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438300000004

第4章 弥勒的“大肚”是笑出来的,不是憋出来的

为人处世以容人为上策

古人曾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一旦有争强好胜、锱铢必较的心理,就可能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烦恼、嫉妒甚至是仇恨。

可见,包容是做人、处世的大智慧,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尤其是在双方产生针锋相对的矛盾时,如果以硬碰硬,无论胜负都会有所损失,倘若能够互相包容,就不仅会避免损伤,还能够将问题处理得很好。

清康熙年间,内阁大学士张英(张廷玉的父亲)收到一封家书。信上说他们家正打算修围墙,本来根据地契,墙可以一直修到邻居叶秀才家的墙根下,但是叶秀才不让,并且还到官府里把张家给告了。家人非常生气,就给张英写了这封信,让他处理这件事。家人很快就收到了回信,但上面只有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家人接到信后,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就把墙拆了,并且后退三尺才重建。叶秀才一看张家如此大度,也把自己家的墙拆了,后移了三尺。由于两家都退让了三尺,因此留出了一条长百余米、宽六尺的巷子,后被当地人赞誉为“六尺巷”。

本来根据地契约定,张家根本没有错,而张英又贵为大学士,并且父子二人同在朝中任要职,只要知会当地官府一声,叶秀才家肯定会妥协,而张家的权利和尊严也会得到保障,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包容,宁愿自己吃亏,让了叶秀才三尺;而叶秀才则觉得张英“宰相肚里能撑船”,不与自己计较,而自己本就理亏,感动之余也让了三尺,两家的关系也因此由剑拔弩张转为互相敬重,和睦相处。

在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张英当时给当地官府打了个招呼,以他的权势,叶秀才肯定会被法办。不过,虽然他有理,但是当地百姓依然会认为他仗势欺人,以大压小。好在张英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他主动使用了“包容”这一润滑剂,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赢得了他人的敬重,并因一件小事而青史流芳,真可谓一举多得。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因为一点儿小事情就闷闷不乐,甚至大动肝火,这不仅会影响自己、影响他人,可能还会招致更多的麻烦。所以,当我们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一定要学会去适当地包容,不要与他人产生摩擦,而要以一种平和的态度来面对。

人生在世,本就是苦多于乐,如果再过多地与人计较,甚至与自己计较,总在为得失算计,那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生活过得不快乐,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转变态度,去包容他人。

为人处世,如果以严厉的态度、倨傲的性格对待别人,就会招致别人的怨恨,引来不满。如此,于人于己都不利,何必呢?正所谓: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容人就是容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容人为上策。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德行、一种度量。如果人人都有宽容忍让的心态,那么这个社会肯定会变得更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肯定会变得更和谐。

留有余地是一种理智的人生策略

我国古代有个叫李密庵的学者,写过一首《半半歌》,诗云:“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鞭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掺,会占便宜只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要不给自己和别人退路。

常留余地二三分,体现了人生的一种智慧。凡事留有余地,则自由度就增加。进也可、退也可,亲也可、疏也可,上也可、下也可,处于一种自由的境地,体现了一种立身处世的艺术。

常留余地二三分,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变幻不定,常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不利因素产生作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不要总是赢人,要留一些给别人赢;不要老想占上风,要给别人一些尊严。这样,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人际关系才能更和谐。一句话,为人处世还是谦虚谨慎些的好。如果目中无人,骄傲自满,就容易碰壁、栽跟头。

唐朝时代,有一位德山大师,精研律藏,而且通达诸经,其中尤以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得意。因俗姓周,故得了个“周金刚”的美称。

当时,禅宗在南方很盛行,德山大师就大不以为然地说:“出家沙门,千劫学佛的威仪,万劫学佛的细行,都不一定能学成佛道,南方这些禅宗的子孙,竟敢诳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一定要直捣他们的巢窟,灭掉这些孽种,来报答佛恩。”

于是德山大师挑着自己所写的《青龙疏钞》,浩浩荡荡地出了四川,走向湖南的澧阳。

一日途中,突然觉得饥肠辘辘,看到前面有一家茶店,店里有位老婆婆正在卖烧饼,德山大师就想到店里买个饼充饥。老婆婆见德山大师挑着那一大担东西,便好奇地问道:

“这么大的担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是《青龙疏钞》。”

“《青龙疏钞》是什么?”

“是我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的批注。”德山大师对于自己的著作,表现出很得意的神情。

“这么说,大师对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很有研究?”

“可以这么说!”

“那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您若能答得出来,我就供养您点心;若答不出来,对不起,请您赶快离开此地。”

德山大师心想:“讲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最擅长的,任你一位老太婆,怎么可能轻易就难倒我!”随即毫不在意地说:“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提出来好了!”

老婆婆奉上了饼,说道:“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大师您是要点哪一个心?”

