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若溪探头望了一眼走远的乌昊天,然后又望着白辛子有些疑惑地问道:“我听师姐们说过,嗜血教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教,教主乌昊天更是阴狠歹毒。缪可,你为何会与他成为朋友。”
白辛子垂下头一脸无奈地叹息道:“嗨...说来话长。”
白辛子便把她与嗜血教教主乌昊天是如何相识,又如何被虐,此次又是如何被抓的种种与古若溪讲述了一遍。
听到白辛子的话,古若溪不由得瞪大了双眸。她捂着嘴巴满脸吃惊道:“他竟然骗你吃了老鼠,还...还是十只!”
白辛子想到那日的情景,不由得暗咬银牙,一脸怒意道:“这个仇我迟早会报的。”
古若溪转动双眸关切地问道:“缪可,你难道真的要嫁给他吗?
白辛子垂眸叹息道:“只是阿香现在在他手中,我需得想办法将阿香救出来,之后的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咳咳咳...咳咳咳...”古若溪突然不受控地咳了起来。
白辛子坐到床边轻轻拍了拍古若溪的后背道:“你为何会招惹上九公山的公伯荪。”
古若溪眼神微微一滞,过了片刻,她勾唇苦笑道:“你都知道了。”
白辛子拉起古若溪的手安慰道:“你放心,乌昊天会想办法救你的。”
古若溪听到白辛子的话突然双眸一亮,她死死握着白辛子的手满脸期待地问道:“他...他真的会救我吗?”
白辛子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让他解了你身上的毒。”
古若溪双眸含泪声音暗哑道:“缪可,谢谢你,谢谢你。”
奉天殿中,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正在激烈的探讨着,应不应该恢复井田制。
朱允炆一边听着众人的争辩,一边皱眉思索着。
就在此时,殿外突然有侍卫来报。“陛下,北平急报。”
众人一听北平急报,都止住了声音,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刚进门的侍卫。
朱允炆也是心头一紧。他忙冲着侍卫喊道:“快说。”
侍卫双手举起奏章,高声说道:“燕王杀了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督指挥使谢贵。只用了三日便占据了整个北平城。城中的士兵都以逃跑,驻扎在城外的宋忠,也以率领三万大军退到了怀来。
朱允炆瞪着双目,猛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王中忙在朱允炆耳边小声提醒道:“陛下。”
朱允炆这才回过神,又重新坐回到了龙椅上。
他将自己放在膝盖上的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面容也遽然变色。“他居然真的反了。”朱允炆声音低沉地自言自语道。
朱允炆不是不知道朱棣会起兵谋反,只是没想到会如此之快。
朝廷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也都在底下纷纷议论着。
兵部尚书齐泰出班奏道:“这燕王真的是狼子野心。陛下,给臣五万大军。臣定能一举歼灭燕王。”
诗讲学士方孝孺出班奏道:“陛下不必过于担忧。其实燕王起兵谋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燕王不谋反,陛下出于仁慈之心,总是不忍心对燕王下手。但是他现在起兵作乱,让百姓也都见识到了他的野心。他这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而且燕王手下的士兵,并未超过一万人。宋忠在怀来的大军足以遏制住燕王。陛下在调集军队北上,防止燕王南犯即可。”
翰林学士刘三吾出班奏道:“陛下,对付燕王,不能像对待其他藩王一般,一定要倍加小心才是。燕王常年征战,军事方面和战场经验颇为丰富。他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对付他一定要有万全之策方可啊。”
朱允炆没有说话,他开始环视着殿下的群臣。以前陪着朱元璋打仗的那些开国功臣,都已被朱元璋相继杀害,真正有战斗经验的人,已是寥寥无几。
朱允炆慢慢将目光,锁定在一个人的身上,此人名唤耿炳文,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跟着朱元璋屡立战功,后来被朱元璋以军功封为长兴侯。
朱允炆道:“耿老将军。”
耿炳文听到皇上唤自己的名字,忙快步出班奏道:“陛下。”
朱允炆看了看耿炳文已经花白的胡须淡淡道:“耿老将军你已六十有余了吧。”
耿炳文道:“回陛下,臣今年已六十有五。”
朱允炆叹了口气道:“老将军现在身体如何?”
