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抗争
有的人总是逆来顺受,任劳任怨,安分守己,埋头苦干,对人对事谨小慎微,从不会随便得罪别人,即使别人得罪了自己,也不会怀恨在心,更不会以牙还牙。对于别人的一点点恩惠,也牢记心中找机会给予报答。他是被欺压的绝好对象,最苦最累没人肯干的工作必定是这种人去干,最有油水可捞的事必定与他无缘。
这些人是理所当然的“受气包”。他们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埋头苦干,不争不夺,害怕受到伤害,害怕承担责任,不敢突破常规,不敢表现情绪……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这些人总是一味地忍让、退缩,主张“和”为贵,强调“忍”为上,结果往往不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战而降。
这些人总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遵守原则,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想要的结果,去争夺是对原则的一种违背,因而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取的。老实人以安分守己为美德,以争权夺利为丑恶,以不争为高尚。但是在现代社会,不敢争斗,不去争斗就不会有机会送上门来,更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供你享用。
然而任何的争夺都要冒一定的风险,任何的斗争都可能会有流血牺牲,一些人被这种可能的后果震慑,从此便变成了软弱者,处处吃亏,处处被人占便宜。
思路突破:要勇于抗争
一些人日夜苦干,可到头来,一切功劳却被“大尾巴狼”一口叼走,实在是可怜。这种情况在职场中最为突出。
如果你是初进公司,而又有比较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学历。心胸豁达的上司认为你是可用之才,也许会大力提拔你。小心眼的上司却会对工作突出的你耿耿于怀,怕你抢了他的风头,阻碍他的仕途。小心眼上司的最大特征是将他人的业绩揽到自己头上,还时不时使个绊子。使绊子倒还不影响工作情绪,最怕的是业绩被抢,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刹那间灰飞烟灭,个人在公司里的价值似乎也荡然无存,除了心寒,还有什么?
小吾从毕业时进入的公司跳槽出来后,在一家刚成立的咨询公司做客户工作。3个多月做下来,小吾发现,自己做成的客户,汇报到老板那里却都变成了顶头上司的业绩。顶头上司原本是凭借骄人的工作经历被招进公司直接做客户总监的,仅比小吾早进公司两个多月。据说客户总监在小吾进公司前业绩平平,小吾进公司后,才有了点“高歌猛进”的意味(“高歌猛进”是老板在工作总结会上的表扬用词),而老板完全不知道这其中有很多是小吾的成绩。小吾与朋友们说起这些事,最常用的一个词是“郁闷”。如果不是就业形势不乐观,小吾可能已经开始寻找下一家公司了。可是现在,难道只有忍气吞声吗?
忍气吞声固然是职场中人棱角磨圆的表现,但胆识仍是职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实,最经济的办法就是不动声色地抗争,利用和老板直接对话的机会汇报自己的工作,多提对公司发展有价值的建议。这样你的业绩显而易见,更不会给那些小心眼的上司留下可乘之机。
再说,无论职位高低,所有的员工都是给老板打工的,所有的老板都希望员工忠于自己。只要在老板心目中确立良好的人格地位,你的“大尾巴狼”上司想抢你的业绩就难了。
为人本分,羞于争利
有些人总是本本分分,规规矩矩,他们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在生活上洁身自好,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社会规范的要求,在领导眼里往往也算是很听话的,在群众中形象也是公认的好。然而,他们却总是吃亏。也就是说,遵守规则的并没有得到奖励,而违背规则者却获利甚丰。这种现象看似不正常,但却很普遍地发生在我们身边,久而久之,反倒成为正常现象。为什么我们总是吃亏?这与我们羞于争取自己分内利益的心态有直接的联系。
有些人极端重视道德和规则,认为自己去争取利益这件事本身不符合以道德为核心的道德标准。
有些人总是认为“争”便是不道德,因为道德的行为是讲究无私奉献,只讲付出、不求索取的。但事实上,争取自己的分内利益是一个与道德无关的问题,按劳分配、等价交换乃是天经地义的公理。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在他们眼里,争取利益是一件不具道德优势的事。
思路突破:“锱铢必较”不丢人
有些人不争利,不屑于抓住自己该得的每一分钱,也不知道该获取的利润绝不能放手的道理。关于这一点,这些人应该向有经济头脑的人学习。
有经济头脑的人在商场上,绝对容不得模棱两可、马马虎虎。特别是在商定价钱时,他们非常仔细,对于利润的一分一厘,他们都计算得极其清楚。
只要他们认为该赚钱的地方,他们一定会脸不红心不跳、不卑不亢地把它赚回来。在长期的商场磨炼中,有经济头脑的人练就了闪电般的迅速心算的能力。
某导游引导某有经济头脑的人参观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工厂,该人问道:“女工每小时的工资是多少?”