德山大师经老婆婆这一问,呆立半晌,竟然答不出一句话来。他心中又惭愧又懊恼,只好挑起那一大担的《青龙疏钞》,怅然离去。

德山大师受到这次教训后,再也不敢轻视禅门中修行之人,后来来到龙潭,至诚参谒龙潭祖师,从此勇猛精进,最后大彻大悟。

世事无常,万事多留些余地,多些宽容,这是一条重要的做人准则。在你留有余地的同时,别人也会因此而受益匪浅。

待人对己都要留有余地。好朋友不要如影随形,如胶似漆,不妨保持一点儿距离,是冤家也不要把人说得全无是处,对崇拜的人不要说得完美无缺,对有错误的人不要以为一无是处,不要把自己看得像朵花,看别人都是豆腐渣,不要以为自己的判断绝对正确,宜常留一点儿余地。

一幅画上必须留有空白,有了空白才虚实相间,错落有致。有余地才更加符合实际,才更加充满希望。当然,留有余地不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圆滑,不是有力不肯使,也不是逢人只说三分话,而是对世界、对自己抱一种知己知彼的理性态度,是对鉴于世界的复杂性和自身能力的有限性所采取的一种理智的人生策略。

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宋代朱熹有一句话:“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以心也。”一语道出了将他人的处境纳入思考范畴的境界,这是需要具有很高的自身修养才能体会到的乐趣,而我们平时熟稔于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无论怎样表达,都说明了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一种人生必修的课程,它阐释着宽容、忍让、体谅等很多美好的东西。

人不是单靠吃米面活着的动物,一生中会有很多美丽的邂逅,无论是擦肩而过还是结为金兰,我们都会永远深藏在心底。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真挚的心跳,多为他人考虑一些,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尘封在心底的往事定格为最美的风景。

有人曾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让人感到每个字眼里都透露着悲凉,谁能否认自己不渴望真情?其实,真情永远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不同的年龄对感情的态度不同,体悟感情的方式也不尽一样,但这过程里始终有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如果你能把别人的处境纳入思考的范畴,那么你就会得到恒久的真情。

人与人的相处需要忘我的精神,你可曾发觉很多人说话的时候主语经常是“我”,如果我们都把对方当成主要的,事情定会是另一番景象。人是社会的动物,都需要一份温暖、一份关心、一份慰藉,当对方成功时,我们为何不给予真诚的肯定,当对方偶有失误时我们为何不选择包容,多站在对方角度上考虑一下,这世界就不会再有嫉妒、责难,也不会有人再感到真情需要千呼万唤,它将弥漫在我们身边。

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这是一种怎样宽广的胸怀,让他足以容纳他人的忧和乐,这本身就是一种慈悲,一种人生的大爱!

聪明的人遇事时为他人着想,因为他知道当心中只有自己的时候,也可能把麻烦留给了自己;当心中有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就为自己留出了一条宽敞的大道。他们往往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先考虑到别人的不方便之处;他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却也有足够的涵养不苛责别人;他们把做人的哲理都赋予了行动。

人生就像春种秋收那样,随着四季的流转,不停地播种和收获。不一样的“播种”也将收获不一样的人生。你把目光投向大海,你将得到整个的海洋;你把目光投向天空,你将得到整个的天空;你用目光穿透黑暗,你也就会收获黎明;你用目光温暖众人,你也将得到众生的恩宠。

愿你在生命中播种美好与幸福,在美丽的深秋收获金色的黄昏。让人生的舞台像心胸那样海纳百川,收获整个天地间的温情。

律己宜严,待人宜宽

宽容,是胸襟博大者为人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总是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个受欢迎的人。

能容天下者,方能为天下人所容。据此看来,你若要彩虹,你就得宽容雨点,若是在雨点滴到身上的那一刻便勃然大怒,又怎么能在彩虹出现的刹那拥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心情来观赏美丽的风景呢?

森林中有一条河流,河水湍急,不停地打着漩涡,奔向远方。河上有一座独木桥,窄得每次只能容一人通过。

某日,东山上的羊想到西山上去采草莓,而西山的羊想到东山上去采橡果,结果两只羊同时上了桥,到了桥中心,彼此碰到了,谁也走不过去。

东山的羊见僵持的时间已很长了,而西山的羊照样没有退让的意思,便冷冷地说道:“喂,你长眼了没有,没见我要去西山吗?”