耿炳文道:“回陛下,臣虽已年迈,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还能继续为朝廷效力。”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任命你为征虏大将军。此次征讨燕王就靠耿老将军了。”
耿炳文忙躬身道:“是陛下。”
朱允炆又将目光投在了另外两人身上。:”李坚,宁忠。”
李坚和宁忠忙出班走到耿炳文身侧道:“陛下。”
朱允炆道:“朕命你二人为副将军。此次跟随耿老将军一起出征北伐。
二人忙齐声应道:“是陛下。”
下朝后,朱允炆来到了御书房。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椅子旁,慢慢地坐了下来。他仰起了头,静静地看着屋顶发呆,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净。
此刻,他想起了朱元璋曾经教导他,处理国家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前三个,他自认为自己都已经做到了。只是这第四字...。
朱允炆从儿时起,便是一个仁慈软弱,优柔寡断之人。他心中想着,如果自己早一点对朱棣下手,也许就没有了今日之事。但也许就是因为他的仁慈,朱元璋最后才会选择了他。
朱允炆握紧拳头,心中暗道:“四叔,你不就是拿下一个北平吗!用不了几日,朕便会从你手中,把它从新夺回来。”
就在此时,太监王中在书房外,轻叩了几下门板。他冲着门内轻声说道:“皇上,黄大人求见。”
朱允炆一听是黄子澄,忙从椅背上站了起来。“快快有请。”
不多时,黄子澄便轻轻推开了房门,从门外低着头缓步走了进来。
黄子澄一进到房内,便跪地叩拜道:“陛下,臣有罪。”
朱允炆忙走到黄子澄身边,伸出双臂将他慢慢扶起:“黄先生你这是为何,先生何罪之有。”
黄子澄低下头轻轻叹了口气道:“如果当时我没有提议让陛下放回世子和两位郡王,燕王必然会顾忌三子的安全,他也不会起兵谋反,闹到今日这般下场。”
朱允炆道:“黄先生不必自责。当日是朕执意要放回他们三人,与先生无关。燕王想要谋反之心已久,就算我们扣押了世子与两位郡王,燕王也必然会反。黄先生不必担心,燕王手中不过区区一万兵力。对付他,朕还是有信心的。”
黄子澄眼角闪着泪光,叹了口气道:“多谢陛下,一直以来陛下对微臣都是这般信任有加,反倒是让微臣觉得有些羞愧难当!”
朱允炆道:“黄先生对朕一直忠心耿耿,朕自然是信任你的。”
黄子澄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接着说道:“不知陛下此次为何要用老将耿炳文?”
朱允炆无奈叹息道:“满朝之上,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黄子澄道:“陛下,耿老将军虽然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毕竟年岁已高。”
朱允炆道:“那依黄先生之见派谁最为合适?”
黄子澄道:“微臣觉得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最为合适。他自幼便熟读兵法,又是将门之后,太祖在世时,对他也是颇为赞赏。”
朱允炆沉思片刻后有些为难道:“今日在大殿之上,朕已经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耿老将军好歹也是跟随皇爷爷一起打过仗的。此次北征就先让他带兵前去,如果战败,在换李景隆也不迟。”
黄子澄俯身作揖道:“陛下所言甚是。“
朱允炆闭起眼睛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其实朕最不愿见的便是骨肉相残。”
黄子澄没有说话,过了半晌才慢慢道:“陛下可曾知道燕王这些年为何一直战功赫赫,备受太祖赏识。”
朱允炆道:“四叔自幼便生活在军营之中,他又是徐老将军一手带出来的。战功赫赫也不足为奇。”
黄子澄道:“陛下此话不假,但我却听说,在江湖上一直有一个神秘的门派在暗中帮助着燕王。”
朱允炆微微蹙起了眉头。“门派?一个江湖中的门派能起到什么作用!”
黄子澄道:“陛下可不要小看了这江湖中的各门各派。他们人数众多,武功高强。很多人都可以一顶百。而且他们还能做一些,普通人无法完成之事!”
朱允炆道:“哦?怎么讲?”
黄子澄道:“陛下以为晋王真的是病死的吗?”
