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姜晏之,请问小兄弟怎么称呼,可是象川子弟?”
陆十川忙道:“我叫陆十川,她叫安零,都是象川本地人。”
“幸会。象川人杰地灵,可是个好地方啊。”姜晏之的笑声很爽朗。
他见两人并无大碍,又道:“你们两个小白可是厉害,连洒扫童子都敢招惹,你们印堂的黄气可比青头难对付多了。”
安零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被洒扫童子种下了黄气,急忙用手擦拭额头,她见识过黄气的厉害,一想到疯女人的遭遇就一阵后怕。
“洒扫童子的黄气岂能随便擦掉。”姜晏之笑道:“你也不用太担心,这些日子万事谨慎一些总不至于太过衰霉。或者,吃上三天的镇魂包子,便可将你们的衰气给解了。”
“哪里可以买到镇魂包子?”安零听说有解药急忙寻问。月考将近,她可不想带着一身衰运上考场。
姜晏之微一沉吟:“正好我知道有人做了镇魂包子。我现在就可以带你们去,至于那人卖不卖,就看你们怎么讨价还价了。”
他说着,指向一旁的茶楼:“喏,那人就在大碗口里。”
安零和陆十川一合计,决定跟着姜晏之去买镇魂包子。
姜晏之在前方带路,两人则跟在后面。
安零有些不放心,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十川:“这个姜晏之是什么人,你怎么会认识他?”
“当然认识!他可是个天才,今年刚升三年级就成了昆仑雷山院的首席弟子。不仅如此,他在去年闯过了昆仑大罗岭!昆仑学院谁不认识他呀,他可是现在昆仑学院里唯二能闯过大罗岭的弟子了。”
“唯二?那还有一个呢?”
“玄武院的首席弟子公仪煜呗。”
说着,三人已经来到大碗口门前。
镂花的大门上镶着两块桃符。桃符上神荼、郁垒两位门神正擦拭着他们的金色战戟。
姜晏之向两位门神出示了一块牌子,茶馆的大门随即开启。
大厅十分宽敞,地面铺着雕花大青砖,头顶则是方正的大天井,天井之上云雾缭绕,不知有多高。半空中廊道交织,云梯众横,走在上面就像是从薄薄的云雾中穿梭而过,隐约能闻见鸟语莺啼,瀑布溪流之声。
茶馆的生意好极了,喝茶打牌、围坐打闹,但闻丝竹锦瑟之声、说书着板之声不绝于耳,真是热闹纷繁。
从外面看明明只是个两层高的小茶馆,没想里面竟然别有洞天!
大碗口在这一地段算不上有名,安零几次路过都未曾留意,印象中这里是老年人打发时间的地方。
两人跟着姜晏之向前台走去。
前台的老榆木桌前坐着一名女子,叼着长长的烟斗,头上插着六枝长长的步摇簪,叮当有声,两只纤纤玉臂从宽大的百花袖里伸出来,一直伸到架子最顶层。
安零咋了咋舌,心中想那女人的手臂到底会有多长。
女子从架子上取下两块牌子递给姜晏之,又拿起烫金烟斗吞云吐雾起来了。
“你在看什么呢?还不快拿着。啊咧,还真是个好奇的人。”
姜晏之对着东张西望的安零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微微弯腰,故作神秘地道:“这是名符,相当于饭店里给顾客的号牌。你要好好保管,万一弄丢了……哎,那可就……”
“可就怎么样?”安零立即回过神。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可不想弄出什么乱子。
“也没什么,大不了留下来给老板打个一百来年工。”
“哈——”安零拖长了声音,要在这里打一百年的工,这不是相当于一辈子都卖给大碗口了嘛!这可要不得,她属于童工,要违反劳动法的!
安零正准备好好和他讲讲这个道理,却见姜晏之大笑着将牌子塞到安零手中,示意两人跟上来。
安零才知道他是开玩笑的。
安零翻转手里的桐树木牌,正面篆刻着“泉入大碗口,茗生壶中天”,背面则有一圈奇怪的图案,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姜晏之领着两人进了一个木质的电梯,电梯里的灯亮起来,显示牌上出现“角宿三左”的字样。
电梯很平稳,不过依旧能够感觉到电梯并不是一直在上升,而是朝右侧拐了一转,然后有拐向了左边。
不一会儿,电梯停了下来,左侧大门开启。
刚出电梯,便听见头顶上有人道:“姜小兄弟,你再不回来可要错过好戏了。”
那声音嗡鸣,就像在耳朵边打了一个雷。
安零顺着声音仰头望去,只见头顶上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毛脸大汉。那大汉足有一层楼高,身披猎人的豹纹袄褂,手里握着的巨大啤酒杯里盛满了浮着泡沫的啤酒。
“防风大叔,发生了什么事?”姜晏之问道。
防风大叔朝角楼方向晃了晃巨型酒杯,三人顺势望了过去。
角楼里好不热闹,一间小小的瓦舍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瓦舍旁的公告栏上写着:第三千八百八十六回——宛丘屠龙。
“戊午年八月十五日,众神永远忘不了的那一天!”
醒木一拍,只听瓦舍三尺方桌前的说书人娓娓道来:
“众所周知,在那戊午年间,赤王族秘密修习禁术,异化成魔!魔王放出了滔天业火,遂使生灵涂炭,神器流离……”
瓦舍听众里发出了悲愤的共鸣。
说书人继续道:“那魔头高三丈三尺,长七丈七尺,生有九角九爪。他异化的时候变成了一条赤红色的盘天巨龙!”
“站在山巅的勇士们只需抬头,便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排排红得透亮的鳞甲从眼前滚滚而过,却始终见不到魔王的全貌。虽然看不到全貌,但众神都知道,魔王就盘踞在彤云之中。他浑身如炭,吞云土火,一吹一息间便可烧杀百里。”
说书人将手里的折扇“啪”一声合拢,脸现凄愤之色。
“那场鏖战从日落时分开始,只听魔王一声狂吼,将天幕撕出了一道恐怖的疤痕。宛丘周围的地雷天火让人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直到启明星在东方泛起了苍白色的微光,战斗依然胶着,号角依旧振奋,勇敢的天卫们仍然坚守在各自的法阵上,无人退却!”
众人像得到了鼓舞,仿佛此刻就身在那场大战之中。
说书人挺起胸膛,朗声道:“东海的神明,西域的修士,南邦的巫祝,北疆的游侠从四面八方赶来助战。神部也紧急调集了各部十万天兵天将前往支援宛丘。在这场战斗中,就连神部最小的斗虫司都献出了一份力量!”
“众神吟诵着古老的咒语,祭出强大的法器,攻击那云中魔王。他们英勇无惧,终于,在启明星亮起的那一刻,将那可怕的庞然大物围困在了宛丘上空。”
听众握紧拳头,面上皆有英勇之色,他们翘首以盼,等待着故事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