咨询者的疑惑时,常常告诉来访者,回归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我是谁?似乎一切烦恼都从这个问题缘起。

认识未知的自己,似乎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需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人说“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德国人说“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希腊人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评价自己”。

我是谁?这个问题成了人类最急于探索揭秘的一个问题。似乎找到它便可以找到事业成功、生活幸福、感情美满的法门。因为大家都知道,认识自己,得以改善自我;认识自己,从而获得自信。

有意思的是,越是在不幸福、不顺利、不坚定的时候,人们越是爱问自己这个问题,越想探知答案,就越想先找到真正的自我。不管是做出重要的人生选择,还是处理迎来送往的人际关系,都会在某个瞬间急于想知道——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又或者,你期待有同样的方法,可以去认识他人的性格,这样你就会为那些困惑和不解的问题找到释怀的出口。比如,你不明白那个同事为什么从来不愿与你一起吃饭,你的女朋友为什么不喜欢你的朋友到家里来,或者你的丈夫为什么不喜欢表达他对你的爱……很多生活中的问题,都指向了性格心理学。了解性格的秘密,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生活中的烦恼,让我们成为豁达明理的人,成为乐观、快乐的人。

为此,很多人迷恋网络上的各种心理测试、星座分析、血型分析等测算性格命运的测试,我们不能说那些性格测试准确还是不准确,因为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年龄、生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它是复杂的、动态的。了解性格需要了解心理,了解心理需要研究行为。没有哪一道题目可以包含所有问题和答案,虽然彻底知晓某个人的性格不切实际,但是通过对性格心理学的学习,能够理解不同的性格类型,把握人与人之间细微的性格差异,你开始理解同事的“不合群”,理解女朋友的“冷漠”,理解丈夫的“沉默”,你也懂得用怎样的方式去与他们相处,才能让彼此都舒服。

因此,学习性格心理学,并不是获取一个“我是谁”的答案,它给我们的是一个掌握探究人们内心世界的途径和方法,让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环境下,读懂自己的内心,读懂他人的心意,更圆通地处世,更豁达地生活。

2.了解未知的自己

《论语》中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后人常用此言提醒自己常反思自省,以此来纠正自己的行为,完善自己为人处世的品格,使自己更加优秀。人的反思与自省其实就是一个向内心探索,认知自我的过程。认识自我除了自我的向内探索,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从外界可循的“镜子”中认识未知的自己。

一用比较法: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与同龄人相比,从处世方法、对人对事的态度、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特点,来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但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才比较客观。从自知的镜子中了解真正的自己。

二用评价法:在认识自己的同时,要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他人相近,则说明自我认识较好,如果两者相差过大,大多表明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但是,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有认识上的完整性,不可偏听偏信,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要让自己内心充满阳光,要用内心的阳光来照耀自己。

三用经历法:在生活中,通过总结成功和失败的方法最能反映自己的性格、能力的优点和劣势,从而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当我们拥有优势的时候,要学会居安思危,同时要把自己的优势扩大,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使优势最大化,从而弥补弱势所造成的缺失。这样才能用最高的效率取得成功。

四用二分法: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应坚持唯物、辩证的观点,对自己的认识也不例外,既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从而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进步。

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够为自身设计幸福提供条件,直至实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有“自知之明”的人,是谦虚、谨慎的,但也是自信、坦诚的。不能坦诚相见或相待,则可能永远不能认识自己,会回答不出“我是谁”这一简单而复杂的问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我、你、他(她)。切不可遗漏了自己,否则意味着失去了认识事物的主体。

第2节 性格到底是什么

“性格到底是什么”就和“我是谁”是一样的命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人有千千面,在不同环境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状态都会让人觉得“判若两人”,这时时刻刻在变化着的“自己”,就是展现出性格中不同侧面的自己。因此,对性格的定义也同样有很多的维度。

1.什么是性格

“性格决定一切”这句话被无数的成功者们奉为警句良言。的确,在很多人追逐事业成功的道路上,性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性格好比是万丈高楼的基石,而知识和经验则是建造高楼的水泥和钢筋。假如,没有这磐石之固的基石坐底,纵是钢筋再硬、水泥再坚也造不起这摩天大楼。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是一个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创造这一奇迹,她靠的是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物。对于18世纪的法国来说,那个时代需要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从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历史选择了拿破仑。在法国,人们不但认为拿破仑代表了这种力量和征服欧洲的希望,而且将实现和平繁荣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至今他依然被法国人视为历史上的英雄。他坚信一个人应养成良好性格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是世界历史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度的伟大斗争。人们怀念他的正直、仁慈和坚强的个性,他一直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景仰的总统之一。尽管他在童年只受过一点儿初级教育,担任公职的经验也很少,然而,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意识,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个人的大敌。但林肯还是挺了过来,直到最后一刻!

可以说,性格控制了一个人的行动和思想,也决定了他的视野、事业和成就。打磨出性格的自然璞玉,让美丽的性格散发光辉,让好性格伴随着自己构建出精彩的人生。

从伟人们的身上可以见证,塑造良好的性格能使平庸的生命变得伟大。它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是智勇和自信的体现;它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把人从黑暗地狱中引入到光明世界里;它是整个世界与人类的必然,也是世间万物的真实流露与真正回归;它是生命最真的诠释,任何困难和挫折都不能阻止人类前进的脚步。

东方古语有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西方也有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性格究竟是什么?

心理学上对性格的定义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比如我们从社会道德层面讲的善良、守信、仁义等,同时也是人的性格元素。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因而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因而,一个人的性格会呈现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在感知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主动地观察,属于主动观察型,有的则明显地受环境刺激的影响,属于被动观察型;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细节,属于分析型,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整体和轮廓,属于综合型;有的倾向于快速感知,属于快速感知型,有的倾向于精确地感知,属于精确感知型。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和被动想象之分;有广泛想象与狭隘想象之分。在记忆方面,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善于形象记忆与善于抽象记忆之分等。在思维方面,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独立思考与依赖他人之分;有深刻与浮浅之分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大;有的人则情绪持续时间短,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小。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经常情绪饱满,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则经常郁郁寡欢。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主要的意志特征有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自觉性是指在行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确定了行动的步骤、方法,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执行。与之相反的是盲从或独断专行。坚定性是指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之相反的则是执拗性和动摇性,前者不会采取有效的方法,一味我行我素;后者则是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计划。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是非,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武断、冒失。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自制力相反的是任性。

2.人有千千面

虽然不同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表象,但其内涵却是相同的。

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却没有完全相同的秉性和人格,人有千千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部《水浒传》,写了一百零八条好汉,各有各的性格。粗犷鲁莽的李逵、疾恶如仇的武松、胆大心细的鲁智深、机智权变的吴用……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都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性格魅力。《红楼梦》里更是小姐丫鬟无数,但也同样是各有特色。黛玉敏感忧郁,宝钗圆滑世故,王熙凤泼辣机敏、爱慕虚荣……差异颇大。

个体的性格正像人们的指纹一样,找不出绝对相同的两个来,因此性格的独特性是区分人与人之间差异的重要特征。

性格的确定性,也可以简单地说成习惯,它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事物所特有的、经常性的倾向,是对现实生活持有的一种稳定性的态度以及相伴而生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比如有的人对生活抱有乐观的态度,幽默、开朗也就成了他的行为特点。

性格的整体性。有人说:“我的性格太偏激。”有人说:“我的性格太固执了。”还有人说:“我的性格太暴躁。”其实他们说的只是自己性格表现的一个特征,而远不能说明其完整的性格。这是因为性格具有完整性,它不是指一个人在哪一方面的表现,而是指一个人的整体性。性格是由许多个别的性格构成的。

要分析自己的性格,就应该从整体上去理解,既要知道其优良之处,又不能忽略它的缺点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握自己的性格。

性格的复杂性,是说人们都追求完美,可是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样我们也很难找出一个性格的各方面都完全优良的人。

性格的复杂性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复杂和矛盾,我们无法给自己的性格下一个简单纯粹的评语。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难免会产生嫉妒心理;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有时也会有温情的一面。只有深刻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刻分析自己的各种欲念、思想动机和性格方面的各种表现,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才能从本质上认清自己。一个人是不需要完全改变自己的性格的,只要能抓住复杂性格中的优良一面,并将之放大,成功就会指日可待。

性格的可变性。性格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动态系统,它接受自我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一个人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来巩固、加强和完善性格中的优点,也可以以此消除性格中的不利因素。

