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乌太师也是个狠人,考虑到自己文坛魁首的身份,皇家不可能真把他怎么样,干脆毫不犹豫来个坦白从宽:好吧,这事儿就是我干的!
不仅自己坦白从宽,还要拉着其他人一起坦白从宽,大家都是成年人就不要遮遮掩掩了,你们要如何?开个价吧!
“太师啊太师,你这是何苦?”
小肉球词穷,原本以为乌崖子会垂死挣扎,可惜他奏折都专门握成了板砖状,这老太师竟然一扭头钻进了乌龟壳,他还怎么砸得下去?
“哼,惺惺作态,老不要脸!”
方昭冷哼,论心机深沉,显然比之乌崖子略逊一筹,此刻证据确凿,原本想着穷追猛打一番,谁承想这家伙直接示之以弱,让皇家对之束手无策,现在他还能说什么?对一个坦白从宽的人说什么都有可能被人解读为别有用心,何况皇家跟他也从来不是一路人,在如此节骨眼上更是不可能帮着他的。
果然:
“既然你都如此爽快的承认了,那么说吧,按律,朕当如何处置你?”
小肉球挑眉,这算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回答却有千种讲究,但不管讲究什么,都只遵循一个规律:越是自己说得重,皇帝的处罚结果便越轻。乌崖子浸淫御前多年,伺候一个小肉球自然不再话下,当即俯身拜道:“老臣一时糊涂,犯下如此重罪,老臣不求能免于死罪,只愿留一副骸骨回乡,望皇上看在老臣为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赐老臣一个全尸,如此,老臣便感激涕零了!”
“准……”小肉球差点跳起来说准了,但视线落在一脸平静喝茶的百里沧浪脸上,还是换个说辞,笑道:“皇叔,您觉得如何?”
百里沧浪慢条斯理喝完一口茶,转头看向方昭,含笑道:“方兄以为呢?”
百里沧浪说的是“方兄”而非方昭,当年六王之乱,百里沧浪也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威名,彼时方昭和乌崖子都还是他手下两名副将,陪着他多次出生入死,情如兄弟。如今百里沧浪退出朝堂,方昭和乌崖子却越走越远以致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也是让人感慨万分了,此时百里沧浪将这段往事带出来,其目的不言而喻,那便是提醒方昭:事情到此为止!
“王爷既然提到昔日旧情,老臣不便再说什么!”方昭自然知道百里沧浪这是想和稀泥,但他也不是好糊弄的,乌崖子想如此不痛不痒忽悠过去也要看他答不答应,当即苦笑道:“并非我方昭得理不饶人,不念旧情,实是老乌虫如此草菅人命,已然惹了大祸,那可是上百条人命啊,如今还在义庄光溜溜躺着呢,若朝廷轻判了,您让老臣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却是死死咬定了乌太师所犯之案,不敲诈乌太师头破血流不罢休。
百里沧浪自然知道方昭不会这么容易松口,转而看向乌崖子若有所思道:“老乌虫,听说京城顾氏颜朗是个人才,自三年前身中三甲之后便一直居丧在家,如今已到起用之期,你可有什么好的推荐?”
老乌虫是昔年三人之间对乌崖子的昵称,至于为何取这么个名号,大概是因为乌太师是三人中成亲最早的,男人之间嘛,天生便对喜欢对某些事情津津乐道,如此一来二去,自然成了三人中最荤之人,故此便得了这一诨号。
乌崖子心里松了一口气。
京城顾氏本是方昭嫡系,百里沧浪此话一出便是要他出价保平安,既然百里沧浪已经开始坐地起价,那么接下来便只是一个落地还钱的过程,只要他出得起价格,皇家也好,方昭也罢,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至于真相,呵,小孩子才讲究真相,成年人只追求利益。
随着乌崖子咬牙答应将顾颜朗任命为新的比部尚书,盛京三巨头在开放热烈的氛围中对朝廷各部门的人事管理权限进行了友好磋商,磋商的情况如下:
原属乌崖子嫡系的比部和大理寺归入方昭麾下的顾氏,嵇氏,原属方昭嫡系的五兵尚书归入皇室,原属乌崖子嫡系的户部,工部归入皇室,太师乌崖子褫夺“剑履上殿,入朝不拜,朝会赐坐”三项特权,禁足一月,罚俸一年,其余地方性官吏任免则维持不变。
总之,乌太师虽然侥幸留得性命,但一张密不透风的文官权利网却被司空府和皇家联手撕开了好大一个口子,至于自己辛苦多年赢来的朝廷特权,怕是自今而后也不会再有了,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损失惨重,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得低调盘着,再不会有任何作妖的能力。而在此事中最大赢家非皇家无疑,不仅收回了户部工部,还将五兵尚书这一国之武魂从方昭手中剥离出来,不动声色的揽过朝中三分之一重权,从此在朝中也算是有了姓名。至于大司空方昭,虽得到刑部,却也失去兵部,虽得到乌太师的三项特权,却都是些锦上添花的虚无威风,说起来也是得不偿失。方昭虽然愤愤,但有个百里沧浪压阵,到底不敢放肆,加之新任五兵尚书钟离筽是山南总督拔擢而来,而山南豪门钟家乃隐世门阀,对政事主张自由参政,隔三差五闭关修行,如此倒也不影响他继续在兵部作威作福,是以并没有太过反对。
……
德绍仰光四年三月初二大朝会,文坛魁首乌崖子常年设在金銮殿的那一张太师椅被人默默从右边移到左边,而坐在上面的人则从文臣乌崖子换成了武将方昭。
造成帝都大恐慌的“雅杏楼”特大纵火案终于告破,原将作监监正王道林因故意纵火罪,危害公众安全罪判处斩立决,原比部尚书刘吉昌因故意杀人,蓄意欺君被判处秋后问斩,原大理寺卿左民秋同罪问斩;原五兵尚书李子凯教子无方,纵子为祸,引咎辞职黜至北原边防使;原五兵郎中李道新逼良为娼,霸凌乡里,草菅人命,罪大恶极,原判处斩立决,然因贵妃娘娘体谅尚书大人年老体弱,膝下无子,冒死求情,故斩刑取消,改为刺字黜放三千里,终生不得踏进京城半步。
简而言之,这一震惊朝野的故意纵火案就这样在三大巨头的一顿早餐中潦草结束了,其中的刀光剑影或险象环生都随着那个女子的昏迷变得波澜不惊。其中牵涉的主要人物王道林,刘吉昌,左民秋等,从乌太师选择弃车保帅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他们必须死的结局。至于李道新,他在此案中虽是受害者,但之前爆出的种种罪行却实在有碍观瞻,鉴于李子凯生了一个如此争气的儿子,方昭自然也没脸让他在原位呆着,只好顺其自然送其去塞外看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