“我看是你自己没长眼吧,要不,怎么会挡我的道?”西山的羊反唇相讥。

于是,两只互不相让的羊开始了一场决斗。

“咔”——这是两只羊的犄角相碰撞的声音。

“扑通”——这是两只羊失足,同时落入河水中的声音。

森林里安静下来,两只羊跌入河心淹死了,尸体很快就被河水冲走了。

故事中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有一只羊后退到桥头,等另一只过后再上桥,两只羊便都会平安无事。可悲的是,山羊们都固执地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肯宽容和忍让,最终都葬身河底。

“宽以待人”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它能够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友好情感。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一定可以在同他人的相处中,严格要求自己,宽恕地善待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有人说,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尤其是有“我”有“你”再加个“他”,你、我、他之间的纷争就更多了。所以,若能秉持“你好他好我不好,你大他大我最小,你乐他乐我来苦,你有他有我没有”这四句偈语中所包含的精神,人与人必能和谐相处。

自我反省得到他人的尊敬

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会自省,因为学会自省就可以少犯错误,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使自己做人做事更加机智成熟,使自己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弟子曾子提出著名的“吾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修养方法。另外一位大思想家孟子则提出“自反”、“反求诸己”,即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易传》把这称为“修省”的方法,以后的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提出“责己”的学说,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自我批评”。可见,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需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认为:“自我批评是最严格的批评,而且也是最有益的。”所以,我们应善于辨察自我意识和言行中的善恶是非,严于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更要敢于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揭露自己的不足。就像闻一多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倒不怕承认自身的‘弱点’,愈知道自身弱在哪里,愈好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来尽力加强它。”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人们最熟悉不过了。它体现的是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高尚的修养境界。

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很多人在遭遇损失或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从来不反省自己,从来不想问题的根源就在自己身上,总是喜欢责怪他人,当然,这样的人是不会获得好的人缘的,更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有一个商场营业员,遇到一个中年女子来退一件衣服,那件衣服明显被洗过,按规定已不能退货。中年女子却粗声粗气地说:“我回家试穿了一下,发现不合身,你再给我换一件!”营业员耐心解释,她却大吵大嚷,并且满口污言秽语,说什么“我来了你就得给我换,光卖不换算个什么玩意!”营业员虽然占理,但为了使争吵就此而止,便温和地对她说:“这件衣服已经穿过一段时间了,又没有质量问题,按规定是不能退的。可是你执意要退,那就干脆卖给我好了。”就在她掏钱的时候,那个粗暴的女顾客脸红了,她终于停止了争吵,悄然离去。显然,营业员的宽容与自责起了良好作用。因为它反衬出对方的无理和低劣,从而从容地制止了事态的扩大。

事实上,自省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检讨、自我反思、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认识自己,打扫洗涤自己大脑中的“污垢”和“灰尘”。只有学会自省,才能静下心来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从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愚昧与无知,从而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重。

指责只会招来对方更多的不满

动物王国的某公司里,狮子经理上任的第一天,便把前任经理的秘书斑马小姐叫到办公室,说:“你本身就够胖的,还成天穿着花条纹衣服,一点儿气质都没有,这样下去有损我们公司的形象。如果你还想当办公室秘书,就得换身衣服来上班。”

“可是,我……”斑马小姐刚开口解释,狮子经理便恼怒地一挥手,斑马小姐只好含泪离开了办公室。

狮子又叫来业务员黄鼠狼,并对它说:“你是业务骨干,为了体面地面对客户,从今天起,你不准放臭屁。”

“可是,我……”黄鼠狼刚要解释,狮子经理不耐烦地一挥手,黄鼠狼只好委屈地离开了办公室。

狮子又叫来会计野猪,嫌它獠牙太长。

第二天,狮子刚走进公司大门,发现公司里冷冷清清,原来公司的员工集体辞职不干了。

狮子经理的无端指责,不但没有获得它所想象的效果,反而因树敌太多,大家都离开了它,使它成了“孤家寡人”。我们要记住狮子的教训,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要轻易地指责他人。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敌人多堵墙。”

人往往有这样一个特点,无论他多么不对,他都宁愿自责而不希望别人去指责他。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在你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首先你得记住,指责就像放出的信鸽一样,它总要飞回来的。指责不仅会使你得罪对方,而且对方也必然会在一定的时候指责你。

学会接纳他人,容忍他人的缺点,是人生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有助于提高你的人格魅力。因此,树敌不如交友,批评不如赞扬,只要你不到处树敌,他人就乐于与你交往。懂得了这一点,对你成功做事、做人是很重要的。

迁怒是不负责任者的行为

不迁怒出自于孔子对其弟子颜回的评价。有一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有好学者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说颜回好学,并没有说他学习的成果,而是“不迁怒,不贰过”,既不迁怒别人,也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在我们看来原本是品德上的问题,孔子把它归为好学的标准,其实,在古代,德育也是人们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不迁怒,这也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好好学习的品质,它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是成大事者获得人心必备的修养,是家庭幸福、朋友合欢的必要条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活中总免不了磕磕绊绊,不顺心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地迁怒于他人,自己受气或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倘若某个同伴有些缺点这时暴露出来,就更可能成被迁怒的对象。你可知道同伴是你朝夕相处、陪你欢乐悲伤的人,你们一路并进、一起承担,甚至利害攸关。你可知道,身为家人、朋友、同事,谁都有责任为对方分忧解难,无怨相伴,但无论自己的境况如何,我们都不应该迁怒于对方。迁怒,是用害别人为自己找出口,是对自身的逃避,是对别人的苛责,是无自制、不成熟的表现;迁怒,是阻碍成长的绊脚石,是冲动魔鬼的助手,却永远不会为你赢得摆脱不顺心的方法。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只狐狸在跨越篱笆时,不小心被篱笆上的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见到自己流血了,就非常生气,埋怨蔷薇说:我本是翻篱笆墙,你为何要刺伤我?蔷薇回答道:狐狸!我的本性就带刺,是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的啊!怎么会反过来埋怨我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于狐狸这样的人,遭遇挫折时不反躬自省,反而责怪或迁怒别人,他们抱怨老板太苛刻,抱怨公交车太挤,抱怨菜市场上的秩序太乱;同伴在场时就开始迁怒,他们迁怒于家人,迁怒于同事,迁怒于朋友,甚至连孩子都成了他们迁怒的对象。