另外,性格也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和刺激,而在原有的性格基础上强化原有的特点。例如勇敢,如果环境对其施加了良性刺激,则可能发展成英勇机智,或者英勇坚定。反之,如受到环境的恶劣刺激,则很可能会变得好勇斗狠、粗鲁莽撞。

因此每个人只要注重摒弃恶劣的性格,发扬并完善优良性格,就能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性格,进而优化自己的人生。

性格的支配性,是说性格支配着你的生活和行动。如果你性格急躁,那么就算遇到一件小事你也会冲动决定,难免欲速不达;如果你性格温和,难免做事婆婆妈妈,浪费时间;如果你性格倔强,遇事难免钻牛角尖。

因此,清楚地认识到性格对行为的支配作用,有利于避免性格中的不利因素。

把握住性格的这些内涵,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性格、改造自己的性格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性格无好坏,不同就在于人们如何支配使用自己的性格。一个人若是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性格,那么也就相当于开始支配自己的命运了。

3.标准健康性格的结构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不良性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对人的大脑、内脏及其他器官产生危害。健康的性格是生活达到一种除物质满足后的高生活水准,它能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优质。

然而,不良性格对人的大脑、内脏及其他器官都会产生危害。例如,发怒时,胃的出口处肌肉骤然收缩,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忧郁时大脑过度抑制,造成免疫功能失调,从而引起营养性功能紊乱,使人体虚弱早衰。性格的不同也影响着疾病的变化,癌症不经治疗而自行消失的患者大都是性格开朗、无忧无虑的人;而高血压、冠心病会因患者性格急躁、容易激动而加剧,也能因心境平和、情绪稳定而好转;胃溃疡病会由于患者性格忧郁、焦虑而使疼痛加剧甚至恶变。而性格乐观开放的人即使得了胃溃疡,溃疡面愈合得也比较快。性格脆弱的人容易因一次精神上的打击而发生精神病;而性格坚强、凡事处之泰然者则不容易发病。

那么什么样的性格,才算得上是标准健康性格呢?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量:

现实态度: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会面对现实,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愉快。

独立性:一个头脑健全的人办事凭理智、稳重,并且适应听从合理建议,在需要时,他能够做出决定并且乐于承担他的决定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

爱别人的能力:一个健康的成熟的人能够爱自己的配偶、孩子、亲戚,从朋友中得到乐趣。

能够适当地依靠他人:一个成熟的人不但可以爱别人,也乐于接受爱。

发怒要能控制:任何一个正常的健康人,有生气的时候是理所当然的,但他能把握尺度,不致失去理智。

有长远打算:一个头脑健全的人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利益,即使眼前的利益很有吸引力。

关于休息:一个正常健康的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需要并善于享受闲暇和休息。

对换工作持慎重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常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不见异思迁,即使需要换工作,也会非常谨慎。

对孩子钟爱和宽容:健康成人喜爱孩子,并肯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特殊要求。

对他人的宽容和谅解:对一个成熟的人来说,这种宽容和谅解不单是对性别不同的人,还应包括种族、国籍以及文化背景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

不断学习和培养情趣:不断地增长学识和广泛培养情趣是健康个性的特点。

4.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

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时会说,他是内向型,或者他是外向型。我们眼中内向型的人,大多数少言寡语,不太爱与人交往,也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内向型的社会交往能力差,因而相对来说,外向型的人就更讨喜些,他们热情开朗,总是有很多的朋友,总是能让人看到他们的优点,总是能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令人羡慕。

那么,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的分法是怎么来的呢?

性格两分法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他将性格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荣格告诉人们,外向型性格的人,更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内向型性格的人,则更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孤僻、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荣格并没有判断说哪种类型的性格好、哪种不好,反而提出性格具有两面性,这两个相反的倾向常常融合在一个人的性格当中。哪种倾向占了上风,外表就会表现出这种倾向的性格。也就是说外向的人其实也有他内向的一面,而内向的人,也会有外向的一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发现一个少言寡语的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时,突然变得热情开朗起来。所以,不管性格内向还是性格外向,两种性格都是对特有情境所反映出的态度和方式,既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5.气质与性格有什么关系

气质是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开朗、温文尔雅的人,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风度秀丽端庄,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能产生一定的美感。

所以气质亦没有好坏之分。在现实生活中,气质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纪、服饰和打扮局限的。所以,当一个人特有的气质对同性和异性都有吸引力时,它便成为一种人格魅力。

气质看似无形,实为有形。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等表现出来的。气质外化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气质。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即产生好的印象。这种好感除了来自言谈之外,就是来自作风举止了。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傲慢,就表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

根据心理学上对气质的定义,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它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反映出的人格特征,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新生儿期即有表现:如有的婴儿安静,有的好哭,必然影响其父母或哺育者与婴儿的互动关系,从而影响人格的形成。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上,如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和灵活性等。具体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力的大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知觉或思维的快慢等,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呈现独特的色彩。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不断发展和完善体液说,从而对气质作了科学的解释。希波克拉底把具有这些心理特征的人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就是著名的“气质学说”。由此,心理学上把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

多血质——这种人有很高的灵活性,容易适应变化的生活条件,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他们精神愉快,朝气蓬勃,但是一旦事业不顺利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时,热情就会大大减少,情绪也容易波动。这种人优点是机智敏锐,能较快地把握新事物。

胆汁质——这种气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均衡性。这种人脾气暴躁,态度直率,精力旺盛。他们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事业,埋头于工作,能够克服在达到既定目标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但是一旦精力消耗殆尽,就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情绪低落下来。

黏液质——这种人安静、平稳、坚定和顽强,能够较好地克制自己的冲动,能严格地遵守既定的生活规律和工作制度。他们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他们的缺点是过于死板而显得灵活性不足。但这种惰性也有积极的一面,可以使人具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格。

抑郁质——这种人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容易受到挫折。他们比较孤僻,常常为微不足道的缘由而动感情。在困难面前优柔寡断,在面临危险情势时会感到极度的恐惧。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等等,是抑郁质的特征。

性格与气质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它是神经类型的自然表现,而性格是个人比较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联系表现在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影响性格特征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讲,气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性格也是神经类型和实践塑造的“合金”。气质还可以影响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速度,使它服从生活实践的要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

6.大脑结构与性格有关系吗

性格从行为中体现,行为由大脑的意识支配,那么大脑与性格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每个人独特的性格看似难以捉摸,其实在大脑构造中早已有所体现。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性格与大脑结构密切相关。大脑不同区域的形状、大小能影响性格,更神奇的是,大脑结构也可能随性格而变化。

科学家们把受试者大体归为4种性格类型:

一种是冲动、任性的“猎奇型”性格;

一种是悲观、羞涩的“伤害回避型”性格;

一种是容易成瘾、沉溺的“奖励依赖型”性格;

一种是勤奋、刻苦的完美主义者——“持久型”性格。

具有“猎奇型”性格的人总想寻求他人的同意、赞许;“奖励依赖型”性格的人具有较易沉溺于某种事物不能自拔的个性。屡教不改的赌徒多属于这种类型。

心理学家还发现,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经历的丰富和个性的改变,情感也随之丰富,与大脑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大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研究发现,无条件的关心与付出是大脑各个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独立的情感,与爱情的关联不甚密切。当无条件付出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能使人感觉愉快的物质,付出者能因此产生已得到回报的感觉甚至难以抑制的喜悦。无条件的爱,毫无保留的付出曾被视为一种崇高精神,因此说,“无条件付出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结实、坚固,对人类的繁衍生息作用重大”。

除此之外,我们再看一看“颅相学”对性格的解释。

“颅相学”认为,人的能力和人格是先天的,从大脑的结构和形态上就可以了解这些特征。

它认为大脑是由许多独立的器官组成,每一个器官都管理着一种单独的、天生的心理能力。头颅的哪一部位隆起,就表示那一部分的大脑较大,某一种精神能力或才能就突出。又将头盖划分为大大小小的三十七个互相联络的区域。与这些区域相当的心理能力分为感情和理智两种,每种能力又分为两组。感情分为“倾向”和“情操”两组。所以,无论是哪种试验方法,都能证明性格与大脑有莫大的关系,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性格也是脑的机能。

7.“血型决定性格”是真的吗

“血型性格类型”这一说法最初是在19世纪20年代由日本的古川竹二提出的,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科学依据来证实。

关于血型的话题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提及。最初,古川竹二通过观察身边人的血型和性格,从这二者的关系出发,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血型类型说。也有人否定古川的说法,使得血型性格类型研究淡化。直至19世纪20年代关于血型的书再一次出版,才掀起了血型与性格研究的热潮。

在已出版的关于血型与性格关系的书中,对于两者的关系是这样定义:

