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天尊,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五脏玄冥。
青龙白虎,队仗纷纭。
朱雀玄武,侍卫身形。
急急如律令。”
少年再次吟诵的是净身神咒,从现在开始,才是真正的困难。
灵宝天尊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为经宝。念诵此咒时要万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宁泰定。眼内视神光焕于玉阙,耳返听妙韵于琼台,心存灵宝天尊于上,三魂七魄不外游,五脏灵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静。安慰为静养,身形安稳,五脏之气化为四正神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侍卫自身左右前后,养护肝肺心肾。自能修成道果。
对于修道之人来说无论是修哪种道法,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够强才能承受道法的副作用。无论是吟诵咒文,还是体会自然,对于肉体都有着极强的要求。
随着吟诵的进行,周围的灵气开始和少年的身体开始进行共鸣,如果说之前的净口神咒与净心神咒,都是为了提高灵气阳的纯度与提升自己对于自然的感知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就是为了操纵自然为目的。
自我的提升都是为了能够承接神格的力量做准备。对于修道之人来说,自身永远是你能走的多远的象征。只有身体纯洁的人才能获得神明的青睐。
“基本准备,终于完成了,足足花费了我两个小时。”少年皱着眉头,如果不是他的精神力还算强大,早就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要知道,吟诵咒文只是一种仪式,对于仪式的进行者来说,所谓咒文也只是为了更加容易与天地沟通,身为一名后天开灵的人,少年自然没有像那些怪物一样恐怖的天赋,瞬间就能做到与天地沟通,但是,他个人的能力还算是强大,否则也不会想着降神了。
继续!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
岳渎真官,土地祗灵。
左社右稷,不得妄惊。
回向正道,内外澄清。
各安方位,备守坛庭。
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护法神王,保卫诵经。
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急急如律令。”
之前也提到了,对方是太阳的主神天照,所以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接天照的消耗,不管是使得天照降临还是掠夺天照的权能,都需要海量的能量,所以接下来所使用的咒文正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使用的。
该说不愧是天照吗?所需要的能力比起我所想还要多,如果使用的精神力再多的话,我很有可能会撑不住的,不过,这样才对,如果降神有那么简单的话,也不会是最强的,最原初的咒术了。
不过,还是有些不甘啊!比起天照,苏利耶才是第一首选,不过这样也好,能够得到更多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力量,以及更高的可能性。
每一种不同的太阳神格加入到我的能力体系中来的话,我就会获得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咒文的吟诵,整个泰山周围的灵气开始渐渐凝实,升华,开始接近,原本仙岛的能力。
不过这样才是少年的目的,越接近高天原,才越有可能让天照乖乖的呆在这里。才能够让天照停留的时间更长。
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的话,根本不可能和天照相抗衡。
此咒为结坛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为凡夫奏告上天,保卫正道时所用。但是青司却是打算让天照体会一下什么叫做人类,什么叫做人类的真实。
对于天照这种不谙世事的神明来说,只要是自己的信徒,那就不可能背叛,但是天照从来都没有看清过人类的本质。
在周围的灵气达到了一个程度以后,少年再次开始了吟诵,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广修万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诵持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驭使雷霆。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天之光,地之光,日月星之光,
普通之大光,光光照十方。
吾奉太上老君,
急急如律令。”
在这接近蓬莱仙岛的灵气浓度的情况下,这个咒文才能发挥出一种强大的作用。
还真是舒服啊!现在的少年全身都被一种奇怪的光芒所笼罩着,这才是少年打算抗衡天照所使用的能力,此金光神咒以修炼道体之心性为主,主张以内炼金光元神护体,降魔卫道!此咒因其用途广泛,法威强大。所以为道门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炼之法。各门派的修法也不尽相同,民间道派也有很多关于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结金光讳为符令;或是运潜金光,内炼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护卫;或加持法宝,遁地偷天。
金光为道之发见,神之神光。金者刚强不坏之意,求道者玄功广博,光华外着,足以驱鬼魅、斩妖气,役神将。如金器之刚强不屈,灼然赫奕也,是号金光。
不过对于魔术王来说重现这种东西只需要一些脑力就足够了,毕竟这一次,是魔术王所资助的。对于他来说,一个可以近距离了解那东方仙术的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终于要开始了,不过在此之前……
我一定要慎重。
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幻灭。”短短两字吐出,但是却让人深刻体会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危险。
这是一种特殊的咒文,是青司在能够调动体内的虚无之力的情况下,才获得的能力。
本质是通过虚空之力对于世界幻想的的崩解所形成的力量。
对于任何幻想种来说,这都是和毒药一样的能力。
这,才是,少年敢于挑战天照的原因,只有这种能力,才有可能获得天照的力量。
红莲的业火已经熊熊燃起,祂于烈焰之中,化为菁华之树。
故,其为三日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