导游一边盘算着一边说:
“女工们平均薪水为25000元,每月工作日为25天,一天1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那么1000用8除,每小时125元,换算成美元等于……”
花了两三分钟,那导游才计算出答案,可那位提问的人,听到月薪25000元后立即就想到“那么每小时35美金”。他早已根据女工人数与生产能力及原料等,算出生产每部电晶体收音机工厂能赚多少钱。
有经济头脑的人因为心算快,所以他们经常能作出迅速的判断,这使他们在谈判中能镇定自若,步步紧逼,直至大获全胜,在商场上游刃有余。
对于他们来说,精于计算,是为了锱铢必较。他们认为,该获取的利润绝不应放手。他们既能考虑周全,又能迅速地计算出结果。把两者结合起来,便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也是他们善于做生意的诀窍之一。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地学习学习。
自我推销是人生难题
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必须善于推销自己。推销自己是一种才华、一种艺术。有了这种才华,你就不愁吃,不愁穿了,因为当你学会了推销自己,你就几乎已可推销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有的人具备了这项才华,而有的人就不这么幸运了。
每天我们都在推销——不论我们对推销是否在行。
当我们推销自己的时候,我们必须对种种情况有所了解。
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必须提供的是什么?我们的优点在哪儿?缺点呢?别人对我们有什么反应?我们的目的又何在?
对这些探测性的问题,必须以我们所认识的最确切的方式来回答,因为它是设立一个推销计划的基础,不论政治界或商业界都一样。每一个人都必须找出自己的答案、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跟你亲近的人士,也许不好意思指出你的缺点——奇装异服、不良习惯等,因此当你考虑推销自己的最佳方案时,不得不诚实地对自己评价一番。
“你要推销的第一个对象,是你自己。”心理医生罗西诺夫说,“你愈练习好像对自己很有信心,就愈能造成一种你很行的气氛。你必须感觉到,你有权呼吸,占据一个空间,并感觉到很自在。”你的态度全部反映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
一个感到自在的人,就会坐在整个椅面上,而不会只坐在边缘上。如果他是个高大的人,他就不会缩着脖子。“推销自己时可信程度的重要性,远超过任何你要推出的产品或观念。你必须有办法直直地盯住对方的眼睛,使他深信你是个可靠的人。”
例如,在找工作的时候,尽可能把你成功的例子呈现出来。对一位艺术家或作家来说,这种过程是传统性的;但对其他人来说,这同时可以很有效地表现出你如何解决一个特殊的问题。如果你曾帮忙创造了一项产品,你应该拿出照片来,加上一段简短的文字,说明该产品优于其他产品的特点。常常一种视觉上的印象,会比单是文字的说明更具有深刻而长久的效果,而且也会比你的自述强得多。
推销自己时你一定要看起来很有信心,绝不能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让人觉得你好像刚被人从一架飞机中推出来一样。
最重要的是,你要认为你有资格担任那项职务,如果你被雇用的话,你认为你会做得很好。
此外,当你推销自己的时候,别担心做错事。但一定要从错误中得到教训。
推销是一种才华,就像是绘画的能力,这需要培养个人的风格;没有风格的话,你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而已。推销自己是一种才能,也是一种艺术。有了这种才能,人们才可能安身立命,才能抓住机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能够将自己推销给别人的人才能推销世界上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懂得这些的人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把自己包在安于现状的套子里,不敢向自己提出挑战,亦不敢将自己的形象公之于众。这类人会时时碰壁,一无所成。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善于推销自己。
思路突破:学会自我推销的技巧
推销自我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十分重要。推销自我一般有如下几种技巧:
·要学会表现自己
青年人大多喜欢表现自己,但如果表现不好,就容易给人一种夸夸其谈、轻浮浅薄的印象。因此,最大限度地表现你的美德是最好的办法,这是你的行动而不是你的自夸。
靠别人发现,终归是被动的。靠自己积极地表现,才是主动的。成功者善于积极地表现自己最高的才能、德行,以及各种各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不但表现了自己,也吸收了别人的经验,同时获得了谦虚的美誉。学会表现自己吧——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向你的领导与同事表现你的业绩,这是很有必要的。
·将期望值降低一点
人有百种,各有所好。假如你投其所好仍然没能被对方接受,你就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倘若期望值过高,目光盯着热门单位,就应该适时将期望值下降一点,换一个稍稍冷门的单位,或到一个与自己专业技术相关的行业去自荐。美国咨询专家奥尼尔说:“如果你有修理飞机引擎的技术,你可以把它变成修理小汽车或大卡车的技术。”
·适当表现你的才智