A型血的人,具有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处事谨慎,待人诚恳,深沉含蓄。崇尚完美,并且追求完美,但是过于介意缺点与不足,容易成为悲观主义者。处理事物比较有条理,深入细腻,但是比较死板。

B型血的人,与A型血人恰好相反,他们很少顾虑社会的反应与舆论的压力,喜欢独立处理问题。言行随便、不拘小节,反感限制与拘束。处理问题的方式比较灵活,他们喜欢用科学的观点处理问题,就事论事,兴趣广泛,注意的广度比较大,但注意力一旦集中到某一目标上,则会聚精会神。B型血人的思路比较开阔,富于创见,有较高的创造力。

O型血的人,富有现实感,能够迅速、冷静、准确地对利害得失进行分析和判断。他们的目的性比较强,确定目标后,会果断地采取措施,并且不达目的不罢休。O型血人渴望获得力量,注重集体的力量,重视人际关系。他们属于容易相处的人,在其力量较小时,性格温顺、态度谨慎,当其具有强大力量时,又会积极地表现自己,发表个人的主张。

AB型血的人,表现为A型与B型的混合,常外在表现为B型而内在则为A型。AB型的人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集体观念,他们有意识地融入社会活动,希望在社会生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但他们生性淡泊,厌恶竞争。AB型血的人逻辑思维比较见长,擅长分析和批评,但是由于他们喜欢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所以总是给人留下比较冷漠的印象。

性格是人一贯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思维和行为方式。要用科学的方式量化这些颇为主观的特征并不容易,科学家们也对血型是否可以决定性格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通过问卷调查、人格测试等手段,但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不能说明血型和性格存在联系。

尽管ABO血型发现至今已逾110年,血型仍然在人们面前保持着神秘性,虽然已经证实ABO血型和多种疾病存在关联,但是对血型和性格的关系仍不很清楚,因此,把血型作为日常八卦的谈资或许不错,要是当真就不必了。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性格,所以不必非要套用到某种模板上去,进行统一界定。

8.用精神分析的观点看性格

精神分析观点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有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本应该说“我现在就过去”的时候而说了“我回去了”,而通常“忘了”的时候就会说“太粗心了”,这些生活中看似无心的小错误,却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缘起。

弗洛伊德根据对错误行为和梦的研究等,发现人类的心理有无意识的领域,并确立了“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在人的心里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三种力量的关系决定了个人的行动,甚至影响人的性格。

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按照快乐原则,急切寻找出路、一味追求满足。本我的内容包括了各种冲动、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贮存起来的民族性记忆和出生后个体发育初期被压抑的记忆。因此,本我是人的欲望和冲动的源泉,为自我和超我提供能量。

自我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适当满足。当人需要和现实世界进行适当地联系时,自我便出现了。自我的一个功能就是很好地了解现实,使人对环境的反应更加合理,将心中的对象与外界的对象加以区别。是本我与外界之间的媒介。

超我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即按照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的自我实现。超我是自我形成后,将父母的教育或社会的要求汲取到自我中而内化形成的。超我就是在社会中存在的通过社会和父母向儿童传递信息的一种体系,使儿童接纳父母和教师的态度、意见和判断。一边接受赞扬或惩罚,一边使自身的行为和想法向着能为社会肯定的方向发展下去。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但是,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性格吗?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健康的人格状态就是:自我成为精神的主体,一方面将本我的欲望适应于超我和现实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这种欲望的状态。人格的结构不是一个单维的构成物,而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的组合体。人的心理活动是潜意识与意识的对立统一体,而且,人格的形成不是一个无冲突的径直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同时,人格的发展不是一个平面的量的积累,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自我完善的质的变化,因而也就决定了性格的多样性。

9.你知道大脑机能四分性格吗

人的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而性格则是心理活动的体现,我们的意识、情绪都是由大脑中的各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

感知和判断是大脑的两大基本功能。大脑做决定的瞬间可以分解为两个阶段:感知阶段(又分为触觉感知阶段和直觉感知阶段)和判断阶段(又分为感性判断和理性判断阶段)。

我们可以把大脑做出决定的瞬间直观想象为如下流程:(大脑获取信息后)触觉感知——直觉感知——感性判断——理性判断,最后做出决定。

虽然每个人的大脑做出决定的瞬间都要走这四个流程,但是不同的人在其中某个环节中的倾向程度不同:有些人更倾向停留在触觉感知环节多一些,而直觉感知一带而过;有些人在判断环节,更倾向停留在感性判断多一些,理性判断一带而过。因此,最终的决定就千差万别了。

根据这一理论,荣格将性格按照功能来分类,就可分为思维、情感、感觉、直觉四种类型。这就是所说的大脑机能四分性格分类。

■思维型

思维型的人,把事物概念化,并理性地判断、理解事物。考虑问题具有逻辑性,喜欢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做出选择判断和确定真假。这种性格不善于感受别人的情绪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容易给别人冷淡的印象。

■情感型

情感型人对事物的价值能够进行价值判断。这类人容易感情用事,主观性强。遇到事情容易凭个人的好恶为标准来判断,而不是从道理出发。

■感觉型

这里的感觉型人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意思略有不同,通常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特别发达。也就是感觉功能强的人往往对客观事物更加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十分敏感,但是这种类型人的缺点也是过于细致,容易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错误。

■直观型

直观即直觉,告诉人们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直觉就像是隐藏的感觉一样,是一种对本能的把握。直觉功能强的人往往具有惊人的预言能力,他们就像是神秘的先知一样,能在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揭示出惊人的意义。

大脑四分性格理论告诉我们,这四种心理机能符合于四种明显的意识方式,意识通过这些方式使经验获得某种方向。感觉告诉我们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情感告诉我们它是否令人满意,而直觉则告诉我们它来自何方和去向何方。

10.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价值观

当一提到“性格”二字,人们便会下意识地想到情感气质,当然,这是性格的外在形式。但是,性格是一个人已经形成的稳定的意识、心理和行为能力的综合表现,跟人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有时,你对某事物的态度或言行引起了别人异常的行为和困惑的反应,在生活中这是很常见的。究其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存在价值观的差异。

每个复杂的体系,不论它是一部机器,或是一台电脑,其各部分的结构都得协调一致,相互支持,方能达成最佳的运作;如果各行其是,没多久便会停止运行。人类也不例外。我们的行为若无法与内心最重要的愿望相合,那么便会在内心产生对立,成功也就遥遥无期了。

如果一个人正在追求某件东西,但在内心里却与是非黑白的信念相冲突,那他就会陷于内心混乱的地步,我们若想能改变、满足,就要清楚自己以及他人的法则,并同时清楚知道衡量的标准。否则,我们只是个富有的乞丐。这个最终且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就将其称为价值观。简单地说,价值观就是每个人判断是非黑白的信念体系,是它引导我们追求所想要的东西。

教育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理论型、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审美型、宗教性。

理论型:追求真理、喜欢探求事物的本质,能够理性地认识事物,不为感性的东西所迷惑。

经济型:实用主义者,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原则。把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作为个人生活的目的,以金钱衡量身边的人和事。

权力型:以支配他人和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他们把人生当作竞技的舞台,把人际关系作为竞技的手段,不断地向着自己目标的高峰攀登。

社会型:这类人关爱社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他们重视社会价值,喜欢与人真诚地沟通,而不考虑利益关系。通俗地讲,他们是不计个人利益为社会服务的那一类人。

审美型:以感受事物的美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崇尚纯洁高雅。因为他们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丑态的逃避,所以给人以冷傲的感觉。

宗教型: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包括相信今生、追求来世,今生来世同等重要等。

考察古今中外成长良好并富有成就的名人,他们常具有以下能力:

一、目标意识与意志力。

二、自信心与胆识。

三、自控、自立意识与能力。

四、律己意识与负责精神。

五、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六、悟性、理解、记忆、想象与创新能力。

七、团队精神与沟通表达能力。

八、统筹、管理意识与能力。

九、领导意识与能力。

而这些是我们常说的优势性格的人的性格特点。所以人要有非凡成就,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即正确的价值取向。而价值观能决定我们的想法和看法,性格模式则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做法,如果能将这两者搭配得当,就能够发展出最能鼓舞人心的模式来。

如果说性格是影响命运的感性因子的话,那么价值观至少可以成为命运的理性影响因子。价值观可能无法逆转一个人的命运,但至少可以缓冲性格对命运的负面影响,并起到引导命运方向的作用。