仔细分析一下经常迁怒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很少躬身自省,一出现不顺心的事时就想从别人身上找缺点,从而发泄自己的情绪。其实,除了让自己显得更无修养,是无济于事的,倒不如躬身自省,也好“不贰过”。

不要迁怒于你的同伴了,作为朝夕相处的同伴,因为彼此很了解,缺点自然也很了解,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的迁怒,只会给同伴留下被否定的阴影。聪明的人,不会拿同伴来发泄自己情绪,他们会以他人为镜,提醒自己改正缺点。

尊重他人就是理解和包容他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人们都有一种“身份”意识,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更何况,照顾他人面子是中国的传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别人才会跟你交朋友、做生意。

尊重他人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宽容、乐观,与人更好地接触交流、精诚合作。相反,如果你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不顾及他人面子,总有一天会吃苦头。

小田和小方在同一单位工作,在工作能力上小田比小方稍胜一筹,这让小方生出一些嫉妒。

工作中,小田经常获得奖励,小方最喜欢对他说:“脑袋那么好使,叫咱这样的笨蛋脸往哪儿搁呀?”在背后,小方好像开玩笑似的对其他同事说:“小田拍马屁的功夫了不得,弄得领导们服服帖帖……”

在一次讨论方案的会议上,小田刚刚说完自己的设想,请大家发表意见,小方就用不阴不阳的口气说:“你下了这么大的工夫,搞了这么一堆材料,一定很辛苦,我怎么一句也没听懂呢?是不是我的水平太低,需要小田给我再来一点儿启蒙教育?”

顿时,小田的脸就气红了,说:“有意见可以提,你用这种口气是什么意思?”显然,小方的话太刺激人了。

小方如果不改掉这个不尊重人的毛病,恐怕以后还会得罪更多的人,更不用说跟人友好相处、紧密合作了。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你尊重人家,人家就会尊重你。不尊重别人就会深深地刺伤别人的自尊心,并且让别人恼羞成怒,这样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与其如此,为什么不让我们换一种眼光,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问题,给别人一点尊重呢?要知道,尊重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将使许多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

克洛里是纽约泰勒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是尖刻地指责那些大发脾气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也赢得了辩论,可这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人员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他们绝不肯更改。

克洛里虽然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他决定改掉这种习惯,不再抬杠了。他说: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的公司已经下令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把木材运回去。因为在木材卸下25%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的木材不合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

“挂了电话,我立刻赶去对方的工厂。在途中,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来说服检验员。然而,我又想,还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为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到了工厂,我见购料主任和检验员正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的姿态。我走到卸货的卡车前面,要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木材的情况。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边。”

“看了一会儿,我才知道他们的检查太严格了,而且把检验规格也搞错了。那批木材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够,而白松碰巧是我最在行的。我能以此来指责对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吗?不行,绝对不能!我继续观看着,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格的理由是什么,我一点儿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并且坚持把他们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们感到高兴。于是,我们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松弛消散了。偶尔,我小心地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格的,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是有意为难他。他的整个态度渐渐地改变了。他最后向我承认,他对白松的经验不多,而且问我有关白松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白松都是合格的,但是我仍然坚持:如果他们认为不合格,我们不要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根不合格的木材就有一种罪过感的地步。最后他终于明白,错误在于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什么等级的木材。”

“结果,在我走之后,他把卸下的木料又重新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了,于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就这件事来说,讲究一点儿技巧,尽量控制自己对别人的指责,尊重别人的意见,就可以使我们的公司减少损失,而我们所获得的则非金钱所能衡量的。”

你看,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少一点儿抱怨,多一分尊重,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在这里,尊重并不是一种谄媚,而是理解与包容,是一种高明的解决之道、一种自尊自爱的表现。因为只有你尊重别人了,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会觉得你有解决问题的诚意,愿意跟你商谈合作。

面对别人的批评,我们要用诚恳的态度来接受;面对别人的过失,我们不妨多一些理解与宽容;面对别人的疑惑,我们不妨热情地伸出我们的双手。别人就是一面镜子,在尊重他人的言行里,我们可以照出自己的人格,也能照出自己的锦绣前程。