朱允炆一怔,他忙道:“黄先生的意思三叔是被?”
黄子澄没有说话,而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朱允炆忙摇了摇头道:“不可能的。”
黄子澄道:“陛下仁德,自然不愿相信手足相残之事。但陛下您想想,从古至今,手足相残的事还少吗?
朱允炆脚步沉重地走到门前,他背对着黄子澄语气中带有一丝惆怅道:“黄先生此次来找我,不光是要告诉我三叔的死因吧。”
黄子澄走到朱允炆身边,俯下身,开始轻声细语起来。
京师醉桃斋中,在一个靠墙角的位置上,此时正坐着四个衣着华贵的男子。
其中一个身穿绀青色衣袍的男子,放低了声音,一脸神秘道:“哎...你们听说没,燕王谋反了,此时已经拿下了北平城。”
其他三人都是一脸吃惊的望着绀青色衣袍的男子。
一个身穿缁色衣袍的男子道:“铨兄,这话可不能乱说啊。你这消息可靠吗?
绀青色衣袍的男子又接着说道:“当然可靠,我爹一下朝,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我。”
一个身穿墨灰色衣袍的男子也压低了声音道:“我可经常能听到百姓在传,说燕王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还出了一个莫逐燕的谶语。现在就连应天府的孩童都会唱了。”
身穿缁色衣袍的男子道:“不过...太祖已经将皇位传给了新皇,燕王,出兵夺权,这可算是大逆不道啊,难道他真想做了这千古罪人不成。
绀青色衣袍的男子道:“哎,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燕王打的可是太祖的旗号。”
墨灰色衣袍的男子忙问道:“哦?怎么说?”
绀青色衣袍的男子接着说道:“太祖祖训里曾经说过“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待命,以清君侧之恶。”现在燕王就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墨灰色衣袍男子问道:“那燕王口中所清之人,到底是谁啊?”
绀青色衣袍的男子道:“据说是兵部尚书齐泰和翰林学士黄子澄,黄大人。”
就在此时,酒馆的老板娘手中提着一个水壶,面带微笑,柳腰轻摆的走了过来。她一边帮着四人往茶杯里蓄水,一边柔声问道:“铨公子,你们刚才说的可当真。”
绀青色衣袍的男子,抬头看了一眼老板娘,一脸傲气道:“我的大美人,本公子说过的话,何时有过假。”
老板娘忙婉儿笑道:“铨公子乃是吏部尚书茹大人家的二公子,说出的话,我自然是信的,只不过是听到燕王谋反,我有一些惊讶罢了。
绀青色男子道:“这有什么好惊讶的,燕王早就起了谋反之心,这太祖皇帝刚死还未满一年,他便急着要称帝了。”
灰色衣袍男子道:“要说实力,这宁王可一点不比燕王差啊。这燕王都已经开始动手了,难道宁王竟没有一点动作吗?”
绀青色衣袍男子道:“我听说前一段时日,皇上招宁王进京,宁王压根就没来。”
灰色衣袍男子道:“皇上为何要招宁王进京啊?”
绀青色衣袍男子道:“你想啊!这燕王起兵谋反,没有兵力怎么行。他肯定会拉拢一些藩王跟他一起反。皇上招宁王进京,一定是怕宁王和燕王一起联手,如果他们两个联手,那这龙椅最后是谁的,可真不好说喽。”
老板娘笑道:“几位公子慢用,我先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绀青色衣袍男子跟老板娘挥了挥手,便不在理会她,继续跟几人探讨起来。
老板娘转身,将手中的茶壶,递给了身边的店小二,便快步向楼上走去。
她来到二楼,轻轻推开拐角处的一间房门。
此时,房中的桌子旁正坐着一个二十一二岁,身穿黑衣相貌俊美威严的男子。
老板娘迈步走进房中,回身将房门轻轻关上。她走到桌子旁为男子斟满了一杯茶水。“殿下,我刚才听说燕王反了,已经拿下了北平城。”
朱权拿起手中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道:“他反是迟早的事,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老板娘道:“那殿下可有什么打算?”
朱权轻笑道:“不急。我们先隔岸观火。”