11.从体格上能判断性格吗

在许多谍战剧中,测谎专家经常能从一个眼神、一块肌肉的细微颤动,甚至一个无意识的手势看穿对方内心的秘密;在很多心理学家看来,不说一句话,身体也会泄露很多“秘密”;大家也可以再想一想,圣诞节送给你礼物的圣诞老人是什么样子?脑中浮现的是不是一个胖胖的、温厚、慈爱的老爷爷形象?再问你一位科学家的样子,通常会想象一个戴着眼镜、瘦瘦的但精神矍铄的人。正因为这样,我们平时不自觉地就会把人的体格与性格相联系。

最早提出性格与体格相联系的是德国的神经病学家克雷奇默。他在和多个精神病患者接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规律。很多情况下,一些特定的精神病总是表现在特定体格的人身上。举例来说,心情不好的、患有躁狂症的患者多数体格肥胖,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体瘦的人居多。因此,他调查了这些患者生病前的体格和性格,结果发现健康人的体格和性格也有一定的联系。

于是,他提出了性格的体格说。他发现,人的形体大致分为四类,性格各不相同。其中,体格肥胖的人通常性格外向、善与人相处,做事大大咧咧。但是他们如果撒起谎来,别人也很容易“中招”;体形瘦长的人则性格偏内敛,通常思虑丰富,对自己和他人要求严格,喜欢挑剔、批评人,甚至有些多愁善感;身体健壮的人则属于“爆发”型性格,喜欢率性而为,性格急躁、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做事容易冲动;而身体带有某些障碍的人则多数内向、含蓄,平时不会刻意引起他人注意,但一旦做出决定,会坚持到底。

而意大利精神分析家、躯体治疗大师马龙对人的躯体、动作特点等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他认为,有些人脖子、肩膀感觉很难放松,胳膊却习惯性地往下垂着,这种人通常脑子灵活,隐藏着很大的“潜力”,忍耐力很强;还有人肩膀宽大、脖子较短,肌肉看着很壮实,他们通常擅于照顾别人,办事认真负责,但不太懂得享受生活;另有一些人整个身体都显得很僵硬,这样的人通常骄傲自负,有很强的责任感,但不喜欢表达情绪,虽然彬彬有礼,却给人距离感。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按照体格类型对号入座。因为性格并不是单一的,它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只能说某人性格偏向于那种类型。而身体与性格的关系,却是一门相当深奥的学问,不能轻易对号入座,更不能非黑即白地判断。

12.拥有健全的性格不是梦

有这样一段话:命运如同湍急河流上的一叶扁舟,性格是唯一的舵手,它既可使你抵达光辉的彼岸,也可使你随波逐流。这段话道出了一个人的性格对其一生命运的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事业成功与否、家庭生活幸福与否、人际关系良好与否。健全的个性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家庭幸福的根基,人际关系良好的基石。心理学家曾一再告诫世人:改善你的个性,健全你的个性,扼住命运的咽喉,做命运的主人。

要改善自己的个性,健全自己的个性,前提是要认识自己的个性,找到自己性格中存在的缺陷,对症下药,为明天的成功铺一块基石。

生活中我们几乎用滥了“性格”、“个性”这两个词。如我们常会听到某个人评述另一个人时不无佩服地说:“他真有个性!”或颇有些调侃地说:“你可真有性格啊!”还有诸如“这人的性格可真倔”或“你的性子不要那么急行不”之类的话。

心理学中最早的有关性格的学说是卡雷努思根据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斯的“液体病理说”所提出来的“四气质说”。“四气质说”把人的性格从总体上分为“阳刚”、“平淡”、“忧郁”及“急躁”等几大类,不同的人各属于其中的一种,这种学说直到今天也让人深有同感。卡雷努思在指出不同的性格对人的一生有不同的积极作用之后,又提醒世人不同的性格还有各自的弱点,它们毫不客气地对人的一生产生消极影响。

什么是健全、健康的个性呢?能将内心对重视你的人敞开是性格健全的重要特征。显然,“健全”包含“健康”和“全面”两个方面的含义。

(1)健康的性格

想要拥有健康的性格,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办法。通常,为了适应社会的各种规矩要求,大部分人都必须在某些方面压抑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若压抑过度就会产生身心障碍。所以,杰拉德强调,即使在社会生活中频频压抑自己的人,至少也要有一处可以倾诉、发泄胸中的郁闷和不满情绪的地方。这是拥有健康性格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自我开放程度并非越高越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若一方抱着很高的期望,而另一方却关起心灵的大门,两人便无法进行沟通和交往。因此,敞开心扉是发展亲密朋友关系的基本条件。然而,一见面或在公开场合过度吐露自己复杂的心情,只会令听者大惑不解,不知所措。所以,自我开放必须看场合,而且要适可而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健康的人格。

(2)全面的个性

所谓全面的个性,就是各种性格无所不包,全都融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其实是不对的。个性之所以为个性必然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方能称其为个性。一个什么样的个性都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绝对找不到的。即使那些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交际高手,也不可能什么样的个性都有。至于伟人,他们也是以某方面的独特个性魅力来感染并吸引着大众。“个性”这个词本身就已注定它强调个别,即这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因素。既然如此,那么,全面的个性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是对一个人个性成熟的理论描述,成熟的个性即是一种全面的个性,它以某种突出的性格特征为代表,融合其他性格特征,从而使有代表性的性格特征更加完善,取长补短,尽显个人的人格魅力。

第3节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有句俗语叫“英雄怕见老街坊”,大概意思就是说建立了丰功伟绩、令人敬仰、受人崇拜的英雄人物,会很怕见到儿时看着自己长大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儿时的各种顽皮捣蛋的糗事被曝光,一定与现在这个“英雄”形象不符。人们会惊讶——“呀,原来他小时候是这样的啊。”是啊,即使是普通人,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他可真是变了,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人在成长变化,性格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个与生俱来的性格,在我们成长的过程究竟是怎样变来变去,又在什么时候完善定型的呢?来了解一下吧。

1.性格是遗传的吗

长相是会遗传的,这个毋庸置疑,那么性格是不是遗传的呢?

遗传学家给出了答案:孩子的性格一半来自遗传,这包括直系亲属的DNA遗传以及血型遗传;另一半则来自后天发展,包括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甚至包括居住条件和饮食习惯。并且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的范围扩大,他的性格趋向社会性,受环境的影响加深,成长道路中各种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生活你会发现,似乎有些孩子一出生就很乖巧,不哭不闹,家长带了就很省心;有的孩子生下来后夜夜啼哭……差别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对此,儿童心理研究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这是由婴儿的先天气质决定的。

心理学家把这种先天遗传下来的性格称为根本性格,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像活泼、开朗、冷静、急躁这样的性格也被心理学家证明很大概率上是由基因遗传影响形成的。

“根本性格”的遗传,关系到家庭气氛,而一个家庭轻松民主或严肃沉闷的氛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最终性格的形成。

事实上,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不是单一,性格再开朗的孩子也有内向的时候,而急躁的孩子在处理事情中也会表现出冷静的方面。那么这是“根本性格”不起作用了吗?不!“根本性格”是在多数情况下、在关键时候起作用。面对一个只剩一半的苹果,有的孩子会满怀感恩地想,“太好了,我还有一半苹果”;而有的孩子会不免沮丧,“就剩下这半个苹果了”。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正是根本性格的表现。

更多情况下,我们的性格表现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和作用。而创造这个环境的决定因素就是人。

研究表明,0~1岁的婴儿生活需要完全依赖成人的照顾,而在每天烦琐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照顾过程中,成人的性格特征、育儿方式、待人接物、兴趣爱好、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婴儿。比如一个温柔细致、做事有条有理的成人在育儿过程中就会表现得细致周到,呵护有加,这就可能影响到宝宝,使他也表现谨慎细心的性格特征,而性格风风火火的成人也可能会影响婴儿,使他变得外向活跃,不拘小节。可以肯定地说,婴儿时期的照料者,也就是和婴儿接触最多的人,会对其性格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

而英国的科学家研究后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方式能决定他们成人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因为母亲的爱抚能永久改变婴儿的基因活动,并对其行为和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如果一个人在婴童时间得到足够多的亲吻、拥抱等爱的表达,将有助于他一生的心理健康。

可见,性格的形成就如同我们的生命一样,与生俱来,却不断成长完善。既有不可更改的根性,又能通过人为的努力扬长避短,不断完善,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2.双胞胎的性格一样吗

既然性格有一半是来自于遗传基因的,那么几乎在相同条件下孕育出生的双胞胎,他们的性格是不是应该一样呢?

