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陈玉成的选择
安庆一战让陈玉成兵团精锐损失殆尽,可是湘军并不打算就此罢手,因为曾国藩发动会战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打下安庆,二是消灭陈玉成兵团。
只要陈玉成还活着,就意味第二个目标并没有全部完成。曾国藩深知陈玉成的巨大能量,如果不能一鼓作气彻底击垮他,一旦给了他喘息休养的机会,他就很有可能东山再起,到时候再想解决他就没这么容易了。
曾国藩不想放虎归山,所以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将湘军全部主力集中到皖北战场,全面攻占陈玉成在皖北的地盘,直到消灭陈玉成本人。
摆在陈玉成面前的,是如何应对曾国藩的穷追猛打。这关系到皖北,也关系到他自己的前途命运。
摆在陈玉成面前的无非是两条路:死守皖北,与湘军决一雌雄,以图东山再起;退出皖北,等到东山再起之后,再与湘军决一死战。
这两条路都不大好走。
第一条路显然是下下之策,可以说是一条死路。陈玉成手握精兵强将之时尚且不是湘军的对手,更何况现在。别说是东山再起,能与湘军周旋下去就不错了。
第二条路单从理论上来讲,就要比第一条路高明很多。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暂时避开湘军锋芒,积蓄力量再来报仇雪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也算是上策。
然而陈玉成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他选择了第一条路。安庆失守之后,陈玉成率部退出集贤关,经宿松撤到湖北黄梅,后又辗转来到皖北重镇庐州,准备以此为中心与湘军再战一场。
这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失策。陈玉成的部将,后来捻军的统帅之一赖文光就说“此乃英王自取祸亡,累国之根也”(《赖文光自述》)。
庐州虽然城高池深,战略地位也不错,但这一切都已经不是优势,因为庐州此时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湘军打下安庆之后,曾国藩来信命令湘军各部抓紧机会,最大可能地快速蚕食陈玉成的地盘,安庆下游的池州、铜陵、无为、运漕、东关等地都已落入曾国荃之手,庐州的粮道已经被湘军切断。皖北的桐城、舒城、宿松、庐江都被湘军攻陷,庐州南面屏障尽失。陈玉成西进湖北曾经驻守过的黄梅、蕲州、广济、黄州、随州等地也都已经全部放弃,庐州西线全面瓦解。除此以外,庐州北面还有袁甲三和胜保的部队。
总体来说,庐州已经被湘军层层包围,完全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对陈玉成更为不利的是,援救安庆的杨辅清、林绍璋和黄文金都已经撤到江南,皖北就只剩下他的一支孤军。
率领一支残兵败将组成的孤军,一味坐守孤城意味着什么,安庆的结局已经给出了答案。如此精明强干的一级战将,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没有前途的道路,把自己陷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呢?
分析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起了作用。
第一个原因是部分将士不愿远赴险地。原本陈玉成是想退出皖北以图恢复军力的,当初他退到黄梅的时候,就曾经准备进入德安和襄阳一带招兵买马,然后再来夺回安庆,可是部下将士都已经疲惫不堪,士气非常低落,不愿意远行。强扭的瓜不甜,陈玉成只好率军回到皖北根据地。
第二个原因是天王洪秀全的严厉斥责。安庆失守之后,洪秀全不但没有安慰陈玉成,反而对他严加指责,并革去他的一切职务和头衔。洪秀全的处罚是可以理解的,他一方面是担心安庆失守天京不保,自己的安全会受到直接威胁,陈玉成打了败仗,按军法从事,不得不罚;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对陈玉成的“恨铁不成钢”,自从石达开出走以后,陈玉成一直是他依赖和信赖的左右手,现在败得如此之惨,怎么能不痛心呢?让洪秀全烦躁的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他看来牵制和钳制李秀成的最佳人选,自然非陈玉成莫属,现在陈玉成兵团主力丧失殆尽,以后李秀成还不把尾巴翘上天去?
