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在位期间,将军李陵奉命攻打匈奴,战败投降,此后又传出他背叛国家,帮助匈奴练兵的谣言。汉武帝龙颜震怒,灭了李陵三族。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汉武帝迁怒于他,以大不敬的罪名对他处以残酷的宫刑,并将他关入狱中。直到三年后,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才得以释放。
被囚期间,司马迁给自己的朋友任安写了一封信,世称《报任安书》。在信中,司马迁说自己“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也就是说自己之所以在身受如此奇耻大辱之后忍辱偷生,完全是因为编撰一部史书的心愿尚未达成。“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决心效仿这些古人,在逆境中完成这部史书,这便是传承千古的《史记》。
《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太史公记》《太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余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生于西汉初期汉景帝在位期间,出生地为夏阳(今陕西韩城南)。幼时,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已经能诵读《尚书》《左传》《国语》等书。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到京城长安担任太史令一职,负责编撰史书,监管天文历法、祭祀等。司马谈一直有个心愿,想要编撰一部宏大的史书,可惜直到他去世也未能如愿。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接替父亲的官职成了太史令。为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从四十二岁开始编撰《史记》。编撰期间,他虽因李陵一案受到牵连,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和折磨,还险些丧命,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他继续编撰《史记》。五十五岁那年,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史书巨著。
成书后的《史记》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书”就是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方面的专题史;“表”是以表格形式呈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本纪”是对历代帝王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传记;“列传”是历朝各阶级比较有影响的人物传记,另外还包含《匈奴列传》等几篇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录。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都是以人物传记为核心的历史记录,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司马迁由此创立了史书的新体例“纪传体”。
这些人物传记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与此同时又考虑到一些人物间的内部关联,比如西汉讨伐匈奴的大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的传记都是连在一起的,中间还插入了《匈奴列传》,其后是同时期两位名臣公孙弘、主父偃的传记,因为这二人都主张不要跟匈奴作战。
司马迁有着极高的文学修养,其刻画的人物多性格鲜明,真实生动。比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涉及的人物众多,主要人物个个让人印象深刻:项羽磊落自负,刘邦圆滑世故,范增老谋深算,张良足智多谋,樊哙忠心耿耿。有些人物跨越多篇传记,展现出其性格的多面性,如魏公子信陵君,作者在《魏公子列传》中以“窃符救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塑造出一个礼贤下士、有勇有谋的完美形象。但到了《范雎蔡泽列传》中,却写到信陵君出于对秦国的畏惧,面对前来求助的魏国相国魏齐,迟迟不肯出手相助,等到魏齐绝望自杀后才悔之晚矣,虽打破了信陵君此前的完美形象,却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在《史记》中,司马迁在记录史实之余,还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评论解析,所谓“太史公曰”,很多极具见解,值得好好研读。如在《项羽本纪》中,他解析项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即项羽夸耀自己的军功,张扬自己的才能,却不肯效仿古人,以为所谓霸业便是用武力夺取天下,最终在短短五年内身死国灭,临死前还说“是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之罪”,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作为一部史学巨著,《史记》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首先,其首创了纪传体通史这种体例,为之后历朝历代的史家沿用,对现代的史家依然有影响力。其次,树立了其在史学的独立地位。在《史记》之前,中国的史学一直包含在经学中,没有独立的地位。而《史记》之后,专门的史学著作不断涌现,史学终于脱离经学独立,对此,撰写《史记》的司马迁居功至伟。第三,创立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史记》虽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却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为后世史家效仿,在重视史学价值的同时,兼顾了文学价值。
而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史记》对后世同样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史记》代表了中国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从唐宋八大家到清朝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散文中,都能清楚地看到《史记》对其的影响。《史记》中塑造了很多形象生动的人物,为后世的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大量重要的人物原型。而《史记》中记录的史实,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有很多内容都取材自《史记》。现在流行的武侠小说,很多人物形象也都是从《史记》中演变而来的。而武侠小说中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和叙事方式,也明显是从《史记》中借鉴的。
今人读《史记》,无论是将其视为一部严肃的史书,还是一部精彩的小说,都能获得极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