当然,双胞胎又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与正常的兄弟姐妹的遗传条件相同,所以,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同卵相胞胎,在所有遗传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的性格是不是也应该一样。

为了研究遗传因素如何影响双胞胎性格的形成,科学家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不仅在身高、体重等身体特征方面几乎相同,甚至连发生龋齿的颗数都十分相近。在性格、爱好、运动能力等方面,也比异卵双胞胎更加接近。

然而在性格方面的观察结果令人惊讶。

或许大多数双胞胎的父母也很容易就发现,即使是双胞胎,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下,最终发展成为不同个性,甚至截然相反的个性的可能性更大些。

这是为什么呢?

有心理学专家这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其认为人们后来的性格和很多行为往往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养成了习惯,在半岁以前,我们就已经有了社会认识和对刺激的常规反应,这也决定了双胞胎在性格上的走向。因为双胞胎在这个时间里大部分都是受到相同的照顾,见到的也都是相同的人,所以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双胞胎大多数还是性格还是比较相近。但是这时候,父母一瞬间的情绪,却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中某个孩子的性格养成,比如给这个孩子喂完了奶,刚要喂下一个,母亲需要去接一个电话,那无形中,就造成了差异,情绪上的一点点波动,对幼小的婴儿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影响了。

无独有偶,在英国有一份调查报告从相反方向得出了这一结论:与在一个家庭里被正常养育的双胞胎相比,出生后马上被不同家庭抚养并且互相接触比较少的双胞胎性格会更加接近一些。这是因为两个人被分别抚养,使得遗传特质所受到的阻碍更少一些。

对一起生活的同卵双胞胎进行观察,发现他们虽然在感情层面十分相似,但是在知识层面却并非十分相似。这就说明了感情层面是由遗传决定的,而知识层面是受到环境影响的。而且,内在情感部分包括冲动性、根本情绪、反应、感情等,冲动和根本情绪多半由遗传决定。

这样的观察结果进一步证明,性格虽然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出生后我们生长的环境和与人的接触将更长时间地不断刺激和影响我们,导致我们的性格最终呈现不同的特征。

3.人才辈出的家族

关于天才们为什么会扎堆出现在一个家族里的现象从来没有过确切的解释。历史上盛产天才的家族比比皆是。比如,德国的巴赫家族,五代人里出现了十三位优秀的作曲家;瑞士的伯努利家族,三代人十八名男性中有八位成为了杰出的学者。再如,战国时期在政治军事名声显赫的田氏、在日本美术界创立画派的狩野氏等。

这是否说明了什么?

于是,有人认为,天才基因是遗传的。还认为,遗传的不光是天才本身,还有天才的形式。比如,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往往出生于一个在科学上有杰出成就的家庭,而一名杰出的律师则可能出生于一个律师世家,等等。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关于天才遗传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在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天才只是发生于普通人中的某些极端个案,天才遗传是心智能力遗传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掉这样一个社会环境背景,那就是,在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留给个人发展创造的机会十分有限,往往贵族世袭为贵族,平民的后代只能是平民,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使贵族家庭中数代出现天才的几率较大,使得天才具有遗传性的观点具有了一定的可信度。

但在今天看来,其中的许多例子不能站住脚。很多即便具有天赋遗传特性的人物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也不可能成为天才,正如谚语所言:“天才不传代。”在这其中,还有后天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同一家族中,来自于音乐家庭的孩子,父母不但遗传给他音乐方面的才能,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从出生到长大,整个成长过程中,孩子都被家里优美的音乐所熏陶,这些源源不断的刺激也使他们对音乐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乃至热爱。这样的环境肯定会对孩子音乐才能的提高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家族中的人才辈出,也不能片面地归功于遗传的影响。

所以说,遗传对人的智力有很大影响,但并非一切已注定,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大。即使先天不足,只要教育及时得法,本人不懈努力,同样可以取得重大成就。

“勤能补拙、功能补天”,这句中国俗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上不少科学家、艺术家,小时候所表现出的天赋条件并不好。但是,由于自己艰苦奋斗、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为人类的科学和艺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

因此,再好的遗传也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潜质,要想取得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更多的要靠后天的努力。

4.狼孩的研究

人是环境之子,是自己所处的独特环境的产物,生命力本身促使人们逐步去适应环境。而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曾有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由此可见,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最典型的就是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的森林中发现少女卡玛拉和阿玛拉。她们被发现时,卡玛拉估计在8岁左右,年幼的阿玛拉只有1岁左右。据推测,她们都是生下来被狼带走并抚养长大的。刚被发现时,她们不会说话,只会发出狼一样的叫声;不会直立行走,却能用四肢敏捷地行动。为了适应狼的生活,她们的下颌和犬齿异常发达,手脚也因四肢行动而变形。喜欢吃生肉,惧怕白昼,夜间十分活跃,冷天也只会光着身子。因此,她们作为人类所必需的语言、直立行走、感情都不发达。

阿玛拉重回人类世界后,不到两个月就可以发声了,但是不幸的是,她在离开狼群一年半后病逝。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回归人类社会后的第三年,原来只会四肢爬行的卡玛拉,已经可以蹒跚走路了,到了第五年,就可以直立行走了。两年时间的学习,使她能够开口说话,到死的时候,卡玛拉已经能讲四十几个词语。与年长的卡玛拉相比,阿玛拉更早地适应了人类社会。

可以看出来,环境和行为背景对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有微妙而有力的影响。这就说明了环境对于习得性行为的建立、智力的开发、健全人格的形成的重要作用。

各种各样的研究表明,性格和智力这类心理特征都受遗传的影响。但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和智力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左右。

还有其他这样的例子。例如,世界上已报道了多个被遗弃于山口、暴露在虎狼口下而得以幸存的孩子等等。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人的心理虽然是脑的机能,但是它又不是由人脑单独决定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一副正常的人脑,也不会形成和发展成人类的正常心理。马克思哲学说: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狼孩现象倒是给了这个观点很好的证据。

如果将新生的人类婴儿抛掷没有人类活动的环境成长,到他成熟之后(青春期之后)不会具备正常人类的心智与思维(如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所以说,我们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后天的学习培养的。

从这些事例中也不难看出,环境可以把人变成狼,也可将狼再还原成人。这不仅显示出了人类有着惊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强。

5.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影响性格

如果你仔细观察父子或兄弟,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外貌相似,性格也很相似。虽然说因为一同生活所以才相像,但是也不乏未见过面却继承了祖父母气质和才能的情况。正如从古至今的“血缘关系不能被改变”一样,性格、气质以及才能这些所谓的心理上的特征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但是性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决定性格的是遗传还是环境?”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界争论不休。遗传说认为遗传形成性格,性格是生来被决定的,人类的性格是遗传的结果,因此,提倡“优生学理论”。

环境说认为性格是出生后的环境决定的。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就主张性格的决定者是环境。

经过长期的争论,有关性格形成的理论逐渐由过去的“遗传说”和“环境说”发展到了“性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说对性格形成的解释是:

(1)基于个人素质基础上的行动创造了特定的环境。

(2)即使环境相同,因为个人素质的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3)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

换句话说,即使遗传基因再优秀,如果不给予教育的机会,其才能也不会得到显现与发展,而如果遗传基因里有一定的不良因子,后天的环境教育再好,也很难形成良好的性格。

那么性格的发展、形成及变化,和人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呢?

遗传因素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人的性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争议颇大的问题。一般认为,遗传因素通过气质和智力而影响人的性格。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气质,按照自己的活动方式,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样是助人为乐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在帮助人时动作敏捷、热情溢于言表,而粘液质的人则沉着冷静,情感蕴含在心。气质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所以,一开始气质就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

另一方面,不论儿童是由生身父母还是由收养或寄养家庭抚养,他们和生身父母之间在智商上总有显著的相关性,进而言之,智力和性格都受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和类型的影响,而智力对人性格形成是有作用的。这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来。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冷静地审时度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勇于克服困难,在艰难险阻中表现出自觉、大胆、果断和坚毅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因此大凡政治家、发明家、作家、艺术家,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他们都兼有高度发达的智力、创造力和优良的性格特征。

而更为重要的是,环境是性格发展形成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圈子以及工作实践来发生效应的。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而学校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环境包括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性格特征不是天生的,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经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才逐渐形成的。

6.人格染色体

人体细胞由44个常染色体和2个性染色体共46个染色体组成。性染色体又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两种,二者的组合决定男女性别。有两个相同的X染色体的XX型是女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的XY型就是男性。也就是说,是否有Y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关键。

但是,你知道还有多一个X染色体和多一个Y染色体的男性,或者少一个X染色体和多一个X染色体的女性吗?