不要把别人的冒犯放在心上

与人交往,你的感受如何?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如果你要认真计较的话,每天你随便都可以找到四五件让人生气的事情,如被人诬陷、被连累、受人冷言讥讽等等。有人不便及时发作,便暗自把这些事情记在心里,伺机报复。但这种仇恨心理,对对方没有丝毫损害,却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自食其果。

不管别人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

年轻的洛克菲勒空闲的时间很少,所以他总是将一个可以收缩的运动器——就是一种手拉的弹簧,可以闲时挂在墙上用手拉扯的——放在随身的袋子里。有一天,他到自己的一个分行里去,这里的人都不认识他。他说要见经理。

有一个傲慢的职员见了这个衣着随便的年轻人,便回答说:“经理很忙。”洛克菲勒便说,等一等不要紧。当时待客厅里没有别人,他看见墙上有一个适当的钩子,洛克菲勒便把那运动器拿出来,很起劲地拉着。弹簧的声音打搅了那个职员,于是他跳起来,气愤地瞪着他,冲着洛克菲勒大声吼道:“喂,你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啊,健身房吗?这里不是健身房。赶快把东西收起来,否则就出去。懂了吗?”

“好,那我就收起来罢。”洛克菲勒和颜悦色地回答着,把他的东西收了起来。

5分钟后,经理来了,很客气地请洛克菲勒进去坐。那个职员马上蔫了,他觉得他在这里的前程肯定是断送了。洛克菲勒临走的时候,还客气地和他点了点头,而他则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惶恐样子。他觉得洛克菲勒肯定会惩罚自己,于是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处罚。但是过了几天,什么也没有发生。又过了一星期,也没有事。过了三个月之后,他忐忑不安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不管洛克菲勒是否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至少他的行为说明,他对小职员的冒犯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遭遇别人的伤害和冒犯,与其“以牙还牙”两败俱伤,倒不如保持宽容和冷静,不要轻易出手反击,这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容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若要真正获得别人的尊敬与爱护,你要注意自己的表现,切勿盛气凌人,恃宠生骄,做出令人憎恶的事情。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供参考:

第一,你要学习与每一个人融洽地相处,表现出你的随和与合作精神。面对别人的时候,不要忘记你的笑容与热忱的招呼,还要多与对方进行眼神接触,在适当的时机赞美一下他们的长处。

第二,假如你不得不对某人的表现予以批评,你的措辞也要十分小心。先把对方的优点说出来,令他对你产生好感后,他才会接受你的建议,还会视你为他的知己良朋。

第三,人人都会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候,你要努力控制自己的脾气,切勿把心中的闷气发泄到别人的身上,这是自找麻烦的愚蠢行为。没有人会愿意跟一个情绪化的人相处,更不会对他期望过高。所以,替自己建立一个随和而善解人意的形象,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悦纳别人的与众不同

圣诞节临近,美国芝加哥西北郊的帕克里奇镇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

正在读中学的谢丽拿着一叠不久前收到的圣诞贺卡,打算在好朋友希拉里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10倍的圣诞贺卡,这令她羡慕不已。

“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朋友?这中间有什么诀窍吗?”谢丽惊奇地问。

希拉里给谢丽讲了自己两年前的一段经历:

“一个暖洋洋的中午,我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我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正下着鹅毛大雪。我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

“当时爸爸的表情特别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希拉里,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时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爸爸领着我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我,‘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我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朋友。’”

你可能会觉得别人与众不同,并觉得很诧异,但只要换种眼光去捕捉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学会真诚地欣赏,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周围有很多伙伴,好朋友也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丰富。

如何接纳别人的与众不同呢,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1.虚心学习朋友的长处。

2.不勉强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

3.真诚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4.在与别人的交谈中不要轻易说不喜欢谁。

5.与人交往要态度温和,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帮助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用宽广的胸怀去包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能够不计前嫌,给他以帮助与关怀,才是为人之大德。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富翁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可是,到底要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富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年时间去周游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谁就是财产的继承者。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三个儿子陆续回到家中,富翁要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大儿子得意地说:“我在周游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币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还给了他的家人。”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看到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了,我立即跳下马,从湖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他一笔钱。”三儿子犹豫地说:“我,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种事,在我旅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一路上千方百计地害我,我差点儿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当时我只要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地把他踢到悬崖下,但我想了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下悬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了。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富翁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点了点头说道:“诚实、见义勇为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称不上是高尚。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是三儿子的了。”

宽容是一笔巨额的财富,是至善人性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人性之花历经沧桑之后依然盛开的那份通透与恬然。

活在仇恨里的人是愚蠢的。你在憎恨别人时,心里总是愤愤不平,希望别人遭到不幸、惩罚,却又往往不能如愿,失望、莫名地烦躁之后,你便失去了往日那轻松的心境和欢快的情绪,从而心理失衡;另一方面,在憎恨别人时,由于疏远别人,只看到别人的短处,在言语上贬低别人、在行动上敌视别人,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以致树敌为仇。宽容地帮助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才不失为人生大智慧,以德化怨,春风化雨,是成熟人性臻至化境的象征,宽容的人生收获的必是满城桃李。