陈玉成从童子军中脱颖而出,从普通一兵升到万众瞩目的英王,一路上可谓是一帆风顺,基本上没有受过挫折,是个常胜将军。安庆会战他独自苦战一年多,最后却眼睁睁看着安庆落入湘军之手。洪秀全这种空前的责罚,对他的自信心无疑是空前沉重的打击,加上兄弟们一个个死在他眼前,也让他非常内疚,他受不了“教主大人”如此严厉的批评,此时洪秀全还让他下了岗,这个弯他一下子还真转不过来。最懂得陈玉成此时心境的恐怕要算一向精明过人的李秀成,他说:“英王见势如此,主又严责,革其职权,心繁(烦)意乱,愿老于庐城,故未他去,坐守庐城,愚忠于国。”(《李秀成自述》)
第三个原因是陈玉成不愿意轻易放弃皖北根据地。皖北是陈玉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在这里他创造过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全歼李续宾部的辉煌战绩,在这里他曾经横扫千军万马,曾经所向披靡,这里有太多激动人心的回忆,他留恋这块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土地。况且皖北是天京北面最重要的屏障,一旦放弃后果将不堪设想,天京和天王都将直接暴露在湘军的炮火之下,他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保卫天国和天王。
抱着重振皖北的想法,1861年冬,陈玉成奏请洪秀全封部将陈德才为扶王,梁成富为启王,赖文光为遵王,蓝成春为祜王,并命令他们西进河南和陕西广招兵马之后,再回来克复皖北,以图东山再起。而他自己却坚定地留在了庐州指挥皖北将士与湘军浴血奋战。
除了上述这三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隐蔽的因素,也是促成陈玉成做出如上选择的重要原因。
这个因素就是陈玉成把皖北的得失和天国的兴亡,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否则他应该是自己远离皖北而不是将精锐再次调离自己的身边,但正如赖文光后来所说,陈玉成的这个选择,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天国。因为陈玉成是天国此时两根最重要的顶梁柱,他不爱惜自己,从根本上来看也就是不爱惜天国。只可惜当时他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就在远征军出发不久,洪秀全的圣旨也发到庐州,命令陈玉成积极与湘军开战,夺粮接济天京。洪秀全的这道诏书,或许让陈玉成无意识地看到了自己的重要性,于是急令陈德才和其他三王放弃远征,火速回师庐州。可是远征军却一直没有回来,个中缘由后文再表。
从派遣远征军这一决定来看,此时的陈玉成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看到了重振皖北希望渺茫,但另一方面他又想坚守皖北,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做出了上述分兵的决策,从而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实力,也加速了庐州危机的到来。
石沉大海的求救信
陈玉成刚到庐州不久,城外很快就狼烟四起。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第一个赶到庐州的清军将领,还是陈玉成的老对手多隆阿。
1862年2月15日,就在洪秀全的诏书到达庐州的同一天,多隆阿也从舒城出发,率领十四营清军直逼庐州城。
陈玉成在桐城挂车河先后三次败于多隆阿,已经充分领教了这个绿营奇迹“多龙”的厉害,他知道单凭自己手下这点兵力,肯定不是他的对手,这才意识到派遣远征军是一个错误,于是写了一封告急信给陈德才,让他率兵回援庐州。
可是求援信石沉大海,迟迟不见陈德才的回信,也不见远征军的影子。原来,这封信已经被清军截获。就算陈德才收到信函,能不能赶到也是个问题,因为此时他们已经越过颍州(今阜阳)向河南进军。
这是第一封没有回音的求救信。
手无精锐的陈玉成,就像掉了牙的老虎,哪里会是多隆阿的对手,城外据点很快就被多隆摧毁得所剩无几。加上原本在淮河一带对付捻军的钦差大臣袁甲三也来凑热闹捡便宜,陈玉成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3月底,庐州城外据点被多隆阿和袁甲三摧毁殆尽,庐州的情形越来越危急。
陈玉成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分兵远征,是个天大的错误,于是决定再次向远征军求救。那时的通讯条件,不比现在,上个网,聊个QQ就OK了,陈玉成只能用老办法——写信。他根本不知道上次写的信,这时候还在清军手里捏着呢,于是再次写下求救信,要求陈德才和捻军首领张乐行赶赴庐州商议军机要务,重新部署战略规划。
音信不通再次成为陈玉成的杀手,这几封信函同样非常不幸,没能送到陈德才和张乐行(也有写作张洛行的)手里,而是被清军截获。此时陈德才已经打到河南,张乐行正忙着攻打颍州,就算收到求救信,恐怕一时之间也难以快速赶回。
多隆阿手捏陈玉成的求救信,心里乐开了花,你就写吧,我们都替你收着!