多一个X染色体的XXY型的男性被称为“克氏综合征”,显著特征是男性性器官发育不完全。性格上则具有被动、依赖性强、善变、不爱活动等女性倾向。多一个Y染色体的XYY型男性,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活动性,属于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性格,也就是说多余的Y染色体加强了男性性格。

女性多出染色体不像男性那样会引起显著的性格倾向。少一个X染色体的XO型女性,被称为“唐纳氏综合征”,特征是女性性器官发育不完全。多一个X染色体的女性,未见有外貌和内分泌异常的情况出现。

染色体异常,会伴发以下精神障碍:

(1)人格偏离型:主要表现为环境适应不良,极易冲动或攻击性强而不顾后果,以致发生暴力犯罪或其他反社会行为。有些患者事后虽能认错,但遇事重蹈覆辙,不知悔改。

(2)精神分裂样型: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常出现妄想和某些思维障碍,但缺乏精神分裂症特有的孤独性和内向性,不发生进行性衰退。

(3)境遇型或反应型:特别是类偏执样性格者当处境不利或遇有应激因素时,易出现反应性妄想等症状。

(4)类躁狂型:较少见,可表现为情绪高涨、兴奋话多、随意花钱、联想迅速等躁狂样发作。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荷兰的一位遗传学家就对一个荷兰家族做了一项研究,因为这个家族中的很多男性成员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击性,比如裸露、纵火、强奸等。他们的愤怒点似乎非常的低,一些在常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压力,在他们那里都会激起莫名的疯狂行为,激烈时,他们甚至会殴打激怒他们的人。这位荷兰遗传学家对这个家庭的基因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男性的体内缺少一种编码单胺氧化酶的基因。这种酶的作用之一是降解一些包括血清素、去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在内的神经递质。氧化酶的缺失导致神经递质在体内的积累。这位遗传学家认为正是该基因的缺失诱发了这些男性攻击性格的形成。在这位遗传学家之后,科学家不断发现基因与性格存在关联的证据。

直到1996年初,由以色列和美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各自单独发表声明,他们已经发现人的第11号染色体上有一种叫D4DR的遗传基因,对人的性格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拥有较长版本的基因的人富有冒险精神且容易兴奋,而长度较短者相对沉默和冷淡。后来,遗传学家便将这种染色体称为人格染色体。

7.胎教对性格形成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知越来越深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和准爸爸开始重视胎儿的胎教问题,甚至把胎教视为人生的第一课堂。

是的,人的性格雏形来源于胎儿期,这一点已被专家们所证实。

母亲的子宫是胎儿的第一个环境,小生命在这个环境里的感受将直接影响到胎儿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这里充满和谐、温暖、慈爱的气氛,那么胎儿幼小的心灵将受到同化,意识到等待自己的那个世界是美好的,进而逐步形成了热爱生活、果断自信、活泼外向等优良性格的基础。反之,倘若夫妻生活不和谐,不美满,甚至充满了敌意和怨恨,或者是母亲不欢迎这个孩子,从心理上排斥、厌烦,那么胎儿就会痛苦地体验到周围这种冷漠、仇视的氛围,随之形成孤寂、自卑、多疑、怯弱、内向等性格的基础。显然,这对胎儿的未来会产生不利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孕妇的精神状态、情感、行为、意识可以引起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影响胎儿性格的形成。特别在胎儿6个月以后,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这时胎儿的情感与母亲息息相通。如孕妇有忧郁心情,缺乏活力,所怀孩子出生后会好委屈,长时间啼哭。长大后感情脆弱、郁闷。如果孕妇能正确对待孕期反应带来的烦恼,积极、坚强地克服怀孕后期和分娩中的痛苦,这种坚强的意志会影响到胎儿,为胎儿出生后能有自尊自强、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好性格打下基础。因此,在怀孕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当好胎儿的老师,塑造胎儿良好的性格。

事实上也确实有资料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瑞典有一个女婴,她虽然长得健壮,却不愿吮吸母亲的奶,她情愿去吸别人的乳汁或奶瓶的奶。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原来这个婴儿的母亲在怀孕时打算流产,但因其丈夫执意不肯才勉强生下了她。她在母亲腹中已经痛感到母亲不希望生下自己,出生后就心怀不满,因此拒绝吃妈妈的奶,对母亲仍存有戒心。

胎儿能敏锐地感知母亲的思维心理活动及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所以说,胎儿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娇弱,它已经是一个能够产生微妙感知的生命体。我们性格的形成,也在这一刻种下了种子。

8.不可忽视的黄金五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生命的最初五年,是人的性格基本定型的最重要阶段,而这段时间通常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是影响孩子性格的关键人物,因此,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

关于人的性格,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童年期由其生存的环境塑造出来的,这个性格塑造和形成的过程,从出生的时候开始,到5岁左右基本完成。确切地说,到了5岁左右,性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或者说到了5岁,一个人的性格已经基本定型,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但是,5岁以前是对一个人的核心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

在这生命早期的五年中,性格塑造和形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有些人一定会想,那些性格变态或者扭曲的人,在童年一定经受过重大精神创伤或打击,给这些人的记忆和性格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种说法,有一部分是对的,那就是情感体验的记忆或烙印,是一个人形成一定情感或思维习惯的基础。一个人对于环境或周围世界的看法,取决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但是,某种性格的形成,往往不一定具有那么多戏剧性。它往往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慢慢地形成。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

有心理学家曾进行过研究,在只有母亲的家庭里,孩子的性格(尤其是男孩)会受到很不利的影响。一般容易表现为自制力差、好冲动、过失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比较多。特别是5岁前失去父亲的男孩影响就更为严重,往往表现为缺乏男子气。

同是破裂家庭,父母离婚比父母死亡给孩子性格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多。父母离婚容易使孩子产生被抛弃感、自卑感、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和对社会的怨恨感。在破裂家庭成长的孩子,通常比较悲观、孤僻、容易发生越轨行为。缺乏母亲的慈爱和教育的儿童,缺乏感觉刺激,生活环境变化较少、过于单调,结果他们在智力和言语方面的发展都比较缓慢,表情呆板,缺乏丰富的情绪反应,容易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癖性,通常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有证据证明,母亲与孩子的直接交往情况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孩子处在婴幼儿时期,母亲能否提供丰富的言语刺激,不仅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很重要,而且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很重要。狼孩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他们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不在人类社会中生活,自然无法与人进行言语的交流,即使他们以后能够回到人类社会中生活,也不可能培养出正常人所应具有的个性特征了。

在不同阶层的家庭里,由于母亲所用的言语在内容上和质量上存在差异,因而能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家庭中,因为使用语言的不准确,词汇贫乏,甚至经常使用一些粗鲁的语言,结果使儿童的智力发展迟缓,同时,形成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此外,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往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和反馈的过程;母亲的爱抚能满足孩子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生命前五年对于性格形成是如此重要,这是因为在这前五年孩子对父母或者其他抚养人特别依赖。因而,也特别容易受影响。所以,一个人的性格基础,是在生命的前五年,由赋予孩子生命、其后又养育孩子的双亲,或者抚养他并在他生活中有重要地位的人一手缔造的。这种缔造,是在与其长期共同生活的分分秒秒,在其对于性格塑造最敏感的时期完成的。谁抚养他、谁和他长期生活在一起,谁就是这个人性格的缔造和决定者。

9.孩子是随着父母的期待成长的

人的能力、性格等的发展和形成,相当一部分取决于社会和周围环境对他的期待,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都是他自己的创造者,都是自己信念的形象。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地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称为期待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期待,是将一种状态或事件同另外一种状态或事件联系起来的特殊心理表征,期待就是希望。比如,如果A帮助B,A就希望B对他表示感谢;可见,期待是一种内在化的心理表征,是人们认识的一部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其实就是期待者,都对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期待。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有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举世闻名的钢琴家,而有的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篮坛高手,等等。这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所持有的一种理想或者愿望。那些刚刚做父母的人及周围的人对于孩子成长所抱有的期待叫作“发展期待”。而作为家庭教育中的孩子,从他们出生那天起,就已被定位于被期待者的地位。

而孩子的性格是父母期待的一种反映。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人生中最先接触的便是来自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期待,这种期待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

1.期待心理是营造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幼儿的思维和信念的建立,往往来自于父母的期待和暗示,父母既给予孩子遗传特征,同时也为他们营造了不同的心理环境。在幼儿独立走向社会之前,家庭环境对于他们的成长,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在这里,期待心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主要因素。