得理也要让三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得理不让人,就算无理也要争三分,总怕自己会吃亏;与之相反,还有一些人,真理在握也会让人三分,显得绰约柔顺,颇有君子风度。

前者,往往是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后者则具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一个活得叽叽喳喳,一个活得自然潇洒。有理、没理,饶人、不饶人,一般都是在是非场上、论辩之中。假如是重大的或重要的是非问题,自然应该不失原则地辩个是非曲直,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也值得。但日常生活中,也包括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一些非原则问题、皮毛问题争得不亦乐乎,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说着论着就较起真儿来,以至于非得决一雌雄才算罢休,结果严重到大打出手,或者闹个不欢而散、鸡飞狗跳的结局而影响了团结,而且越是这样的人越对甘拜下风的人瞧不顺眼。争强好胜者未必掌握真理,而谦下的人,原本就把出人头地看得很淡,更不消说一点儿小是小非的争论了。越是你有理,越表现得谦下,往往越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胸襟之坦荡、修养之深厚。

在生活中,人都会有难堪的时候、做错事的时候、有求于人的时候,如果这时你处在评判的一方,尤其是他们的那些错处或什么事情牵涉到你的利益时,甚或他们与你有深仇大恨时,你会怎样做呢?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愚昧的人或心胸狭窄的人爱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人,不为人遮掩难堪,不包容或原谅人。他们甚至会乘人之危,鸡蛋里头挑骨头,抓住把柄不放,且扬扬自得。这种不良行为正是他们愚昧阴暗心理的下意识表露。至于和他们有深仇大恨的人,就更不可能息事宁人了。但是在生活中,你也会经常处在难堪、有错、有求于人的位置上,比如,你不巧弄脏了别人的衣裤,违反了交通规则,为讲义气与别人结了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极需要他人的包容。将心比心,同情他人、宽容他人、不为难他人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巩固人们之间的互助亲善关系,让社会形成一种宽厚的向善风气,小人就可能不会产生,阴暗的东西就会更少一些,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不要抓住他人的错误或缺点不放,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矛盾,也会提升自己谦卑善良的品质。这种与人为善的品德,正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美德。

要私下指出别人的缺点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说话方式讨人喜欢,那么私下指出别人的缺点是采取行动的第一步。但有的人却常常要么容忍别人的缺点,要么就直接对外宣扬,让别人下不来台。这里的教训实在值得我们思考。

做人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得有位专家就说过,不要苛求别人的完美,宽容让你自己不断完美起来。在别人的某些缺点比较严重时,我们应该以私下谈心的方式委婉地指出,急风暴雨不如和风细雨,当场训斥不如私下平心静气、施以爱心。只有我们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别人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在我们指出他们缺点的时候他们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朋友之间,指出缺点总是要担负伤和气风险的,但作为朋友应该承担这种风险。风险有大有小,关键是用的方法适当与否。从小处说,就是在私底下指出别人的缺点。人总是要讲点面子的,指出缺点更应该顾及对方的面子,说话尽可能婉转一些,尤其不要当众给朋友生硬“挑刺”。即使在私下场合指出缺点和错误,也应充分考虑如何让对方愉快接受,最好先聊聊其他事情,以便在沟通感情、融洽气氛的基础上再婉转地指出问题。

指出缺点更多时候是发生在角色地位并不平等的人之间,比如上司对下属,老师对学生。这些情况下可以公开指出缺点吗?当然不应该,照样应该维护下属和学生的面子。当员工违背明确的规章制度时,当然应当众指出其过错,在让他认识到缺点错误的同时,也可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假若员工在工作上出现小小的失误,而且不是有意的行为,可在私下为其指出来,或以含蓄、暗示的方式使其意识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既能维护他的面子,又能达到帮他改正缺点的目的。

要时常反问自己:“处理这件事最合乎人性的方法是什么?”当员工因为某些缺点把事情弄糟了,有的领导者会把犯错误的员工当着其他员工甚至是这个员工的下属的面训斥一通。而人性化的领导者会在私下里跟员工谈心,指出缺点,并且帮助他们找出适当的方法去做好事情,并且会肯定他们已经做得很好的部分,以免让这些员工丧失信心。

所以作为上司,假如说下属真的有比较严重的缺点,一般应私下单个找他谈话,指出来,引导他今后如何正确处理类似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下属有问题才愿找上司反映或沟通谈心。这样一来,就会在员工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作为老师,对学生的缺点也要有一些“春秋笔法”。

