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士子情绪激动,以致有不少士子围拢过来。弄清缘由后,竟一致声讨起沈不凡来。
“此人胆小如鼠,不去也罢”。
“真是羞于与你为伍,气节何在”?
“我等人多势众,差他一人也无恙,诸位何必浪费口舌”。
沈不凡最烦的就是这古代读书人,光有热血气节甚至是道德,才干就少的可怜。跟后世的文艺青年有点类似,情怀小资不缺,唯独缺乏逻辑和看清现实的能力,更不要说去解决现实问题。
这帮士子还有一点让沈不凡看不上,那就是什么事都说得冠冕堂皇,给对方轻易就扣下某种帽子。这不,他就有了这待遇。
群情汹汹之下,沈不凡对陆捷几人道:“晚上回去再说”,说罢扬长而去。
望着沈不凡的身影,陆捷三人表情复杂。
晚上,沈不凡黑灯瞎火地坐在寝舍。陆捷三人这会儿在和要去县衙的人在商量明天的事。
他们三人是沈不凡的朋友,看到朋友往坑里跳,他无论如何都要拉一把。即使最后没有拉住,事前提醒一番总是要做的,否则良心上过不过,这也是安慰自己。
直到大概晚上十点左右,陆捷三人才回来。一进门,就着窗外的月光看到沈不凡枯坐在床上,一动不动。
张新麻利地点着了灯,沈不凡看到他们脸上还有红光,兴奋劲儿还没过呢!
王志南尴尬地看了一眼沈不凡,道:“拙言,你明日真不去吗”?
他的这句话,让陆捷和张新也把目光放在了沈不凡身上。
“是的,无论如何我明天都不回去”,沈不凡态度坚决,不理会他们的心思,诚恳道:“你们要不要去我不管,但是能不能听我说几句话”。
很显然他们三人以陆捷为首。陆捷通过这事对沈不凡有很大的不满,耐着性子道:“你说吧”。
沈不凡先去关了门,过来道:“这次事闹得这么大,我觉得不是单纯地游行请愿了”,他早已组织好语言,继续道:“都城远在汴京,又涉及到李大将军和霍公公,我等毫不知情,怎能随意就加入进去。岁考还有不到二十天了,科考也快了,正是科举的关键时间节点,我们能赌的起吗”?
沈不凡的意思有两层:一,这次事件是政治斗争,我们不够资格,不清楚高层动态,不要参加;二,马上要考试了,要小心谨慎,否则对科举考试不利。
张新是被“民意”胁迫的,本就有点不太情愿,听了沈不凡的分析,更是有了借口,道:“拙言说得有道理啊,咱们才今天下午得知消息,确实有点大意”。
陆捷听了怒不可遏,愤怒道:“说了这么多,不也都是利害分析?此等大事,我等圣门儒士岂可惜身”?沈不凡还好,毕竟一开始就说了不去,张新这半路而废的样子就让他更恼火,对张新道:“立荣,你若不是真心自愿,大可不必勉强自己”。
王志南是赞同陆捷的,只是他有些小孩子性格,不像陆捷刚烈顽固,不愿好友们分道扬镳,也便不忍出口斥责。
沈不凡叹息道:“克良兄,你说我等为正义不要惜身,是的,可是这次是正义吗?那是你们以为是正义,最后十有八九是做了幕后黑手的炮灰”,见陆捷还要反驳,摆手打断道:“科考将临,此事涉水颇深,一旦有污点岂不前功尽弃?我们的功名来得并不容易”!
沈不凡的心态,属于典型的精致的利己主义。陆捷虽不知道这个词,但是懂得其中的意思,肃然道:“既如此,道不同不为谋,拙言好自为之”,脸上一片失望之色,又对张新道:“立荣,明日就要开始了,你去不去总得有个决断”?
张新心里矛盾,踌躇道:“我明日跟着你们去吧”,说完望了望沈不凡。
众人都给出了结论,寝舍的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僵固。待熄了灯,大家都上了床后,黑暗里传来了沈不凡的声音:“你们要去,我阻拦不了。别的话不听也罢,但是明日你们记住:任何事都不要出头,跟着大部队就好了。这也是对你们的一种保护”。说完沈不凡翻身就睡。
半响没人回应,唯独王志南道:“好的,拙言”。
一夜无话,沈不凡一觉睡到天亮。起来时,寝舍里不见一人。
他简单洗漱后在寝舍坐了一会儿,才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走出寝舍,学校空无一人。树上长满了新叶,郁郁葱葱。品种繁多的花儿也都开了,五颜六色的,一片群芳斗艳的姿态。
沈不凡木然看了片刻,轻叹一声,抖了抖包袱,向大门口走去。
“拙言,你这是”,身后传来林讲郎的声音。
沈不凡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卸下了包袱行礼回道:“我准备回家去。讲郎你呢,有何打算”?
林讲郎见沈不凡还是一副神态从容的样子,听他说准备回家而不去参加游行,心头失望,冷漠道:“他们今日仗义执言,为百姓故,为公道故,挺身而出。后事如何还很难说,我等做师长的也只能为他们周旋周旋”。
沈不凡当做听不出其中的意味,真诚道:“他们此番行动,后果难测,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林讲郎道:“拙言,其他几个授课讲郎皆说你聪明睿智,学问一日千里。然而为人之道先于为学,望你好自为之”。说罢从沈不凡身边走了过去。
沈不凡心中略有委屈,只是他不好争辩,从不奢望人人都懂自己,问心无愧就好。望着林讲郎远去的身影,挎起包袱重新上路。
回到猫儿屯时,时间尚早。沈木匠和二牛带着乡亲去县城送鱼了,只有桂秀华在家。和娘亲说了一声,就去学堂找恩师秦夫子。
正在上课的秦夫子见到窗外站着的沈不凡,让学生自行温习后走出了教室。
“恩师,弟子有一事要告知”,沈不凡语气很郑重。
秦夫子道:“可是有大事发生”?弟子的态度和神情清晰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