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伢子,今儿个娘和你爹,找了你大伯来通渠引水,就不回家吃午饭了。”
“午饭你自个儿热着吃了!”
茅草屋外,传来彭氏夫妻的嘱托声,而属于彭青牛的那间小破屋,仍旧柴门紧紧闭,无人应声。
和爹娘一起用过早饭后,彭青牛竟又是将自己一个人锁在小屋子内,也不知道在忙碌些什么。
“爹娘,我晓得了!你们去忙吧!”
夫妻二人走出许远之后,才传来久违的回应声。
而在那间破壁残垣的小泥屋内,彭青牛正一只脚踏在独木凳上,弯腰将一副稻草扎的护腿,绑于小腿上。
他全身也收拾得格外干练,双腿的裤管被护腿牢牢绑住,白色长袍的下摆也被扎缚腰间。
将袖子高高挽起,扎在手臂上,彭青牛擦了擦额上的汗水。
“进山的准备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就等爹娘走远,就可以出门了!”
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是源于彭青牛昨晚做出的一个长远且慎重的决定。
这是他几番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不想再当一名混吃混喝的野道士了,他心有不甘,他想要尝试看看,如果当一个乌面的话,是否能看见摆脱这穷困生活的曙光!
《金脉寻龙》《点石寻金诀》《山海拾遗》《岩顶秘藏》《探宝笺》……这就是他昨晚粗略翻看过的藏书书目。
世人都道乌面只是一群会挖山掘石、身卑位贱的苦命之辈,然而彭青牛阅览这些藏书之后,对其印象却早已大为改观!
“挖矿”只是其中小道,找矿、寻矿方才是其中大道!
在未曾经历过此事之前,彭青牛由于自个儿认识不足,对于寻找矿脉这事,脑子里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他从前误认为,天下间所有的矿产、宝石、五金都是被人无意中发现,然后再开采出来的。
这种主动去寻找天下矿产之事,对于他来讲,不得不说有种彻底颠覆观念,醍醐灌顶、大开眼界之感!
这些稀奇古怪的寻矿之法,被不同之人,记录在不同的藏书中。而这也更加佐证,他们所说绝非子虚乌有,绝不是某个人的痴言妄语。
“不想再过穷苦日子了!”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现实的问题,促成了彭青牛做出一个如此重要的决定。
在一旁的木桌上放着背篓,那是今日彭青牛准备进山用到的工具,桌面上还另放有一把生锈、有缺口的砍柴刀。
身后的竹床上,一具四四方方,有手有脚的木头人,被随意扔在那里。
只是与昨晚不同的是,木头人的左臂系了一块深色的黑布,刚好将紫色玉石绑住,让人无法发现黑布下掩盖之物。
深吸一口气,彭青牛活动活动筋骨,“吱呀”一声轻轻推开柴门,瞧见父母渐渐远离的身影,内心不禁放松下来。
将木头人揉在棉被里,然后抱着棉被扔进衣柜,彭青牛郑重其事将其收捡好,这样就不愁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
将木头人放在家中藏好。
自己这间四处漏风的小破屋,哪像半分能藏住东西的样子,所以这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要放在家中衣柜藏好。
对于这具傀儡,他现在实在是寄予厚望,也许越是珍视的东西,内心越是害怕失去吧。彭青牛这样想道。
双重保险之下,他稍微放下心。然后他背上桌上的竹篓,手提柴刀,彭青牛就这样走出门去。
随着骄阳缓缓高升,一个虎背熊腰、身背竹篓的高大身影,也渐渐消失在了小桑村的阡陌纵横之中。
而他这次进山的目的,则是为了搜集一些石料!
辨矿、找矿、采矿、炼矿,恰如医术之中的“望闻问切”四诊一样,如果连各种矿产都无法分辨出,又从何谈起去寻找它们呢?
了解病症,方才能对症下药,矿之一道也是如此。
彭青牛心中早已计划好,除了炼矿一道太过浩瀚复杂,他并不打算涉及外,而辨矿、找矿、采矿则是他必须要学的。
找矿自不必多说,是他的核心目的所在,而辨矿与采矿这二者,则是同样必不可少的。辨矿是找矿前提,而采矿则关系到如何将找到的矿产,挖掘出来的办法。
两者缺一不可。
彭青牛眼下的梦想,就是找到一些价值珍稀的矿产,譬如金矿、银矿、玉石矿等,然后将其发掘出来,变卖出去。
当然,如今的他也有自知之明,这些事情目前还都只是处于空想阶段而已。
不说是否能够找到珍稀矿产,就是能否学有所成也尚未有个定数,而且那处奇异空间书卷中的内容,真的管用么?
彭青牛内心存疑,没有把握。
所以,他这次进山除了搜集一些石料外,也未尝没有验证书中所言之意。
虽然他亲眼见识了紫色玉石,以及木傀儡上引发的异象,彭青牛隐隐已觉得,这木头人肯定是大有来头之物。
而且他逐渐认识到,这世上好像确实存在一些他根本不了解之事。
既然如此,对方大费周章的创造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傀儡,不可能纯粹是用来唬弄人的吧?
虽然这样想,彭青牛内心还是琢磨不定,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一生的大事,马虎不得,必须要慎重以待,步步为营。
……
……
风箱峡,是一处位于村东的大河谷。
溪涧流经之地,原本就易成浅滩,谷中的沟渠也已断流许久,反而造就河谷中一番怪石嶙峋、白岩林立的独特地貌。
自古有水处必有石。
虽是溪水不复,长年已久的岁月冲刷仍旧留下许多痕迹。
矗立于此的礁石、巨岩之下,偶尔因山水雨泉的作用,积蓄有死水的小水洼。其中波纹潋潋,似乎有生物的踪迹。
倒是捉螃蟹、钓王八的好去处。
沿原先河道的方向,整个流域范围,便是称之为“风箱峡”的地方。
两侧群山耸峙,风箱峡之后的尽头,即是原本的溪水汇水之地,不过也终因溪渠断流,变得罕有人至,罕有人谈了。
行于此间时,脚下是茫茫的鹅卵石,原本是礁石的山岩,因溪水干涸露出来,再被峡谷的山风一化,更显奇形怪状。
峡谷多风,许多山风从那无数的奇峰怪石上刮过,恰如老铁匠的风箱一般,呜呜作响,因此才有这“风箱峡”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