刘老师班上有个女生很优秀,一段时间看到别人比自己成绩好,心里有些不平衡。刘老师通过网上聊天工具和她聊天,直言不讳。这个女生很感激,情绪理顺了。对其他有缺点的学生,刘老师也尽量采取类似方法。学生们说:“刘老师照顾我们的面子,我们也尽力改正。”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评价刘老师:“刘老师这样做是讲策略,育人工程最艰深,关键要用心!”有一次,刘老师经过教室,听到一位同学用粗话骂老师,他装作没听见,事后私下把那同学请到办公室,告诉他老师已经听到他说的那句话,但不想当着全班人的面来批评,是为了尊重他。这样他很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并向老师道歉,后来变得很有礼貌了。试想,如果刘老师当时走进教室狠批他一顿,有可能换来学生第二次更难听的粗话。

因此,面对别人的缺点,私下里指出而不是当面批评或宣扬,不仅会让他感受到你的修养,而且也会让他更加尊重你。

放大镜看人优点,缩微镜看人缺点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人因为一些磕磕碰碰便和他人吵架斗嘴,甚至大打出手。很多人甚至认为,对于别人的冒犯就应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他们容不得别人对自己的一丁点儿侵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把别人身上的缺点无限扩大,动不动就责怪他人。对于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则以“这有什么了不起”为由来对其嗤之以鼻。这种现象其实是非常可悲的。因为当一个人以刻薄小气的胸襟为人处世时,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一个用“缩微镜看人优点,放大镜看人缺点”的人,绝对不会获得美好的友谊和得到别人的帮助。

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才是正确的行为。也只有以这种“放大镜看人优点,显微镜看人缺点”的心态,才能有宽广的胸襟,才能赢得别人的敬重和取得成功。

蔡元培先生就是一个有着大胸襟的人。在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曾有这么两个“另类”的教授。一个是“持复辟论者”和“主张一夫多妻制”的辜鸿铭。辜鸿铭当时应蔡元培先生之请来讲授英国文学。辜鸿铭的学问十分宽广而庞杂,他上课时,竟带一童仆为之装烟、倒茶,他自己则是“一会儿吸烟,一会儿喝茶”,学生焦急地等着他上课,他也不管,“摆架子,玩臭格”成了当时一些北大学生对辜鸿铭的印象。很快,就有人把这事反映到蔡元培那儿。然而蔡元培并不生气。他对前来反映情况的人解释说:“辜鸿铭是通晓中西学问和多种外国语言的难得人才,他上课时展现的陋习固然不好,但这并不会给他的教授工作带来实质性的损害,所以他生活中的这些习惯我们应该宽容不较。”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也没有人来告状了,因为辜鸿铭的课堂里挤满了北大的学子。很多学生为他渊博的知识、学贯中西的见解而折服。辜鸿铭讲课从来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方式更是大受学生欢迎。

另一个人,则是受蔡元培先生的聘请,教《中国古代文学》的刘师培。根据冯友兰、周作人等人回忆,刘师培给学生上课时,“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且他的“字写得实在可怕,几乎像小孩描红相似,而且不讲笔顺”,“所以简直不成字样”,这种情况很快也被一些学生、老师反映到蔡元培那儿。然而蔡元培却微微一笑,说:“刘师培讲课带不带书都一样啊,书都在他脑袋里装着,至于写字不好也没什么大碍啊。”后来学生们发现刘师培讲课是“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而且文章没有做不好的。

从蔡元培对辜鸿铭和刘师培两位教授的处理方法,我们可见蔡元培量用人才的胸怀是何等求实、豁达而又准确。他把对师生个性的尊重与宽容发挥到了一种极高明的地步。为了实现改革北大的办学理想,迅速壮大北大实力,他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把尊重人才个性选择与用人所长理智地结合起来。他曾精辟地解释道:“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在校讲授,以无悖于第一种之主张(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为界限。其在校外之言动,悉听自由,本校从不过问,亦不能代负责任。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殆难成立。”

正是这种博大的胸襟,才使蔡元培能够发现真正的人才,也才使当时的北京大学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和许多人都是朋友,其中包括若干被认为是孤僻、不好接近的人。有人很奇怪地问卡耐基:“我真搞不懂,你怎么能忍受那些老怪物呢?他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一点儿都不一样。”卡耐基回答道:“他们的本性和我们是一样的,只是生活细节上难以一致罢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戴着放大镜去看这些细枝末节呢?难道一个不喜欢笑的人,他的过错就比一个受人欢迎的夸夸其谈者更大吗?只要他们是好人,我们不必如此苛求小处。”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应该学会以一种大胸襟来对待别人的缺点和过错。学会“容人之长”,因为人各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相互促进,学习才能进步;学会“容人之短”,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短处是客观存在的,容不得别人的短处就只会成为“孤家寡人”;学会“容人之过”,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伟人,都能容人之过。

朋友们,当我们拥有“以放大镜看人优点,以缩微镜看人缺点”的大胸襟时,我们便拥有了众多的朋友,拥有了无尽的帮助,也拥有了通向成功的门票。

同类推荐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
  •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坚定信念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坚定信念故事

    传承中华美德,体会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孔融让梨的礼让、司马光砸缸的聪明才智、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祖逖闻鸡起舞的勤奋、匡衡凿壁偷光的好学、岳飞精忠报国的忠心耿耿……以此来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 董卿:这样说话更动人