2.期待心理是幼儿获得自信的基本条件

为人父母者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立能力强、将来有所作为的人。那么,使幼儿有一种良好的期待心理,帮助幼儿树立获取成功的信心,应是父母教育幼儿的主要内容。许多事实表明,信心是使人达到目标的能动力。古老的拉丁谚语说:“只要相信你能拥有它,你就能拥有它。”一个自信心比较强的人,能够充分地展现出他性格中蕴藏的美,从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也许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能够健康地成长”,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即便这样,孩子也可以很敏感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期待。因为这种发展期待是在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中,在默不作声中传达的。例如,当孩子满身是泥回到家中时,如果是想把孩子塑造得举止端庄的家长,也许会批评“怎么弄得这么脏”。但是,如果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家长,就不会很严厉地批评,而会说“玩得这么高兴啊”。这样一来,家长对孩子什么样的行为给予表扬、什么样的行为给予批评,或者什么时候表现出高兴、什么时候表现出厌烦的面目表情都是孩子常常观察的。所以,孩子出生后不久,他的发展方向就会被规定。

当然,来自父母的发展期待,会因为孩子的性别与出生顺序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家庭中,社会所提供的性别角色模式决定父母对不同性别后代的抚养方式和态度,他们以刻板的方式来说明儿童的行为,并且认为男孩和女孩应该有不同方式的抚养。孩子出生后,父母用孩子的名字、衣着、玩具进一步区分男女角色,对不同性别的子女提出不同要求。例如,父母在给儿童玩具时是有区别的。男孩的父母大都给小孩的玩具是枪、汽车、建筑积木等玩具,而女孩则是洋娃娃和其他软体动物。事实上,性别化的玩具可能促进儿童性别行为的某些重要成分地发展,如支配性、独立性及观察能力等。而且,父母鼓励不同性别的儿童参加不同的活动。例如,男孩子参加的兴趣活动一般是棋类、航模类等,而女孩子一般参加的活动是舞蹈、书法、乐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男孩子的果断性、探索性,而女孩子的模仿性、依赖性以及情绪敏感性得到了加强。

对于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观,父母倾向于认为成功、竞争以及情绪的控制对男孩是重要的,温暖、“女士式”的行为以及活动的密切指导对女孩是重要的。儿童中期时,当孩子技能扩展时,父母比较关心孩子的成就问题,对男孩要求更多的独立性。同时,父母对孩子在学校各种课程方面的能力持有性别差异的知觉和期望。在对不同性别儿童未来社会成就期望值上,父母尤其是父亲对儿子比女儿更强调事业或职业成功的重要性。

父母关注和期望对不同性别的儿童在影响创造力因素的行为特质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家庭因素是影响不同性别儿童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待并不是一切,但是它们确实举足轻重。因此,如果作为父母的你,期望孩子是慷慨的,他们常常如你所愿。如果你认为他们不替别人着想,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是那样。总之,相信孩子,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让孩子在积极的期待中成长,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念,是父母的明智选择,因为期待的爱是阳光,是一种神奇的力量。

10.父母教育态度与孩子性格

孩子最初的性格如同白纸一张,生长在某一特定家庭环境的孩子在长期与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接触中,受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性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会逐渐转移到他们身上,在性格这张白纸上落下种种不同的印迹。比如,做父母的待人热情、宽容,其子女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待人。

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即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教育方式会使子女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父母教育子女时采用民主和平等的方式,那么子女较容易形成和发展好交际、与人合作又能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如果父母教育子女采用专制的方式,那么子女较容易形成和发展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胆怯和懦弱的性格特征;如果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娇宠、放纵,那么子女就容易形成任性、幼稚和缺乏独立性的性格特征。

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影响,有三种影响较大的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有权威,但这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经常与孩子的交流和对孩子的帮助;宽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宽容型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好,在子女需要帮助时他们愿意提供帮助;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好的,虽然家长的心是好的,但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研究表明,权威型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宽容型家庭的儿童,缺乏独立性;专制型家庭的儿童缺乏社会责任感。

因而,家长培养孩子的性格,要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引导其需要向高层次发展。需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原始动力,孩子的许多性格特征都是直接由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有的家长一味地迁就孩子,随心所欲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固执、物质欲强、蛮横无理等性格的膨胀。另外一种情况是不重视或随意回绝孩子的要求,使孩子的心理一次次受到刺伤,希望变为失望乃至愤怒、对抗。当他看到别的孩子的要求得到满足而兴高采烈时,便会由原来的羡慕变为妒忌,不愿与人交往。因此,家长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设法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使其处在一种满意、振奋、进取的心境中。还要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正确对待现实。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个性倾向的核心。它直接制约着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方向、速度与水平,因此家长要用先进的思想和观点教育孩子,使他们能够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正确对待现实。

此外,还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仅有情感上的体验和思想上的认识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多种实际活动的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要培养子女热爱学习的性格,不仅要使他们懂得学习的意义,体验成功的乐趣,而且还要使爱学习的态度通过经常性的学习活动反复强化,才能成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征。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从中得到锻炼。

性格形成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矛盾现象,如有的孩子在学校勤奋、爱劳动、能自制,回到家里却很懒惰、任性,有的孩子时而活泼、主动、有热情,时而沉默寡言、萎靡不振。家长要关心和了解这些“性格冲突”的原因。是否由于家庭和学校的要求不一致造成的,还是孩子自己思想上受了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正确判断哪些属于真正的性格特征、哪些属于现象或假象,并用生动的事例或明确的道理诱导孩子克服消极性格,保持和发展积极性格。对孩子的“性格冲突”视而不见,不加引导是不对的,这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使孩子长期陷于矛盾心态。如果发现孩子的“性格冲突”,要能够引导其性格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只有当孩子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并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他才能积极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逐渐而坚决地改掉不良性格。因此,如果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性格中缺陷,就应启发其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不断加强性格的自我教育和完善。

11.排行不同性格也不同

在过去的时代,一个家庭中常有多个子女,孩子们在家中排行不同,父母的期待不同,表现出来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规律。比如我们常常觉得在家里“老大”的角色多成熟稳重负责,而“老小”的角色则多活泼开朗娇嗔。

于是便真的有了这样一项研究:在兄弟姐妹中的排行带给性格的影响各不相同。智利阿尔韦托·古尔塔多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家庭成员的多少、出生顺序和兄弟姐妹之间相差的岁数都会决定一个人的教育水平。

兄弟姐妹之间不同的社交能力、性格和学习成绩等因素,都可以用在家中的排行大小以及这个家庭的人员规模来解释。

在有兄弟两人的情况下,自然就形成了长子和次子这个顺序,由于这个出生顺序的差异,对父母的教养态度也给予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就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

长子由于父母缺乏教养经验,容易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教养措施。在次子出生之前,由于长子接受了像独生子女式的待遇,所以,在他的性格上就有像独生子一样的特点。然而,由于次子的出生,对于长子给予了较强的权威和责任,常形成长子这样的一些性格特点:慎重、细致、现实、协调、有作为等。当次子比长子在各方面都优越时,长子就有强烈的自卑感。次子一般能接受父母的教养,常表现出活泼、善于社交、积极而随心所欲的倾向。在长子优秀的情况下,次子会有自卑感,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有时也表现出狡猾而无意志的性格特点。

有兄弟三人以上的情况,最后一个孩子往往受到父母和兄妹的庇护,所以容易形成依赖性、独立性差、幼稚等性格特点。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兄弟多,最后一个孩子很少受到家里的照顾和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形成腼腆、胆小和郁郁寡欢等性格特点。

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弗兰克·萨洛韦认为,出生次序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为什么一些人反叛,而另一些人顺从。他认为个体的性格通过出生次序形成,有理由认为,头生子女将是保守的,因为已经存在的合适位置最有利于他们。相反,对较晚出生的子女来说,可供替代的抉择或者创新,或者默默无闻。他收集了在哥白尼论战中采取公开立场的所有科学家的名单,确定了他们的出生次序,并发现了引人注目的结果:较晚出生的子女支持科学创新的可能性是头生子女的两倍。

研究表明,相差的岁数决定了子女的个人发展和自信心。一个子女独享父母关爱的时间越长,对其未来的发展就越有利。如果岁数相差得小,父母为抚养多个孩子疲于奔命,自然而然地就不会对每个人都投入过多的精力,从而影响了子女受关爱的质量。

1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起的人,性格也会很相似。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为人处世之道都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我们都听过“不到东北不知道胆有多小,不到广东不知道钱有多少”,意思是说东北人勇敢豪爽,广东人精明强干,懂经营会赚钱。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提起江浙人,闪现在脑海中的就是温婉闲适,非常细致的生活,一说起山东人,大家就会认为他们既传统又豪爽还不失精明,而山西人则憨厚朴实。

