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还没亮,王裕就赶快起床向着医馆跑去,家里没有饭吃,周大夫那里可是给他们这些学徒管饭的,虽然饭菜不太好吃,但是这个时候,能吃饱饭就行,没什么可以挑剔的。
等到王裕踏入医馆之时,学徒们都已经到了,在两位师兄的带领下打扫着药堂,看到王裕过来,两位师兄让王裕先过来帮忙,早饭还在准备着,先把屋子收拾干净。
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还是让王裕有点尴尬,心中暗暗思量着,明天一定要早点到这里。
……...
早饭过后,医馆开始营生了,两位师兄带着他们熟悉着昨晚学习的药材,让他们记得更加深刻一些。王裕这时便感觉有点无聊了,对于他来说,这些已经记住的东西没有必要在重复了,于是他看向了周大夫。
周大夫这时正坐在珍桌前看着一本医书,王裕看着名字,好像是《伤寒杂病论》一书。此书乃是医圣张仲景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原先的世界,普通的知识获取方式可以说是非常廉价的,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但是这个时候不同,知识是非常宝贵的的东西,原来世界王裕对于《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可以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虽然知道这本书的珍贵,但是对于学习以外的书,看的还是不多。
过了一会,病人已经上门求医了,随后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
一段时间过后,王裕已经和这个时代接轨了起来,而对于学武这件事,他还是没有时间的,只能在早晚的时候跑跑步,多运动一会。
而这段时间内,那些学徒们已经熟络了起来,学徒里有一对兄弟,大的叫张阳,小的叫张光,父母是普通人家,送他们来学个手艺,同时还能减轻家中的负担,两兄弟一高一矮,年纪相差了二岁,个头却差距的挺大。
还有一个小胖子,家里环境稍微能好一点,但是也好不了多少,也是过来学个手艺,名字叫唐旭。
另有两个年纪差不多大的,一个叫张军一个叫夏围,都是穷苦人家,过来谋个生计。
现在王裕已经不跟着两位师兄学习药材了,以为他记性好,已经把医馆里所有药材的药性全部记住了,而且在周大夫考核时,一字不错的完全答对,现在已经开始跟着周大夫学习医术了。周围的小学徒们对于他是特别羡慕的,因为他们现在只记住了一半的药材,而且书写也有点问题,还在努力。
这天晚上,周大夫将王裕叫到跟前,对王裕进行着教导。
周大夫说道:“医道之久,源远流长,自上古以来,经过各位医道先贤所修之书,将人体之经脉划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又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说完,顿了顿,又说到:“人体之内不单有经脉,更有周身各种大穴,经过丛古至今先贤的推算,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
“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采用按摩手法点、按、揉等不至于伤害人体,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
“人体内之奥秘,无穷无尽,丛古至今,还未有人完全能够明白。而近些年我听说过西方对于人体也有研究,他们和我们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如果你以后能够见到的话,也可以试着学习一下。”
“你且随我过来。”又对着王裕说道。
跟着周大夫走去,周大夫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医书,说道:“这本书内乃是一些人体经脉和穴位的图画,你先把这本书记下来,书你不可以带出去,你要看的话,就来我这里来看。”
王裕回答道:“是,师傅。”
周大夫又道:“我这里的医书还是不少的,等你将这本记下以后,就来找我,我在给你教其它的,你先将这些基础的东西记下来。”
王裕不敢怠慢,又快速回答了。
随后周大夫带着王裕坐回了桌前,周大夫看着别的医书,王裕则是再记着人体的经脉穴位。
看着书上的各种经脉穴位,侥是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王裕还是感觉一阵头疼,书上群画人体穴位之繁多,已经让人头疼了,而且还有经脉图。而人体穴位不单要记住,而且每个穴位的功能也不同。
比如三阴交穴,
位置处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
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
如是这种,而穴位之多,想要完全记住,不花费大功夫是不可能的,虽说穿越过后,脑子一直很好使,到这个还是有点可怕。
还有人体之经脉,也是令人头疼,比如: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经脉之运行轨迹,都是有些让人感觉头皮发凉的错觉。
抬头看了看周大夫,头发看起来还是很茂盛的,就是仔细感觉头皮中央好像有些稀疏。
似乎是感觉到了王裕的注视,周大夫抬头看了看,问道:“王裕你感觉有什么不懂得吗?还是说有什么字不认识?”