一个人的才智是多方面的,假如你是想表现你的口语表达能力,你就要在谈话中注意语言的逻辑性、流畅性和风趣性;如果你想要表现你的专业能力,当上司问到你的专业学习情况时就要详细说明,你也可以主动介绍,或者问一些与你的专业相符的新工作单位的情况;如果你想要让上司知道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那么当上司问到你的兴趣爱好时就要趁机发挥或主动介绍,以引出话题,如果上司本身就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那么你可以主动拜师求艺。至于表现自己的忠诚与服从,除了在交谈上力求热情、亲切、谦虚之外,最常用的方式是采取附和的策略,但你尽量讲出你之所以附和的原因。上司最喜欢的是你能给他的意见和观点找出新的论据,这样既可以表现你的才智,又能为上司教育别人增加说理的新材料。
·推销自己应自然地流露而不是做作地表现
会表现的人都是自然地流露而不是做作地表现。成功者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而是让其自然地流露。在你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不妨说:“我做了某事……但不知做得怎么样,还望您多多指点,您的经验丰富。”这样,你好像是在听取领导的指点,而实际上你已经表现了自己,又充分体现了你谦虚的美德。如果你以请功的口气直接向你的领导说,我做了某事,这事很不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其具有怎么怎么高的价值。这样,你只会降低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价值。
唯唯诺诺,职场大病
什么是唯唯诺诺?它是下属没有自信、没有魄力;缺乏勇气的一种表现。唯唯诺诺者多遵守纪律,乐于服从,但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服从对领导者来说是一种没用的服从。因为这种人给人的感觉便是难当大任,不可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难独当一面地成为领导的“台柱子”。
所以,下属要想获得领导的重视,使自己成为一个对领导有用甚至是其无法离开的人,就要尽量避免唯唯诺诺这种软弱的表现。
正如曾在日本电力公司服务、被人称为“公司之鬼”的松永安左卫门曾经说的那样:“人要有气魄,只要有气魄,天下无难事。丧失气魄的人,就没救了。有气魄者,地位、金钱,均可纷至沓来。”
下属能够取信于领导,能够为领导所重视,最重要的是要有实力。下级应表现自己的才干和魄力,能够替领导解决问题,领导才不会忽视你。而唯唯诺诺者靠的则是领导的怜悯,一旦他不再需要你时,你便会变得一无是处,而且,你的软弱表现还会助长他的侵害性行为,他会随意地拿走你应得的奖赏。
唯唯诺诺,会使领导对你的才干产生怀疑;唯唯诺诺,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方式,表现的是人的性格中不进取、不强大的一面。而许多工作的开展,则特别需要人的勇气、毅力、坚韧、果断、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创造性精神。显然,唯唯诺诺者不会让领导感到放心,不敢把重担交付给你。一旦领导对你留下缺乏才干、没有气魄的印象,你将会失去很多宝贵的机遇。毕竟,每一个下级都不想一辈子碌碌无为,永远停留在被领导的位置上。
唯唯诺诺,会使你创造不出使领导满意的工作实绩。唯唯诺诺者有一个特征,就是喜欢依赖别人,不能够脱离开领导的直接指挥和明确指示而独立地开展工作,工作中也是谨小慎微,不敢有所创新。试想,领导要把一部分工作交给下属去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下属能很好地完成它。如果你事事需要得到上级的确切命令才能行事,这就等于把他分配给你的工作又踢了回去,他一定不会高兴的。事实上,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离不开人的勇气和胆识的。而一个没有工作实绩,在领导眼中是无能之辈的下属,想获得领导的重用,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
思路突破:做事要有主见
索菲娅·罗兰是意大利著名影星,自1950年从影以来,已拍过60多部影片。她的演技炉火纯青,曾获得1961年度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她16岁时来到罗马,要圆她的演员梦。但她从一开始就听到了许多不利的意见。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个子太高,臀部太宽,鼻子太长,嘴太大,下巴太小,根本不像一般的电影演员,更不像一个意大利式的演员。制片商卡洛看中了她,带她去试了许多次镜头,但摄影师们都抱怨无法把她拍得美艳动人,因为她的鼻子太长,臀部太“发达”。卡洛于是对索菲娅说,如果你真想干这一行,就得把鼻子和臀部“动一动”。索菲娅可不是个没主见的人,她断然拒绝了卡洛的要求。她说:“我为什么非要长得和别人一样呢?我知道,鼻子是脸庞的中心,它赋予脸庞以性格,我就喜欢我的鼻子和脸保持它的原状。至于我的臀部,那是我的一部分,我只想保持我现在的样子。”她决心不是靠外貌而是靠自己内在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来取胜。她没有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停下自己奋斗的脚步。她成功了,那些有关她“鼻子长,嘴巴大,臀部宽”等的议论都“自息”了,这些特征反倒成了美女的标准。索菲娅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被评为这个世纪的“最美丽的女性”之一。