    董卿:这样说话更动人

    董卿是国内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之一,她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深受观众的喜爱。董卿在节目中,一直以一个知性、有才情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她说法的方式、温文尔雅的做事态度,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本书收录了董卿采访中一些经典的沟通案例,在节目中令人拍案叫绝的语录,进行专业的解读,达到修正读者三观、激发读者思维、传输使用技巧的目的,从而综合提升说话之道。
  • 财商考验智慧(下)

    财商考验智慧(下)

    本套从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洛克菲勒给年轻人的54个忠告

    洛克菲勒给年轻人的54个忠告

    《洛克菲勒给年轻人的54个忠告》从老洛克菲勒开始,搜集整理洛氏家族三代人之间的传承理念:有亲子感情,有资本理念,有商业精神,有人性剖析。一个美国老牌儿家族的成功之道,放在当下中国,吻合妥贴。我们来看一下资本巨人是怎样给年轻人“传道解惑”的。
热门推荐
  • 魔法星座大约会

    魔法星座大约会

    自从魔法学院的问题少年杭雨桐-爱迪遇到神秘的纳希蓝娅-微微之后,整个西摩特林初级魔法学院就乱套了,魔法、吸血鬼、星座神元......纷至沓来的奇幻经历让杭雨桐目不暇接,狮子座的强势、白羊座的火热、射手座的好斗、双鱼座的浪漫、天秤座的自恋、巨蟹座的敏感、处女座的洁癖、摩羯座的孤僻、金牛座的优雅、水瓶座的独立、天蝎座的神秘、双子座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错了!你放过我吧!」有人痛哭流涕......
  • 哥哥特爱我怎么办

    哥哥特爱我怎么办

    豪门世家公子哥,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刚巧一个女孩也有,真是妙啊!第一次见面被夺了初吻,第二次见面看到了他在洗澡……顾公子:本是来寻找妹妹的,却没想到自己会爱上你。初姑娘:本是出去吃东西的,却没想到碰到了流氓。第一次见面就结下了梁子,后面剧情是什么呢?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 嫡女江湖游

    嫡女江湖游

    国际刑警王牌,不慎摔倒,自此一脚香消玉殒,却没有直接out,而是间接out,穿越到了未知国家将军府的千金身上,无爹无娘,姨娘一堆,哥哥还失踪的,走,姐带你游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秉虔诚百年秋

    一秉虔诚百年秋

    凤百秋常常在想自己为什么喜欢秉烨,虽然秉烨长得很好看。但自己也比他大着整整七万岁,想着他出生的时候自己都满三界的跑了,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是喜欢就是喜欢,凤百秋就喜欢龙秉烨,可是当真正的经历过,一切都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一个是凤凰一个是龙,她为他入凡尘,他也能为她放弃一切。
  • 进击的部落

    进击的部落

    战争与和平,联盟或仇恨。王国人将部落人当成奴隶。而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洛海却来到了一个特别的部落。他该何去何从?这一切是意外还是阴谋?他只需放声怒吼:“部落人永不为奴!”…………喜欢种田,冒险,争霸的童鞋们可以进来瞧一瞧,轻松,热血。不会种马,也不会无脑YY。
  • 自红尘开始

    自红尘开始

    被雷劈以后,顾横行获得了名为“红尘”的辅助工具,获得穿越世界的能力。是安心做个倒爷,大富大贵。还是苦苦追求,寻觅超脱。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变成故事里的人。------你我终成传说。
  • 五州世主

    五州世主

    “我是唐毅,我是一个人渣”时势造英雄,乱世出无赖。砸青楼,调戏公主,这种事也就唐毅做的出来如果忍让的结果是被欺凌被践踏,乃至被消灭的话。那我令可成为一个无赖,一个可以保护自己重要之物,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无赖。
  • 邪魅少主独宠酷小姐

    邪魅少主独宠酷小姐

    姐妹双双穿越异世,神秘的幻戒,神秘的身世,各种疑惑,她们又该如何解决?初到异世,没了娘,爹不疼,后娘欺负,姐妹欺辱人,人人说我是废材。哼,晃眼两年一过,谁是废材?强大无比的变态是废材?眼瞎了吧?她是废材,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天才了!妹控姐姐为妹妹疯狂,龙有逆麟,触之必死。伤她者,必会付出恐怖的代价。-----------------------------------------------------------------------------喂喂喂!那个邪魅的少主,你能不能离我远点啊?你桃花太多,我怕压死!某雪幽幽地说。小雪儿,我可以理解你是在吃醋吗?某少主邪魅地笑着,眸子里满是深情。
  • 子不闻居

    子不闻居

    犹记幼时,故里有一落魄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因而遭乡人弃,然我等龆龀者则因其之杂谈异闻而乐之。后余随双亲离国,因故久未返。然每每忆之其杂谈异闻,皆难以忘怀,因而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