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分勤勉的人,即便面对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也不会被压倒,他总是把最重的担子压在自己身上,他总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完成工作,懒惰、闲散在他身上都不见踪影。汉普登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极为繁重的工作时,他从不抱怨。有一次,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的生活就是辛勤工作。几年来,我一直尽力为国家、为国王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不敢松懈……我无法来孝敬自己亲爱的父母亲,甚至连写一封信的时间都没有。”
英国政治家、下院议员科布登在废除《谷物法》的运动中,写信给自己的一个朋友说自己“像一匹马一样,狂奔不已,没有片刻休息”。
要有骏马般的精神,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老老实实地干自己的事情,这会激活人身上内在的活力,使人增长才干,更加热爱生活。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是一个人胜任自己工作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能干出辉煌事业的人,往往受过严格科学的训练,他们中的许多人同样是一流的实业家。这种严格的科学训练包括勤奋的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实业家所必备的素质。受过严格科学训练的人往往善于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因此他们往往能耳听四面、眼观八方,凡事能先发制人,夺人先机。
在接受了严格训练之后,年轻人往往十分勤奋、专心,善于接受新知识,他们注重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因此,他们往往比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更为敏捷、更具有智谋和胆识。
蒙田曾指出:“那些真正的哲人、圣者,之所以能够探求的真理,是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行动。正如无论举出什么样的证据和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的精神是那样崇高,他们的心灵是那样充实,他们的灵魂是那样高洁,他们就像是知识的海洋……这些哲人、圣者高高地在太空中遨游,他们的身心都似乎在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
有人以为那种会读书、有知识的人自然会生活、自然是驾驭世事的能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许多人静坐书斋,洋洋万言信手拈来,但他们提出来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行不通。书本知识与生活是有距离的,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有用之人。
有思想的人,往往遇事都深思熟虑,而善于实践的人遇事总是先试、先干。这两种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风格迥然不同: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显得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于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仔细权衡利弊得失,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而那些实践家根本不会去这样思考,他们不会去从事什么逻辑推理,一旦得出确定结论之后,他们即刻就付诸实施,因此,他们总是显得雷厉风行。
有人羡慕在草原上狂奔的烈马,为其精神而感动,但你自己是否是一匹烈马呢?
要成大事,关键之一就是,怎样咬紧牙关,把事业坚持不懈地做到底,这样的结果是——心想事成!因此,让自己具有一种“烈马精神”吧,具备烈马那种一心奔向自己目的地的一往无前的奔腾精神。
有些人被称为天才无非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了那份百分之一的灵感,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用来浇灌成功之花的汗水。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勤奋学习和刻苦努力的人才不会走上职业危机之路。
学习平庸的人,只要用心专一,假以时日,必有所成。相反,天资聪颖的人如果心浮气躁,用心不专,只会辜负上天的厚爱,最后陷入危机。
高中学生刘东和李辉,高考的成绩也不相上下。同时考入了某大学,但就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刘东的母亲突患急症而入院急救,经查诊为脑溢血,因抢救及时而无生命危险,但却因此成了植物人。这给那个本不宽裕的家庭带来了重创,望着白发愁眉的老父和躺在特护间里的母亲,刘东决定放弃学业,以帮老父维持这个家的生计。为了偿还给母亲治病欠的债,他决定外出打工。
刘东到建筑工地做起了苦力工,由于有些文化底子,经理有意要刘东到后勤去搞搞预算什么的,但后勤是固定工资,收入稳定且不高,刘东就请经理给安排在一线赚钱多点儿的岗位。在工作期间,刘东边干边学,虚心请教,做事很勤快,对任何不懂的东西都向有关的师傅请教。经过虚心学习,刘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了几种主要建筑工程必备的技术。但这只是实际操作知识,刘东又利用那点有限的休息时间,购置了些建筑设计、识图、间架结构等有关书籍资料,开始在蚊子叮、灯光暗的工棚里学习。
刘东偶尔与同学李辉通信,李辉在信里给刘东描述大学的生活如何的丰富多彩,信上说,大学里可以和同学处对象、进舞厅,同学们可以到校外去聚餐野游喝酒。刘东写信说自己打工的条件很苦,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劝李辉要珍惜那里优越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李辉回信说在大学里学习一点儿都不紧张,只要学得别太差,一样会拿到毕业证的。
刻苦学习使刘东掌握了基建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原理,渐渐由技术员提升为副经理。因刘东好学肯干,以及扎实的功底,公司试着给刘东一些小项目让他去施工。由于措施得当和管理到位,刘东的每个项目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在这期间,刘东仍没放弃学习,自修了哈佛管理学院的系列教程,还选学了一些和建筑有关的学科,准备参加自考,完善自我。
当公司成立分公司竞选经理时,刘东以优秀的成绩竞选成功,他准备在这个行业中一展宏图、建功立业。
李辉由于平时学习不太刻苦,有几科考得很不理想,勉强拿到毕业证。因此在很多用人单位选聘时都落选,只有一家小公司看中他,决定试用半年,由于刚毕业且在实习期,工资和待遇不高,加上工作条件不理想,李辉很恼火。本来他学习成绩不佳,且在工作中态度不端正,双方均不满意,只好握手言别,李辉因此加入到了失业的大军之中。
此时,已拥有近千人的工程公司的经理刘东,仍在远程教育网上进修和业务相关的课程。李辉找到刘东说自己要给刘东来做个助手:“朋友嘛,总有个照顾。”刘东说:“来干可以,我这里同样也只讲效益和贡献,不谈朋友和照顾。要拿得出真才实学,到哪儿都会得到承认,如果光靠朋友和照顾,那是对你及我公司的失职,那永远是靠不住的。”
起点相同,结果却相差万里。一个事业蒸蒸日上,另一个却引发了职业的危机,到处奔忙不息。其中原因很明显,就是因为刘东刻苦努力学习了,而李辉却浪费了大好时光,没有好好为自己充好电,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有些人经常抱怨,上天不给机会,环境不能造就良才。很多人在这些理由下就不再去学习,而是得过且过,在满足现状中浪费着时光。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怎样走,要自己有决定权,如何把握,那就看你在生活中的学习态度了。学习——这个概念应该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指在学校到课堂照本宣科地学习,也不是办培训教员找模范的示范性的教条主义学习。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你想学,在乞丐那里都有值得你学的东西,要是不想学的话,即使在哲人面前,你也会一无所获。因此,学习的过程,应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求学状态。不管你是否已经工作,学习的机会是无所不在的,各种环境与机构处处都有学习。学校教育仅仅提供学习机会的一部分,学习场所更不是只有学校而已,身处社会中更应该努力充电,多一分努力便多一次机会。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们要有骏马般的精神,追求知识永远没有止境,只有我们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社会的发展,否则只会陷入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