索菲娅·罗兰在她的自传《生活与爱情》中这样写道:“自我开始从影起,我就出于自然的本能,知道什么样的化妆、发型、衣服和保健最适合我。我谁也不模仿。我从不去奴隶似的跟着时尚走。我只要求看上去就像我自己,非我莫属……衣服方面的高级趣味反映了一个人的健全的自我洞察力,以及从新式样选出最符合个人特点的式样的能力……你唯一能依靠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就是你和你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你对自己的估计,以及你愿意成为哪一类人的估计。”
索菲娅·罗兰谈的是化妆和穿衣一类的事,但她深刻地触到了做人的一个原则,就是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去奴隶似的”盲从别人。你要尊重自己的鉴别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要像墙头草一样,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音乐指挥家。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指挥中,他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指挥演奏。但还是不行,“是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问评委们。在场的评委们口气坚定地说乐谱没问题,“不和谐”是他的错觉。小泽征尔思考了一会儿,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在遭到权威的否定后就不再坚持自己的判断,终遭淘汰。而小泽征尔不盲从权威,“认真”了,就不怕别人,哪怕是权威“非之”。他最终摘取了这次大赛的桂冠。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在一家医院,一位大夫在给病人做完手术后,对在一旁第一次做助手的护士说:“我们一共在患者体内放了11块棉球,都取出来了吧?”年轻的护士回答:“大夫,是12块棉球,还有1块没有取出来。”大夫生气地说:“我记得很清楚,是11块,不会错的。”护士低头又仔细数了数手中盘子里的棉球,然后抬起头,说:“大夫,是12块,还少一块。”这时大夫笑了,他挪开了脚,让护士看——地上有一块棉球,刚才他故意藏在了脚下。
谁都知道竞争残酷
人生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通过竞争获得的。名也罢,利也罢,地位也罢,都离不开一个“争”字。即便是爱情,不懂得竞争,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苦痴迷”。
毋庸讳言,人生所有的成功都是在竞争中产生的。战场上的争雄,职场上的晋升,官场上的高就,商场上的逐利……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领域里出人头地,都是以竞争开始并以竞争结束的——竞争之后方知成败。
所以,有人说,人生就是一个竞技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管是什么人,要想活得顺利,活得滋润,活得舒适,活得幸福,就必须积极参与到同周围人“争名逐利”的竞争中去。
在有些人的字典里,没有“竞争”二字,他们从来不参与竞争。他们的处世原则是与世无争,另外他们也认为自己没有竞争的能力,在心底把自己归为弱者一类。
其实,谁都不是天生的强者,任何人的竞争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奋斗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学习,谁都能有胆有识,敢于竞争。
不要因为弱小而不敢与人竞争,弱者有自己生存的方式,要相信弱者不败,要勇敢面对敌人。
自然界有一条定律,弱者自有自己的空间。的确,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有一套适应自然法则的本领,只要你认真地生活着,只要你拥有自己游刃有余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你的优势会弥补你的不足,你定能获得别人苦苦求索也无法得到的东西。
另外,弱者在强大的竞争丛林中生存也是一种本领。自然界中有一类攀援的植物,在高大树木的夹缝中生存,从而给自己找到一个安全的空间。在人类社会中,弱者同样可以生存于夹缝之中。为什么呢?因为强者并非一人。几个强者之间激烈竞争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真空地带。这是强者送给他们的一个大好机会。
总之,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并无绝对的强弱之分,如果你是弱者,你不妨聪明地保护自己,在强者的夹缝中寻找广阔的天地。
思路突破:积极竞争才能赢
竞争是文明的世界赖以诞生、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它也是对自我消极状态的一种尖锐挑战。
投入有益的竞争,就能激发自己的创造活力;参与有益的竞争,才会推动群雄竞技,造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的局面。
在崇尚竞争、尊崇超越的知识经济社会,不论你是否愿意,你实际上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如缺乏竞争意识或不愿投入竞争,就会被无情的竞争大潮所吞没。
要树立战胜高手、又不怕败于高手的心理。宁可100次败在高水平的人面前,也不去花费时间100次地战胜能力平平的人。
竞争是推动人们去重视人才、开发人才、培养人才的火车头。正当的竞争是促进人才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竞争是社会竞争的核心,竞争能刺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社会需求,是人才辈出的强大驱动力。竞争也能使人们转变价值观念,将人才推到风口浪尖上展示才华。竞争中所产生的压力,能在奋斗者身上转化为进取的动力。竞争也是使人们提高目标期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力的熔炉,是推动人们拼搏不已的长鞭。