陈玉成此时根本不知道信函已被多隆阿没收,待在庐州城里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远征军和捻军的踪影,只好提起笔来写下他的最后一封求救信。
陈玉成的最后一封求救信,是写给护王陈坤书的。陈坤书是陈玉成的同宗兄弟,这是他唯一可以指望的救兵了。在此之前他已经给陈坤书写过几次求救信了,但是一直没有回音,这时陈玉成听说陈坤书已经率部来到天京附近,这才写下了这封字字含泪、句句含血的求救信。
如果不是情况万分危急,陈玉成断然不会三番五次地连续向陈坤书紧急呼救的。他一直心高气傲,安庆战役那么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写过一封求救信,现在虎落平阳,没办法了。
陈玉成在信的开头就明确地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军情紧急,恕不套言。缘弟执守庐郡(庐州),望援半载,奏尽苦难,终无援应,以致残妖(清军)日逼日近,军情愈见愈难。”
陈玉成把自己的困境概述后,接着详细说明了庐州的险情:“残妖见我孤城独立,遂纠集皖(安徽)、桐、舒(城)、六(合)残妖逼近来犯,现下郡城(庐州)东、西、南三门之外,残妖逼近扎穴,仅离一炮之远。而东北又有定远之妖(袁甲三),离城十余里扎窟,日夜来犯。城边城中天将官兵(太平军)惊慌不定,日夜不宁。”
苦闷中的陈玉成自知“事已燃眉”,他却“无从措手”,听说陈坤书“驾到天京,亲统雄师,已经渡北来援庐郡”,不禁“喜出望外,真如旱天之降云霓,婴儿得有乳哺”。绝望中似乎看到一丝生机的陈玉成,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决定与部下分享这份快乐,“旋即宣布城中天将官兵共知共闻,使弟与合城咸念宗兄再造大恩德。”为了坚定陈坤书的决心,陈玉成不忘再三嘱咐道:“军机事宜,宜在火速。刻下郡中(庐州)情形万分急迫,诚有旦夕之虑,呼吸之间。”
陈玉成觉得还是不放心,最后仍然不忘将抛出底牌,透露求援的有效期限:“如蒙爱我,旋惠合城,千祈迅速,勿事延迟,祈宗兄准于二月底三月初(公历当为三月底四月初)即要到庐,乃能可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城之将破,其言也哀。事隔一百多年,再来读这封《英王陈玉成请护王陈坤书迅速来救书》,其心情之急迫,其言语之谦卑,依然扑面而来,盖世英雄于穷途末路之际的焦急与无助,仿佛就在眼前,真可谓是虎落平阳,龙搁浅滩,不是万不得已陈玉成是绝对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的。
通讯仍然扼杀了陈玉成的最后一丝希望,这封还是没能送到陈坤书手里,再次不幸地落入庐州南乡清军之手。
陈玉成写下这封求救信的时间,是1862年4月11日。庐州到底还能守多久呢?陈玉成自己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守下去,等待救兵的到来。而陈坤书此时也被清军阻击在江浦、六合和扬州一带,无法接近庐州。李秀成远在苏南攻打上海,李世贤正在浙江打地盘,杨辅清也被湘军鲍超和曾国葆纠缠在皖南,先不说他们有没有救陈玉成的打算,就算有一时也脱不开身。
写信不是出路,求援没有前途。求救信都仿佛石沉大海,杳无回音,陈玉成绝望了,他不想再浪费笔墨和感情。陈玉成没有等到回信,也没有等到陈坤书,只能困守孤城庐州,过一天算一天。庐州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糕,苦苦撑到4月底,清军已经在城外架起二十门大炮,不分昼夜地往城内发射炮弹,庐州城已经岌岌可危。