王裕赶忙回答:“师傅,我暂时没有什么不懂的,刚才是在想着那些医道前辈们的伟大,能够把人体探究的这么细致。”
“哈哈,那你就得好好学习了,将来说不定可以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是,师傅,我一定努力。”
看着王裕努力的表情,周大夫笑了笑,低头继续看书了。
……...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王裕的生活徘徊在家,医馆这两条路线上,清晨起床去医馆学习,晚上则是回家睡觉。
而小学徒们也开始帮忙收拾药材了,王裕则是进行着苦读医术的事情。
至今为止,王裕已经将周大夫这里大部分书已经记住了,而对于身体平常的一些小毛病他也算是了解了,但是对于治病,他还是不敢的,毕竟记住了不代表懂了,而且对于施针什么的,他也完全不懂。
眨眼间,已经到了过年的时候了,王裕已经知道现在的时间了,现在是1915年,也就是民国四年,而对于这一年国内将要发生的大事,只知道袁世凯将会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对于这件事,王裕无能无力,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虽然能够穿越,但是对于这些事,他毫无办法。
年关将近,医馆也没有那么多人了,而到了年夜这天,周大夫让几个有家的孩子都回家去了,而王裕孤家寡人一个,则是留下来陪师傅和两位师兄一起过节。
天色蒙蒙的黑下来了,王裕望着外面的雪花,纷飞飘落,心里不禁生出中孤寂之感。
去年的春节,他还是在家和父母一起过的,当时还畅想着上班之后的事,而如今他却在100多年前的中国,而父母也不知道身体如何了,自己的消失会对父母有着多重的打击。
想着想着,不禁有些痴了,眼角不觉的有泪水划过。
周大夫正在堂内看着外面的雪花,转头看见王裕难过的面庞,心里不禁有些怜爱。
这么长时间下来,周大夫对王裕也是很了解了,这个孩子从小没了母亲,而父亲也在几年前去世了,平常看他活的挺开心自在的,但是一到过年之时,也流露出了属于孩童的一幕。
想到这里,周大夫对王裕说道:“裕儿,别再难过了,今天是大年夜,有师傅和两位师兄陪着你,你以后不会孤单了,别再伤心了,如果你的父母在天有灵,他们也不希望你这么伤心吧,”
听着师傅的话,王裕慢慢的将感情压在了心底,他还有机会,脑海里的符号一直都在,而时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穿越回去呢,自己一定要努力的生存下去,才有再回家的希望。
擦拭了眼角的水滴,王裕挤出笑容,对着师傅说道:“师傅,我没事,就是有点想家里人了,你放心,我不会这样下去的,毕竟我还要好好的活着,陪着你呢。”
说着,心里又有点泛酸了。
周大夫看着王裕,心里也是有点不好受,都是这该死的时代,自从被洋人用火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普通百姓们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身为一个医者,虽有着拳拳爱国之心,但是却无能为力,只能期望着国人能够自强不息,早日崛起。
“快收拾收拾,准备吃饭了,今天我让你们师兄买了鸡鸭,到时候多吃一点,看你这小身板,得好好补补。”
王裕起身,收拾起了饭桌,过了一会,同两位师兄一起给饭桌上摆满了饭菜,等到师傅坐下之后,便跟着坐下来了。
周大夫坐在桌上说道:“过年了,我有些话要对你们说一说,今年,我们把医馆开了起来,也是忙碌了一年,辛苦你们了。”
“等到明年,学徒们都会了,那便可以轻松些许了,而我要说的是,你们两个,梁风,谢亮,你们年纪也不小了,明年赶紧找一个婆娘,传宗接代,你们一个个平常话多的不行,看见那些姑娘怎么就不会说话了,师傅我还想抱徒孙呢,你们是要急死我吗?啊?”
听着师傅的话,两位师兄一脸的尴尬,平常教导起学徒们,他们话很多,但是和姑娘说话,他们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只能给师傅回到:“是是是,师傅,我们会找到的,你别急吗,先吃饭,先吃饭。”
气的周大夫一直瞪着他们两个。
看着两位师兄被师傅催婚,王裕不禁有些开心了,原来过年的时候,父母亲戚们总是问他找到女朋友没,有没有看上眼的,要不要给他介绍之类的,这几年过年他都有些怕了。
现在,没人催他了,看着平常侃侃而谈的两位师兄被催婚,也是挺开心的一件事情,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周大夫又把话转移到他的头上。
“王裕啊,你这年纪也可以了,你要是平常有什么看上的姑娘,就趁早跟人家接触接触,能趁早娶一个也是好事。”
“???”听着师傅把话扯到了自己身上,王裕有点尴尬了,刚还嘲笑两位师兄结果自己就被师傅找上了,顿时有点尴尬。
“师傅,我还小,还年轻,不急,不急,还是先让两位师兄抓紧吧。”
“什么不急,你要等到你们师兄这个年纪吗?啊,你知道吗,放在以前,你都可以娶媳妇生孩子了,现在你就赶紧找,哼!别和你师兄一样,要急死我啊。”
师兄弟三人面面相觑,都有点尴尬,过年了,却被师傅逼着赶紧找媳妇,生孩子,还真是一件让人有点难为情的事。
顿时,几人赶紧劝师傅吃饭,不然一会还得说他们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