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独特
人生像一块布,
我们只用了很小的一角来缝制欢喜,
剩下的,都裁成了生活的抹布。
2003年,我坐在大学教室里写完《母亲》一文,泣不成声。彼时,母亲离开我已经两年多。那是唯一一篇写给母亲的文章,此后再也不愿触碰。几个月前,当我整理书稿,重读这篇文章,已经没有了眼泪,甚至也没有太多的伤感。
时间如此可怕,它会帮你稀释幸福,也会替你抹去伤痛,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雕刻成现在的样子。当然,雕刻我们的不只是时间,还有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23岁那年,我写完第一部长篇小说。从那时起,便笃定要当作家,一位严肃作家,一位有大气象的作家。
时至今日,我并没有实现梦想,虽然又写了两部长篇,但并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高度。现在,我已不再痴迷于这个目标。因为时代在变,文学已经边缘化。无论个体如何努力,读者远离文学阅读的现状都无法改变,至少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改变的希望。
写作,终归是要给人看的,终归是要与读者完成共鸣,才有意义。为了追赶读者,我开始在网上写一些杂文。情感、职场、时评以及杂七杂八的生活感悟,既无定位,也无专长。但这些佛系无常的小文章,似乎更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它们为我积攒起了一批忠实读者,赢得了一点虚名。
2017年,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接连出现了两篇爆款文章,全网阅读量过亿。没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严肃作家,倒成了颇有争议的网红。朋友们打趣说:这个时代,不是不让你成功,它只是想让你以它的方式成功。
有点名气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商业价值的裹挟,我只好顺流而下,继续在网上码字。但内心里,还是会有抵触,觉得这些文章重技轻道,有商业运营的成分,它们是廉价的一次性消费品,写了也就写了,散了也就散了。
去年,在编辑的劝说下,我开始整理散布于网络各处的小文章,准备将它们结集出版。整理的过程,惊喜伴随着羞愧。每找到一篇好文章,就暗自庆幸:哇,我曾经还这么有才!每找到一篇烂文章,又羞愧难当:我怎么说过这么幼稚的话?
修改这些文章,是一个“去网络化”的过程。那些不雅词汇、情绪表达被剔除之后,这些文字竟也溜光水滑,温润可人。从50多万字里挑出这44篇文章,就像从游击队里整编出一支敢死队,它们经过时间的洗礼,依旧生机勃勃,依旧值得一读。整理完书稿,我暗自感慨:这些文字,配得上一页纸!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写的是我老家的人和事,可以看作是我的出处;第二部分是我的生活随笔,可以看作是我的成长;第三部分是一些时评,可以看作是我的世界观。
当我对这些文章做完分类,突然意识到:它竟是如此的独特,简直就是一首秦腔、摇滚和网络音乐组成的混搭交响曲。它记录了我在某一时刻最真实的情感,也见证了我这些年的成长与蜕变,几乎可以看作是我的一张精神名片。
这本书的大多数文章,是在读者的鼓励和催促下完成的,在此表示感谢。因为你们的赞美与批评,我写下了这些文字。因为人世间的所有相遇,我成为现在的自己。在我的长篇小说里,你们能看到一个由我构建的虚拟世界;在这本书里,你们看到的是一个由现实世界锤炼出来的我。
2019年3月11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