那么,人性格的地域性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

大家应该听过“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就是“黄土文化”的代表之一。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海洋的开放文化对山西人影响微乎其微,而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山西人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

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多。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

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一边伸向太平洋,另一边伸向黄河,受“海洋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它处于南方和北方的过渡地带,所以山东人具有南方人和北方人双重的性格特点。一方面精明能干,另一方面豪爽冲动。

历史积淀、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人性格同一性,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形成的。一个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文化对人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满族等游牧民族多生活在中国东北,游牧生活要求他们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近乎野蛮的性格。游牧民族能歌善舞,鲁莽冲动,又很讲义气,这些性格特点流传下来,影响着现代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的性格。

游牧民族很少有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因此他们的民族文化也就很难对南方人的性格产生影响。江浙地区土地肥沃,水源丰沛,人们生活富足安定,就会安心于自家生活。历代皇帝都很青睐江浙居民,因为他们对财政的贡献很大却从不造反。这些历史渊源也造就了江浙人安逸的生活态度和性格特征。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受儒家文化影响,山东人伦理道德观念非常强烈而且比较守旧。他们的家族观念比其他地区都要强烈,并且在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性观念上是非常传统的。同时,受中庸之道影响,山东人从政的很多,人也很精明。

生活方式的影响

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广东人个个都是男子汉。”广东人是非常勇敢的,这种勇敢与北方人的勇敢不尽相同,而是敢于冒险、有团队精神。广东大部分地区都是沿海的,绝大多数人都以打鱼为生。在海上,每天都要经历大风大浪,并且需要很多人合作,这就促使广东人形成了勇敢的性格和极强的团队精神。

北方地区居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很少与外界合作,因此,北方人的性格特征更适合做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气候和饮食习惯使人的生理产生变化进而影响性格

阳光的照射使人的大脑产生五羟色胺,五羟色胺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们大多在室内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很少,五羟色胺分泌少,使东北人脾气暴躁。

古人曾这样形容吴越一带的人性格与气候的关系:“南风之来兮,可以解民之愠;南风之熏兮,可以富吾民之财。”意思是吴越一带气候温润,没有北方凛冽的西北风,使这里的人脾气温和,能经商发财。

除气候因素外,饮食习惯对他们性格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人喜欢吃清淡甜食和鱼,由于甜食中含有大量的可转化成大脑5-HT前体营养物质,所以江南大多数人的大脑中5-HT水平较高。而5-HT又是维持良好情绪和转换思维方式的最重要的神经递质,江南人脾气好、脑子灵活不能不说与此有很大关系。

东北人的豪爽是公认的,东北人好冲动,忍耐性无法与吴越人相比,但东北人外向、敢表观,又好幽默,爱开玩笑与逗趣,所以东北人出现艺术家的人明显多于其他地区。东北人粗犷也与地理及气候有关,东北大多数地区土地宽广,山大林密,又处在草原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交替区,因此性格豪爽。另外,东北人喜欢吃肉,食用绿叶蔬菜和甜食明显不如江南人。这肯定会影响东北人大脑中5-HT的水平和活动。

任何人和任何民族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我们可以合称为“时空环境”。在历史的隧道里,任何后来的人和事都必然受隧道里前面的人和事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是决定性意义上的。特定民族性格的形成,与特定民族的历史积淀和遗产(时间性)有关,但单方面地只言历史环境而相对忽视地理环境因素,则失之偏颇。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传世名著《历史》中曾有言:“温和的土地产生温和的人物。”而时至近代,西方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则把这项研究推向极致。他把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的气质性格的影响的理论集成化和系统化,认为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气质性格,人的气质性格又决定其采用何种政治法律制度。

因此而言,无论我们同不同意或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这些前贤们的观点,但终归有一点是无可辩驳的,那就是,除却“时势造英雄”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类推荐
  •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生活中要学点催眠术

    本书以轻松易懂的文笔,叙述了什么是催眠,催眠的基础知识入门,成功催眠的方法,生活中有哪些便于实践的催眠术以及如何实现自我催眠等常识性知识,这本书既能作为入门读物使用,也很适合有一定催眠知识的人进行深入学习。
  • 马斯洛活学活用精选(8册装)

    马斯洛活学活用精选(8册装)

    活学活用八套路,命运的主人,现实的主宰就是你。一个人即使再怎么达观,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人独自生活。既然我们生而要主动与他人交往,要融入社会,那就很有必要熟练掌握各种心理学和生存技巧。本书以关于心理学知识为基础,与各种技巧融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体,教会人们如何灵活运用心理学,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卡伦·霍妮作品集)

    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卡伦·霍妮作品集)

    本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经典力作。本书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系统批判,阐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内容包括: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观念的一般前提;力比多理论;俄狄浦斯情结;女性心理学;文化与神经症;神经质的内疚感;精神分析疗法等。
  • 儿童教育心理学

    儿童教育心理学

    本书是阿德勒唯一一本家教书,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他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儿童独立、自信、勇敢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孩子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打架、说谎,甚至不爱学习等。关于这些问题的心理诱因以及解决方案,阿德勒的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此外,《儿童教育心理学》还介绍了人的天性、遗传等因素对一个人儿童时期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儿童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部探讨人性、人的心理、人与社会关系的心理学佳作。
热门推荐
  • 希望和你在一起

    希望和你在一起

    不管曾今的你以什么心态走近我,我只知道现在的我只希望和你在一起。——韩伊诺家族的雪恨,旧爱的回归,身世的秘密,真相的揭露,现在的誓言,让他们何去何从?当承诺成为爱情时,当亲情与爱情产生矛盾时,他们将如何选择?
  • 怪物猎人在瓦罗兰

    怪物猎人在瓦罗兰

    游戏开挂不好,因为你会穿越!拖着最低等级的太刀,主角杨柳在瓦罗兰全英雄之间来回斡旋。实在人瑞兹,满满自信的赵信,桀骜不驯的猴子,霸气绝伦的诺手,等等,…………女人呢!为什么我碰不到赏金猎人!~~~“你好,我叫詹姆,詹姆兰尼斯特。”冒险之旅上,杨柳自诩贵族。
  • 你是我的相思豆

    你是我的相思豆

    徐奕家住南坪路巷,七月天里,对门口的房子里搬进来了一对母女,那长着一双清亮大眼的小妹妹,漂亮得让徐奕一见便无比倾心,尽管当时徐奕是才要上一年级的七岁小男孩,但自此他便特别坚定地存下一个愿望,以后长大,他一定要那个叫豆豆的女孩子做他的女朋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杂兵

    大杂兵

    一个穿越小杂兵晋升大杂兵的奇妙宇宙冒险故事!
  • 天降凰女,夫君们快闪开

    天降凰女,夫君们快闪开

    浣纱,暗夜S级杀手,却一朝被父所杀,似意外般坠入异世。醒来时,她却成为毫无灵力的灵族少女。相同的外貌,相同的名字,却是两个不同的灵魂。在灵族少女灵魂消散之时,神秘玉佩突现,将浣纱化为光芒玉茧。“强大的感觉,还是最舒服!”从此,她不再是被人唾弃的废材,天降凰女,谁与争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地球变成了游戏世界

    当地球变成了游戏世界

    因为现实不可抗拒原因这本书草草完结,但是家里的事总归有个还算好的结果,江湖再见!
  • 拯救灵兽圈

    拯救灵兽圈

    男神祝余万年追妻无果,设局与女神米米转世修得份缘。谋划许久终得实施,不料变数甚多,一路坎坷...
  • 悦享人生100则:启迪心灵快乐生活指南

    悦享人生100则:启迪心灵快乐生活指南

    失败让我们能够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真实,用自己的双手施予温暖,因为我们都是同路人,不停的尝试着互相理解。《悦享人生100则》将帮助你接受日常生活中的起伏与坎坷。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帮助你应对复杂的局面,理解自身面对的问题,当你应对人生中的悲伤与绝望时,它会帮助你改变你的焦点和视角,从而学会认清自身的处境。人生的挑战无处不在,充满着无数你不愿面对的处境和无数你必须面对的选择。你的过往造就了你的今日。而今日并非无法改变,未来如何取决于你的选择。你是你命运的主人,即使再艰难,也要坚信!
  • 乃木坂之下

    乃木坂之下

    斋藤武原本以为复员了的自己就要在历史教师这条路上一条路走到黑,但是没想要自己终究还是要捡回自己的老本行。多要素预警!全境X乃木坂46X光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