从宏观上看,竞争能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能优化人才的结构和素质。同时,竞争也是发掘人才和选拔人才的良好途径。
既然竞争是人才成长的良好动因,那么,成才者就要努力营造竞争环境,并适应这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气氛。在欧洲,曾流传着两句格言:“当你走入失败者之群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曾走进鼓励人前进的环境。”“一个人要善于从迟疑、消极、烦闷中走出来,并进入激励奋发者的环境,因为这种环境是无价之宝。”在竞争环境中,要效法先行者,必须奋起直追,为了使自己不被淘汰,就要奋争不已。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争先创优的强者心理。而一旦失去竞争的环境,就容易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最终为社会所淘汰。
竞争使你无法平庸,无法松懈,无法抑制自己夺魁的欲望,除非你自甘销声匿迹。
积极“加盟”竞争,并在竞争中锻造才气和智慧,这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自身的分量取决于自己
名作家杏林子的《现代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兔子长了三只耳朵,因而备受同伴的嘲讽,大家都说他是怪物,不肯跟他玩。为此,三耳兔很是悲伤,时常暗自哭泣。
有一天,他终于下定决心,把那一只多出来的耳朵忍痛割掉了,于是,他就和大家一模一样,也不再遭受排挤,他感到快乐极了。
时隔不久,他因为游玩而进入另一片森林。天啊!那里的兔子竟然全部都是三只耳朵,跟他以前一样!但由于他已少了一只耳朵,所以这里的兔子们嫌弃他,不理他,他只好怏怏地离开了。从此,他领悟到一个真理:不相信、不看重自己,只会让人看不起你,因为别人总是通过你的眼光来看你的。
这个寓言提醒了人们,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尊重自己,这是一个不变的准则。有些人在职场中生存,受到别人的欺负和挤兑,饱受冷落和打击,实属一个没有分量的小人物,这跟他们一贯看轻自己的行事风格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卑不亢,尽力去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
思路突破:自重方能赢得他人尊重
现实生活中,人需要彼此尊重,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不要畏缩;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不要骄纵。学问有深浅,地位有高低,但所有的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世界名著《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身为庄园主,财大气粗,对女主人公说过:“我有权蔑视你!”他自以为在地位低下又其貌不扬的简·爱面前,有一种很“自然”的优越感。但有坚强个性又渴望平等的简·爱,坚决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寸步不让,反唇相讥:“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不!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样。”这番话强烈地震撼了罗彻斯特,使他对简·爱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希望自己受人尊重、爱好荣誉是每个人的高级心理需求,是无可厚非的。虽然想受人尊重要经过别人的权衡,但实际上却取决于每个人自尊的程度。
有一则寓言很有意思:
有一天,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打过招呼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龙王说:“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阙楼;屋檐华丽而有气派,厅柱坚实而又漂亮。”龙王说完,问青蛙:“你呢?你的住处如何?”青蛙说:“我的住处绿藓似毡,娇草如茵,清泉汩汩,白石映天。”说完,青蛙又向龙王提出了一个问题:“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龙王说:“我若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使五谷丰登;若发怒,则先吹风暴,继而打闪放电,让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说:“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朗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青蛙在龙王面前,充分表现了自信,龙宫固然美丽,可我青蛙的居所也别具一格,可谓不卑不亢。只有心灵健全的人,才能切实地做到这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惜出卖人格,不惜降低自己的尊严,去逢迎那些在某一点上比自己强的人,哪怕逢迎者对自己傲慢无礼。这种“卑己而尊人”的行为是不值得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