1862年5月8日,清军正式合围庐州。城外清军和打进来的炮弹越来越多,城内的粮食却越来越少,陈玉成一筹莫展,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与庐州共存亡。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却意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来信。正是这封信的到来,改变了后来的一切,包括陈玉成的命运。
一封信激起一个英雄梦
陈玉成意外收到的这封来信,是一个名叫苗沛霖的人写的。这封信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几近绝望的陈玉成心中那个已经快要熄灭的英雄梦被再度唤醒。
苗沛霖在这封信中主要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劝陈玉成放弃庐州。他说是陈玉成坐孤城庐州是个大大的失策,因为困守孤城一直就是兵家大忌,古今战例中没有哪一座孤城最后能够死里逃生。
第二层,劝陈玉成攻打河南汴京(开封)。他称英王为“盖世英雄”,拍完马屁后接着又说,英王您不是常说,只要有了汴京,就能控制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东山再起指日可待吗?
第三层,劝陈玉成前去寿州。他说自己手下兵强马壮,可以帮忙打下汴京。
苗沛霖说来说去,无非一个目的,那就是说服陈玉成放弃庐州,前去寿州发展,然后可以东山再起。实事求是地说,他所分析陈玉成的这些难处都是事实,这个方案里面描绘的前景也很诱人。
首先,孤城庐州难守,迟早是要被清军打下来的。这一点陈玉成非常清楚,他不想也不甘心在庐州束手就擒,否则他也不会好话说尽,几近哀求地向陈坤书求援了。
其次,如果能够打下汴京,就能控制四战之地的河南,而且河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确是一个东山再起的好机会。
苗沛霖的这封信是很有杀伤力的,那些吹捧的话不但满足了陈玉成的虚荣心,而且他提出的这个崛起方案,无不击中陈玉成内心深处的最后一个梦想。
陈玉成的确已经陷入到山穷水尽的绝境了,除了苗沛霖指出的这条路,他还能到哪里去呢?要他放弃安徽,跑到李秀成的地盘,或者是李世贤的地盘?一个丢了地盘的统帅,靠寄居在别人的地盘苟活残喘,有什么意思?
再次,要想打下汴京,陈玉成就必须借助苗沛霖的力量。凭自己现在的实力,最多只能算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已,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军力支持,这个构想万万难以实现。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这样的机会,陈玉成岂肯轻易放过?
陈玉成动心了,他找来两位丞相,谈了自己去寿州发展的想法:“苗雨三(案雨三是苗沛霖的字)真有韬略,非到寿州不可。”(《赖文光自述》)
当即就有一个名叫殷变卿的丞相就明确表示反对:“闻苗雨三已投胜妖,此人反复无常,诚小人之尤者。依愚见,万不宜去。”(《赖文光自述》)
第二天,陈玉成召开了一个高级将领座谈会,他谈了自己下一步的想法,说准备突围去寿州找苗沛霖帮忙,没准还真能柳暗花明。
陈玉成话音刚落,部将们纷纷发言,都强烈表示反对,认为苗沛霖这个人不可靠,搞不好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还有人甚至给陈玉成出主意说:“与其到寿州,不如回天京朝见天王后,重整旗鼓,何患残妖不除也。”(《赖文光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